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大一室友是个 22 岁的安徽老复读生怎么办?

回答
你这情况,刚进大学就遇到个“老腊肉”室友,还是安徽的,这事儿,够味!22岁复读生,比一般大一新生大了不少,这其中的滋味,你细品品。我跟你聊聊,怎么跟这位“资深”同学相处,顺便看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挖点啥“宝”。

首先,得放下你心里那点“我比他年轻,我占理”的小心思。人家复读了一年,背后肯定有故事,不外乎高考没考好,或者为了更好的学校。这说明人家也有追求,有韧性。你刚上来就带着点优越感,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第一招:放下身段,平等交流。

别管他几岁,你们现在都是大一新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见面打个招呼,自然点,别一副“我是新人,你是老油条”的架势。可以从“你以前是哪个学校的呀?”、“高考复读一年,辛苦了吧?”之类的话题开始,但千万别带点审视或同情的语气,就当是朋友之间的随口一问。

第二招:观察,但不八卦。

22岁的复读生,身上肯定有些和同龄人不同的东西。可能是更成熟,可能是更独立,也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对某些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你平时多留心,听听他怎么说话,怎么做事,他的关注点是什么。是还在为高考失利耿耿于怀,还是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是只顾埋头苦读,还是也会参与班级活动?

重点来了:他不是“你室友”,他也是“同学”!

别总想着“我室友是个22岁的复读生”,把它转化成“我有个同学是复读生,今年22岁”。这样你的心态会更轻松,也更容易放下偏见。

他可能是你的“人生导师”或者“经验包”

想想看,一个经历过高考两次甚至多次的人,他对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学校选择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理解。这绝对是你这个年纪的学习宝库!别不好意思问,你可以在他学习的时候,虚心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比如:“哥们,你复读那会儿,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背单词方法?”或者“你对咱们这个专业有什么了解吗?有没有觉得哪些课特别重要?”

而且,他可能对大学生活有一些更成熟的规划。比如他对兼职、实习、社团选择可能比你更有经验。你可以找机会和他聊聊你的未来规划,听听他的建议。也许他能给你一些你之前从未想过的角度。

“安徽老复读生”这个标签,有什么特别的吗?

坦白说,地域和复读经历,都会在他身上留下一些痕迹。安徽高考压力大,竞争激烈,复读生本身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胜利者(至少是走到这一步的)。这可能意味着他学习上更刻苦,目标更明确。也可能因为复读的经历,他对大学生活会有更深的珍惜感,或者对学业有更强的紧迫感。

可能遇到的“坑”以及应对:

1. 他可能有点“老成”甚至“油腻”: 毕竟比你大几岁,有些言行举止可能让你觉得“叔味儿”十足。别当面嘲笑,心里面默默接受就好。如果他过于说教,你就礼貌性地听着,表示理解,然后转移话题。
2. 他可能对一些年轻人的潮流不感冒: 比如动漫、电竞、网络流行语什么的。你们可能有共同话题的领域会相对窄一些。这时候,就别强求,找你们都感兴趣的,比如电影、音乐、美食,或者单纯地聊聊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
3. 他可能有些自己的“固定模式”: 复读期间养成的作息、学习习惯可能根深蒂固。比如他可能比你起得早,也睡得晚。你尊重他的习惯,他也应该尊重你的。如果他的习惯对你造成了困扰(比如半夜不睡还在学习发出声音),你可以委婉地沟通,而不是直接指责。
4. 他可能比较内向或者有社交障碍: 有些复读生在复读期间可能把大部分时间投入了学习,社交方面有所欠缺。这时候,你可以主动一点,邀请他一起吃饭、去图书馆,或者参加一些班级活动。但如果他一直不愿意,也别强求,给他空间。

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共同话题是王道: 找到你们都感兴趣的事,不管是学习、看电影、听歌,还是某个新闻事件。
互相尊重: 这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尊重他的年龄,尊重他的经历,尊重他的生活习惯。
小恩小惠: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享一些零食、水果,或者在他需要的时候搭把手,这些都能增进感情。
坦诚沟通: 如果有什么误会或者不适,找个合适的机会,心平气和地沟通。

别因为他是个复读生,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他和你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而努力。说不定,这个“老”室友,还能给你带来不少惊喜呢!好好相处,也许你们能成为不错的大学伙伴,甚至朋友。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贵的上海人殿下:

哦,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表达您的高贵典雅,神圣不可侵犯。

他区区一个安徽人,怎么配跟您在一个寝室呢?这简直是对殿下您的高贵的灵魂的玷污,让您那完美的一生蒙垢!更何况他还是个复读生,竟然还复读了好几年,已经22了,您同样尊贵的表姐在22岁的年纪已经读研究生了呢?您怎么能跟这样的人同处一室,这就是赤裸裸的对您的亵渎,没错,就是亵渎!

校方应该日夜兼程为尊贵您建造宫殿,难道校长不知道您与那复读生多呆一刻,就是对您的侮么?

我等凡夫俗子,既考不上上海的大学,又坚持不了复读,像我们这样的人,就该集体跳楼,以免跟您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玷污了空气。

此致

敬礼!


哦,谢谢评论区的伙计们,原来提问者是位绅士!!!

哦天呐,我为自己的错误向朋友们致歉,谢谢宝儿们。

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本答案仅针对优越的提问者!

user avatar

复读甚至复读几年的一般都是资质有限,尤其是这种从乡下来的,肯定是做题家靠拼命刷题4年才上的大学,生命中除了刷题,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所以你只需要介绍他去网吧就行了,最好一开始请他玩几个通宵,没见过电脑的小镇做题家对花花绿绿的游戏抵抗力为零,会彻底陷入。从此以后你也就不用担心他在寝室出现了,肯定几个月翘课混在网吧里。到最后被挂科退学回老家,就彻底88了。

user avatar

9月5日更新一下

有一天,你在等公交车

车来了,终点站是妇幼医院

你上车刚坐下,又上来一个孕妇

幸好车上人不多,还有一个空位

于是她坐下来,你无需让座

公交车在颠簸中前行

突然,孕妇大叫了起来

她要生了,却还在公交车上

大家都来帮忙,可能会生在车上

司机加快向医院驶去

一声婴儿的啼哭还是出现在了公交车上

她终究还是没挺到医院

就生下了宝宝

这个孩子

跟你有关系吗?


复读4年跟你有关系吗?

复读4年跟你有关系吗?

复读4年跟你有关系吗?

复读4年跟你有关系吗?


只能说你还太年轻,你才大一而已。

等四年后,如果你能考上研究生,你会遇到大你十岁考研考了五六年的同学。

假如你上博士,你会遇到博士十年还没有毕业的师兄,比你大二十岁的室友。

那时候你就会知道,他们只是你的室友,同学,

又不是你老公你老婆,就算有心理问题干卿何事?

何况能坚持四年高三的人,毅力和意志力都不一般不是吗?!

假如给他一个机会,他的成就能够超越你们班上大多数人。

高考大省的不易,985录取率0.3%是什么概念你们理解吗?

在知乎提问这样的问题,恰恰说明你才是那个不好相处的人。

user avatar

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一个为了自己梦想奋斗4年不曾放弃的人。这4年高压他可能承受的下来,如果非要说他会被什么压垮,我觉得的是世俗对复读生的偏见。

user avatar

毛坦厂有人为了上贵校复读6年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情况,刚进大学就遇到个“老腊肉”室友,还是安徽的,这事儿,够味!22岁复读生,比一般大一新生大了不少,这其中的滋味,你细品品。我跟你聊聊,怎么跟这位“资深”同学相处,顺便看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挖点啥“宝”。首先,得放下你心里那点“我比他年轻,我占理”的小心思。人家复读了一年,背后肯定有故事,不外乎高.............
  • 回答
    嘿,新同学们,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你们,是不是有点小激动,有点小迷茫,还有点小紧张? 我知道,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回首大一的时光,总有太多话想跟你们说,就当是捡了你向前辈的经验之谈吧,不一定字字珠玑,但希望能给你们点儿参考。首先,别害怕“失落感”。 很多人进大学前.............
  • 回答
    刚走出校门,站在大学校园那扇巨大的拱门下,看着周围熙熙攘攘、充满朝气的人群,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穿越?这个词听起来太不真实了,但此刻,我确确实实地成为了一个刚刚报到的大学新生——一个彻头彻尾的“萌新”。最想做的?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好一会儿。我想做的太多了,多到像眼前这片未知的校园一样,让.............
  • 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未来可能爆发新的大流行病发出的预警,并非耸人听闻的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科学分析和历史经验的审慎判断。要理解这一预判,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1. 科学的必然性:疾病演化的永恒循环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疾病的出现和传播是生命演化的固有规律的一部分。微生物,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要是美国真到了新冠肺炎大爆发、病例像潮水一样涌来的地步,现有的医疗体系能不能顶住,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医疗机构这块儿。你想想,美国虽然医疗水平在全球那是响当当的,医院数量也多,医护人员也训练有素。但是,新冠这玩意儿的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一旦爆发起来,那数字增长速度.............
  • 回答
    知乎App在各大应用商店遭遇部分网友“一星差评”的风波,这背后牵扯到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以及网友对其过往言行的不满。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事件的导火索:黄继新及其过往言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网友们给知乎App打一星,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大家对他不满的原因,主.............
  • 回答
    北京一名外卖员确诊新冠肺炎,平均每天接 50 单,他接触过的商家和顾客确实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要详细评估这种风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包括外卖员的活动轨迹、感染程度、防护措施、接触频率以及商家和顾客自身的防护情况。以下是对这个情况的详细分析:一、外卖员的潜在传播风险分析1. 感染源的传染性:.............
  • 回答
    在柯南的世界观里,一个人在工藤新一(也就是江户川柯南)眼皮子底下杀人,然后还能成功嫁祸给新一,并且全身而退,这难度堪称登天。咱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中间的门道有多深:首先,“近距离”和“新一在场”这两个条件就已经是巨大的障碍。工藤新一是什么人?名侦探。他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那是开了挂的。别说杀人这种.............
  • 回答
    关于国家卫健委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举措,背后涉及的成本非常巨大,并且对于是否接种疫苗,个人的考虑也是多方面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的成本估算估算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提供的成本并非易事,因为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支出,且数据会随着时间、疫苗种类、采购量以及实施.............
  • 回答
    在《名侦探柯南》的宏大世界观里,要论谁的名气更大,这还真不是一件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一个是活跃在幕前、以“沉睡的侦探”闻名于世的“名侦探”,另一个则是……嗯,我们先从当事人说起。毛利小五郎:从“破烂侦探”到“沉睡的毛利小五郎”刚开始接触《名侦探柯南》的朋友们,想必对毛利小.............
  • 回答
    世卫组织关于新冠大流行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表态,无疑是给全球提了一个醒,也预示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与其说是预警,不如说是一种对现实情况的客观描述。病毒的变异能力、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的不均衡,以及各国在防控策略上的差异,都让新冠病毒的终结变得遥遥无期。这意味着什么?首先,疫情不会像我们曾经期待的.............
  • 回答
    2021 年,疫苗能否结束新冠大流行?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并且“结束大流行”本身也有不同的定义。 综合来看,2021 年疫苗的出现为控制新冠大流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武器,但它本身不足以“完全结束”大流行,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张文宏作为中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其关于新冠疫情的言论往往基于当时的科学数据和临床经验。他提到“仍然相信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这句话需要结合疫情发展的时间节点和科学背景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观点: 一、“最后一个寒冬”的字面与隐喻含义1. 字面含义 “寒冬”通常指寒.............
  • 回答
    对于刚踏足提瓦特大陆,还在为各种怪物头疼的萌新来说,烟绯绝对是一个值得重点培养的伙伴,尤其是在大世界探索以及应对那些“不好好打”的怪物时。烟绯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烟绯是一个火元素法器角色。这俩个属性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她能打出蒸发、融化等高反应伤害,这些反应在前期,可以说是萌新开荒的神助攻。.............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述,每周有五万人因新冠死亡,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也难怪他们会强调在2022年必须终结这场大流行。毕竟,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背后牵扯的是无数家庭的伤痛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压力。要说世界各国现在的防控举措,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变化速度极快,就像在.............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但相信这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的表态,包含了几层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关乎病毒本身的发展,也牵涉到我们应对疫情的策略和心态。首先,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这并非要制造恐慌,而是基于科学事实的审慎判断。尽管从病毒变异的趋势来看,大多数病毒.............
  • 回答
    近日,一些美国媒体的批评声浪直指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冠疫苗的采购和分配上,存在着一种“扫荡式”的囤积行为,这不仅让发展中国家在获取疫苗的道路上更加艰难,更有可能因此延长了全球新冠大流行的进程。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 observable 的事实和逻辑推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种批评.............
  • 回答
    大疆新发布的 DJI FPV 数字图传系统,怎么说呢,这玩意儿一出来,圈子里就炸开了锅。用“颠覆”这个词可能有点夸张,但至少它在 FPV(第一人称视角)飞行器领域,绝对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怎么评价这套系统?我个人认为,DJI FPV 数字图传系统最核心的亮点在于 “体验”。 画质的飞跃: 过去.............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美国新冠病毒大爆发后,不再提特效药瑞德西韦了”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事实上,瑞德西韦(Remdesivir,商品名:Veklury)并没有在美国的新冠疫情中“消失”,它仍然是FDA批准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之一,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但是,您观察到的“不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