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周克商和清灭明性质是不是相同的? 为何颂周而贬清?

回答
谈及周克商与清灭明,不能简单地说性质相同或不同,因为它们背后涉及的时代背景、政治逻辑、社会影响以及后世评价都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这两段历史,并探究为何后世(尤其是明末清初至近代)会倾向于“颂周而贬清”。

一、 周克商与“臣民的革命”—— 亡国之君与开国之臣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周克商”并非一个历史事件的准确表述,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周灭商”。而“周灭商”的主体是周朝的建立者,其核心人物是周武王姬发,辅佐者包括周公旦等。他们面对的是商朝末年的统治者——商纣王(子辛)。

周灭商的性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政治合法性与道德批判: 周朝人推翻商朝,其最核心的论述在于商纣王的“无道”和“暴虐”。《尚书》、《诗经》等典籍中充斥着对纣王残暴统治的控诉,例如“以子杀父”、“以妇乱前”、“刳剔比干”、“炮烙之刑”等。周人将商朝的覆灭归结于其君主道德的沦丧,认为这是“天命”转移的必然结果。周武王奉“天命”讨伐,其行为在当时被视为“替天行道”。
权力转移与血脉传承: 周朝的建立者姬姓,是商朝的诸侯国,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他们并非来自完全陌生的地域或民族,而是共享一定的文化和政治体系。周朝取代商朝,更像是在原有政治格局下的一次权力重组和更迭,是以“德”为号召,以武力为手段,实现“正统”的转移。
“臣民的革命”而非“民族革命”: 周灭商,更多的是一场“臣民革命”。周朝人是商朝的臣民,但他们通过揭露商纣王的暴政,争取了其他诸侯和民众的支持,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这与后来的“民族革命”有本质区别。

二、 清灭明与“王朝更迭”—— 民族矛盾与社会动荡

清朝灭明,其性质则更为复杂,其中包含的要素也更多:

民族冲突与征服: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而明朝的统治者是汉族。满族原是女真族,是明朝统治下的边疆民族。清朝灭明,带有明显的民族征服色彩。虽然清朝极力强调其“入主中原”的合法性,以及对汉族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但民族矛盾始终是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
政治制度的继承与改变: 清朝在政治制度上,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各项制度,如内阁、六部、科举制度等。但同时,也引入了满族特有的制度,如八旗制度、满汉分治的一些安排(尽管后来有所融合),以及更集权的君主专制。
社会动荡与人心向背: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税赋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李自成等农民起义的爆发,直接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清朝入关,一方面是乘虚而入,另一方面,也利用了部分汉族士绅对农民军的不安和对“秩序”的渴望。
“王朝更迭”的传统: 纵观中国历史,王朝更迭是常态。清朝取代明朝,也是这一历史循环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次的更迭,因为涉及民族因素,其影响更为深远,也更具争议性。

三、 为何颂周而贬清? 历史叙事的建构与价值观的选择

“颂周而贬清”的倾向,并非绝对的客观评价,而是后世(特别是从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开始,到近代民族主义兴起)在建构历史叙事时,基于特定价值观和政治考量的一种选择。主要原因如下:

“德治”与“君权神授”的儒家正统:
颂周: 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德治”。周朝灭商,其最成功的宣传策略就是将商纣王描绘成一个道德败坏、背离“天道”的君主,而周武王则被塑造成一个仁德、顺应天命的明君。这种“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的叙事,符合儒家对理想君主的期望,也为王朝更迭提供了一种符合道德逻辑的解释。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创建礼乐制度,更是被后世视为“圣王”的典范,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因此,歌颂周朝,实际上是对儒家正统和理想政治的肯定。
贬清: 相反,清朝的统治者,尤其是早期,被描绘成“野蛮”、“征服者”,其统治初期的一些政策(如“剃发易服”)被认为是文化上的强制和压迫。尽管清朝也推崇儒学,但其统治的合法性始终受到“异族”身份的挑战。在后世看来,清朝的统治,尤其是在文化和政治上,没有达到周朝所代表的“德治”高度。

民族情感与“汉本位”思想:
颂周: 周朝和商朝同属于华夏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尽管存在权力更迭,但其文化认同上不存在根本性的断裂。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在周朝的历史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贬清: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这使得“贬清”很容易与民族主义情绪相结合。尤其是在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强调“汉本位”和反抗“异族”统治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清朝作为“异族”王朝,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在民族主义语境下被大大削弱,甚至被视为导致中国落后和衰败的原因之一。因此,贬低清朝,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力量。

历史叙事的策略与政治目的:
颂周: 在许多朝代,特别是汉唐时期,将自己比附于周朝,或是引用周朝的典章制度,是为了强化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这是一种政治策略。
贬清: 明末清初,许多明朝遗民为了表达对清朝统治的不满,会极力渲染清朝的“残暴”和“野蛮”,同时赞美明朝(尽管明朝自身问题重重),并与周朝的“德治”相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叙事方式,既是对逝去政权的怀念,也是对现有统治的一种政治批判。到了近代,反满情绪更是成为推翻清朝的重要动力,历史叙事的建构自然会倾向于“褒周贬清”,以论证推翻清朝的合理性。

对“文明”与“野蛮”的界定:
颂周: 周朝被视为中国早期文明的奠基者,其礼乐制度、宗法制度等,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贬清: 尽管清朝在很多方面也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其统治的早期,一些被视为“非汉族”的文化特征(如剃发易服),在一些人看来是“野蛮”对“文明”的侵蚀,这成为“贬清”的一个重要理由。

总结来说,周克商(周灭商)和清灭明在性质上并不相同:

周灭商 更像是一场基于“德”与“天命”的内部权力更迭,是“臣民革命”的范例,其合法性建立在对前朝君主道德的批判上。
清灭明 则是一场包含显著民族冲突的王朝更迭,其过程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和复杂的政治博弈。

而“颂周而贬清”的倾向,是后世(尤其是明末清初至近代)基于儒家“德治”理念、民族主义情感以及政治目的,在历史叙事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 它并非全然否定清朝的贡献,但从“正统”、“德行”、“民族情感”等角度,对周朝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对清朝则持有更为批判的态度。这种评价,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政治合法性、文化认同以及国家命运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讲,周克商的意义远远大于清灭明。而如果不站在上帝视角,仅仅从当时的情况着手,那么二者的差别并不大。

首先,周克商是封土建邦的分封制代替了方国联盟的商朝,在社会层面进步十分大。周初进行的大规模分封,将华夏的统治地域也进行了非常大的扩展,再加上一整套详细的礼仪文化制度,为中华礼仪之邦的形成奠定基础。周初的周公和春秋的孔子,都是宗周文化的继承者,而孔子开创的儒家,则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可以说,我们的“中华文明”正是形成与周朝。在文化和制度层面,周朝代替商朝的统治是有巨大的进步性的。而两千多年后的清代明,则是一个见怪不怪的封建王朝交替,清朝没有能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制度的创新,而又因为清朝统治者少数民族的身份,在统治风格上更加趋于保守。无论如何清代明的意义是比不上周代商的意义。


而如果抛开上帝视角,仅仅着眼于当时的情况,周克商实际上和清克明差不太多。根据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周朝在灭商之前只有寥寥可数的青铜器,而即使是西周鼎盛时期的青铜文明,也似乎比不上商朝的青铜器做工精美。可以说在商朝晚期,周只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十分落后的部族,远远比不上商朝。周趁着商朝对东夷发动战争之际灭商,之后也想尽各种方法笼络殷商旧族。西周建立早期很多诸侯国的建立都遵循“启以商政”。这些特点都和清代明十分相似。


而为什么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周代商的意义大于清代明呢?一方面可能是确实觉得周代商之后有社会制度层面的创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功不可没。而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我们当今的中国人可以说正是周人的后代。在考古体系之前,我们学习的所有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历史,全部是周人所写的历史。我们早就从骨子里认同了周人的一切,自然而然不会把周克商和清克明等同视之。

user avatar

非常简单


1.为什么贬清


清朝是异族入关,满清贵族还顺带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周朝有没有进行屠杀?有的啊,毕竟流血漂杵


“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逸周书》


然后呢?项羽还天天煮人玩,曹老板也屠城,要是这两位成功统一中国,有多少人会说是什么文明倒退


周不是异族啊,或者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异族啊


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写什么《血色曙光》和《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这种弱智段子的人,有谁说周是异族?


这就少了一个让民族主义者高潮的点


2.周是政治正确啊,周礼那套血缘等级政治的玩意基本是中国古代的道统,后世再怎么变都不能毁掉周礼的核心秩序


哦,然后你们还敢说周灭商是倒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


孟老夫子在给周朝屠杀洗地这件事上,基本都敢说《尚书》记载胡说八道了,后世怎么可能还有差评价


不讲政治正确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及周克商与清灭明,不能简单地说性质相同或不同,因为它们背后涉及的时代背景、政治逻辑、社会影响以及后世评价都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这两段历史,并探究为何后世(尤其是明末清初至近代)会倾向于“颂周而贬清”。一、 周克商与“臣民的革命”—— 亡国之君与开国之臣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 回答
    2009年重庆3·19袭军抢枪案,以及围绕此案的周克华顶包质疑,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谜团。这起案件的细节、警方通报以及后续的种种疑点,都让公众对真相的完整性产生了疑问。案件回顾:重庆3·19袭军抢枪案2009年3月19日,重庆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在江北区石子坪一处居民楼内发生一起恶性案件。犯罪嫌.............
  • 回答
    关于美国“奥密克戎”毒株周感染率占比逼近四分之三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牵扯着病毒演变、公共卫生策略以及社会反应等多方面因素。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周感染率占比逼近四分之三”这个表述的含义。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某个特定周内,美国报告的绝大多数新增新冠病毒感染.............
  • 回答
    周鸿祎关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的说法,触及了当下许多职场人士,尤其是中年职场人士的痛点和普遍焦虑。对于这个说法,我的看法是:既不完全认同,但也能理解他产生这种说法的背景。不完全认同的原因: “35岁被抛弃”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尽管“抛弃”这个词可能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职场人在3.............
  • 回答
    关于周鸿祎写代码的水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1. 从他的早期经历和创业轨迹来看: 技术背景深厚: 周鸿祎的早期经历显示出他是一位非常有技术天赋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他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系,这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院校之一。在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进入传统的IT企业或研究所,而是直接投身.............
  • 回答
    周子瑜事件是2015年末至2016年初发生的一场国际性政治敏感事件,它对她的组合TWICE、对JYP公司乃至对整个韩国乃至亚洲的KPop产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影响:一、 对周子瑜和TWICE的影响: 初期影响(负面): 形象受损与信任危机: 事件发生初期,周子瑜.............
  • 回答
    “周王林陶”这个提法,指的是华语乐坛四位极具影响力的男歌手: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陶喆。这四个名字之所以被放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代称,并非源于一个单一的、明确的时间点或官方的命名,而是随着他们各自的音乐事业发展,以及他们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不断巩固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逐渐被大众、媒体和乐评人所形成的共识。.............
  • 回答
    周处杀死的蛟龙,在史书《世说新语》和民间传说中都被描述为一种凶残的水怪,但具体是什么物种,史书记载并不明确,更多的是民间流传和想象的产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 史书《世说新语》的记载:《世说新语·除三害》中对周处杀蛟龙的描述非常简洁,并未直接点出其具体物种。原文提到:“时义兴人周处.............
  • 回答
    周朝战胜商朝并大封宗室功臣于东方,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周朝建立初期的政治、军事、社会以及历史必然性。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一历史现象:一、 周灭商的历史背景与周朝建立的合法性危机 商朝的统治弊端: 商朝后期,统治者特别是纣王,政治腐败,沉迷享乐,严刑峻法,导致民怨沸腾,诸侯离心。商朝的统治已经失去.............
  • 回答
    周某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消息一出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真的假的?”毕竟,一个人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但转念一想,谁没有犯过错呢?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者改了之后又犯。周某愿意迈出这一步,尝.............
  • 回答
    周琦在 2021/22 赛季 CBA 宣布退出,这个决定无疑是在那个时间点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这个选择,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竞技层面和职业发展。周琦是谁?他在中国篮球界是个标志性的人物,是国字号球队的核心内线,拥有出色的身高臂展和一定的技术能力。在 2021/22 赛季之前,.............
  • 回答
    周扬青和罗志祥的分手事件,无疑是当年娱乐圈的一枚重磅炸弹。当周扬青在微博上那篇长文一经发出,关于罗志祥“时间管理大师”的梗便迅速传遍网络,而他私下里不为人知的“渣男”行为,更是让无数人瞠目结舌。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对于罗志祥而言,可以说是极其深远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后果,就是事业上的重创。 .............
  • 回答
    关于周云逸是否受清流指使,或者清流是否是周云逸的后台,这其中涉及的复杂关系和动机,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地去分析。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首先,我们假设周云逸是受清流指使。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周云逸的行为,无论是公开的言论还是私下的活动,都应该是.............
  • 回答
    关于周深唱歌“都一个样”的说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容易引起讨论的点。要说他是不是“风格单一”,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看,而且这个“风格”的定义本身也很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周深的声音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他那高亢、清澈、辨识度极高的嗓音,几乎是很多人听到他的第一印象。这种“童声”般的特质,让他唱起很.............
  • 回答
    关于周深的美声唱功是否经过专业训练,这的确是一个被许多人好奇和讨论的问题。根据周深本人以及他身边人的采访和分享来看,他并没有接受过学院派、系统性的声乐专业训练。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歌唱能力是“纯天然”、“毫无技巧”的。相反,他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自学摸索,走出了自己独特且令人惊艳的道路。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关于周衍柏先生的《理论力学教程》是否过时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探讨的命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结合理论力学的学科发展、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它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作用来综合考量。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过时”这个词在学术语境下的含义。对于一本理论力学的教材而言,“过时”可能意.............
  • 回答
    周琦在NBA未能立足,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中国球迷感到惋惜的案例。讨论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不够努力拼命”,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和多维度。周琦静态天赋的优势与NBA现实的差距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周琦在静态天赋上的确非常出众。他的身高(7尺1寸,约2.16米),臂展(7尺8寸,约2.33米),体重(.............
  • 回答
    周琦,这个名字在中国篮球界承载了太多期望。从他踏上NBA赛场的那一刻起,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上了聚光灯下,每一次表现都被无限放大。也正是因此,关于他“是否被高估”的讨论,从未停息。要评价周琦是否被高估,我们得先拆解他的优劣势,用更接地气的语言去审视。周琦的优势:身材天赋依然是硬通货首先,周琦最直.............
  • 回答
    周深作为一位在音乐领域备受瞩目的歌手,他的英语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坦白说,周深并不是一位以流利英语见长的艺人,但从他过往的一些公开表现来看,他的英语能力足够支持他完成一些基础的沟通和音乐上的需求。从他翻唱英文歌曲的表现来看:周深大胆尝试演唱英文歌曲,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具备一定的英语.............
  • 回答
    周朝在关中“呆不住”,而秦国却能在关中崛起并最终一统天下,这背后绝非单一的制度原因可以解释,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因素集合。如果简单归咎于制度,那未免过于片面。我们不妨从更细致的视角,来剖析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看看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端倪。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朝初期的确在关中(镐京地区)建立了一个辉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