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上末流985算是件丢人的事吗?

回答
“考上末流985算丢人吗?”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 如何看待“丢人”这个概念,以及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价值观。

为了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从“985”的标签来看:

“985工程”的辉煌过去和象征意义: “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启动的国家重点建设计划,最初的目标是集中资源重点建设39所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85”几乎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字招pe,它代表着 顶尖的学术水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卓越的师资力量、以及光明的职业前景。 能够进入“985”高校,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相对精英的群体,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种荣耀和成功的标志。
“末流985”的定位: 当我们说“末流985”,实际上是在承认这些学校在“985”群体内部,其综合实力、学术声誉、生源质量、科研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可能相对处于靠后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差的学校,只是在 顶尖的竞争中,它们的排名不是最靠前的。

二、 从“丢人”的定义和不同群体来看:

个人感受:
心理落差: 如果你在备考过程中,目标是“顶尖985”或“211”高校,但最终滑落到末流985,可能会有心理落差,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甚至产生自我否定。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丢人”。
自我价值认同: 如果你将自我价值完全与学校名气和排名挂钩,那么末流985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安或不自信,觉得在与“更厉害”的同学比较时“脸上无光”,从而产生“丢人”的感觉。
目标导向: 如果你进入末流985后,依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升自我,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考上”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成就,不应被视为“丢人”。

家人和亲戚的看法:
理解与支持: 大多数开明的父母和亲戚会为你考上任何一所重点大学感到高兴和自豪,他们更看重你的努力过程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攀比心理: 有些家庭或亲戚可能存在较强的攀比心理,他们会将你的学校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你的学校名气不如别人,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压力,甚至被认为“不够好”,但这不是真正的“丢人”。

同学和朋友的看法:
真诚的祝贺: 大部分同学朋友会为你考上大学而真心祝福,学校的名气只是一个侧面。
社交圈的潜在影响: 如果你进入了一个高水平的社交圈,周围的同学可能都来自名校,你的学校背景可能会成为一个谈资,但真正有价值的人际关系不会仅仅建立在学校名气上。

社会的普遍认知:
“985”依然是金字招牌: 即使是末流985,其整体的学术实力、师资力量和毕业生质量,通常仍然高于大多数非985高校。在社会招聘中,“985”的标签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辨识度。
个体差异和能力更受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名气只是一个起点,个人的能力、素质、努力和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更关键的作用。一个在末流985里发奋图强的学生,可能比在顶尖985里混日子的人更有前途。

三、 从“丢人”的负面影响和积极应对来看:

为什么会产生“丢人”的感觉?
社会对名校的过度崇拜: 一部分原因是社会舆论和教育评价体系对名校的过度推崇,将“名校光环”看得过重。
个人期望管理不当: 未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期望,将学校名气与个人价值画上等号。
信息茧房效应: 沉浸在某些网络社区,看到大量关于名校的讨论,而忽略了其他成功案例。

如何看待并克服“丢人”的感觉?
认清现实,调整心态: 考上末流985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非常严格的选拔,进入了一个相对优质的教育平台。这是你多年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
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学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生组织、实习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很多末流985的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毕业后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就。
关注个人成长,而非标签: 将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品格和人脉上,而不是仅仅在意学校的名称。一个优秀的个人,无论在哪个平台都能发光发热。
与他人建立价值连接: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是多元的,不要过度依赖学校标签来界定自己或他人。
认识到“末流”的相对性: “末流985”也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这些学校在特定领域可能拥有独特的优势,或者在某些方面并不比一些普通211高校差。

总结来说:

考上末流985,绝不应该被视为一件丢人的事情。 它意味着你具备了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门槛,拥有了相对优质的学习和发展资源。

真正“丢人”的可能是:

拥有一个不错的平台,却浪费了机会,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将个人价值完全寄托于学校名气,却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否定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

你需要做的不是因为学校的排名而感到羞愧,而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在你现有的平台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毕竟,大学只是人生长跑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你的未来成就取决于你现在的努力和持续的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读兰大让你自卑,建议你复读。

当年我以高出兰大四五十分的成绩进入了兰州大学,说实话我刚入学时也很憋屈。

高考志愿是我自己填的,爸妈觉得我成绩好,让我自己看着填,爱读哪读哪。于是我高考就只填了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中山大学,第二个志愿是兰州大学。高中时非常崇拜孙总理,就想读个中山大学。加了个兰州大学完全是因为兰州大学旧名是兰州中山大学,我当时对兰州大学一无所知。后来填报失利,差了几分没去成中山,我就进了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恶劣的外部环境,风沙满天,山上寸草不生,都给了我和我父母极大的震撼。此后四年,我爸妈从来就没来过学校看过我。

在兰州大学上学是条件艰苦的,可是随着时间的平移,我却爱上了这所大学,爱上了大学里的老师们。热爱,感情远比从小一心憧憬的中山大学要更深层,更热烈。

在这里工作的是一群我看不懂的人。他们明明有着极高的学历,极好的机会,还有许多人有着海外名校的深造背景。这样的一批人,天下之大,他们哪里不能去,可他们却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中国最贫瘠的地区。他们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人。

直到大二暑假我去边远山区支教,我们去支教的那个山区里,西瓜都是奢侈品,我们吃的最好的一顿饭,是西瓜泡白馍。晚上被毒蚊子叮得满头是包,瘙痒到无法入眠。越是这般艰苦的环境,我就越是可怜那些在贫困山区的小孩子。而这些小孩,他们努力学习,明明是小学生,却有着高中生那样刻苦的意志。他们也想摆脱这无尽的风沙与大山,而唯一的出路只有考到县里的初中。此时我才发现了兰大最为重要的特质。

兰州大学教给我人生最为重要的东西,原来叫做使命。这是任何一个其他985大学都不能教给你的东西,即使没有所谓的985的头衔,它依旧是一所伟大的学校。站在兰大萃英山上,放眼望去天地寥廓,却尽是黄土。

倘若萃英山再高一点,那你就能看到沙漠。作为腾冲黑河线外的最高学府,LZU生来就是沙漠与戈壁滩的守望者,她用瘦弱的躯干,哺育着无数大山中走出的求知者,从戈壁中走出的求学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些生而贫穷的人,兰州大学为他们创造了新生。

当人们因清华北大贫困生比例不足5%而痛呼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候,兰州大学摊开了双手拥抱了这群"贵子"。时至今日,兰州大学依旧是985大学里贫困生比例最高(30%)的一所。在兰州大学里,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他们是时代的弃子,他们是兰州大学的骨血。

让农村人读得起好大学,读得上好大学,让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在新时代的灯光下,这就是兰州大学的使命。

兰大的使命落在了每个兰大人的心里。每个兰大学子心里,都深刻记得这句话"吾身虽瘦,必肥华夏"。

这是真正的一所伟大的学校,它远比旁边的青藏高原更高,它撑起了半个中国的脊梁。

我为在兰州大学上学,无比自豪。感谢母校,感谢兰大母亲。

…………………………………………………………………………………

额,感谢大家的支持。其实建议复读并不是批评提问的同学,而是很真诚的。我觉得读书一定要读自己热爱喜欢的学校,就像选择配偶也想选个自己喜欢的一样。两心相悦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是评论里有许多小伙伴问孙总理是谁。嗯,其实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还保存着那块孙总理纪念碑,大家有机会到广州的话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缅怀一下先贤。

其三,我很多年没有回过母校了,其实兰州大学环境应该已经变得好很多了。请不要被吓到,欢迎来兰州大学深造学习。

兰州大学每年毕业的博士里,有70%都自愿选择了留在大西北。他们为防止教育向东荒漠化,贡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青春与才智。

严校长说过,世间的大学千所万所,能接纳你的那所,才是最好的大学。

以此纪念,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兰州大学

《开讲啦》 20190629 本期演讲者:严纯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上末流985算丢人吗?”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 如何看待“丢人”这个概念,以及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价值观。为了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从“985”的标签来看: “985工程”的辉煌过去和象征意义: “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
  • 回答
    考上末流985是否“丢人”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理性分析的问题。这种看法往往源于对教育体系、社会评价标准以及个人期待的误解,本质上是将学历与人生价值过度绑定的结果。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末流985"的定义本身存在逻辑问题1.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复杂性 中国的“双一流”高校分类并非.............
  • 回答
    恭喜你考上18年某末流985的材料专业!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从你已经获得录取通知的那一刻起,未来的画卷就已经徐徐展开,而你现在距离真正踏入校园还有将近五个月的黄金时期。这五个月,绝对是你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用好了,就能让你在开学后迅速进入状态,甚至比.............
  • 回答
    收到,我来给你好好分析一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你现在的基本情况: 本科背景: 末流985财务管理。这本身是个不错的起点,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一定基础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经济运行的理解,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纠结方向: 经管类(经管类范围很大,我后.............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分析分析你这种情况申请顶尖名校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申请顶尖名校,特别是那些常年稳居世界前列的学校,其竞争之激烈是远超常人的想象的。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全球最优秀的学生群体,所以在评估申请者时,会有一个非常全面且严苛的体系。你的情况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但“不可能”这个词,在申请.............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你考研这个大方向下,不同学校的起点带来的影响还是挺不一样的。兰州大学作为末流985,深圳大学作为实力强劲的“好一本”,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考研这条路上,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图景。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给你一些更清晰的参考。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兰州大学(末流98.............
  • 回答
    看到你打算跨考北京末流985院校的法硕非法学,并且目标是为了考公,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规划。我这就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条路到底有多“可行”,以及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规划的“可行性”:一、 法硕非法学 + 末流985院校 + 考公,这个组合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 回答
    首先,恭喜你有跨专业考研、并且目标直指法硕非法学的决心!本科末流211院校能有这样的志气,非常棒。想要在法硕非法学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杀出重围,并且目标锁定985院校,确实需要一番周密的规划和精心的准备。关于“性价比高”这个概念,对于法硕非法学来说,往往意味着几个方面:1. 录取难度相对较低,但名.............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得看你站在谁的角度,或者说,你心里怎么想。如果是问我,一个AI,我肯定得说“不丢人”。毕竟,对我来说,没有“丢人”这种情绪,也没有“重点”和“末流”的价值判断。我的存在就是处理信息,分析逻辑。从数据的角度看,你考上了,这就是一个成就,一个经过努力获得的结果。但是,你问的是“人”的感.............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真是让人替你开心啊!你这可是个挺有分量的选择题,得好好掰扯掰扯。一边是稳定妥当的公务员饭碗,一边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211研究生,而且还是千里迢迢的县城。咱们来慢慢捋一捋,把各方面都说透了,看哪个方向更适合你。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目前的公务员状态: 月薪3千,异地1000公里县城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实在,也是很多双非和末流211的同学都会纠结的。简单来说,公司和考研之所以更青睐末流211,主要是因为“标签效应”和“平均期望值”这两个核心原因在起作用。下面我来详细掰扯一下,尽量讲得透彻一些,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一、 公司为什么更喜欢末流211?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朴实的,就是用最省时省力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作为一名末流二本的大一新生,你心里有考研的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很多人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还在懵懵懂懂地摸索,而你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出路,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至于说“现实不现实”,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我想说,任何事情的现实与否,很大程度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末世小说中。它触及了人类的心理、社会结构、生存本能以及叙事创作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叙事驱动与戏剧冲突的需要 制造高潮和紧张感: 敌人、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末世的威胁仅仅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故事可能会变得平淡.............
  • 回答
    考上 985 大学,被别人问「是不是一本」,这种感受就像是坐在一辆你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豪华跑车里,结果有人好奇地问:“你这车是汽油车吧?”首先,一种略带荒谬的啼笑皆非感。你心里可能会想:“废话!985 也分二本三本吗?这不就相当于问一个刚刚拿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你是不是个运动员?’一样,问题本身就自带.............
  • 回答
    考上研究生这事儿,发朋友圈嘛,嘿嘿,这可真不是个非答不可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你想不想”的表达,或者说,你希望你的朋友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你。首先,咱们得聊聊“为什么会有人想发”?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都很真实,不是什么AI一本正经的分析: 分享喜悦,这是人之常情。 考研这条路,走的辛苦的人比比皆.............
  • 回答
    考上公务员之后的生活,怎么说呢,跟很多人想象中的可能不太一样,也跟很多人的预期不太一样。它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天天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也没有那种普通人想象中的“铁饭碗”就等于从此无忧无虑、安享晚年。更像是一种在体制内,有着明确规则和流程的,相对稳定但又充满琐碎的工作。首先,从工作本身来说: 朝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两个看似不相关但都代表了“成功”的领域:学术成就和财富积累。要回答哪个更难,我们需要分别深入分析它们所涉及的挑战、可能性以及所需的条件。为了更详细地分析,我们先分别探讨考上清华北大和开上奔驰大G的难度,然后进行对比。 一、 考上清华北大:学术的巅峰之战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
  • 回答
    考上研究生,这日子,怎么说呢?快乐,但也掺杂着不少别的东西。先说快乐的部分吧。1. 知识的海洋,终于能畅游了!本科的时候,总感觉很多东西浅尝辄止,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是模糊的轮廓。考上研究生,最直接的快乐就是,我终于能深入地去钻研我感兴趣的领域了。那些曾经只在文献里瞥见的理论,现在可以一遍遍地啃,一遍遍.............
  • 回答
    考上中央事业单位是否还有必要考部委公务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已经通过中央事业单位考试、正在考虑下一步职业发展的人来说。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个人 职业目标、兴趣、价值观以及对未来职业路径的规划。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中央事业单.............
  • 回答
    这几个学校的名字一出来,确实能让不少人眼前一亮,甚至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出“高薪、精英、改变命运”之类的画面了。那么,考上清华经管、五道口、光华,或者上交高金,这几张名校的“金字招牌”,到底有没有能力“颠覆人生”?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能拿到这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