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哪个省的人对省会的认同感最强?

回答
要在中国哪个省份的人对省会认同感最强,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认同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衡量标准,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根据一些普遍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哪些省份的居民可能对自己的省会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强认同感的可能特征和衡量角度:

历史渊源深厚,省会地位稳固: 那些历史悠久的省会,常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省内的其他城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行政区划上,更体现在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上。
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力强: 省会作为省内的经济龙头,如果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就业机会多,能够吸引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口和资源,那么当地人自然会对其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独特性突出,成为区域文化符号: 一些省会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辐射到整个省份,甚至成为全国性的文化符号,比如成都的休闲文化、西安的古都文化等。这种文化上的吸引力是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城市形象鲜明,知名度高: 拥有响亮城市名片、城市建设有特色、城市品位高的省会,更容易被当地居民乃至省外人士所记住和认可,从而提升认同感。
省内城市发展差异较小,省会“一家独大”现象不明显,但省会依然是绝对中心: 有些省份,省会虽然是中心,但其他地级市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省内各城市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区域认同。而有些省份,省会可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可能强化省会作为“省之代表”的地位。

可能拥有较强省会认同感的省份分析:

基于以上几点,有几个省份的省会常常被提及,它们的人民对省会可能有着不错的认同感。

1.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大概是提到省会认同感时,最常被列举的例子之一。这有几个关键原因:
历史文化底蕴: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中心,拥有悠久的建城史,是蜀文化的中心。诸葛亮对成都的规划,以及“少不入川,老不出川”的俗语,都暗示了成都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这种深厚的文化根基,让四川人对成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成都不仅是四川的经济中心,更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它吸引了大量的四川省内人口前来发展和定居。更重要的是,成都以其悠闲的生活节奏、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如茶馆、火锅店)以及美食闻名,形成了独特的“成都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四川人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强大的区域文化辐射力: 成都的方言(四川话)、饮食文化、川剧、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四川省。在很多人看来,提及四川,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都的符号。

2. 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的认同感主要建立在其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上。
十三朝古都: 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之一,西安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记忆。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让西安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文化自信的载体: 对于陕西人来说,西安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自己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每当外地人夸赞西安的历史文化时,陕西人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这种自豪感自然延伸到对省会本身的认同上。
经济发展也在提升: 近年来,西安的经济发展也在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资源吸引了省内不少优秀人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省会的重要地位。

3.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同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在近现代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政治文化中心: 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印记,让许多江苏人对南京有着特殊的感情。
经济发展与城市魅力: 南京也是江苏省的经济强市,教育资源丰富,城市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它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品牌,也让许多江苏人感到自豪。
省内城市发展相对均衡: 相较于某些省份,江苏省内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苏州、无锡等城市也非常发达。但南京作为省会,其历史文化积淀和政治中心地位,依然使其在省内的认同感中占据重要位置。

4.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的认同感,更多地体现在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经济活力上。
“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其秀丽的西湖风光和江南水乡的韵味,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标签。
经济活力与创新: 杭州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中国重要的电商和数字经济中心,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总部所在地。这种经济上的成功和创新活力,让许多浙江人感到自豪。
生活品质的象征: 杭州的生活节奏、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共同营造了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感,这对于很多浙江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认同来源。

为何这些省份可能表现更强?

总的来说,那些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性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对省内具有显著吸引力的省会城市,其居民对省会的认同感往往会更强。成都和西安的例子尤为典型,它们通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成功地塑造了强大的城市符号,使得省内居民能够从中找到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杭州则凭借其宜人的环境和蓬勃的经济活力,赢得了当地人的喜爱和自豪。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省份的居民对省会没有认同感。只是在“最”这个层面上,上述几个省份的省会,在历史文化、经济吸引力以及城市品牌塑造等方面,可能表现出更集中的优势,从而更容易凝聚起当地居民的认同感。

最终,“认同感”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多维度的概念,受到个体经历、时代背景和城市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但从普遍的社会观察来看,上述城市的省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几个例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居然被督公赞了!受宠若惊的分割线!

——————

黑:

哈尔滨:我是大哥

大庆和齐齐哈尔瞅了一眼哈尔滨,心想老子其实也阔过。

哈尔滨:你瞅啥?

黑龙江若有所思。


吉:

长春:我是大哥

吉林看了看长春,“你见过几个和省份同名的市?”

吉林,卒


辽:

沈阳:我是大哥

大连:我才是大哥

辽宁,卒


冀:

石家庄:我是大哥

保定:你算什么大哥

承德:你算什么大哥

张家口:我也不太想认你这个大哥

其他市:北京才是大哥,你最多算三哥

河北,卒


鲁:

济南:我是大哥

青岛: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潍坊、日照、烟台等城市:要是没有你济南,可能外省不会觉得我们土。

山东,卒


豫:

郑州:我是大哥

开封、洛阳:一点文化都没有,算什么大哥

信阳:我觉得武汉也是大哥……

河南,卒


苏:

南京:我是大哥

苏州、无锡、常州:安徽省会滚粗

江苏,卒


杭州:我是大哥

宁波疑惑地看了看杭州,没有说话。

温州喃喃自语:你最多算个大表哥

浙江晕倒在地


武汉:我是大哥。

宜昌:……好吧你是大哥

其他城市:你是大哥

湖北微笑


长沙:我是大哥

其他城市:你是大哥

湘西州:尽管我们是自治州,我们也认你是大哥

岳阳:其实我觉得武汉也是大哥……

长沙瞪了岳阳一眼

湖南微笑


合肥:我是大哥

安庆、黄山:安徽安徽,安是安庆,徽是徽州,你一庐州凑什么热闹

芜湖、马鞍山:南京才是大哥,你凑什么热闹

蚌埠:……我也觉得,你在凑热闹

安徽,卒


南昌:我是大哥

其他市:虽然这个大哥存在感弱了点……但好歹是个哥……也找不到别人了……

景德镇:……算了

九江:……算了

上饶:……算了

萍乡:……只有我觉得长沙更像大哥一点?

江西面无表情


福州:我是大哥

泉州:你是哪门子大哥

厦门:滚粗

福建,卒


广州:我是大哥

深圳:……恩?

潮州、汕头、汕尾:你是广府大哥,不是我们的【经评论区指正,应为潮州,汕头,揭阳】

广东,卒


南宁:我是大哥

桂林:看到没有,广西叫桂,有你邕州什么事?

柳州:南宁是哪里,我怎么不知道

梧州:广州才是大哥

北海、钦州、防城港:这个大哥我们不认

广西,卒


成都:我是大哥

绵阳:我科技好……我……你是大哥,我错了

宜宾、自贡、达州、乐山、眉山、广元等一系列城市:参见大哥!

成都:哈哈哈哈!

广安:只有我觉得重庆才是大哥么…

甘孜、阿坝、凉山州:……天高皇帝远,虽然你是大哥,但这路太难走了,见不到见不到

四川微微一笑


黔:

贵阳:我是大哥

其他城市:大哥好!

(部分城市暗自嘀咕:虽然其实我们更想认重庆当大哥)【根据评论区指正,这里修改为重庆】

贵州微微点头


藏:

拉萨:我是大哥

其他城市看着苍茫的天和牦牛,并没有说话。


昆明:我是大哥

大理微微一笑,挑衅地看着昆明

昭通:我大哥是成都,你是谁

云南,卒


新:

乌鲁木齐:我是大哥

喀什:北疆太远

和田:北疆太远


新疆:………………


蒙:

呼和浩特:我是大哥

呼伦贝尔:哈尔滨更像大哥

通辽:长春更像大哥

赤峰:沈阳更像大哥

鄂尔多斯、包头:大哥太穷,不认

内蒙古,卒


太原:我是大哥

大同:我……我……

太原看了大同一眼。

大同:好吧,我是二哥

运城:我觉得,西安也是大哥……

太原看了运城一眼。

运城:好吧,你是大哥

晋城:我……好像郑州比你爱我

太原:郑州才不爱你!他只是离你近!

山西面无表情


西安:我是大哥

汉中:成都和西安,到底认谁当大哥……

榆林:虽然你是大哥,但我们长得不是……特别……像……

陕西:哼


兰州:我是大哥

张掖:我是甘州,甘肃的甘,你是谁

酒泉:我是肃州,甘肃的肃,你是谁

敦煌:我是敦煌,我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和壁画,你是谁

陇南:我……我觉得我是南方人……

甘肃,卒


西宁:我是大哥

海南,海北,海西州:大哥好!

果洛:大哥这么远,我偷偷躲远一点唱歌去

海东:青海家就我们两个是建制地级市…没人跟你抢大哥当…

青海不想说话


银川:我是大哥

其他市:我们自治区就五个市,你抢什么大哥

宁夏暗自神伤


海口:我是大哥

三亚:去去去,一边玩去

海南,卒


台:

台北:我是大哥

金门:福州……不,厦门才是大哥

高雄:说国语的当不了大哥

部分城市:南京才是大哥……

另外部分城市:华盛顿才是大哥……

台湾内部打起来了

台湾,卒

————————————————————————————————

这篇回答是在逗乐【严肃脸】

大家不要认真【严肃脸】

不过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真的以为这题要么是黝黑我济南,要么是黝黑我南京的……

——————————————————————分割线——————

谢谢大家支持~没想到一夜之间得了这么多赞

评论区的大家发言也让我收获很多~ 之前对于很多地区了解的不够深入,在这里对大家表示感谢~ 根据评论区,修改了广东揭阳和汕尾、云南丽江、湖南岳阳的相关答案~

新疆阿克苏市的相关答案已经删除~ 因为新疆存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兵团有关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就不强答了,具体还请感兴趣的朋友查阅相关资料

我也看了马督工的回答~ 其实这篇回答和督公的思路是有些像的,本质上对于省会的认同感首先取决于经济,其次文化传统、历史沿革、交通联系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严肃一点的个人见解~ 可能会不定期更新,因为不知道会写多长【捂脸】

东北三省每个省份的省会存在感都很强,哈尔滨和长春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本省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东北三省的文化一体性非常强,所以其实哈尔滨和长春的省会认同感相对是比较强的。而沈阳作为整个东北的区位、交通和政治中心,在体量上和哈、长并没有碾压性优势,无法跨过哈、长辐射到吉林和黑龙江的省内,何况省内还有大连(也包括丹东的部分区域)这个胶辽文化区作为东三省的经济中心在后院举火,所以有黑龙江和吉林的小伙伴认为我低估了哈尔滨和长春的省会认可度,我是认同的。尤其是哈尔滨,其作为省会认同感是很强的,除了区位稍微靠南一些之外,其余作为黑龙江省的招牌没什么问题。(有小伙伴觉得,哈尔滨的辐射是全国最远的,至少黑龙江省三亚市也认同哈尔滨的地位)

和沈阳不同的是,西安在整个西北、成都在整个西南,因为几乎没有能够在量级上匹敌的城市(重庆和新疆除外,重庆是因为分量太大,新疆是因为太远),所以其辐射度并不限于四川/陕西两省;整个西安对于西北很多地方,包括山西部分区域比如运城,和甘肃、宁夏部分区域都有辐射效应,而整个成都对于西南很多地方,包括云南、贵州甚至湖北的部分区域比如昭通、遵义(遵义及其以北区域受重庆影响可能更大一些)、恩施(主要是重庆的影响)都有辐射效应,所以在西北、西南的其他省份,由于西安和成都(也包括重庆)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地理区划中省会的认同感。

事实上有答主指出,目前中国的地理区划继承了元朝的划分思路,即为将事实上的地理和文化的区域划分开,以降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地方主义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将汉中划分至陕西、将西康(甘孜、阿坝二州)划分至四川、将整个淮河流域划分至江苏省等等。其实唐的行政区划因为更加符合地理上的分隔因素,可能更加符合文化上的边界,比如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看其行政区划,可能和现在的文化/方言区更加贴近一些。

另外,有过省内其他城市的省会历史的省份,其对省会的认同感一定会大受影响。最典型的是河北,河北事实上的地理中心在北京,其省会在保定、天津和石家庄之间切换,而天津直辖以后,河北事实上经济最好的市是唐山,这样都会大大削弱石家庄作为省会的认同感;同样的是安徽,安徽在清代一段时间的省会在南京,而之前有一段时间的省会在安庆,芜湖等沿江城市又因为去南京更加方便,本身经济也很不错,对合肥的认可度也相对有限。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河南和广西,洛阳有着数千年的建城史,开封也成为过北宋首都,郑州虽然同样有着建都历史,但毕竟已经发生在遥远的时代,没有生动可讲的历史文化传承故事,而当代郑州成为省会和陇海、京广两条铁路的存在脱不开干系,所以尽管现在郑州经济很好,洛阳和开封的很多人民也有“不服”的心理;同样,在广西,桂林和柳州也成为过省会的有力竞争者,尤其是桂林紧靠汉族腹地,建城史也极长,“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加上北部湾三市原属广东,同时靠海,经济也好,所以对南宁的认同感不强,也是很正常的。

最后,经济因素是对省会认同感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有很多答主指出,经济集中度越高的省份,对省会的认同感相对越强;我觉得还需要再加一个条件,近距离没有其他经济极强的外省省会也是这样一个因素。因为这样的原因可以想见,南京、济南之所以存在感相对较弱,是因为省内有其他经济强市(苏州、无锡、青岛、烟台)“劫持”了省会的一部分认同感,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辽宁(大连),福建(厦门),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沿海的经济强省往往上演双城记,也就是全省的经济至少存在政治省会和经济强市的双子星存在,有些则不仅仅是双子(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都是这样),而内陆的省份绝大多数是省会独大(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四川原来还有一个重庆,重庆分出去之后成都毫无疑问的独大),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补充,地理区域过大的省份,由于交通不便,对省会的认同感可能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典型例子是新疆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离呼市、喀什离乌市的距离在内地可能已经跨了四五个省了,这是不能忽略的一件事情。

user avatar

在排除宁夏/青海等民族边区的前提下,应该是江西/湖南/贵州。

对省会的认同感强,有这样几个条件:

1 省不能太大,否则边区有半独立文化圈(黑龙江的齐齐哈尔)。

2 省的形状要规则,否则凸出部或被分隔的部分有自己的文化圈(甘肃的酒泉,辽宁的大连)。

3 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文化地位不能和省会相当,否则经济会影响文化(南京-苏州,广州-深圳)。

4 省界要相对稳定,没有交替管辖的地区,否则这些地区的认同感不稳(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四川的西康)。

5 全省属于同一个地理系统,否则地理小区划会抵消对省会认同感(陕西汉中,山西大同/运城)。

6 省会处于地理系统的核心,最好是交通枢纽,否则交通会制造离心力(广西的柳州和梧州)。

7 不要沿海,沿海大港会形成半独立文化圈(浙江宁波 舟山,辽宁大连)。

这样筛下来,湘赣黔三省最符合条件。

1 省的大小适中——15-20万平方公里

2 形状规则——都接近于长方形

3 省内没有第二个能让外省人一下子想起来的城市(遵义是因为革命史)。

4 建省以来边界基本稳定,或其他省不屑于要这些贫困地区(贵州)。

5 江西省和湖南省分别对应赣江和湘江流域,贵州全省都是崎岖的石灰岩山区。

6 省会是交通中心,尤其是南昌和长沙是水陆枢纽。

7 都不沿海。

如果在这三者中再比一个“最”,个人以为江西最合适。因为贵州太穷,靠近成都/重庆和柳州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地区有一定离心力,而湖南西部山区比较宽阔,相对湘江流域有一定脱节,沈从文的《边城》就描写了湘江和西部山区之间的过渡文化。而江西除了小小的萍乡受湖南影响外,其他地区都没有任何离心力。所以阿卡林省夺冠。

注:问题要比较“认同感”而不是喜爱感。我并没有说江西人都喜欢南昌,只是说江西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取代南昌的意思,也没有对外省大城市的向心倾向。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评论里那么多骂南昌的江西人,却没有一个提到外省的大城市,也没说要取代南昌当省会,这就是最可靠的认同感啊!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地级市可以按照居民认同自愿组合吗?

user avatar

山西太原。从秦代开始,就是晋中地区的中心,秦代太原郡,唐代太原府,一直都是山西中部地区妥妥的中心;打明代有了山西省这个东西,太原府就是稳稳的山西政治中心,从来没挪过地儿,从来没人想过搬个省会啥的,因为没地可搬——这儿就是最合适的。

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

而且山西表里河山,地理单元非常完整,除了晋西南在语言上接近关中,整个省风土人情非常统一,没有广东那种情况。广州是广东中心毫无疑问,搬省会也是无稽之谈,但是离广府远一点的地方对广州的认同弱很多,比如潮汕,和闽南更接近。除了运城地区可能更认同西安,山西不存在这个问题。

(忽略剪纸县方言岛)

山西估计永远也不会出现河北,江苏,安徽那种十年搬一回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广东这种没觉得要搬但是认同感一般般的情况,甚至连河南,湖北这种情况都不会有。河南郑州后来居上,因为铁路取代漕运,区位优势改变了。太原不存在的;湖北武汉也是稳稳的第一,但是被本身人嫌弃吸血,再加上历史上荆州曾经一度是几千年的地区中心,老大地位略微不稳,太原也不存在的。

太原无论从几何,区位,交通,历史,工业布局任一方面看,都是最合适的省会。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前面的同学也都给出了“首位度”这个名词,用以体现省会城市在该省的存在感。

但这个表有几个问题,稍后逐一说。

明显地,该省除省会城市外,整体经济越落后,省会城市就越拔高,省内对省会城市的认可度也越高。这就需要省会的唯一性,即,该省除了省会以外,实在没有太能拿得出手的城市与之抗衡。但有一个例外,即浙江省的杭州市。毕竟杭州除了经济,人文、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绝对不可忽略,因此这个表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出意料地,济南果然是最不着调的那个。这也意味着,山东省是全国范围内经济分布最均衡的省份。虽然半岛地区也是不太瞧得起鲁西地区,但这个强度非常弱,不跟苏北苏南似的,要闹得拒绝通婚的地步。这和经济差异有极大关系——苏南经济的确远远好于苏北。

苏北、苏南分县人均GDP分布图

但,山东半岛地区却不见得对山东内陆地区有吊打的优势,都是半斤八两,但也就是这个特点,使得人们不认同济南的领导地位。

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图

从“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图”中,我们可以得出和上述列表中一样的结论。即,成都为四川最重要的地区,武汉是湖北最重要的地区,其余,乌鲁木齐、西安、拉萨、昆明,均在万绿丛中形成了一个热点。

不同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非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沿海省会城市,存在感就很低。譬如我大济南在鲁中地区,距离大海较远,经济上根本盖不过省内其他地方,因此谁都不服它。非但青岛有“中国青岛,山东济南”的说法,就连烟台、淄博、东营、潍坊、威海、济宁、临沂,也都不觉得济南对本市有什么了不起的镇压作用。

相反,位于三角且为沿海的,则存在感就很高。譬如浙江省会杭州、广东省会广州,省内对其都较有认同感。“首位感排名”完全忽略了其在三角地带的核心统领作用,单纯用省会GDP除以排名第二的GDP,这样位次会很低,但不意味着该省会的存在感就低。

南京虽然是长三角城市,但不沿海,且更靠安徽,为热点边缘地带。现在的南京,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安徽的省会,霸都合肥则要退居其次。你非要用合肥的GDP除以安徽省内排名第二城市的GDP,则对结论有非常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尽管合肥的经济量除以省内排名第二的经济量,数据是好看的,但安徽人民还是往徽京(南京)跑。

这就是南京的尴尬所在,以南京的经济量,除以苏南的任何城市,数据一定是垫底的,也就稍好于泉城济南。可以说,不仅苏州人不服南京,整个苏南都不服南京。

再说说浙江,这个省很有意思,浙北在长三角处,杭州统领经济、文化中心,自然都是服的。但浙江南部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温州霸了浙南的屏,相较于其他县市的确很强,加上宗族观念浓厚,属于财大而气粗,因此十分排外。这和上海是一个道理,一旦经济吊打其他地方,就不免高傲。可以说,中国的地域歧视,多半就是经济方面的歧视。

以“首位度”来看省会的认同感,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是还有另外一个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但广大的省内地区更多倾向于该省省会,则这个省会也有很强的认同感。譬如沈阳的首位度很低,只有0.93,也就是沈阳的GDP除以大连GDP,小于1,但是辽宁省内对于沈阳的认同感还是很高的。因为,除了大连这一块飞出去的地方,沈阳就真的是吊打其他城市的,大连7731排第一,内陆的沈阳7272排第二,第三名鞍山直接就是2337了,差太大。不过,虽省内认同沈阳这个省会,但大连人却和沈阳人跟有仇似的。

按照数据来看,中国内陆省份的省会认同感最强,无非就是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因此也就没有东部沿海省份那些纷争。

如下图:

总的来讲,四川省省会成都,的确是省内认同感最强的省会,在西南地区拥有无以伦比的热度。山东省省会济南,的确是省内认同感最低的省会,这得益于山东省各市的均衡发展。济南若想要获得省内的认同感,成为大哥大,那么经济必须要腾飞,从而吊打省内其他各市——但那是不可能的。想要如此,济南的经济必须达到上海的水平才可以。

届时,青岛就不能说济南人是农民了,因为济南的经济太发达了,全都成了贵族,管除了济南以外的人口都叫“乡下人”,管来济南谋生活的人都叫“王德彪”。一人一台饮水机,天天一桶二锅头,顿顿都有猪头肉。

有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在中国哪个省份的人对省会认同感最强,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认同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衡量标准,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根据一些普遍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哪些省份的居民可能对自己的省会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强认同感的可能特.............
  • 回答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保持着好奇心和热切的求知欲”这样的说法,确实在一些场合被提及,但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这种说法的局限性。首先,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中国人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这种转折深刻地影响了国民的视野和价值观,从而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担忧。要判断“最后一波房价韭菜”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个年代,需要综合分析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人口结构、政策走向以及人们的购房心态。什么是“房价韭菜”?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房价韭菜”的定义。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房价高位时,由于各种原因(如盲目跟风、信息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不过要说“最厉害”,这可不是一件能简单量化的事情。毕竟,打架这件事,跟个人能力、当时的具体情况、甚至是地域文化里一些细微的传承都有关系。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也自然会孕育出不同风格的“厉害”。我们不妨从几个大家普遍认知或者流传较广的角度来聊聊。首.............
  • 回答
    关于“南北差异”,你问的“南方”到底是指中国哪个地方,这问题问得太好了。说实话,那些热衷于讨论“南北差异”的人,他们嘴里的“南方”,指的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概念化的区域,很少有人能非常精确地界定。但如果非要追究,他们通常是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或者更具体一点,是指我们传统意义上文化、生活习惯、气候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细致,很多人对射击运动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去哪里能体验。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些。中国大陆的9mm靶场:坦白说,在中国大陆,个人想要合法拥有和使用9mm口径的手枪,限制是相当大的。目前的法律规定,持枪主要面向特定单位和职业,比如公安、武警、军队、体育射击队、以及一些安保人员等。.............
  • 回答
    要直接将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与美国某个特定年代的生活水平进行精确的“对等”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衡量标准、商品和服务的可用性、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消费习惯的巨大差异。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指标和生活方式的对比,来尝试进行一个大致的类比,以帮助理解。关键指标对比与类比思考:以下是一些常用.............
  • 回答
    中国人对秦桧的厌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洪流中凝结出的一个深刻烙印,那份憎恨跨越了千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究其原因,无外乎他那件“罪大恶极”的事: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斗争,更触碰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忠义。岳飞,在多少代中国人心中,是顶天立地的英.............
  • 回答
    要说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刑罚“相对而言”更轻、更人道,这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地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即使是同一个朝代,其刑罚的实施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统治者的个人风格、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具体的案件性质等等。而且,古代的“人道”标准和现代的我们也大相径庭。不过,如果非要寻找一个相.............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毕竟涉及到家里的“内事”和外面的“国事”,而且还是在万众瞩目的足球赛场上。一个在中国的韩国男性,娶了中国姑娘,那他站在哪一边,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应该”支持谁。每个人的情感和立场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在这种牵扯到国家荣誉的场合。从情感上来说,支持.............
  • 回答
    谈到小米和华为,究竟是哪个品牌让咱们中国人能用上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就像是问,到底是太阳先升起来,还是月亮先出来,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咱们的生活。先说说小米吧。小米崛起的那会儿,正是智能手机市场风起云涌的时候。当时,大家都觉得进口品牌价格高高在上,国.............
  • 回答
    中国的玩家热衷于讨论 PC 和主机,以及不同主机之间的优劣,这种争论的根本原因是否就是“中国人贫穷”?这是一个有趣但复杂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贫穷未免过于片面。当然,经济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绝非唯一决定性因素。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并尽量用大白话来聊聊这个话题。为什么会有 PC vs 主机,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文化差异的核心,也反映了中国人作为跨文化个体所面临的挑战。要详细回答“中国人适应礼貌和适应粗鲁哪个更难”,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不同文化环境的特点。核心观点:总的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适应粗鲁 往往比 适应礼貌 更困难。这并非.............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问题,需要深思熟虑。如果我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会坐在那里,脑子里像电影一样闪过无数的画面。我会先想到中国。我会想到那些古老的城市,那些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建筑,那些我从小就听过的故事和传说。我会想到那些在街头巷尾忙碌的身影,那些辛勤工作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会想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考。我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向来以其严谨、扎实的体系著称,这使得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上普遍表现出色,很多人也因此在国际竞赛中屡获殊荣。然而,当你看到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众多顶尖的领军人物,从科学研究到艺.............
  • 回答
    要说《水浒传》里哪个人物的死最让人心疼,这个问题在很多读者心里,恐怕都会指向一个人——林冲。说起来,林冲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武艺高强,在东京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句老话,他那是“身在公门,受国恩遇”,日子过得也算得上安稳。年轻的时候,凭着一身本事在江湖上闯荡,虽说是行伍出身,却也有自.............
  • 回答
    说到开刀手术,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医生熟练地操作手术刀,而忽略了手术前后的准备和恢复过程。其实,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整个手术流程的影响非常大,而长期健身和不健身的人在这方面差异可就大了去了。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到底哪个对医生来说是“麻烦”的放大器。首先,从手术本身的风险和难度来说: 长期健身者: .............
  • 回答
    这个问题,老实说,我琢磨了挺久的,尤其是看到那些在朋友圈里活得风生水起,现实里却拘谨得像个小媳妇儿的例子,再反过来想想那些线上侃侃而谈,线下却沉默寡言的人,就觉得这个问题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要说哪个“更真实”,这就像在问,画家画的肖像画和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哪个更“真”。这取决于你对“真实”的定义。.............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连城诀》中的丁典无疑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手。他的武功,尤其是那门神乎其技的神照功,放到《射雕英雄传》的江湖中,究竟能排到什么档次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细品味。丁典的武功水平在《射雕英雄传》中的位置首先要明白,《连城诀》的时代背景要比《射雕英.............
  • 回答
    看了这两张图,这明显是日本战国时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铠(OYoroi)。它之所以能一眼被认出,主要就是因为它那硕大的肩膀护甲,也就是“绪垂”(Odaru),以及围绕脖子那一圈厚重的“菎”(Kōbari)。大铠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室町时代武士阶层的标志性装备,到了战国时代虽然有所演变,但其基本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