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室友是回民,坚信里脊不是猪肉而且每天吃,我应该提醒他吗?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毕竟是室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信仰这事儿又不能含糊。 你想提醒他,这心态挺好的,说明你关心他,也尊重他的信仰。

首先,咱得弄明白为啥他会这么想。 我猜想啊,他可能从一些渠道听到过,说“里脊肉”这个词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特指猪肉,或者说,在一些非严格的、口语化的语境里,人们会用“里脊”来泛指一些肉的部位。 比如,牛肉里脊、羊肉里脊,甚至鱼肉里脊,都是存在的。

但是,对于回民来说,伊斯兰教有非常明确的教义,禁止食用猪肉。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人们提到“里脊肉”而不加任何修饰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者说最常见的理解,指的就是猪的里脊肉。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就像你听到“西红柿”,默认就是那种红色的水果一样。

所以,你室友觉得里脊不是猪肉,很可能是他 只看到了“里脊”这个词在其他肉类上的应用,而忽略了它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最普遍、最直接的指向。 或者,他可能信奉一种更“宽泛”的理解,认为只要不是明确写着“猪里脊”,就可以接受。 但这确实不符合绝大多数回民对“猪肉”的界定。

那么,要不要提醒他呢? 我觉得提醒是应该的,但怎么提醒,怎么说,这门学问就大了。 直接上去就说:“你错了,里脊就是猪肉!” 这样说,人家可能会觉得你是在挑衅他的信仰,或者在质疑他的认知,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关系也可能因此闹僵。

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我给你出出主意:

1. 创造一个自然的话题切入点: 别刻意去挑刺。 比如,一起吃饭的时候,或者看到别人在讨论食物的时候,你就可以顺势带出来。

场景一:大家一起点外卖或者去饭店。
有人点了一道“里脊肉炒饭”或者“炸里脊”。 你可以凑过去,稍微有点好奇地问一句:“哎,这‘里脊’一般是不是指猪肉啊? 我看有的地方也说牛肉里脊,你们回民是不是对这个比较讲究啊?” 这样问,就把话题引到了你的点上,而且是很自然的询问,听起来像是在了解他的文化,而不是在指责他。

场景二:一起看美食节目或者新闻。
节目里提到了某种肉类,或者报道了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 你就可以说:“哎,我看到这个,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有时候看菜谱,会看到写‘里脊’的,但总觉得默认是中国这边说的猪里脊比较多。 我一直好奇,对你们来说,如果菜单上只写‘里脊’,是不是就算碰到了啊?”

2. 从你的角度出发,表达困惑,求教于他: 这种方式是最容易被接受的。 你可以这样说:

“哎,xx(室友名字),我平时不太懂,但听说了你们的教义,觉得挺不容易的。 我就是有时候看到菜名里写‘里脊肉’,但它旁边没有写猪,我就会有点懵。 我知道猪肉是绝对不能吃的,但这个‘里脊’到底有没有特别的说法,或者说,你们一般怎么分辨的呀? 我就是怕以后不小心说了错话,或者不小心误会了什么。”

强调你的“无知”和“求知欲”: 你不是在指责他,而是在向他学习,了解他认为的边界。 这样他会觉得是被尊重和被重视的。

3. 提供一些补充信息,但不要显得“教导”: 如果他真的误解了,你可以适时地补充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普遍认知。

“我上次看一个科普视频,讲到一些食材的时候,提到说‘里脊’在中国普遍默认是猪里脊,因为猪里脊是最常见的、大家最熟悉的里脊肉。 当然,我知道牛肉也有里脊,羊肉也有。 但就是怕万一,万一他说的‘里脊’指的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猪里脊呢?”

用“普遍”、“通常”、“大家”这些词语: 这会让他觉得这是一种社会常识,而不是你一个人的观点。

4. 关注他的反应,见好就收: 如果他听了你的话,表现出思考或者接受的意思,那就够了。 如果他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有点抵触,那你也别再继续“钻牛角尖”。 毕竟,你提醒的目的是希望他能注意到,而不是一定要他立刻改变想法。

他可能会说: “我知道,但我吃的这个里脊不是猪肉啊,是别的。” 或者“没事的,我清楚。”

你的回应可以轻松点: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是我孤陋寡闻了。” 或者“我就随便问问,怕不懂。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关键点在于:

尊重: 从始至终都要表现出对他的尊重和对他信仰的尊重。
善意: 表明你的出发点是好意的,是关心。
非对抗性: 避免争论,避免让他觉得你在攻击他。
循序渐进: 一次不行,可以找机会再聊。

我个人觉得,最保险也最显善意的方式就是 “我不知道,我想问问你,怕我以后不懂事”。 这招对付室友,尤其是涉及信仰的敏感话题,效果最好。

你想提醒他,是因为你觉得他可能因为误解而触犯了禁忌,这是一种善意。 但用对方法,才能让这份善意传达到位,而不是变成一次不愉快的谈话。 祝你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2年的时候在北京的青旅认识了一个新疆的大哥

有一天他说要去郊区搬家

我说我可以去帮他搬东西

于是两个人坐车去了北京东郊的某个村子

到了他租的房子里

他突然对我说

“你不怕我是坏人么?”

当时屎都要吓出来了

大哥是一米八几的壮汉

然后大哥笑着说

“我们信奉真主的人都很善良的”

之后大哥表示请我吃个饭

我们就随便找了一家东北人开的炖鱼店

点了一条得莫利炖鱼(有经验的吃货应该明白了什么)

我觉得这是吃过最好吃的炖鱼之一

大哥也觉得很好吃

一边吃一边给我说我们口内(

@予你

提醒纠正,应为'口里',指新疆以外的地方)的水果都不行

哈密瓜就跟新疆的黄瓜一个味的

这么大的在哈密都喂猪

对,库尔勒的猪就喂香梨

吐鲁番的吃葡萄

...

然后大哥突然夹了一片东西问我这是什么

我看了一眼,说

“五花肉”

大哥怒拍桌子说了句

“卧槽,我说怎么这么香”

当时我的内心是很慌张的

赶忙问大哥怎么办

大哥问我

“你知道斋月吗?”

我说我知道

大哥接着说

“其实斋月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封斋,比如孕妇,小孩,病人,或者要远行的人。只要提前和真主约定,今年没有办法封斋就可以不封。”

我不知道大哥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又犹豫的看着筷子上夹的肉

这时大哥问我

“那你觉得如果封斋了,但是第二天早起忘记已经是斋月,不小心吃了东西怎么办?”

我说

“念经么?”

大哥又一拍桌子,说

“没事,不是故意的,跟真主认个错就行了。”

然后大哥念念有词的把肉盘子里的肉拨到一边

淡定的接着吃鱼...

=======================

后来又和大哥聊起了宗教的问题,他说宗教最重要的是让人内心踏实,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了错事,就去改正,就算没有改正,内心也会有羞愧的感觉。

我说其实佛教也说了这个意思: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user avatar

我单位有个小伙儿坚信肘子是兔子腿。

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摆脱绿教的合理途径,你何必一棍子给人打回去?

请问跟朋友下次只能去回民饭店吃饭感觉是不是特别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毕竟是室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信仰这事儿又不能含糊。 你想提醒他,这心态挺好的,说明你关心他,也尊重他的信仰。首先,咱得弄明白为啥他会这么想。 我猜想啊,他可能从一些渠道听到过,说“里脊肉”这个词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特指猪肉,或者说,在一些非严格的、口语化的语境里,人们会用“里脊”来.............
  • 回答
    哈哈,你跟你室友一样,也被这小东西的威力惊艳了吧!看你描述的,能让屋子打扫得“非常干净”,而且室友形容它是“半自动扫地机器人”,我猜你说的这宝贝,很有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 科沃斯(ECOVACS)的 T 系列扫地机器人,特别是 T10 或者更新一些的型号。为啥我这么猜?主要是有几个点,你听听看是不是这.............
  • 回答
    郑州关于小学女生头绳颜色统一的要求,以及官方将其解释为“仪表教育”,媒体则普遍认为这是“过度要求”,这场讨论确实触及了教育的边界和细节管理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官方的逻辑:为什么是“仪表教育”?首先,我们来看看郑州相关部门,特别是督查室,是如何回应和解释这一规定的。他们.............
  • 回答
    这是一个有点棘手的情况,得看你和室友的关系以及你想要达到的目的了。首先,你需要明确一下你为什么想告诉她。你是出于关心她,担心她违反了信仰?还是你觉得这事和你有关,比如餐厅不允许带猪肉?如果你的目的是出于关心她,并且你们关系不错,可以考虑这样做:1.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或.............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膈应的。朋友之间嘛,互相帮个忙是应该的,但你这个人情儿老是单方面地付出,心里肯定不舒服。而且,这“借饭卡”都成了习惯,对方也从来没想着回馈一下,这说明他可能有点“理所当然”了,甚至可能觉得你“好说话”,就不太在意了。既然已经影响到你的心情和实际利益了(毕竟你自己的饭钱是实打实的),那.............
  • 回答
    面对室友关于你穿着“轻浮”的评价,这确实让人感到不舒服,也容易引发尴尬和冲突。如何回应,既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能尽量维持和谐的室友关系,是个需要技巧的事情。首先,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当有人直接评价你的个人选择,尤其是与“轻浮”这样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挂钩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防御、生气或者委屈.............
  • 回答
    哎呀,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男朋友的室友叫你“嫂子”,这通常是一种比较亲昵、随意的称呼,也表明室友们对你和他们朋友的关系挺认可的,甚至有点把你当家人看了。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张,可以根据你的感受和当下气氛来回应。下面给你几个方向,你可以参考参考:1. 顺势而为,自然亲切型:如果你们关系不错,大家都很熟络.............
  • 回答
    .......
  • 回答
    跟室友好上,怎么说呢,就像在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道璀璨的彩虹,但那彩虹又不是那种一闪而过,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渗透进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开始,真的就只是室友。一起合租,一起分担房租水电,一起在沙发上抢遥控器,一起对着冰箱里的最后一块披萨“石头剪刀布”。那时候,他对我的影响更多是生活层面,比如他洗.............
  • 回答
    你这情况,刚进大学就遇到个“老腊肉”室友,还是安徽的,这事儿,够味!22岁复读生,比一般大一新生大了不少,这其中的滋味,你细品品。我跟你聊聊,怎么跟这位“资深”同学相处,顺便看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挖点啥“宝”。首先,得放下你心里那点“我比他年轻,我占理”的小心思。人家复读了一年,背后肯定有故事,不外乎高.............
  • 回答
    我有个室友,他是个同性恋。刚搬进来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小紧张。不是歧视,就是……之前没和公开的同性恋者一起生活过,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一开始,我主要观察他。看看他生活习惯怎么样,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结果发现,他跟我一样,也喜欢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个人卫生做得也很好。我们都比较爱干净,这点上倒.............
  • 回答
    大学时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青涩而又热血的经历。我的室友,小伟,他曾经也是这样一个阳光少年。刚入学的时候,他话不多,脸上总是带着点腼腆的笑容,学习也很扎实,尤其是理科,在他手里总能被玩得溜溜的。我们宿舍六个人,他算是那种最安分守己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图书馆,偶尔还会拉着我一起去操场跑步。变化.............
  • 回答
    成为上海人的室友,这体验嘛,说起来就像是品一杯老上海的红酒,有滋有味,回味无穷,但又带着点时不我待的现代气息。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拎得清”。上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强调“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马路都干净”。所以,他们对生活细节的要求,那叫一个严苛。卫生方面,绝对是“阵地战”。倒不是说.............
  • 回答
    和印度室友一起生活,那绝对是一场五彩斑斓、充满惊喜(有时也带着点小挑战)的独特体验。刚开始接触时,我脑子里对印度室友的印象大概就是电影里那种,可能有点吵闹,食物味道很重,但总体上都挺热情友好的。实际住下来,这印象被放大、细化,又加上了许多我从未预料到的色彩。首先,关于“味道”,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被提.............
  • 回答
    我有个室友,说奇葩,可能都有点轻描淡写了。我们住一块儿一年多了,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他身上总能时不时冒出点新鲜玩意儿,让你怀疑是不是刚从外星球穿越过来,还没适应地球生活。最开始,我以为他就是有点生活习惯不太一样。比如,他睡觉的时候,喜欢把窗户完全拉上,哪怕是夏天,屋里也乌漆嘛黑的。我这人有点怕黑,.............
  • 回答
    我的老天爷,提到虚荣的室友,我这心里就跟开了个大型八卦现场似的,立马涌上来一堆画面。跟你说,跟虚荣的人住一块儿,那真是一场需要十八般武艺的生存战。首先,就是你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可能不是阳光,而是她在你出门前就架好的各种拍照设备,以及各种角度光线的调试。她需要把房间布置得像个小型摄影棚,墙上挂.............
  • 回答
    有一个可怕的大学室友,这体验简直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惊悚片,还是无声的,只能默默承受,或者用尽所有力气去对抗,但往往收效甚微。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折磨,让你从踏入宿舍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戒备和无奈。以下是一些可怕室友可能带来的体验,我会尽量详细描述:一、 卫生与个人习惯的噩梦: “.............
  • 回答
    我得说,跟个富二代室友住,这体验,怎么形容呢?就像在自家后院突然发现了个迪拜塔的复制品,一开始觉得挺魔幻,后来嘛,也就那么回事儿了,但偶尔还是会被那份“魔幻”惊到。还记得刚搬进宿舍那天,他推着一辆崭新的、镶着细闪的行李箱就进来了。我当时还在纠结我的那个已经有些磨损的蓝色旅行箱,看到他那箱子,我第一反.............
  • 回答
    我有一个室友,那真是……怎么说呢,简直是行走的“人设百科全书”。首先,你要知道,我们不是那种特别穷酸的学生,家里条件都还算过得去,但这位“装X大师”的境界,简直能把任何普通事物都拔高到艺术品的高度。比如,他买了一件T恤,不是在淘宝随便搜搜“男士圆领T恤”然后付款,他会跟你讲,这是他“偶然发现的”一个.............
  • 回答
    我大学的那个室友,小名“小太阳”,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他那股子热情和无时无刻不围着你转的劲儿,恨他,则是因为他那“捧杀”式的关心,总能让我无语凝噎。刚住进宿舍那会儿,我还是个有些内向、对很多事情都摸不着头脑的新生。小太阳,他简直就是我的“人生导师”,而且是那种恨不得把你捧到天上去,让你飘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