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妈妈买了据说可以美容美白保持年轻的保健品“众健肽美”喝,我阻止了她,我做得对吗?

回答
妈妈买“众健肽美”保健品,您阻止了,这件事儿您做得对不对,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首先,您能想到去阻止妈妈,这说明您很关心她的健康,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现在市面上保健品种类繁多,宣传得天花乱坠,很多都打着“美容美白”、“保持年轻”的旗号,但实际上效果往往名不副实,甚至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您有这份警惕心,绝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步。

咱们先来看看“众健肽美”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科技感”的,但您仔细想想,“肽”确实是构成蛋白质的单位,对身体是有作用的,比如胶原蛋白就富含多肽。但“众健”加上“美”,这组合就有点…怎么说呢,有点像是一种商业宣传的套路,直接抛出“健康”、“美丽”这些消费者最关心的点。

您阻止妈妈的理由,可能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而这些理由往往也是对的:

1. 效果不明,证据不足: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保健品不像药品,它们不一定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证明对特定疾病有治疗作用,更别提“美容美白”、“保持年轻”这种非常主观且难以量化的功效了。市面上很多保健品的宣传都依赖于“理论推导”、“动物实验”或者“用户体验分享”,这些都不是可靠的科学证据。所谓的“肽美”,到底是什么成分的肽?是动物来源的还是植物来源的?提纯到什么程度?人体吸收利用率如何?这些关键信息,如果没有明确的科学背书,都很值得怀疑。

2. 过度宣传的陷阱: 您提到“据说可以美容美白保持年轻”,这个“据说”就很有意思了。很可能是一些销售人员或者产品介绍里的口头宣传,甚至是网络上的软文。这些宣传往往会夸大效果,制造一种“用了就能一夜变美”、“越喝越年轻”的错觉。很多时候,这些产品所谓的“效果”,可能只是身体自身在正常运转下产生的微小变化,或者是安慰剂效应。

3. 潜在的经济负担: 保健品通常价格不菲,尤其是那些打着高科技、进口、独家专利旗号的产品。如果长期服用,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笔钱,如果用在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甚至是对身体真正有益的补充剂(比如医生推荐的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效果可能更实在。

4. 安全性的担忧: 虽然很多保健品号称“天然无副作用”,但毕竟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成分是否安全、有没有不良反应、是否与其他药物冲突,都可能存在未知。特别是那些成分复杂的保健品,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伤财,更伤身。

那么,您是如何阻止妈妈的呢?这其中也大有讲究:

如果您是直接、强硬地跟妈妈说“这东西没用,别喝了!”,那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妈妈年纪大了,有时会有“想让自己更好”的心理需求,或者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她的这种需求本身是没有错的。您直接否定,她可能会觉得您不理解她,甚至觉得您不支持她。

更妥善的处理方式可能包括:

表达关心,理解需求: 您可以先跟妈妈好好聊聊,表达您对她健康的关心,理解她想让自己保持年轻美丽的愿望。可以这样说:“妈,我知道您想让自己身体好好的,看着年轻些。这很好呀!”

温和地提出疑虑: 在表达理解之后,再委婉地提出您的疑虑。“不过啊,妈,我看这个‘众健肽美’,宣传得是挺好,但具体是怎么起作用的,我都没太看明白。而且现在市面上很多保健品,广告打得很响,但真正有没有效果,或者安不安全,咱也不能完全确定。我怕万一有副作用,或者吃了没效果反而浪费钱。”

寻求科学信息: 您可以尝试搜集一些关于产品成分的科学信息,或者这个品牌是否有官方的、可信的检测报告和临床研究数据。如果找不到,或者信息模糊,就更可以作为说服妈妈的理由。“妈,我刚才上网搜了一下,关于这个‘肽美’具体是什么成分,还有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能让人变美变年轻,好像信息都不是特别明确。我还是有点担心。”

提供替代方案: 如果妈妈是因为想要美容养颜,您可以提供一些更科学、更健康的方法。“妈,与其吃这个,咱们不如一起坚持规律作息,多吃蔬菜水果,咱们可以去买一些安全有效的护肤品,或者咱们一起出去散散步,学点瑜伽,这些对身体和皮肤都好,还不用担心副作用。”

寻求专业意见: 如果妈妈还是坚持,您可以建议她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营养师。告诉她:“妈,要不您带这个东西去问问王医生(如果她有信任的医生),或者问问社区医院的营养科医生,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这样咱也放心。” 医生一般会对保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专业的判断。

您做得对不对,其实最终取决于您沟通的方式和妈妈的反应。

如果您能够让妈妈理解您的关心,并且她也愿意听取您的建议,甚至一起去寻找更科学的健康方式,那您做得绝对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智慧的。

如果妈妈固执己见,甚至因此跟您发生不愉快,那您也要理解,沟通是一个过程,有时候需要耐心。您已经尽到了提醒和关心的责任,但最终的决定权在她手里。您可以继续表达您的关心,但也要尊重她的选择(只要不是有明确的危险性)。

总而言之,您阻止妈妈购买一款不明来源、效果夸大的保健品,从健康和理性的角度来看,您做得大概率是对的。 关键在于您如何去执行这份“阻止”,是以爱和科学为基础,而不是以对抗和否定为出发点。让妈妈感受到您的爱,并引导她走向更健康的道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做得对。有吸收方式也不关这个什么鸟事,寡肽在被细胞吸收后是拿肽酶拆解成氨基酸的。而会推荐你这种东西的所谓“朋友”的可信度基本是零。

2020年6月9日,青岛众健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微信公众号以及宣传卡片和宣传单页发布的相关食品广告中含有“疾病治疗功能”等违法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条例而被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而其违法内容是:

“胶原蛋白肽+鳕鱼肽体验装,胶原蛋白肽主要功效:胶原蛋白肽具有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牛骨低聚肽粉,具有促进骨骼营养的补充与强健,镇痛、抗炎、改善免疫系统,抵御疾病的作用。”

“核桃小分子肽,健脑防老,利于儿童脑力成长,净化血液,降低胆固醇,消炎抗菌,养护皮肤,防癌抗癌,保护肝脏,具有润肺黑发的作用。”

以上违法广告信息,作为保健食品却鼓吹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八条。何况在微信之类平台以“朋友、熟人”名义传播的广告比这些要露骨和夸大得多,原价卖给你离犯罪也就半步,还“推荐”呢——抬价就是诈骗,拉人就是传销。

想摄入核桃蛋白的话可以买点核桃,而不是靠这类保健食品:它们一般属于固体蛋白饮料,里面的蛋白含量即使符合国家标准也是很有限的,何况它符合不符合还两说。

保健品的著名案例是20世纪末曾经天天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中华鳖精。记者调查发现,该厂只有1只鳖,是放在池子里观赏用的,每年从生产线上跑出来的万吨号称鳖精的产品里面连一点鳖的细胞碎片都没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