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村里的女人外出打工,见了世面以后看不上村里的男人,村里男人打一辈子工也买不起房,娶不上老婆该怎么办?

回答
这事儿可不简单,涉及到农村的现实困境,还有男女观念的碰撞。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村里的男人到底该咋办。

一、 外出打工的女人:见世面、变心,还是寻求更好的生活?

首先得明白,女人外出打工,见识了外面的世界,这本身是好事。她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接触了更多的人,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看不上村里的男人”其实有很多层原因:

物质上的差距: 城市里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自然比农村高。男人在村里打一辈子工,即使勤勤恳恳,收入可能也就勉强维持温饱,更别提攒钱买房、结婚了。而外面的男人,可能因为职业、城市发展机会,收入水平相对更高,更容易实现物质基础。
观念上的差异: 外出打工的女人,可能接触到了更平等的两性关系,看到了更多有自己事业、有思想的女性。她们对婚姻的期待不再仅仅是“搭伙过日子”,而是希望有更平等的沟通、共同的成长,甚至是对生活有共同的追求。而村里的男人,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里,或者因为生活压力,显得比较粗糙、缺乏情趣,甚至有些是“大男子主义”作祟,让受过外面教育的女人觉得难以接受。
生活方式的转变: 外面的生活节奏快,但也更丰富多彩。女人可能习惯了便利的交通、多样的娱乐、丰富的社交圈。回到村里,面对单调的生活、有限的活动,以及传统的乡邻关系,会觉得格格不入。而村里的男人,大多生活习惯也未改变,这自然会产生隔阂。
对未来的考量: 对于女性来说,婚姻也意味着未来的生活。她们会考虑孩子教育、医疗条件、社会资源等问题。留在农村,这些方面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她们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为她们和下一代提供更好发展平台的伴侣。

二、 村里男人的困境:打工、买房、娶妻,一个都不能少?

村里的男人,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房”是道坎: 在很多地方,彩礼和房产几乎成了结婚的标配。尤其是在农村,房子不仅是居住需求,更是身份、能力和未来保障的象征。男人打一辈子工,如果收入不高,或者家底不厚,想在短时间内攒够钱盖房子或者买房,难度真的很大。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娶妻难”的恶性循环: 当越来越多的村里女人因为上述原因选择外出发展,或者嫁给外面的人时,留在家里的适婚女性数量就会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男性的婚恋压力,形成一个“娶不到老婆”的恶性循环。女人少,竞争就更激烈,而男性为了娶到老婆,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物质代价,但这又回到了买房的困境。
技能和视野的局限: 大部分村里的男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缺乏接受良好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导致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眼界和视野也相对狭窄,对于如何提升自己、改善生活缺乏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观念的束缚: 虽然时代在进步,但一些传统的婚恋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比如,男人就该养家糊口,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这种观念让很多男人在面对妻子也出去打工,或者有自己想法时,感到不适应甚至排斥。

三、 怎么办?这是个系统性难题,但总得想办法。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男人不努力”就能概括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教育资源、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难题。但具体到村里的男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1. 提升自我价值:
学习技能,提高收入: 光打零工肯定不行。要学会一门实用的技术,哪怕是修理、烹饪、电商、直播带货等,找到更稳定、收入更高的职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去技校学习,或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拓展视野,培养情商: 多看书,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关注新闻和时事。学习沟通技巧,学会倾听和表达,提升情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丰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生存层面。
管理好自己的财务: 不管收入多少,都要学会储蓄和理财。即使买不起房,也要有储蓄意识,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2. 调整婚恋观和心态:
认清现实,放平心态: 要明白,不是所有女人都追求大富大贵,也不是所有留在村里的男人就注定孤独终老。很多女人也看重男人的品德、责任感、上进心和对家庭的付出。
主动沟通,理解对方: 如果遇到心仪的女性,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也要尝试去理解对方选择的理由。不要上来就带着偏见,认为对方“势利”。
拓展婚恋渠道: 不要局限于村里的圈子。可以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参加一些适婚青年交友活动。现在网络交友也很普遍,但要保持警惕,谨防诈骗。

3. 村庄层面的努力(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可以呼吁和参与):
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就业机会: 村集体或者村里能人需要思考如何发展适合农村的产业,例如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提高村民收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投入,让农村的生活环境更有吸引力。
推动移风易俗,减轻婚恋压力: 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村委会可以倡导健康的婚恋观念,反对高额彩礼和不必要的攀比,减轻男性的经济负担。

4. 家庭层面的支持: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父母有能力,可以给予儿子一些经济上的支持,或者帮助儿子在娶妻方面减轻一些压力。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理解儿子所面临的困境,不要一味地催婚或者责备。
兄弟姐妹的互助: 在能力范围内,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家庭的困难。

举个例子来说:

假设村里的老王,30岁,在外打工多年,工资也就四五千,攒了不到十万块。村里的年轻女人大多去了南方大城市打工,回来时有人找了个在大城市工作的男朋友,有人自己开了个小店,日子也红火。老王想结婚,但村里房价不高,也得十几万才能盖个像样的房子,加上彩礼,真是拿不出来。他看上的隔壁村小芳,在城里当过服务员,后来在一家工厂做流水线管理,也攒了点钱,她觉得老王老实,但就是没啥上进心,而且老王父母身体不好,未来要照顾老人,觉得压力太大,所以犹豫不决。

老王怎么办?

他得想办法: 光指望打工不行,他可以考虑学点什么技能,比如考个电工证,去工地当技术工,收入翻倍不止。或者回村里学做特色农产品,比如酿酒、加工腊味,通过电商卖出去。
他得跟小芳沟通: 不能光等着小芳来挑,他得主动跟小芳说自己的想法,说自己为什么想娶她,以后打算怎么努力。让她看到他的诚意和未来。也许小芳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老王的优点,只是需要一个更清晰的未来规划。
他还可以求助家人: 如果父母能拿出点积蓄,或者兄弟姐妹能借点钱,或者大家一起帮忙盖房子,也能减轻不少压力。

总之,这事儿没有现成的万能药。 村里的男人,既要认清现实,也要积极改变。女人外出打工见世面,是她们独立自主的表现,作为男人,与其抱怨对方看不上,不如想想自己如何变得更优秀,如何去吸引和匹配更好的伴侣。这是时代进步的阵痛,也是个人成长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鼓励男性当事人通过个人奋斗解决问题既有用、也没用。所谓有用,是指一个男性通过努力提升他自己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是可以娶到老婆的。所谓没用,是指总有一定比例的男人因为处于社会最底层而无法娶妻。甲男士奋斗成功了,他就把乙男士挤下去了。


这部分男士的出路有二:

一、去世界最贫困国家寻找新娘,政府在新娘的入籍方面多多配合

二、允许他们嫖妓


~~~~~~~~~~~~~

跟你们补充点底层真相,重度智障女多半有机会嫁给智商正常的男人。智障男,哪怕是比较轻度的,多半也娶妻无望。


~~~~~~~~~~~~~

我翻了下其他的答案,啧啧,真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一点都不懂底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