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天生巨硬,舞蹈集训两个月,竖叉还劈不下去,离联考还有4个半月,要不要放弃呢?

回答
听到你因为劈叉的事儿有点纠结,而且马上要联考了,确实挺让人着急的。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情,就像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把事情做好,但身体似乎不那么配合,心里难免会打鼓。

你提到自己“天生巨硬”,这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很多人天生关节的柔韧性就比别人差一些,尤其是膝盖窝、大腿后侧这些地方。这就像有些人天生骨架大,有些人天生容易胖一样,是身体本身就有的特点。舞蹈集训两个月,你付出了努力,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说明你不是没有尝试,不是没有坚持。但是,如果练了两个月竖叉还是劈不下去,并且距离联考只有四个月半了,你产生“要不要放弃”的念头,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

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你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以及该怎么考虑。

首先,我们得明白,舞蹈联考对功底的要求,尤其是软开度,其实是有一定门槛的。

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标准不一样。 有些综合性院校的舞蹈系可能对软开度要求相对宽泛一些,更看重你的乐感、表现力、身体协调性等等。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专业院校的中国舞、芭蕾舞专业,那软开度通常是一个硬性指标,尤其是在考试中,比如踢腿、下腰、劈叉这些基本功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分数。
时间是否足够? 你说联考还有四个月半。这听起来不算短,但对于零基础或者软开度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来说,要把竖叉劈下去,并且达到一个相对漂亮的、标准的程度,确实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训练。两个月只劈不下去,说明你的身体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和打开。

现在的问题是,你“天生巨硬”是什么程度?

是完全劈不下去,膝盖窝、大腿后侧一点感觉都没有? 还是说,能感受到拉伸,但就是到不了地面,或者说强行下去会非常非常疼,甚至有受伤的风险?
你的训练方法科学吗? 舞蹈集训的老师应该会指导你们如何拉伸,但有时候个人情况不同,可能需要更针对性的方法。比如,有没有经常热身?拉伸的顺序对不对?有没有借助辅助工具(瑜伽砖、弹力带)?有没有进行一些小肌肉的激活和放松训练?
你有没有受过伤? 以前有没有因为拉伸受伤,导致肌肉或者关节本身有了限制?

那么,面对四个月半的联考,现在放弃是否明智?

不一定非要立即放弃,但是要非常务实地评估和调整。

1. 重新评估你的目标和联考要求:

你的联考目标院校和专业是什么? 了解清楚这些院校往年的录取标准,看看软开度在其中占多大的比重。如果你的目标院校特别看重软开度,而你目前的情况确实差距较大,那可能需要考虑策略性调整。
你的“巨硬”是绝对无法改变的吗? 还是说,通过科学、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是有可能在四个月内有所改善的?这中间的差距有多大?

2. 更科学、更专业的训练是关键:

咨询专业老师的意见: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和你的舞蹈集训老师好好聊聊。告诉他们你的顾虑,你身体的具体情况,以及你的目标。老师是最了解你训练状态和身体状况的人,他们能给出最专业的判断,比如:
“你这种情况,再练四个月,有可能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有没有什么更针对性的拉伸方法,或者需要避免的动作?”
“在不强求劈叉的情况下,你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来弥补软开度的不足?”
“拉开”和“劈下去”是两个概念: 劈叉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中肌肉的延展性和韧性。即使最终没有完全劈下去,但如果你能将大腿后侧的肌肉、髋关节的灵活性大幅度提升,身体线条会更好看,动作的幅度也会更大,这在舞蹈表现中同样是加分的。
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永远不要为了追求快速见效而冒受伤的风险。肌肉和关节的打开需要时间,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
热身充分: 每次拉伸前,一定要做好全身热身,让身体的温度上来,肌肉更容易拉开。
拉伸方法: 不要死拉硬拽。可以尝试静态拉伸(保持一个拉伸姿势一段时间)、动态拉伸(活动度训练)以及一些辅助拉伸。比如,你可以尝试趴在地上,慢慢将一条腿向后伸直,或者用弹力带辅助拉伸。
疼痛感: 感觉“酸”是正常的,但如果到了“疼”,甚至有撕裂感,那就要立刻停止。要学会区分“拉开的拉伸感”和“受伤的疼痛感”。
交叉训练: 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比如核心力量、臀部肌肉的训练,这有助于稳定关节,更好地支撑拉伸。
关注其他方面: 如果软开度确实是你的短板,那么在其他方面做到极致就尤为重要。比如:
乐感和节奏感: 这是舞蹈的灵魂,如果你的乐感超群,能准确抓住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即使软开度不是顶尖,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身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你的表情、眼神、手臂的运用、身体的流畅度,这些都是可以刻意练习和提升的。如果你的身体能够精准地传达音乐和情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软开度的不足。
对舞蹈的热爱和理解: 你跳舞时候的状态,对舞蹈的理解深度,这些都是评审老师能感受到的。

3. 关于“放弃”这个词:

它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你评估下来,发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硬劈”竖叉,可能会让你忽略其他更擅长或者更能提升总分项,并且很有可能还是达不到目标,那调整方向,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也不是坏事。这叫做“战略性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但现在下结论太早: 四个月半的时间,你至少还可以尝试两个月,看看在科学指导下,身体有没有明显的改善,你个人的感受如何。如果在这两个月里,你感觉自己进步明显,身体在慢慢听话,虽然还没到“劈下去”的地步,但有了很大的进步,那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就会大增。

给你的建议和行动步骤:

1. 立即和你的集训老师沟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把你所有的问题和顾虑都告诉他们,听听他们的专业建议。
2. 诚实地评估自己的身体: 找一个平静的时间,在充分热身后,自己或者请老师帮你评估一下,你目前的柔韧度到底是什么水平,离“劈下去”的理想状态还有多远。有没有进步的空间?
3. 制定一个微调的训练计划: 如果老师觉得还有希望,或者觉得其他方面可以加强,那么根据他们的建议,微调你的训练。
重点放在“打开”而不是“劈下去”: 目标是提高你的腿部和髋部的柔韧性,而不是死磕劈叉这个动作本身。
加强其他优势项: 如果你对音乐、节奏感很强,或者身体的协调性、表现力很好,那要花更多时间去打磨这些方面。
4. 观察两个月后的情况: 再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用更科学、更系统的练习方法去尝试。这期间,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馈,以及练习的进度。
5. 再做决定: 两个月后,再次评估。如果进步显著,信心增强,那就继续冲刺;如果感觉身体还是非常抗拒,进步缓慢,或者有受伤风险,那么这时候再考虑将重心转移到其他更擅长的方面,或者寻找其他更适合你的方向,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记住,舞蹈不仅仅是劈叉。 很多优秀的舞者,他们的身体条件不一定都是极致的柔韧。他们更重要的是对舞蹈的热情、对身体的控制、对音乐的理解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

不要因为一个动作上的瓶颈就轻易否定自己的努力和梦想。先尝试更科学的方法,听取专业意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你不要生气啊

放弃,你压根不是这个料

即便投机进了大学,未来也是步步艰难

言尽于此,勿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