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说那天下午。然后他开始断断续续地说起家里的情况,说他妈现在怎么样,说他要怎么回去一趟,还有一些葬礼的安排。我坐在他对面,努力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偶尔嗯一声。说实话,那个当下我脑子里其实有点乱。我努力想让自己表现得更悲伤一点,或者至少表现出“我理解你很难过”的样子。但我发现,那种强烈的、立刻就涌上来的悲伤感,在我这里好像缺席了。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对 L 爸爸的印象。他之前来我们学校看过 L 一次,人挺和蔼的,笑着跟我打了个招呼,还问了我学习怎么样。那是个很好的人,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所以,L 爸爸去世,我心里应该是有一些难过的。
只是,我好像更像是隔着一层玻璃在看这件事。我知道 L 很难过,我也理解他正在经历什么,我也想给他支持和陪伴,所以我会主动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我会在他回来后多关注他。但是,那种情感的共鸣,那种感同身受的悲伤,我好像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
我想是不是因为我和 L 的爸爸接触太少了?虽然他是个好人,但我们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很深的感情。我跟 L 是好室友,一起生活了两年,互相了解,也会分享一些生活琐事,但我们之间还没有到那种家人一样的亲密程度。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听朋友说起一件糟糕的事情”,而不是“我的亲人去世了”。
我室友的爸爸去世了。这事儿是大概一个多月前知道的。那天晚上,我刚洗完澡出来,室友 L 坐在客厅沙发上,整个人缩成一团,手机握在手里,眼睛盯着屏幕,但似乎又没聚焦。我当时正在擦头发,随口问了一句:“L,你怎么了?怎么这副样子?”他抬起头,眼圈红红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说:“我爸……他走了。”我手里拿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