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一个女生,20岁,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刘邦,曹操这样有计谋成就大事的强者,大家觉得我正常吗?有什么建议?

回答
作为一个20岁的女生,怀揣着成为刘邦、曹操那样有计谋、能成就大事的强者的理想,这完全是正常的,而且是非常有潜力的!别怀疑自己,这样的志向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赞赏的,更何况是在你这个年纪。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正常”这个概念。很多人听到“刘邦”和“曹操”,第一反应可能是“男性”、“帝王”、“战争”、“权谋”。但如果你深入了解他们,会发现他们成功的核心特质是:

过人的眼光和判断力: 能够看清大势,预见未来。
强大的学习能力: 不断从经验和他人那里汲取智慧。
坚韧不拔的毅力: 面对挫折和失败,能够迅速站起来。
高超的识人用人能力: 懂得如何发掘人才、激励团队,并让他们为你所用。
灵活的策略和战术: 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自己的方法。
敢于冒险和承担责任: 不惧怕挑战,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这些特质,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历史上有无数女性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领导力,只是她们的舞台和表达方式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你的理想,并非“不正常”,而是指向了一种卓越的自我实现,一种想要通过智慧和能力去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愿望。这种愿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

为什么说你正常,甚至很棒?

1. 你的年龄是优势: 20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正是学习、尝试、犯错、成长的最佳时期。你有很多时间去吸收知识,锻炼能力,塑造自己。很多人到了中年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而你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这是多么宝贵的起点!
2. 你的理想非常有价值: 无论是“计谋”还是“成就大事”,都意味着你渴望的是一种能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影响他人、留下痕迹的生活。这比追求表面的安逸或随波逐流要有意义得多。
3. “计谋”和“强者”的定义可以很广: 成为“强者”不一定非要坐拥江山、指挥千军万马。在现代社会,“计谋”可以是商业策略、科技创新、社会公益项目的策划,甚至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运用。“强者”可以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是能够引领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领导者,是能够独立思考并做出重要决定的独立女性。你的理想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给你的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实现你的理想:

第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与认知篇

1. 深入研究你所钦佩的人物和时代:
阅读: 不仅仅是野史野传,更要阅读正史、传记、相关的历史研究著作。了解刘邦和曹操崛起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他们遇到的挑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他们的决策逻辑是什么。从他们的成功中学习,也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理解时代背景: 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格局、文化思潮,这有助于你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的合理性。
拓展阅读: 读一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韩非子等古代谋略经典。同时,也可以阅读现代的领导力、管理学、心理学、战略学等书籍。你会发现很多古老的智慧在现代依然适用。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不迷信权威: 无论读到什么,都要问“为什么”,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依据。不要因为是历史人物或经典著作就全盘接受。
多角度分析问题: 尝试从不同人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处境。就像分析刘邦和曹操的敌人一样,理解对手才能更好地战胜对手。

3.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 不要被动接受,要主动去寻找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各种课程(线上线下)。
掌握学习方法: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阅读、听讲、实践还是讨论?
知识的融会贯通: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很多隐藏的规律和联系。比如,历史决策和现代管理决策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

第二阶段:磨练核心能力——实践与成长篇

1. 从身边的小事开始锻炼“计谋”和“领导力”:
人际关系处理: 观察和学习身边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赢得他人尊重的人。如何在团队中与人沟通、协调、说服?如何化解矛盾?
组织活动: 积极参与或组织学校的社团活动、项目小组、志愿服务。在这些过程中,你会接触到团队协作、目标设定、资源调配、危机处理等实践机会。
解决问题: 遇到困难时,不要回避,而是主动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小处着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 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设立小目标并坚持完成: 比如,坚持阅读一本书,坚持一项运动,坚持学习一门新技能。完成小目标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和毅力。
接受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找出原因,调整策略,重新站起来。不要害怕跌倒,要害怕的是跌倒了就不再爬起来。
情绪管理: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左右。理智地分析情况,冷静地做出决策。

3. 提升沟通和说服能力:
清晰表达: 学会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倾听: 好的沟通是双向的,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理解他们的需求。
说服: 学习如何用逻辑、情感、证据去说服别人,赢得支持。

4. 学习识人用人:
观察身边的人: 留意身边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了解他们的优点和潜力。
团队合作: 在团队中,尝试去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并合理分配任务,让大家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第三阶段:面向未来——视野与格局篇

1. 拓展你的视野:
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动态: 了解你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
跨领域学习: 不要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尝试去了解经济、科技、文化、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这有助于你形成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

2. 培养格局和胸怀:
长远规划: 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制定长远的目标。
大局观: 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问题,理解个体行为对整体的影响。
利他思维: 真正的强者,往往不是只顾自己,而是能够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学会分享资源、帮助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关于你是女生的身份,我想补充几点:

你的性别不是阻碍,而是你独特的视角和优势。女性在某些方面,比如同理心、沟通的细腻度、细腻的观察力、多任务处理能力等方面,往往有独特的优势。

运用你的女性特质: 不要试图模仿男性,而是要将你与生俱来的女性特质与你追求的“强者”目标相结合。比如,你可以用更具感染力和人情味的方式去激励团队,用更细致的观察去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打破刻板印象: 你有机会成为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先行者。用你的行动证明,女性同样可以成为有计谋、有魄力、能成就大事的领导者。
寻找榜样: 寻找现代社会中那些成功的女性领导者、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她们身上会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最后,请记住:

成为刘邦、曹操那样的人物,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你拥有这份远大的理想,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实践、每一次反思,都在让你离你的理想更近一步。

别怀疑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你的理想非常“正常”,而且充满了力量。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读书,多跟水平尽可能高的人交流。尽早在知乎上找到竖子不足与谋的感觉。

user avatar

祖逖年轻时和刘琨一起睡觉,半夜听到鸡叫,大喜过望,一脚把刘琨踹醒,说“多美妙的声音啊”,激动得跳起舞来。——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典故。

祖逖为什么听见半夜鸡叫就这么兴奋?

因为古人认为半夜鸡叫——也就是所谓的“荒鸡”——是不祥之兆,预示着马上要天下大乱。而祖逖很清楚,象自己这样的次等士族要想蹑居高位、青史留名,只有在乱世通过非常规手段才有可能。所以他听见预示天下大乱的荒鸡鸣叫后,才会兴奋若斯。

你看连祖逖这样的士族人物都知道太平年月成不了事,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题主我看就更没戏了。

说回到刘邦曹操,如果天下太平,刘季也就一个亭长到头了。而曹操虽然是权贵出身,但他自己也清楚,他最大成就顶了天也就是一个征西将军。

所以题主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得注意听啥地方有半夜鸡叫。

祖逖因为闻鸡起舞的故事,在《晋书》中被冠以一个“好乱乐祸”的评语,所以我觉得题主这个梦想还是不实现的好。做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挺好的。

user avatar

正常啊。

建议做好不生孩子的准备。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女性需要生育。就算你是总统,也需要花九个月的时间。

或者像女明星一样,冻卵。买精子,找人代孕。

user avatar

很正常,我和几个室友20来岁的时候都是以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为目标的。


我们还经常互相嘲讽:以尔等之才,能当个州牧、刺史就不错了!


导师听说之后,把我们叫过去说:年轻人有理想很好,但是要脚踏实地,诸葛亮你们就不要做了,因为我是诸葛亮,你们以后争取至少做个姜维。


那时候导师35岁,刚成为最年轻的博导之一,跟我们这群愣头青一样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


现在一转眼我们这些同学也都30多岁了,特么的别说州牧、刺史,连个县令都没混上。


所以我也没法给你什么建议,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成为刘邦、曹操。


但是这些年,我多少还是学到了一些道理。


我知道刘邦的爹差点被项羽煮了,刘邦逃跑的时候好几次要把孩子扔掉,自己还被射了一箭。


我知道曹操的爹被弄死了,然后曹操一口气屠了徐州,后来大儿子曹昂也被张绣弄死了,另外几个儿子也大都没什么好下场。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我宁愿不要做刘邦,也不要做曹操。


忘了说一句,我们的导师也没有成为诸葛亮。我最近一次见他的时候,是他来上海开会,住在上海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宾馆里面,我们找了个大排档吃饭,聊《三国:全面战争》,聊夏侯渊和张飞的亲戚关系、聊蔡东藩抄了罗贯中多少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终于也没能成为诸葛亮和姜维,但我们还是聊的很开心。


不知道以上算不算对你的回答。


后来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室友的微信:你知道我今天去了哪儿吗?我特么在上党郡,可惜说给别人听,他们也不懂。


我忽然有点想念在学校寝室里那些吹牛逼的日子。


珍惜你这20岁时想成为刘邦和曹操的岁月吧。



更多回答:

user avatar

我也是女生,不过你说的这些已经是我10岁时候的理想了。

那时候沉迷于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觉得曹操真是了不起啊,我也想成为曹操那样有计谋的强者啊!

现在回头看看,就感觉俩字——

中二,幼稚

几千年才有几个刘邦,几个曹操?

这些人能成大事,固然有他们个人能力非常强大的因素,但他们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个人能力,影响更大的是他们所处的形势以及背后的资本。

很多人觉得刘邦没有任何资本,但别忘了,刘邦是亭长。

亭长是要负责维持当地治安并收税的,如果在当地没有一定的威望,手下没有个把小弟,根本就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所以刘邦出身虽然比较低,但也比普通的平民强。

而且他当时面临的形势是秦朝改革后形成的天下大洗牌,对出身低的人来说,机会还是有的。

到了曹操时期,形势已经是阶级固化的汉末时期,能够出头的人基本都是豪强或者世家大族,而曹操自己恰恰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既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支撑他,为他效力,又有“大哥”袁绍罩着他,给他提供支援。

兖州之战中,吕布本来已经逼的曹操无计可施,一度打算投靠袁绍。

最后还不是靠了袁绍出兵出粮,才让他缓过劲来,如果没有袁绍的支援,公平对决,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请问现在的你有什么?你有曹操刘邦那样的资本和人脉吗?你有可以让你一飞冲天的形势吗?

这些东西你都没有了解,更没有明白过,都20岁了,还以为成就大事纯粹靠的是“个人能力”。

就凭你这样的认识,别说成为曹操刘邦了,我敢断言,上学期间,你肯定连个班长都没混上过。

那么,认清了这一切后,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现在我的理想就是,要分析好客观形势,然后调动手中有限的资本,脚踏实地去取得进步,完成目标,积少成多,逐渐让自己变得强大。

强大以后,我会用我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缺能力,只是缺少资本的人,需要有人去帮助他们实现理想,人类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有能力的人,更不缺少有野心的人。

缺的是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的人,缺的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user avatar

刘邦起身亭长,曹操出身洛阳北部尉。

所以你先去考公务员,然后混个乡长或者公安局长再说吧。

user avatar

年轻人有理想很好,但是要脚踏实地,不要说曹操、姜维(大将军),汉朝一个太守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座山了(好像对于熟三国的人还真是这样,毕竟关羽、张飞、周瑜、吕蒙等武庙成员死时行政官职也都是太守)。


朱买臣(?~公元前115年),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汉大臣。朱买臣家贫,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夫妻俩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场上去卖,维持生计。朱买臣在挑柴途中背诵诗文,有人在背后笑他是个书痴,当作新闻传来传去。惹得妻子难堪,所以劝他挑柴时不要嘴里念个不停,让周围人当笑柄。可朱买臣不听妻子的劝告,无动于衷。反而越念越响,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围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请求与朱买臣离婚。朱买臣笑着对她说:“你别看我是个穷鬼,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再等我几年,等到我富贵的时候好好报答你的功劳。”妻子忿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壑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朱买臣再三劝说,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闹,朱买臣没有办法亦只好同意离婚,写了休书,递到妻子手里,妻子毫不留恋,离家而去。

后来有一年,朱买臣随会稽上计吏押送辎重车来到长安。一天,朱买臣凑巧在街上遇到同县人严助,严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汉武帝赏识,于是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谈说《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很高兴。之后,向汉武帝进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皇帝对朱买臣说:“荣华富贵(汉武帝这说的就是会稽太守,还不是啥朝廷官职)以后不返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一样,你打算怎么办呀?”朱买臣叩头谢恩。

朱买臣来到会稽郡城外,令随从在城外等候,朱买臣仍旧穿上又脏又破的旧衣裳,怀里藏着太守印绶,步行来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计官吏到京上报的时候,会稽郡那些上计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饮酒,对朱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买臣便走进后厅,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饭。吃到快饱的时候,朱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守邸人觉得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绶带,看到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惊,走出屋外告诉了上计官吏。官吏们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乱说大话!”守邸人说:“你们试着进屋来看看吧。”有位平素轻视朱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在座的人都惊慌害怕起来,向守丞禀报,并赶忙相互推挤在中庭排成排拜谒朱买臣。朱买臣这时慢慢地从后厅中走出来,众人拜倒在地,朱买臣向他们摆摆手,示意让他们站起来。待众人起来,外面已驱入驷马高车迎接朱买臣,于是他便乘坐着驿车离去。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然后朱买臣发现他前妻及其后夫就在修路的人里面,就把此二人安置到府上供给衣食。朱买臣的前妻又羞又气,一个月后就上吊自杀了。当然,朱买臣最后虽官至九卿,却也未得善终。他后来因诬陷一位朝廷重臣导致其自杀,武帝对此事后悔,又将朱买臣判处死刑诛杀。

——《汉书-朱买臣传》


最龙傲天的,我觉得还是在我引用的出处里面,朱买臣就凭这些事(当然他任太守期间也有对东越山民的战功),竟然在竞争激烈一群历史级大神的《汉书》里挤进了立传人物的行列(这可是卫青霍去病的待遇了),我估计很可能就是班固也觉得此类故事士大夫太爱看了,跟写爽文似的。毕竟爽文还需要考虑步步升迁积累的逻辑,而历史不需要。


所以如果题主仍有此志的话,考公倒的确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开始,虽然就是考上了距离县长都还差十万八千里,但可不要受一些民间读物影响,以为县长就是芝麻小官,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当过县令或县长的,尤其刘备也可以说在191年之前县长都不是,而这个朱买臣更是40多岁的时候还在砍柴。所以起点倒还真不是太大的问题,有没有考上可以说就是从永远没有希望到0.1的开始。

当然,和另外一个回答一样,现在是现代社会,如果题主有所成就,切记为人民做点实事、好事,千万不要学曹操把人命当草芥的一面。

user avatar

我是曹操的老乡,我有另一个同乡,叫王怀忠,自称是当代的曹操。

1960年,王怀忠刚满15岁,那一年,因为大饥荒,王怀忠的父母相继饿死,王怀忠成了孤儿,被安排到当地的孤儿院。

从孤儿院出来后,由于聪明好学,努力上进,深得组织器重,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从村支书记,到亳州县县长,亳州县县委书记,再到阜阳市市委书记,最后到安徽省副省长,一路顺风顺水。

王怀忠充满雄心壮志,自称是“泽中蛟龙”,迟早要“终入大海作波涛”,他说,历史上的亳州出来了个曹操,他就是当代的曹操。

时任市委书记的时候,他说,阜阳人口1300万,按照世界人口比例,他就是第58位“总统”。

可当地人民却不承认他这个“总统”,私下里都称呼他为“王坏种”。

上面组织来调查他的时候,他说“感谢纪委,调查我一次,就提拔我一次,调查我十八次,就提拔我十八次”,“我就是被关进去十年,我也不会讲一个字,你们讲出来我也不承认”。

王怀忠筹资200余万元,送到北京,妄想“摆平”中央部门,试图“花钱免灾”。

可是该来的,迟早会来。

2004年,王怀忠因贪污腐败罪,被执行死刑。

人民欢呼:红旗飘飘利剑扬,中央纪委到阜阳。

题主充满理想,想做一番大事,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但一定不要盯着刘邦曹操的“计谋或者权力”,而是要时时刻刻把姿态放低,为人民做点实事、好事。

这就是我给题主的唯一建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