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组装台式机性能过剩情况严重吗?

回答
组装一台台式机,性能过剩这个话题,说实话,问得太巧了!最近身边就有朋友刚装完一台,然后就开始纠结这事儿。所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性能过剩”到底有多过瘾,又有多让人挠头。

首先,咱们得定义一下啥叫“性能过剩”。

在我看来,性能过剩不是说你的电脑跑什么都卡的半死不活,而是说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未来技术”,结果现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你的电脑都只能“热身”,根本没把“全身力气”使出来。比如,你配了一块能跑3090都绰绰有余的显卡,但平时主要就是看看新闻、刷刷剧、偶尔玩玩《英雄联盟》,那这块显卡,基本上就跟开了个“寂寞”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精蓄锐”。

那么,性能过剩的情况,在如今的组装机市场,到底有多严重呢?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对”严重,但同时也是“普遍存在”的。

为啥这么说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硬件迭代速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鸿沟”:

你想啊,CPU、显卡这些核心部件,厂家一年一个样,新品发布跟挤牙膏似的,每次都吹得天花乱坠,说性能提升了多少多少。但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很多时候,上一代的产品就已经能满足我们当下大部分的需求了。

举个例子,就拿显卡来说,这两年中高端显卡的进步,在画面效果、帧数提升上,确实很明显,如果你是追求极致画质、高刷新率的游戏玩家,那确实能感受到。但是,如果你只是玩玩大众化的网游,或者对画质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那么一块几年前的中高端显卡,依然能让你玩得舒舒服服。结果呢?很多人一咬牙,上了最新的旗舰卡,结果呢?游戏帧数提升可能只有个位数,或者是在一些特定的、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下才体现出来。这不就“过剩”了嘛。

2. “一步到位”的心态与“未来预期”的拉扯:

很多装机的朋友,心里都有一个“一步到位”的想法。总觉得“与其以后再升级,不如现在就一步到位,省得麻烦”。再加上厂商和商家的一些宣传,比如“为未来而生”、“三年不落伍”,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买最新最强的,就能战未来”的错觉。

结果就是,很多人在购买电脑时,会过分地去预估未来的需求。比如,他们可能会想,“万一以后我想玩4K超高画质游戏怎么办?”,“万一我想做视频剪辑怎么办?”。于是,原本只打算玩个1080p的CPU,直接升级成了高端型号;原本只打算配个中端显卡,直接变成了旗舰。但实际上,这些“未来”的需求,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或者到来的时候,你的电脑已经又一次跟不上时代了。

3. 市场营销与“感知价值”的误导:

不得不说,硬件厂商和商家在营销上是非常有一套的。他们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来让你觉得“你需要更好的”。高端CPU、旗舰显卡,它们不仅是性能的象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很多人购买高性能硬件,并不是完全出于实际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者说是一种“拥有感”。

再有就是各种“性能天梯图”、“帧数对比视频”,这些很容易给消费者一种“不买最好的,就是浪费钱”的感觉。但这些对比,往往是在极端场景下的测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溢出的性能”,很可能只是数字上的好看,实际体验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4. 零配件搭配的“惯性”与“套装效应”:

有时候,装机也存在一种“惯性”或者“套装效应”。比如,你选了一块非常高端的显卡,那么为了“配得上”这块显卡,你可能就不得不选择一款与之匹配的、性能也比较强的CPU,再配个好点的内存、主板、散热器等等。就像给一辆跑车配了个自行车级的发动机,怎么看都不顺眼。这就导致了,当你想要某个“亮点”时,很容易就把其他配件的档次也跟着提高了,从而造成了整体的性能过剩。

那具体到不同场景,性能过剩的程度有啥不一样?

游戏玩家: 这是最容易出现性能过剩的群体。很多游戏,即使是用几年前的次旗舰显卡,在中高画质下依然能流畅运行。如果你玩的游戏不多,或者只玩对硬件要求不高的游戏,那性能过剩的可能性就很大。尤其是追求“4K 120帧”这种极致需求的,那确实需要顶级硬件,但大多数人,1080p或者2K分辨率,60144Hz的刷新率,就已经足够了。
日常办公/影音娱乐: 这个群体,性能过剩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普遍”。一块入门级的CPU,搭配一块集成显卡,或者一块低端独立显卡,对于浏览网页、处理文档、观看高清视频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但很多人为了“流畅”,或者看着别人都配了“独立显卡”,就硬是上了个入门级的独立显卡,结果这块显卡在大部分时间里,其实都是在“休息”。
专业内容创作者(视频剪辑、3D建模、平面设计等): 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性能过剩的情况会少一些。因为专业软件对硬件的要求确实很高,尤其是CPU核心数、内存容量、显卡显存大小等方面。但是,即使是这个群体,也有可能出现“部分过剩”。比如,你买了一款渲染能力超强的显卡,但你的工作流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CPU计算,或者对显存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那显卡的部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预留”。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严重”?

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说,确实挺严重的。 你花了很多钱,但实际体验的提升并没有达到你花出去的钱的比例。

但从“心理满足”和“长远规划”的角度来说,有些人可能觉得“不严重”,甚至觉得“值”。 毕竟,用上最新最强的硬件,心里就是舒坦,而且可以“先用着,万一以后用上了呢?”。

而且,现在的硬件,很多时候是“买个基础,送个超能力”。 比如,你买一个高端CPU,它的核心性能可能只用了30%,但它提供的超线程、更强的缓存、更高的频率,可能都会间接提升一些其他方面的体验,虽然不一定是直接体现在某个数值上。

所以,总结一下,组装台式机性能过剩的情况,我认为是:

普遍存在: 很大一部分装机用户,或多或少都会有性能预留,只是程度不同。
相对严重: 从绝对的“物尽其用”角度来看,很多钱花在了“未来”或者“心理预期”上,并没有完全发挥。
主观性强: “过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使用习惯、需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给各位的建议呢,也不算啥高论,就是:

1. 认清自己的实际需求: 别被“最新”、“最强”这些字眼冲昏头脑。你平时主要干啥?玩啥游戏?对画质有啥要求?这是最重要的。
2. 理性看待“未来预期”: 所谓的“战未来”,很多时候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你现在够用,并且未来一两年内能满足你的需求,就已经很不错了。除非你确定你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内会有重大的、对硬件需求极高的升级,否则没必要超前太多。
3. 关注“体验提升”而不是“数值提升”: 同样的钱,是买一个显卡帧数提升10%,还是买一个更稳定的帧数、更快的加载速度、更安静的风扇?体验的提升才是更实在的。
4. 做好功课,多看评测: 尤其是针对你打算玩的游戏或者使用的软件,去看看各种硬件的实际表现,别只听商家的宣传。
5. 不要迷信“一步到位”: 除非你的预算充足得让你不在乎这些,否则,根据你当前的需求来配置,留一部分预算给未来升级,可能是更灵活的选择。

总而言之,组装台式机,性能过剩算不算“严重”,这得看你怎么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想要得更多”和“市场营销”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理性消费,量力而行,才是装机的不二法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结束这个谈到腻的日经话题之前,我问个轻松的问题:请问,你看电影吗?看动画吗?你知道字幕组怎样把字幕嵌进电影、动画、纪录片里的吗?你知道为什么 30G/部 的蓝光电影可以被压缩成1G多一点吗?

答案是如今使用最广泛的视频编码器x264,以及正在普及中的x265。压制视频的一般步骤是,先用VS脚本或者AVS脚本处理视频的各种瑕疵(非必须步骤),然后将数据送给x264/x265编码器编码成视频。如果不处理视频瑕疵,直接送给编码器进行压制,我们称作 “裸压”。

CPU方面,视频编码吃CPU性能。一集24分钟的动画,用10 bit x265压成收藏级别的1080p,用16核的E5需要压制8个小时噢,用家用4核台式机那要32小时哟~同样的参数用来压制一场2小时的演唱会,4核CPU要不眠不休满载压一个星期哟~一般来说用10bit x264会快很多,具体快多少要看参数。

显卡方面,视频压制中绝大部分图像处理滤镜吃CPU性能,但也有些吃GPU性能。比如KNL降噪滤镜,再比如很夸张的waifu2x拉伸滤镜。
尤其是waifu2x,不管什么显卡都给你榨干性能,显卡分分钟煎鸡蛋噢~目前民用游戏显卡里跑waifu2x滤镜效率最高的卡是5000块/张的fury x,,把480p的视频拉到720p,满载速度不到2fps,所需时间为12倍于视频时长,一集24分钟的动画要满载6小时左右噢~
你就是四路fury x拿来跑waifu2x,跑到冒烟了也至少要花视频时长3倍以上的时间来完成高质量拉伸,与此同时,你会发现电表以肉眼可见速度飞转。
然后再看看你那破机器的单路970或者960,想跑wafu2x?地老天荒,勇敢作死~
(补充:waifu2x的局限性很大,效果也并没有那么神,此处纯粹用来举例而已)

内存方面,视频处理脚本Avisynth(AVS)十分消耗内存,一般都是16G起步,32G才比较稳妥。现在有了新工具Vapoursynth(VS),内存消耗节省很多,一般16G或者8G就够了。VS还有原生多线程处理机制,比avs好用很多。

此外,还有中文压制圈数位顶尖压制者联合开发的最强压制滤镜naobu.dll,语法也很简单,只要在脚本里加一句 NAObu(maweN,sayA,littlepOx) 就可以了。这是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种画质提升算法,画质提升远超出waifu2x,而且几乎是万能的。很可惜的是,这个滤镜非常消耗性能,必须要用超级计算机才能跑的动。根据测试数据,用天河二号就比用四路E7速度快了1250倍,画质提升了1993倍。๑乛◡乛๑

(妈蛋好像真有吃瓜群众把上面这段话当真了。实际上naobu(脑补)和天河二号都是压制圈的梗而已,不过现在 LittleBakas 压制组是真的开发出了图形处理的神经网络 naobu,效果刁的一笔。

理论先说这么多,来看个直观点的我的实例,比较轻松的压制任务:

这是正在压制 四月是你的谎言finale event 内嵌字幕版视频,传b站用。
视频成品参数60fps,720P,8bit x264压制,视频时长2h40min。台式机不在身边,被逼无奈用i5 双核笔记本压制,脚本里用了KNL降噪滤镜和f3kdb去色带滤镜,x264用的低参数,CPU和GPU全满载,温度分别是70度和80度,压制时间25h,约10倍时间于视频时长。绝大多数人用的双核笔记本,压制一整天的时间是不可避免的。我自己组装的E3 4核8线程CPU台式机,压起来也至少要9小时,三倍于视频时长。

我这只是个人娱乐用的低参数压制,没怎么考虑画质问题。那些专业压制组和个人,比如VCB-Studio、ANK-Raws、Wiki等等压制的高清收藏版参数则是 1080p 极高参数,各种滤镜跑满,10bit x265压制,用E5服务器,满载不眠不休压几十小时才能完成。想想,CPU性能3倍于家用中高档台式机、6倍于主流笔记本的性能的服务器来压制,尚要15倍于视频时长,家中主流组装台式机到底要怎么玩?只能说生不如死。我相信经常用 AE 和 x264 和 x265 的人都深有同感。

我再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你知道魔穗字幕组现在为什么能出720p的高清片子吗?明明片源都只有480p的渣画质DVD。魔穗就靠组里两张fury X级别显卡来跑waifu2x把480p拉伸成720p哟,速度大概1.7fps,压制时间约20倍视频时长~每月合集,一跑就是一星期以上哟~还听说有人用7970跑waifu2x,一跑waifu2x就是一股焦糊味……你自己想想用甜品级别的单卡要跑多久,970大约是0.8fps速度,大概是需要视频时长的30倍哟~大概这个月的片子一半还没跑到,下个月的片源都已经出了哟~(评论区有魔穗字幕组五代目初雪姐姐本体出没)

视频这块就讲这么多,我再举个简单形象的例子,人类现在要计算模拟小小的一滴水里每个分子的运动,你觉得能做到吗?当然不能,杯水车薪。哪怕摩尔定律走到头的那天,也做不到。

如此想想,你还觉得硬件性能过剩吗?

当然了,要只玩个手游,几百一千块的手机平板就够了;日常办公、刷网页、玩网游,i3加核显也够了;玩个3A大作游戏的话i5级别家用CPU和甜品级显卡也够了。如此看来,现在电脑的性能当然过剩。然而问题是,你凭什么默认别人买电脑就是玩游戏,而不是拿来干活?所以,不在“日常使用”前提下说“硬件性能过剩”的人,都是科技发展的的阻碍。

所谓硬件性能,本质是计算能力,你拿来办公也好,看视频也好,玩游戏也好,都是。不管是CPU编码,还是GPU跑滤镜,那都是计算机硬件运算能力的一种体现而已。作为生产工具,运算能力永远不够用,硬件性能永远不会够用,就算再翻个成千上万倍,依然不够用←_←

讲了这么多废话,只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不分用途讲性能的都是耍流氓。
我日常使用,双核笔记本绰绰有余;但干活的时候,恨不得拿个天河二号来用。



=================跑题吐槽分割线=================
Q:为什么要用10bit压制?我显卡和显示器都是8bit的。
A:这世上大半的争端都是名词之争。我在说10bit yuv,而你在说8bit RGB。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yuv和RGB,自己百度色彩空间去。一般视频都是yuv编码的,显示器是基于RGB模型的,播放视频要做yuv→RGB转换,10bit yuv可以很好地覆盖8bit RGB,但8bit yuv覆盖很差。

Q:为什么要用修复滤镜?
A:因为官方做 母带→BD 的活儿的人应该被吊起来打。如果我能买到母带,那我裸压母带就好了,何必要费心费力去修复画质远不如母带的BD?

Q:为什么要去交错(隔行扫描转逐行扫描)?
A:请百度 电视信号 制式 交错 去交错。

Q:为什么那些电影都不修复,也不用10bit压制,就你们压ACG的事多?
A(simple ver.):因为我们都是都是邪教,没事找事做,不服你来打我吖。
A:(Full ver.):因为电影和动画的制作原理不同,电影是拍出来的,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的BD画面本身就没多少需要修复的地方,撑死做个反交错、降噪和去色带就完事了,但动画各种蜜汁问题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世纪之初动画制作载体从赛璐璐转换为数码制作后,初期低分辨率数码器材制作的动画,原生素材就是DVD级别清晰度,即使转制成BD,画质也是一堆翔。现在动画制作设备比以前更好,制作也更规范,原生素材清晰度提升,BD画质好很多了,需要修复的瑕疵比以前少多了。

Q:BD相对于母带已经损失很大了,不可逆转,你们对BD做的修复有什么用?
A:我想收藏母带,你告诉我去哪里买母带,拿不到的东西扯这么多有什么用?车场不卖一手车,只卖二手,于是我只好买了一辆二手,我不应该把二手车修好点,内饰装好点吗?电影还算好的,素材本身动不动就4k或者8k摄像机拍出来的,瑕疵也少。但是动画就遭重了,画纸就那么大,用的器材也不如电影,连1080p的原生素材都不是标配,还有不少动画公司的素材原生分辨率还在720p-1080p之间。最要命的,很多作品用母带制作BD的这个步骤还做的不好,这怎么看?说白了压制的目的就两个,一是减小体积方便传播和收藏,二就是为那些低分辨率的素材和不走心的母带转BD制作者擦屁股。


此外,压制与视频工业是两码事,视频工业是压制的上游环节,视频工业玩的是母带,压制只能玩用母带制作出来的BD,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扯那么多工业制作过程中的高端设备、标准规范、中间产品,然而那些规格高的吓人的中间产品又不会流出,就算流出了体积和易用性也惨不忍睹,二者拿来比较有什么意义呢……

user avatar

严重!

我1997年开始接触DIY,渠道是电脑报和微型计算机。经验比较丰富。

眼看着媒体把并不那么重要的电源,搞成了核心部件。电源导致的故障,大多是因为使用了杂牌产品,你用个长城、航嘉、金河田这些正规品牌,再低端都不怕。

电源功率动辄500W以上,机箱里有个压缩机还是咋滴?

任何时候,以大部分人买的主流配置来说,300瓦到350瓦额定功率都足够了;至于80PLUS认证(转换效率)的投资,更是完全收不回成本的。

现在主流电源成了 额定450W了,说好的节能减排呢?说好的先进制程工艺呢?

主流CPU TDP 65W

显卡 120W到160W

主板、内存、硬盘、风扇、灯效算50W

额定350W电源足够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组装一台台式机,性能过剩这个话题,说实话,问得太巧了!最近身边就有朋友刚装完一台,然后就开始纠结这事儿。所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性能过剩”到底有多过瘾,又有多让人挠头。首先,咱们得定义一下啥叫“性能过剩”。在我看来,性能过剩不是说你的电脑跑什么都卡的半死不活,而是说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未来技.............
  • 回答
    老铁,三四万块钱组装一台性能炸裂的台式机,这预算绝对够你嗨皮的!咱就来聊聊怎么把这钱花到刀刃上,让你这台机器在同价位里封神。至于 MBP 装 Win 双系统还是虚拟机的事儿,咱也得好好掰扯掰扯。三四万台式机组装:性能至上,细节拉满!这个价位,咱们的目标就是瞄准那些对性能有极致追求的玩家或者专业人士。.............
  • 回答
    外交部针对台湾地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回应,是一个信号密集的表态,其背后传递的含义值得仔细解读。简单概括来说,这一回应再次重申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立场,同时也在战术层面展现了维护其地区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决心,并试图借此给台湾地区加入区域性经济合作设置障碍。首.............
  • 回答
    哥们,7000块的预算组装一台台式机,这价位相当给力了,正好多能搭个性能挺不错的机器,无论是打游戏还是日常办公、影音娱乐,都能应付得游刃有余。我这就给你好好捋一捋,给您攒一套性价比爆炸的配置,保证您看了不后悔!先说说我的思路: 游戏是重点: 既然是台式机,大部分人还是想用来玩游戏的。所以,显卡和.............
  • 回答
    组装台式机电脑之所以会让人上瘾,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触及了人的心理、情感、知识追求,甚至是成就感和掌控感。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满足探索与求知欲:如同拼图或模型制作 “是什么”和“如何工作”的吸引力: 台式机电脑的内部构造复杂而精密,各个组件之间通过特定的接口和协议.............
  • 回答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说明你对DIY硬件挺上心的,这非常好!现在不少朋友组装电脑,尤其是追求高性能的朋友,确实会把AMD的CPU列入首选考虑。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跟风”,而是AMD这几年推出的产品确实给力,让Intel在中高端市场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AMD现在这么受欢迎,以及它和I.............
  • 回答
    老哥,想装一台做设计和画图的电脑,预算在3000到4500之间是吧?这价位不算高,但绝对能配出一台相当给力的机器了,能应付大部分设计和绘画需求,比如修图、简单的视频剪辑、3D建模入门、手绘板绘画等等。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怎么在这个预算里榨出最高的性价比,让你用着舒心,看着也顺眼。首先,咱们得.............
  • 回答
    哈哈,哥们儿!一看你这需求,又想打联盟,又想刷毒奶粉,还想吃鸡,预算还卡在5K左右,这要求挺实在的!没问题,我这儿给你攒一台既能让你在游戏里畅快飞驰,又能让你钱包不至于太受伤的电脑。咱们先别急着上链接,先跟你唠唠这5K块钱能买个啥样的配置,以及为啥这么选,这样你自己心里也有个谱,以后升级啥的也懂了。.............
  • 回答
    说实话,这三款设备在剪视频这件事上的表现,那真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效率上更是没得比。咱们一个个来看。4000元自己组装的台式机:咱们先得明确一点,4000块钱想组装一台流畅剪辑视频的台式机,基本上只能是“够用”的水平,想指望它处理4K素材或者复杂特效,那你就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
  • 回答
    题主你好!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不少玩家在组装电脑时会有的顾虑。别的不说,单是你提到的“知乎大佬”和他们动辄上万的配置,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的配置是不是太寒碜了”的心理。但说实话,你用 i38100 搭配迫击炮主板,两三千的预算组装一台台式机,注定被鄙视?我觉得未必,至少不是你想的那种“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到了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本质区别。简单来说,台式机之所以能让你“DIY”,是因为它先天被设计成了模块化、标准化,而笔记本和手机则是一体化、高度集成,并且针对极致的便携和性能进行了优化。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 台式机:模块化的“乐高”想象一下台式机,它的外观是几个独立的方盒.............
  • 回答
    哥们儿,一万块攒台式机,这预算我跟你说,绝对能整出个让你玩啥都舒坦的猛兽来!别听那些动不动就给你推两三万块神器的,咱们要的是性价比,是玩得爽,不是单纯的炫技。下面我就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一万块花到刀刃上,让你组出来的机器,跑游戏、做设计、视频剪辑,那都不是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确这钱怎么花,也就是组.............
  • 回答
    最近很多同学问我大学期间用台式电脑好还是笔记本好,我一直都比较倾向于台式机。毕竟,同样的价格下,台式机的性能是要比笔记本强上不少的,而且散热也好,长时间学习、做项目、玩游戏都不会有太大压力。更别说,台式机扩展性强,将来想升级一下硬件,或者加个外设,都比笔记本方便太多。当然,组装台式机确实比买品牌机要.............
  • 回答
    行,5000元这个预算,组装一台能流畅玩现在大部分主流游戏的台式机,是完全可行的。这价位段,咱们目标是“性价比拉满”,兼顾游戏体验和日常使用。我会尽量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有谱。核心思路: CPU和显卡是重点: 游戏性能主要靠这两样,所以在这个预算里,它们的分配会是重中之重。 其余配件.............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朋友都有这个顾虑,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配件回来,结果自己鼓捣半天,发现不是这儿不对就是那儿不行,甚至有人担心把零件给弄坏了,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答案是:绝对可以自己组装,而且不难,风险也远比你想象的要小!咱们一句实在话,组装台式电脑这事儿,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只不过积木块稍微高级一.............
  • 回答
    家里想买台式机,纠结于买整机还是组装机?这确实是个不少人都犯难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整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机。优点: 省心省力,上手即用: 这是最大的优势了。整机就像成品家具一样,你买回来,插上.............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1万5的外星人台式机电脑与1万5的组装机哪个性价比更高”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关键的选购对比,我会尽量详细地从多个维度为您分析。核心结论先行:在同等预算(1万5千元)下,组装机(DIY主机)通常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星人(Alienware)台式机就一无是处.............
  • 回答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给老板配一台既有面子又能干活儿的台式机。我这就给你来个事无巨细的分析,让你看完立马就能上手,而且保证这感觉,地道!首先,咱们得明白,给老板配电脑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调,得兼顾实用性、稳定性和一点点体面。老板用电脑嘛,可能不会天天玩3A大作,但肯定需要处理各种.............
  • 回答
    关于桃园地检署在2018年5月11日侦办台湾“精日”组织“台湾民政府”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牵涉到政治、法律、社会认知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因此,要详细地理解它,需要把这些元素都考虑进去。首先,我们得明确“台湾民政府”这个组织。根据公开的资料,它宣称自己是依据《旧金山和约》等国际.............
  • 回答
    老哥,家里想弄mesh,这事儿我太明白了!4室2厅,再加俩路由组mesh,这套组合一下来,家里信号那叫一个稳当。不过市面上路由牌子多,型号也杂,确实有点让人挑花眼。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怎么选出最合适的俩,让你的网络体验直接起飞。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选2个路由组mesh? 面积大,信号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