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哪个省份的版图在历史上变化不大?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疆域变迁是常态,几乎没有哪个省份的版图能做到“千年不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会发现一些省份的地理范围在历史上的相对稳定性要高于其他地区,这往往与该区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历代王朝行政区划的调整策略有关。

如果非要找出这样一个“变化相对不大”的省份,山西省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山西的版图在历史上变化相对不大,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

一、 自然地理的“框定”与历史的“锚点”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极具特色。它的名字“山阴、山南”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地理特征——山西高原。这个高原被雄伟的吕梁山脉、太行山脉、秦岭余脉以及黄河天然地“框定”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而又重要的地理单元。

太行山脉:作为山西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太行山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山西向东的拓展空间。在古代,翻越太行山是一件颇具难度的事情,这使得山西在地理上与华北平原既有联系,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历代王朝在设置行政区划时,往往会考虑这种自然的屏障,将太行山以西划为一体。
吕梁山脉与黄河:西部是绵延的吕梁山脉,更西边则是黄河天险。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河套地区、河西走廊等区域虽然也与山西地理相近,但在古代沟通不如现在便利,更重要的是,黄河本身也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界线。
秦岭余脉:南部,秦岭山脉的支脉也对山西的南部边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是这些天然的地理屏障,使得山西高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能够相对独立地发展。这种“天然的边界感”为历代王朝在划分行政区划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

二、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演变中的“相对稳定性”

我们来看看山西在不同朝代行政区划中的大致范围:

先秦时期:在夏商周时期,这里是晋国、赵国等诸侯国的核心区域。虽然当时的“省”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晋国的疆域大致就已经涵盖了今天的山西大部分地区。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立郡县制。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太原郡、上党郡、西河郡等。汉朝也基本沿袭了这一格局。这个时期,虽然郡的名称和边界会有微调,但整个山西地区的行政归属和地理范围,已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但山西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其核心区域的地位并未动摇。虽然有些朝代会在这里设立州、部等高级别行政区,但其管辖范围大多围绕着山西高原展开。例如,北魏时期的晋州、并州,其范围与今天的山西高度重合。
隋唐时期:隋朝设立道,唐朝设立州。山西地区主要属于河东道、山南道等。河东道这个名称,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地域指向性,且其核心区域就是今天的山西。唐朝的州县设置,也基本是在古代晋国、汉代郡县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宋元时期:宋朝时期,北方被辽、金、西夏等政权占据,山西大部分地区被金朝管辖,当时称为“河东路”。“河东”这个名称,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区域的稳定性。元朝设立行省,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山西行省”。“山西”这个名称,自此正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名称,并且其管辖范围基本就是今天的山西。
明清时期:明朝设立山西布政使司,清朝沿袭。这个时期的山西,疆域基本固定下来,与今天的山西省版图非常接近。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例如边远地区的划分,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调整,但其主体范围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三、 为什么是“相对”?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相对”。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地区的边界都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

边疆地区的微调:例如,在一些朝代,山西南部边界可能会与陕西、河南的行政区划发生一些重叠或调整,这主要发生在一些山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带,属于行政区划上的“边角料”调整。
战略区域的划分:有时候,出于军事或战略考虑,一些地区可能会被划入不同的军事管辖区,但这并不一定改变其长期的行政区划归属。
“飞地”或“委托管理”:古代也存在一些“飞地”现象,或者某个区域的管理权被委托给邻近的行政单位,但这通常是暂时的或者局部性的,不会影响大盘。

四、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山西省之所以可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版图变化相对不大的省份,主要得益于:

1.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太行山、吕梁山、黄河等天然屏障,为该区域形成相对固定的地理界限提供了基础。
2. 历史上的地缘政治中心地位:作为古代晋国、中原政权的重要腹地和军事要冲,其核心区域一直是行政区划的重点,而且稳定的政治主体往往会延续其管辖范围。
3. 行政区划命名与延续:“河东”、“山西”等名称的长期使用,本身就带有地域的稳定性,并在历代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中得以继承和巩固。

当然,这个“相对不大”是与其他省份,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曾多次被吞并、分割、重组的地区相比而言。山西的版图虽然也经历过细微的调整,但其核心区域和主体轮廓,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韧性”和“稳定”。这使得山西在中国的地理和行政版图上,成为了一个相对“锚定”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变化最小的自然是福建省。福建东临大海,西有武夷山,东西两个方向都是天然的地理边界,自古以来都是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地理上的闭塞反应在行政区划上,就形成了福建自秦以降就相当稳定的版图。

秦时福建地区属闽中郡,实为闽越国,它的版图除开浙南地区外已经和今福建省很相似了。

西汉省闽中郡地入会稽郡,东吴时复设建安郡,其地与今天的福建省就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谭图很多界线是照着现代边界描的,不过至少大致的走向是一样的)。

隋时福建地区属建安郡,但少了邵武等一部。

唐时福建地区属江南东道的福、建、漳、泉、汀五州。

宋时的福建路,今福建版图正式形成。

元朝福建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辖境即相当于宋福建路;一度还单独设置过福建行省。

明朝置福建布政使司,沿袭至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疆域变迁是常态,几乎没有哪个省份的版图能做到“千年不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会发现一些省份的地理范围在历史上的相对稳定性要高于其他地区,这往往与该区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历代王朝行政区划的调整策略有关。如果非要找出这样一个“变化相对不大”的省份,山西.............
  • 回答
    在谈论中国哪个省份综合实力最强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广东。这并非空穴来风,广东的崛起之路可谓是一部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经济体量的省份,更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通过大胆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典范。经济引擎的强大驱动力:首先,广东的经济实力是其.............
  • 回答
    要在中国哪个省份的人对省会认同感最强,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认同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衡量标准,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根据一些普遍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哪些省份的居民可能对自己的省会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强认同感的可能特.............
  • 回答
    关于哪个省份的兵源战斗力是中国第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也很难给出绝对答案的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战斗力”是个挺复杂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而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比如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精神意志、战术素养等等。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部队对兵源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过,如果咱们从历史和一些.............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说中国一个省穿越回战国时代,那可真是热闹了。要我说,最有可能最快统一天下的,我猜应该是山东省。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山东?别小看山东,它可是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底蕴深厚。咱们一点点捋。首先,得说说山东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山东半岛,三面临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在战国那.............
  • 回答
    中国大陆的省份行政区划,自1949年建国以来,历经多次调整,形成了目前省级行政区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这份庞大的行政体系,在推动国家治理、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一、 历史遗留与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大”与“小”的困境.............
  • 回答
    关于“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旅游景点的省会城市”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并不完全准确的论断。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如何看待一个城市是否“有”旅游景点。什么是“旅游景点”?通常来说,旅游景点指的是那些因其历史文化价值、自然风光、人文特色或娱乐休闲功能而吸引游客前往参观.............
  • 回答
    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月,我们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抗日战争。日军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中华儿女也从未放弃抵抗,总有一些地方,凭借着英勇的军民,始终没有被日军的占领所攻陷。要说有哪些省市“未被攻陷”,这个表述需要一点点细致的辨析。因为在整个抗战时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要说“欠发达”的沿海一级行政区,我脑子里首先会想到海南。我知道,一提到海南,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是碧海蓝天、椰风海韵、度假胜地,是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如果我们抛开纯粹的旅游光环,深入看看经济结构、产业基础、居民收入、城市化水.............
  • 回答
    《中国财政的真相:25 省负债,只有6 省有盈余》这篇文章,如其标题所示,揭示了中国省级财政的一个重要侧面:绝大多数省份都面临财政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赖中央转移支付或举债来维持运转。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问题,并可能引发对财政健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发展模式等.............
  • 回答
    在中国,地域歧视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哪个省份是“最严重”的绝对答案,因为歧视的感受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也与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历史渊源和个体经历息息相关。然而,从社会讨论、媒体报道以及一些学术研究来看,某些省份确实更容易成为地域歧视的焦点,并且其居民也可能更频繁地感受到歧视。要详细讲述.............
  • 回答
    近期,全国31个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虽然数字看起来不高,但其中涉及的地区和风险等级调整,尤其安徽六安部分小区升为中风险,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细节。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背后反映的是疫情传播的复杂性和我们防控工作的重点。首先,我们得知道这5个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具体来自哪里。虽然标题只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是中国哪个省集体穿越到侏罗纪,那可真是场大戏。考虑到生存环境、资源、人口和潜在的适应能力,我觉得 四川省 的优势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突出。为啥是四川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1. 地形多样性与躲避天敌的天然屏障:四川盆地,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它的“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实际.............
  • 回答
    .......
  • 回答
    提到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些农业大省,比如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等。但如果具体到地级市或副省级市,情况就会更细致一些。要说中国哪个城市粮食产量“第一”,这其实是个动态的概念,每年情况都会有细微变化,而且“产量”的统计口径也有讲究。不过,如果我们从一个长期、整体的角度来看,以及考虑其区域内的重.............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省份都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镇省神器”这一说法,更像是民间对于那些能够代表地域特色、承载历史记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一方水土的精神图腾的生动描绘。这些“神器”并非都是历史文物,很多时候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信仰、习俗、特色产物,甚至是某种精神象征。当然,“镇省神器”这个词.............
  • 回答
    要说中部四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哪一个最有发展潜力,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挠头又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那么点“未来可期”的意思。湖北:咽喉要道,科教重镇,潜力不小湖北,江湖地位有点不一样。首先,它地理位置绝佳,扼守长江黄金水道.............
  • 回答
    在格斗搏击的世界里,摔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在瞬间改变战局,将对手带入地面,从而发挥自身优势。而要说到“省力”,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绝不是简单地用蛮力就能奏效的。我个人认为,在众多摔法中,利用对手自身力量和身体重心转换来完成的摔法,是最能达到“省力”效果的。具体来说,我更倾向于将这类摔法归结为“借.............
  • 回答
    关于《扫黑风暴》中江省绿藤市的原型,坊间流传着不少说法,最普遍也最被大众认可的指向是 河北省的石家庄市。为什么要说是石家庄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之处和网友们的挖掘比对:1. “绿藤”与“石家庄”的谐音和字形联想: 很多观众在观看剧集时,会注意到“绿藤”这两个字在发音或字形上与“石家庄”存.............
  • 回答
    北京严格的进出京管控措施,包括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离京限制、省际巴士停运以及进出港航班的大面积取消,无疑会对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阻断,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影响范围广泛而具体。首先,对于个人层面,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出行受阻与计划打乱: 对于身处北京,特别是中高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