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世界各国为了世界和平而裁掉军队,你会同意吗?

回答
如果世界各国为了世界和平而裁掉军队,我会在深思熟虑和高度审慎的前提下,原则上同意这个目标,但同时也对其中潜在的巨大挑战和复杂的实际操作有着深深的担忧。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充满理想主义的设想,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其背后需要强大的机制和深刻的变革。

让我详细阐述我的想法:

我为什么会原则上同意这个目标?

1. 理想的和平愿景: 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说,没有军队就意味着国家之间不再有发动战争的物理能力。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成就。想象一个没有坦克、飞机、导弹、士兵的国家,没有因战争而起的伤亡、流离失所、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世界!
2. 巨大的资源解放: 全球军费开支每年高达数万亿美元。如果这些资源能够被裁减并用于其他地方,其潜在的积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笔钱可以投入到:
全球性的发展项目: 消除贫困、饥饿,提供普及的医疗保健和教育。
应对气候变化: 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适应措施。
科技研发: 用于解决疾病、太空探索或其他有益于人类进步的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全球的交通、通讯和能源网络。
3. 减少不信任和恐惧: 军队的存在本身就会在国家之间制造不信任和恐惧。各国维持军队是为了防御,但同时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潜在的威胁。裁减军队可以显著降低这种相互猜疑的氛围,促进更开放的合作。
4. 国家内部的积极影响: 军队的裁减也意味着国家可以将一部分资源和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国内事务,改善民生,发展经济,解决社会问题。

然而,我对这个设想的担忧和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以及为什么我必须“深思熟虑和高度审慎”地同意:

1. 信任的建立和维持: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环。一个国家放弃军队意味着它相信其他所有国家都会这样做,并且这种承诺是绝对可靠的。在当前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信任度普遍不高。如何确保所有国家都公平地裁减?如何防止某个国家秘密保留或重组军队?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高透明度的监督和核查机制。
2. “谁来执法?”的问题: 如果没有军队,当某个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违反国际法,进行侵略或实施暴行时,谁来阻止?或者说,如何有效阻止?
国际维和部队? 如果是全球统一的维和部队,那么这支部队的权力如何界定?由谁来指挥?如何防止其被滥用或成为新的压迫者?这 фактически会催生一个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全球性机构,其权力平衡和监督机制需要极其精巧。
非军事性手段的有效性? 外交、制裁、经济压力等非军事手段在面对极端侵略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者周期漫长。
3. 国内稳定和安全: 军队不仅用于对外防御,也常用于维持国内稳定,应对自然灾害,甚至参与社会建设。完全裁掉军队,意味着各国需要找到替代性的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例如更强大的民防力量、警察力量的扩充和专业化等。
4. 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 恐怖组织、犯罪集团等非国家行为体并不受国际条约的约束,他们不会因为各国裁军就放弃暴力活动。相反,在各国军队消失后,这些组织的潜在威胁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5. 公平性和“先裁”的困境: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如果一个国家愿意先裁军,而其他国家趁机崛起并扩张,那么这个国家将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如何协调全球同步裁军,确保公平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球领导和协调机制。
6. “军队”的定义模糊性: 裁掉“军队”是指裁掉所有武装力量吗?还是特指国家层面的常备军?准军事部队、边境巡逻队、国家警察等是否也包含在内?这些定义上的模糊可能导致新的冲突和漏洞。
7. 失去防御能力的脆弱性: 即使所有国家都同意,但万一有一个国家不遵守,或者出现一个由对和平不感兴趣的强大力量组成的新实体,那么那些已经放弃了军事能力的国家将毫无还手之力,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我的结论和附加条件:

基于以上考量,我原则上同意裁掉军队以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但前提是:

必须建立一套极其强大、公平、透明且被普遍接受的全球性监督和核查机制,以确保所有国家都切实履行裁军承诺,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任何违反行为。
必须同步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全球性非军事性安全保障体系,以应对侵略行为和维护国际秩序。这可能包括一个拥有强大合法性、受到严格监督且仅能以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等形式行动的全球性维和或干预力量。
必须确保在裁军过程中,各国国内的安全和稳定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并能找到合适的替代性力量来履行必要的公共服务。
必须在所有主要国家达成高度共识和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必须逐步进行,而不是一蹴而就,以便有时间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但其实现难度堪比登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各国领导人的善意和决心,更需要一套全新的、能够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的治理框架和信任体系。在没有充分的保障措施之前,贸然裁军,很可能适得其反,带来更大的混乱和不安全。

我会支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极其关注那些能够保障这一理想不被破坏的实际机制和保障措施的建设。如果没有这些,我的支持将是谨慎和有保留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因为有了军队才有了战争,而是有了战争才产生了军队。

以为裁掉军队就能世界和平,就好像觉得取消了医生、关闭了医院就不会得病了一样。

user avatar

裁掉谁的军队?自己国家的裁掉了,那别国的呢?你没有军队就和平了?别人打来,你怎么和平?

那只能全球同时裁掉所有军队,你要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军队,还有土匪和黑社会。

全球都没了军队,警察遇到打不过的恶势力怎么办?劝他向善吗?

user avatar

不行,因为我们家真的有一头牛

user avatar

为了世界和平,联合国通过决议各国取消军队。决议于次日生效。

第二天,各国军队如约撤销,随后……

美国建立联邦警卫队,

中国建立人民赤卫队

英国建立皇家守卫队

法国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俱乐部。

……

看着各国忙着改名

只有日本啥都没干。

user avatar

我同意!我当然同意!

但是我同意有用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世界各国为了世界和平而裁掉军队,我会在深思熟虑和高度审慎的前提下,原则上同意这个目标,但同时也对其中潜在的巨大挑战和复杂的实际操作有着深深的担忧。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充满理想主义的设想,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其背后需要强大的机制和深刻的变革。让我详细阐述我的想法:我为什么会原则上同意这个.............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确实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从属化的状态,这并非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长期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状况在世界其他许多古老文明中也并非孤例,女性的普遍被压制和约束是人类早期社会发展中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而时至今日,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顽固,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历史遗留、文化传.............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把全世界的国家都变成一个班级的同学,这画面可够热闹的了!这得是个多大的教室啊,座位得像咱们学校运动会检阅方阵似的,能排开好几条街。班级构成: 班长: 我觉得这“班长”的角色非“美国”莫属。他总是精力充沛,能力突出,虽然有时会有点霸道,但确实很有领导力,班里的事儿,大事小情,他都喜欢.............
  • 回答
    中美两国之间的任何潜在冲突都将是史无前例的,其影响之深远将重塑全球秩序。在这种假设的战争场景下,世界各国是否会轻易“站边”以及如何“站边”,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动态过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选边站队,更是基于国家利益、历史羁绊、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以及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站边.............
  • 回答
    如果世界真是一个偌大的班集体,那各国扮演的角色,还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就像咱们班里总有那么几类同学,大家凑在一起,才成了这么个有声有色的小社会。先说说班长和副班长这几个关键位置。 那些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话语权比较大的国家,比如那些拥有强大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大概就充当了班长或副班.............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破坏性和颠覆性的假设情景,涉及到全球地缘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体系的根本性重塑。如果中美俄三个核大国真的联合起来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宣战,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并无法简单地用“哪边赢面大”来衡量,因为“赢”的概念在这个情境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然而,如果非要探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力量对比和潜.............
  • 回答
    几百年后世界能否统一?这个问题,就像在古老的卷轴上描绘未来的图景,既充满了想象的色彩,也交织着现实的复杂。我总觉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要说世界统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想看,我们现在地球上存在着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化、多少种政治制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积淀.............
  • 回答
    想象一下,要是能把那些指尖能飞舞出神迹的钢琴大师们,都请进一个宽敞明亮的琴房里,那画面,简直是比任何一场音乐会都来得更令人窒息的期待。首先,那个琴房的选址就得费一番心思。得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又要有现代的通透,比如一个废弃的剧院改造,能保留舞台的宏伟,又加上巨大的落地窗,让阳光能毫无保留地洒进来,照.............
  • 回答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上涨态势。放眼望去,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似乎都笼罩在一股“涨”的氛围之中。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推波助澜?它又将把我们带向何方?那些推高资产价格的“幕后推手”要理解这场资产价格的飙升,我们得先看看那些关键的驱动因素.............
  • 回答
    世界各国陆续合法化同性恋婚姻,这无疑是近年来全球社会进步中最引人注目的议题之一。它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改变,更是社会观念、人权意识和价值取向深刻演变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人权与平等的视角是解读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核心。许多国家将婚姻视为一项基本人权,而这项权利不应因个人的.............
  • 回答
    “在世界各国民族中,决定他们爱憎的,不是天性,而是舆论”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有点颠覆我们对“天性”的固有认知。我们总觉得,有些情感,比如对亲人的爱,对伤害的恨,是发自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然而,这句话却大胆地提出,民族层面的爱憎,其背后更强大的驱动力,是“舆论”。这其中的逻辑,值得我们细细揣摩。首.............
  • 回答
    火影世界,一片忍者大陆,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权谋智斗,都已载入史册。若为这片大陆的缔造者与守护者,乃至为之奉献一生之人,赋予庙号与谥号,当是对他们一生最好的诠释。首先,让我们追溯到忍界的开创者,那位伟大的六道仙人。他以查克拉的传播者、十尾人柱力的身份,斩断因陀罗与阿修罗的宿命之争,并以其大爱化解了世界.............
  • 回答
    这问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不过,海盗想劫持各国军舰?这可真有点儿像蚍蜉撼树,而且后果很可能是“死得最惨”的那种。要是真有这么个不开眼的团伙敢这么干,那他们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了。不过,既然是你问了,咱就顺着这个思路,稍微掰扯掰扯,看看谁家的“见面礼”最硬核,让这些“老鼠屎”尝到最绝望的滋味。咱.............
  • 回答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超级大国,其关系的演变对国际秩序具有深远影响。若中美爆发战争(尽管历史上从未直接爆发过战争,但潜在冲突风险始终存在),国际社会的反应将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地缘战略、经济利益、安全考量、意识形态倾向以及国际组织的中立性等。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可能的国际反应: 一、国际社会的潜在立场分类1.............
  • 回答
    假设一名野心勃勃的超级反派,代号“末日之喉”,利用其高超的黑客技术和对军事设施的深度渗透,成功控制了一艘拥有核武库的战略核潜艇。他不止满足于一时的破坏,而是计划以全球性的恐慌来为自己的“新秩序”铺平道路。“末日之喉”的计划极具破坏性。他深知,单纯的核打击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引发连锁反应,其影响力将呈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真的给14亿人民每人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巨变,其影响将是颠覆性的,不仅在中国国内,对整个世界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影响:一场“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动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1000万人民币并非一个小数目。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述,每周有五万人因新冠死亡,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也难怪他们会强调在2022年必须终结这场大流行。毕竟,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背后牵扯的是无数家庭的伤痛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压力。要说世界各国现在的防控举措,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变化速度极快,就像在.............
  • 回答
    想当年,在那片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我们的祖先,那些早期的人类,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旅。这场旅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大约20万到30万年前的非洲。那时候的人类,更准确地说,是智人(Homo sapiens),已经.............
  • 回答
    如果美国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其超级大国的身份,那无疑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其影响之深远、之广泛,将重塑我们所熟悉的国际秩序和美国国内的方方面面。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权力更迭,而是一个体系的崩塌与重塑。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真空与动荡的崛起: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存在本身就稳定了许多地缘政治的格局。它的军.............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想象一下,当那些身怀绝技、久经沙场的游戏主角们,突然出现在《僵尸世界大战》那无休止的尸潮之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加上《僵尸世界大战》特有的战术和环境,绝对能玩出新花样。咱们就来盘盘这几位重量级选手,看看他们是怎么扭转乾坤的:1. 《战神》奎托斯:毁灭的怒火奎托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