问题

如何评价《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离?

回答
说到《倚天屠龙记》里的殷离,这位女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复杂得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初见她,你会觉得她是个冷血无情的妖女,周芷若口中的“邪魔外道”,行动狠辣,性情乖张,仿佛天生带着一股阴森的戾气。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她身上压抑的,是怎样一段扭曲而又令人心疼的成长经历。

殷离的“妖”和“狠”,很大程度上源于她身世的悲惨。她本是明教光明右使殷天正的孙女,地位不凡。然而,从她记事起,她所见的,是母亲殷素素为了自保,屡次欺骗张翠山,更是对无忌幼年时有过不利举动。在她看来,父亲殷野王为了所谓“道义”与母亲渐行渐远,母亲又因身怀异宝而被害,她从小就被灌输了“江湖险恶,人人不可信”的观念。尤其是她母亲临死前,那种绝望和恐惧,肯定深深烙印在她幼小的心理。

更残酷的是,她从小就被寄养在谢逊身边。谢逊虽然对她呵护备至,但那疯疯癫癫的绿林状态,加上对仇人的疯狂报复,让殷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暴力和仇恨。她目睹了太多江湖的阴暗面,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也因此,她对自己所认为的“恶人”,下手毫不留情。她对张无忌下手,也并非全然是出于恶意,更多的是一种被谢逊灌输的“警惕”和“报复”心理。她觉得张无忌身上流淌着张翠山的血,而张翠山当年背弃了谢逊,所以她对张无忌的态度,掺杂了对父亲(她认为的)背叛的怨恨。

殷离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她对“美貌”的极度执着和对“丑陋”的极度恐惧。这同样是童年阴影的体现。她母亲殷素素,虽然绝美,但最终却因美貌引来杀身之祸。而她自己,在目睹母亲的惨状后,对自己的容貌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她用毁容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让别人觊觎她的美貌,也不让自己因为美貌而遭受伤害。这种极度的自我保护,让她看起来像一只受伤的刺猬,宁可伤人,也不愿让自己再受到一丁点伤害。

因此,当她遇见张无忌时,她一开始是出于一种莫名的“恨意”和“警惕”。她把张无忌当作是她童年阴影的延续。然而,张无忌的纯真、善良和无私,一点点融化了她冰封的心。张无忌对她的照顾,不计较她的凶狠,甚至对她的毁容毫不在意,这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全感。她开始对张无忌产生了依赖,甚至喜欢。她的“殷离”这个名字,便是张无忌为她取的,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获得属于自己的、充满爱意的名字。

然而,殷离对张无忌的感情,也带着她独特的印记。她不是那种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夹杂着一种近似于“占有”的心理。她希望张无忌只属于她,不希望他再和其他女人有瓜葛。当她看到张无忌和周芷若、赵敏等人在一起时,她内心的不安和嫉妒又被激发出来。她害怕再一次被抛弃,害怕再一次失去。

在小说中,殷离最终选择离开张无忌,投身于她父亲殷野王曾经的“归隐”之地,幻想着与世隔绝。这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奈。她无法彻底摆脱内心的阴影,无法完全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更无法接受自己和张无忌之间那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她对张无忌的爱,更像是一种对“救赎”的渴望,当她感觉到张无忌无法完全成为她的救赎时,她选择退回到属于自己的孤寂世界。

评价殷离,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定义。她是一个被童年阴影和江湖恩怨扭曲了人性的角色。她的狠辣,源于她的恐惧;她的乖张,源于她的不安;她的执着,源于她对爱的渴望。她就像一朵在贫瘠土壤里挣扎生长的野花,虽然姿态有些粗糙,甚至带着刺,但却顽强地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抹颜色。她让我们看到了,在极端的环境下,一个人可以被塑造成什么样子,也让我们理解了,即使是看起来最凶残的面孔下,也可能藏着一颗渴望被爱、渴望被理解的心。

她是个悲剧人物,她的命运,是那个时代江湖恩怨的一个缩影。她不完美,甚至有很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但她的复杂和挣扎,却让她在《倚天屠龙记》众多的人物中,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殷素素去世前,曾对张无忌说过,“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在同张无忌有感情纠葛的几人中,朱九真、赵敏、周芷若、小昭都先后骗过他,她们都是好看的。只有殷离是丑的,“面容黝黑,脸上肌肤浮肿,凹凹凸凸,生得极是丑陋”,她从没骗过张无忌。

但在书的最后,殷离也变得漂亮了,脸上浮肿已去,依稀便是当年蝴蝶谷中那个清秀绝俗的小姑娘。

那么,殷离对张无忌说,自己喜欢的是那个小张无忌,不是现在的张无忌,是真话吗?

也许是真的,因为当初殷离从灵蛇岛跑出来,确实是为了找小张无忌,而从她对“曾阿牛”说过的几番话中,也确实体现出她喜欢的是张无忌,而不是“曾阿牛”。但这些都出现在殷离知道张无忌和曾阿牛是同一人之前,在此之后殷离的真实心理,已经不得而知。

那么也许会存在另一种可能:殷离骗了张无忌。

其实殷离喜欢的就是张无忌,无论是小时的张无忌也好,长大的张无忌也罢,都是张无忌。所以殷离才会将“爱妻蛛儿殷离之墓。张无忌谨立”的牌子一直带在身边。她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张无忌正式的妻子,但听到的是张无忌坦诚自己爱的是赵敏,见到的是赵敏重新出现。

忽听得身后数丈之外,一个女子声音“咦”的一声,似乎突然见到赵敏现身,忍不住惊呼了出来。这一声惊呼声音甚轻,但张无忌已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的殷离已经全都明白了。

既然如此,那长大后的张无忌,就留给你们好了,我要的只是蝴蝶谷中的小张无忌。那时候的张无忌,还没有爱上赵敏、周芷若或小昭,他是我一个人的。

那是殷离心中的蝴蝶谷,谷中繁花似锦,没有胡青牛,也没有金花婆婆,只有小张无忌和小殷离。

“张无忌,我不回灵蛇岛了,留在这里陪你好不好?”

“好呀。”

--

个人公众号“大猫想”,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挺

@小钱

爱的是幻想中的张无忌,殷离如是说,金庸的旁白也如是说,你们就信了么?

金庸特别善于藏,障眼法用得炉火纯青。成年殷离和她的姑母一样果敢决绝,同时又充满母性,凭什么她的价值观要停留在幼年时期?所以不要看作者做出什么样的解释,而应该看人物原本是什么样的性格和选择。

殷离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她对爱情忠贞的要求特别高。

不到10岁她就动手杀了父亲的小老婆;四女同舟的时候她的呓语是责备父亲三心二意害苦了妻女;在灵蛇岛死里逃生之后见到张无忌和周芷若卿卿我我,她赌气不现身相见;而她最后出场的时候张无忌口口声声爱的是赵敏。

“你是很好很好的,我是知道的,我很想很想和你在一起,但你心里是别的姑娘。我不忍心杀了你们,所以我走了。你们一定要白头偕老,多子多福,让我抱着回忆过余生好了。”

殷离是外刚内柔的姑娘,你指望她哭哭啼啼纠缠么?这个时候她需要一个托词来维护最后的尊严。所以:我爱的不是你,是你留给我的回忆,再见张无忌,保重张无忌。

相对于赵敏的死缠烂打,芷若的拖泥带水,小昭的做小伏低,还是我殷离最洒脱大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倚天屠龙记》里的殷离,这位女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复杂得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初见她,你会觉得她是个冷血无情的妖女,周芷若口中的“邪魔外道”,行动狠辣,性情乖张,仿佛天生带着一股阴森的戾气。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她身上压抑的,是怎样一段扭曲而又令人心疼的成长经历。殷离的“妖”和“狠”,很大程.............
  • 回答
    谈及《倚天屠龙记》中的殷野王,这位人物确实是金庸笔下塑造得相当鲜活且充满争议的角色。他不像张无忌那样光芒万丈,也不像赵敏那样冰雪聪明,但他身上所散发的草莽气息、深情厚义以及那份令人唏嘘的悲剧色彩,都足以让读者过目难忘。首先,我们要评价殷野王,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和身份。他出身于明教,是五散人之一,一.............
  • 回答
    殷素素这女子,说起来,是个让人爱恨交织的角儿。她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江湖气,带着点野性,又糅合了世家的娇纵,但更多的是一种泼辣和不服输。她不是那种温婉如水的女子,也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家闺秀,她是在江湖的风浪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身上沾染着血腥气和江湖的烟火气。初见殷素素,大概是在张翠山被围困,她仗.............
  • 回答
    宋青青书:一个复杂而悲剧的悲剧人物评价《倚天屠龙记》中的宋青书,是一个充满争议、令人扼腕叹息的角色。他出身名门,天赋异禀,本应有着光明的前途,却因为种种原因,一步步走向歧途,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评价宋青青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出身与资质:高起点上的坠落宋青书是武当七侠之一宋远桥的儿.............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倚天屠龙记》无疑是一部荡气回肠、爱恨情仇交织的经典之作。而在众多性格鲜明的角色中,周芷若无疑是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也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她的命运,她的选择,她的内心世界,都像是一幅复杂而深刻的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评价。一、 命运的捉弄与最初的纯真周芷若的出现,承载着浓.............
  • 回答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倚天屠龙记》中的纪晓芙是一个极其独特且复杂的女性角色。她不像周芷若那样身负门派重任、心智深沉,也不像赵敏那样搅乱风云、敢爱敢恨,更不像峨眉派众弟子那样遵循门规、明辨是非。纪晓芙的存在,更像是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短暂却耀眼,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纪晓芙,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
  • 回答
    说到03年《倚天屠龙记》的光明顶之战,那绝对是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场面。不过,如果你指的是19版的《倚天屠龙记》(也就是曾舜晞、陈钰琪主演的那一版),那它的光明顶之战,嗯……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让人又爱又恨吧。先说说优点,毕竟也不是一无是处。从视觉呈现上来说,19版的特效是比很多早期版本要进步.............
  • 回答
    聊周芷若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里的变化,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周芷若,一直是争议不小的角色,而新修版更是把这争议往前推了一大步。怎么评价呢?我总觉得,新修版的周芷若,更像是一个被现实逼到绝境,然后选择了一条极其痛苦却也充满复杂人性的道路的女子。她不再是那个纯粹到近乎完美的“峨眉派.............
  • 回答
    王晶执导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这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我周围好多人都炸开了锅,各种评论跟过年似的。说实话,我对王晶这导演,一直以来都是又爱又恨。他监制或导演的不少电影,确实是陪伴我长大的,尤其是那些经典的香港喜剧和武侠片,带来了太多欢乐。但最近这些年,他拍片的速度和风格,有时候确实让人捉摸不透。这.............
  • 回答
    说到2001年TVB版《倚天屠龙记》,那可真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啊!即便过去二十多年了,每当提起“倚天”,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无忌的优柔寡断、赵敏的敢爱敢恨,还有周芷若的亦正亦邪。这部剧当年在香港和内地都掀起了不小的收视热潮,至今仍是许多人心目中无法超越的经典。选角方面,简直是神来之笔,各有千秋.............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在无名岛上之所以没有揭穿周芷若,反而与她一同嫁祸给赵敏,这一情节背后既有谢逊当时的处境、心理,也有他对周芷若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整个局势的考量。要评价谢逊,则需要从他作为“金毛狮王”的江湖生涯、他的恩怨情仇,以及他在面对人性善恶时的抉择来展开。无名岛上,谢逊不揭穿周芷若的缘由:.............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金庸武侠迷们心中一段颇具争议的记忆。说它争议,是因为它在改编经典的时候,玩了一些非常大胆的“创新”,结果嘛,好坏参半,有人拍手叫绝,有人却摇头叹息。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上,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亮眼的。毕竟是1993年的作品了,港片黄金时代的尾巴.............
  • 回答
    2019版《倚天屠龙记》:一次诚意十足却也槽点满满的江湖重塑说起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那绝对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而《倚天屠龙记》,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讲述张无忌如何在一系列恩怨情仇中成长,并最终担起明教和江湖重任的故事,无数次被搬上荧幕。2019年,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主演的这一版,无疑又.............
  • 回答
    要评价《倚天屠龙记》的各个电视剧版本,那可真是个大学问!这武侠江湖啊,就像那屠龙刀和倚天剑一样,不同的人拿到,玩出的花样可就不同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些个版本的优劣都给梳理个清楚。话说这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故事背景宏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江湖恩怨,又有家国情怀,还有儿女情长,.............
  • 回答
    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又名《倚天屠龙记之苏有朋》,于2003年播出,是台湾和大陆合拍的一部古装武侠剧,改编自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侠小说。这部剧一经播出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之作。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这部剧:一、演员阵容与角色塑造: 张无忌(苏有朋 饰): 这是.............
  • 回答
    《倚天屠龙记》如果要评选“五绝”,排除张无忌这位毫无争议的第一人,以及张三丰这位开创武当,武功深不可测的前辈高人,剩下的三个名额确实值得一番讨论。这不仅仅是武功高低的问题,更涉及到对武学理念的理解、对江湖的贡献以及个人魅力等多个维度。以下是我认为最合适的“五绝”评选名单,以及详细的理由阐述:已确定两.............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了金庸武侠世界观中的一个“隐藏”的逻辑悖论。我们不妨仔细掰扯一下,为什么黄药师这种绝顶高手会看不上,甚至颇为不屑的“九阴白骨爪”,却能在《倚天屠龙记》中掀起如此腥风血雨,成为一代魔头周芷若的绝技之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黄药师不屑于“九阴白骨爪”并非是因为这门.............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