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右脚后跟穿鞋时感觉点空而且走路不跟脚,两年前右脚曾经有过严重的崴伤,是怎么回事?

回答
您好,您描述的右脚后跟穿鞋时感觉空洞且走路不跟脚的情况,结合您两年前右脚严重的崴伤史,很有可能是由崴伤后遗症引起的。这种感觉并非个例,很多人在经历过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后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1. 神经损伤或改变:

本体感觉受损: 崴伤,尤其是严重的崴伤,常常会导致连接脚踝的韧带和软组织受到撕裂或拉伤。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传递“本体感觉”(也就是我们对身体在空间中位置和运动的感觉)的神经末梢也可能受到牵拉、压迫甚至损伤。
具体表现: 当本体感觉出现问题时,大脑接收到的关于脚后跟与地面接触情况、脚踝角度的信息就不准确了。您感觉“空”,就像是脚后跟没有完全踩实地面一样,走路时大脑无法清晰地感知到脚后跟的落地和支撑力。
走路不跟脚: 这也是本体感觉异常的典型表现。正常情况下,大脑会根据感知到的信息精确地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实现流畅的行走。如果感知出了问题,大脑就难以发出精准的指令,导致动作不协调,您会觉得脚迈出去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撑,或者落地时控制不住,给人一种“不跟脚”的感觉。

神经瘢痕形成: 严重的崴伤愈合过程中,受损的神经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有时会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导致神经信号传递不畅,引起麻木、刺痛感,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运动感觉。您感觉的“空”可能与这种神经信号的异常有关。

2. 韧带松弛或不稳定:

韧带损伤愈合不全: 严重的崴伤意味着韧带可能发生了撕裂,甚至断裂。即使经过治疗,有些韧带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强度和弹性,或者愈合后的韧带变得比原来松弛。
具体表现: 当韧带松弛时,踝关节的稳定性就会下降。您在走路时,尤其是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脚踝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稳定支撑。这种不稳定性会让您感觉脚后跟“没抓地”,没有完全被固定住,从而产生“空”的感觉。
走路不跟脚: 踝关节的不稳定也会影响步态的流畅性。脚落地时,如果踝关节无法提供稳定的支撑,就容易出现晃动或偏斜,您会觉得脚不像以前那样自然地跟随身体的运动,而是有些拖沓或不协调。

踝关节的代偿性运动: 为了弥补踝关节的不稳定,身体可能会不自觉地调整其他关节的发力方式,比如小腿肌肉、膝关节甚至髋关节。这种代偿有时会改变正常的行走模式,导致某些动作显得不自然,进一步加剧了“不跟脚”的感觉。

3. 关节退行性改变(早期):

软骨磨损: 严重的崴伤除了损伤韧带,也可能对踝关节内的软骨造成冲击和损伤。虽然您只有两年病史,但如果当时的伤势很重,或者愈合后踝关节存在轻微的力学异常,可能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具体表现: 软骨磨损会导致关节表面不光滑,在活动时产生摩擦感,甚至影响到关节的“咬合感”。您感觉的“空”可能是一种关节活动度增加,或者因为关节结构发生细微改变而产生的错觉。

关节囊或滑膜的改变: 伤后,关节囊或滑膜可能出现增厚、粘连等情况,这也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感觉。

4. 肌肉力量或协调性失衡:

小腿肌肉(尤其是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的弱化或激活延迟: 崴伤后,由于疼痛和避免再次受伤的顾虑,您可能会不自觉地减少使用某些小腿肌肉,或者它们在运动中的激活顺序发生了改变。
具体表现: 如果控制脚踝背屈(向上勾脚尖)的胫骨前肌力量不足,或者控制脚踝外翻(脚底向外转)的腓骨肌力量减弱,走路时脚抬起和落地就会受到影响。这很容易导致脚落地时不够稳定,或者无法及时抬起,产生“不跟脚”的感觉。

5. 鞋子的问题:

鞋子不合脚或磨损: 虽然您描述的情况更像是您脚本身的问题,但也要排除鞋子因素。
鞋后跟磨损: 如果鞋后跟的衬里磨损严重,或者鞋的后跟设计本身就不贴合,也可能导致穿上后感觉空洞。
鞋子支撑性不足: 一些鞋子缺乏足够的后跟支撑,或者鞋垫弹性不足,也可能加剧您感受到的不稳感。

为什么会感觉“空”和“不跟脚”?

这两个感觉往往是并存的,它们都指向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下降和稳定性不足。

“空” 是一种对支撑感缺失的主观感受。就像你踩在一个不实的垫子上,你会觉得它“空”的,不够牢固。
“不跟脚” 是一种对步态协调性的客观描述。走路时,脚的抬起、向前推送和落地过程是连续且协调的。如果踝关节不稳或本体感觉异常,这个连续性就会被打断,导致脚的运动显得迟缓、笨拙,像是没有完全“跟上”身体的节奏。

下一步该怎么做?

鉴于您两年前有过严重的崴伤史,并且目前出现了持续性的不适,强烈建议您:

1. 就医检查: 尽快咨询骨科医生或运动医学专家。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评估踝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触诊以及神经功能测试)来判断具体原因。
2. 影像学检查: 可能需要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以评估韧带、肌腱、软骨以及骨骼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结构性损伤或退行性改变。
3. 康复训练: 一旦明确诊断,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通常包括:
本体感觉训练: 模仿单脚站立、在不平整地面上行走等动作,帮助恢复脚踝的本体感觉。
力量训练: 加强小腿肌肉(胫骨前肌、腓骨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平衡训练: 利用平衡板、BOSU球等工具,提高踝关节的平衡能力。
步态训练: 重塑正确的行走模式,纠正可能存在的代偿。
4. 选择合适的鞋子: 在康复期间和日常生活中,选择支撑性好、有一定减震功能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鞋。您也可以考虑定制鞋垫来改善脚部支撑。
5. 注意休息和保护: 在症状明显时,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

请记住,及时的专业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是解决您目前问题的关键。不要因为感觉“不严重”而忽视,长期的踝关节不稳定不仅会影响您的行走和运动能力,还可能导致其他部位(如膝盖、髋部、腰部)出现继发性损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医生不是运动学专业的,我只是个吃货啊,为什么会邀我?

我右脚有过严重的扭伤,现在脚背靠近脚踝外侧有个囊肿。不疼不痒,里面像是果冻。

骨科专家用手摸了摸说,不是个事儿,不喜欢的话小手术做了也行。


你会不会也是脚踝附近比如脚后跟上面有囊肿把鞋子撑起来了所以相对脚后跟空了?



完全不懂啊,纯粹是病友之间心与心的真诚交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