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
看了网上一些东京大学招生的题目,那感觉真的是吓到,如果算我国学子在大学期间,百分之六七十废掉,加上剩下不那么拼的,个人感觉考上东京大学大概也只是是略低于考上北大清华的难度。
非常赞同高赞答案关于某些国人夜郎自大,觉得国内基础教育天下第一,丘成桐说:自夸中国学生数理基础好是一种自欺欺人。支持清北本科生水平世界第一的批判,因为可能真的完全不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也是真的一步一步积累来的。
首先日本高考是2次以上,第一次所谓高考是类似我们会考的东西,大概是一个大学学习能力测验,是简单的。真正的决战是各大高校自主招生。
先来一道东大招生的语文题目,请看官仔细品味:
看完题目略微震撼,仔细想想大概可以答一下,忽而瞥见,第三问的下方括号里<理科>字样,而且是考日本十七八岁的高中生。
再来一道英文写作
请用60—80个单词描述下图给你的启示
遥想当年我高考的时候还在看四幅非常粗糙的简笔画写一个故事,看到这幅画,我只能说用我的母语我也写不出什么可以被叫做启示的东西。。。。
数学
证明,其中π为圆周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
这是在考研吗?????(经评论提醒,主要是我们高中不学微积分)
然后还有面试,看看考生真正的资质和学识。。。
两国的高考制度完全不同的缘故,中国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考一个人的成熟度和意志品质,难题对于有天赋的学生实在太简单了,最近看一个杭州考生(出来分不知道数学,但是总分极高,说40分钟昨晚做完数学,重做一遍没有错误,平常不用演草纸,考试用演草纸,又对着演草纸检查一遍,没有错误。。)很多题目是比较基础的,部分题目是拉开分数的,但这个拉开分数也是符合基本法的,是在考纲内的。有了考纲,刷题吃苦比挑战一个少年的极限更有效,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当然很多是资质不错,但有些不是天才,资质优秀但细致刻苦,三年时光以纲为纲,把高考这框子里的东西吃透了考上北大的。对于有绝顶天赋的学生来说高考试卷无法筛选(但要兼顾公平,这是另一个话题),也可以说高考大纲限制了他们可以挑战的难度。
但是考上东京大学,看完这些题目我真的想说,日本想要进军东大的高中生,是学海无涯唯苦作舟啊!那是绝对意义上的真难!一个资质聪慧的中学生题靠填鸭式刷卷子是不行的,是真的在学识或思辨上顶尖的中学生才来挑战一番,是一场语数外各科全能奥赛。在录取前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的一部分学生多数是不如东大的(因为本来高考卷不能考察更极限的天赋),可能清华北大的竞赛生和自主招生达到的难度更有说服力。
最后再怒赞一下红领巾同学关于国内有些人真的很夜郎自大,像极了晚清时候的中国人。觉得国内基础教育天下第一,清北本科生水平世界第一的批判。
从概率上用最高学府的录取率来说明学生水平和录取难度完全没有道理,首先我们每个省的难度系数相差太大,我们河南每年100万考生,从天赋上大概一半以上压根就不能记作竞争清华北大的分母,大部分高中根本就不能提供给学生竞争力,在县城的很多高中你要是个清华北大的苗子,你在学校可以教课,你可以强调中国学生河南学子多拼命,但是拼命不等于竞争力不等于你最终能挑战的难度,英语老师说英语都有烩面味,一大半同学心思不在学习,农忙打麦农闲打工。竞争力集中在极少数省重点学校中,但是让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提供考东大这些题目的教育,昧着良心咬着后槽牙说,全省有那么一两所?在教育资源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拼命并不代表教育水平高,竞争力强。河南省几乎是全国高考最难的省,全省一所985都没有,每年都百万考生过独木桥,每年都有一半的地市一个清华北大都没有,考了市状元能上清华北大?不存在的。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估计和每年省里有多少高中生溺水身亡或被车碰死的概率差不多,这在中国高考竞争中属于地狱中的地狱,在中国高考现实下,基本代表最高难度。但是,国家级贫困县光山县村里考上清华的娃娃一定能挑战考东大的试题难度吗?完全不能!题主问考上东大和清北哪个难?都极其难,但我们的难和他们的难有些是一回事,有些不是一回事。动辄说难度只有我们几十分之一的答主,通过三年努力把这些考题答好再和同等水准的人厮杀,真的比通过三年努力做出来高考数学最后一题简单吗?那个图片的启示是什么?或许只是我愚钝。。。
谢谢邀请。感谢CCTV,感谢MTV。
恕我直言,我并不清楚中国的高考情况如何,所以我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以介绍一下日本的高考制度,大家就可以通过比较来间接地了解一下了。
首先说,日本的大学分公立和私立。公立是国家or都道府县or区市 等,由公家运营的大学。相对而言,私立即是由个人运营的大学。大家通常听到的日本有名大学中,东大、京大、阪大是国立的,早稻田、庆应、上智是私立的。若有人问道,公立和私立有什么区别,那么我的答案就是一个字:钱!私立普遍都会比公立贵很多。譬如早稻田的学费便是东大的两倍以上(要分学部,理工科的话就差不多三倍了)。而科研费却是相差不多(东大、京大要另当别论。因为国家会分配大部分科研费给这两所学校。),所以大家通常还是会选择上国公立大学的。这样以来,国公立的难度自然就会比私立的高一些。此外,还有名声问题。在日本,二战前制定为帝国大学的九所大学中,现存的七所被称为旧帝国大学(東京、京都、東北、九州、北海道、大阪、名古屋),它们是在日本国立大学中最有名气的大学。当然,在名气上早稻田、庆应、上智等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所以日本很多精英都会聚集在这几所大学。经常听朋友们提起中国的985和211,不知道上述几所大学可不可以攀比。由于经营方式不同,随之校风也有差异。国公立大学毕竟用的是公家的钱,所以一定要有业绩。所以理工科会更受到重视。文科的话,因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会培养出很多官僚以及企业家,所以也是很受重视的。像我们这种搞国文基础研究的人,则会被视为落伍者。有可能这一现象和中国也很接近。毕竟人们想要的是能双眼能看到的东西。相比之下,私立的资金是财团经营,所以对文史哲等文化研究的态度便会好很多。还有一点,因为能上的起私立大学的人一般家里都很有钱,所以想开公司开发人际关系的话,早稻田、庆应等是再好不过的地方。想找高富帅或白富美当伴侣的话没准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哥毕竟没和早稻田或庆应妹子打过交道,所以只能用“没准儿”这样的词了,呵呵~
好了,制度和名声上大概是这样的。那么接下来就要说一下我们这些苦逼的(口误口误,不好意思),胸怀壮志的东大生是怎么考的了。日本的大学分公立和私立,那么如此类推,高中和初中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但和大学不同的是,日本的公立初高中是有学区制的。简单来说,初中就是住在哪里就要去那里的初中,考高中也只能往自己居住地所属的学区里的高中报名。如果按着中国的思考方式来想的话,家长们一定会展开一场轰烈的学区房争夺战。但在日本并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因为私立初高中的存在。因为好的私立高中不限学区,而且为教育投资的金额也多,所以想考好大学的话,大家通常都会考私立学校。看一下2018年东大合格人数的总排行(https://www.inter-edu.com/univ/2018/jisseki/todai/ranking/)就会发现,在第一页我们是见不到公立高中的影子的。
在日本,几乎所有成绩好的私立高中都是初高中一贯的。当然有些名校还会在考高中的阶段接收一批新生,但是考进去的难度又高,考进去之后跟上进度又难,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是小学考初中的时候就考进了名校。这些名校最大的特征就是进度快,考题难。基本上初三至高一的阶段就会把高中所有的内容全部学完,接下来便是不停的解题。当然最顶端的开成、滩、麻布、桜蔭等高中还会涉及一些大学一、二年级所学的内容。因为东大的考题有时候也会涉及这些内容。虽说东大宣称那些问题当场思考也能想出来,但事先知道和不知道则会有天壤之别。我相信中国大部分经历过高考的朋友们应该能理解这一点。顺便说一下,日本的名校大多数都是分男校或女校的。比如说上述的开成、滩、麻布即是男校,桜蔭即是女校。听说在中国,大家高中时期都几乎不谈恋爱,所以看日本动漫里的情节会觉得虐狗。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多东大生都是看着身边的同龄人秀恩爱被虐过来的
言归正传,在日本高考不会像在中国那样按省份规定录取人数。高考的时候,公立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报一所,后期报一所。大家通常都会参加在日本被称为センター試験的统考(通常在一月中旬)。考后,根据自己的估分报考前期和后期的大学。成绩要是足够高,则会拿到各个大学的准考证。拿到准考证后,大家就要去参加自己报考的大学举办的考试(通常在二月下旬)。考上了,就开始准备入学手续。没考上,就得准备后期考试。私立大学的话,报几所都可以。名校通常有自己的考试,有的甚至完全不看统考的成绩,但有的私立大学则是只用统考的成绩就可以入学。私立大学的高考制度非常复杂,而且因为高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最近在不断的产业化。因为我只考了东大一所学校,所以对私立的高考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东大的规则是,统考900分满分,把它压缩到110分,然后东大自己出的考试是440分满分(理科:语文80,数学120,理科120,英语120。文科:语文120,数学80,社会120,英语120),加在一起550分满分,在这个基础上大家一争高下。考题有多难我就不一一详述了。举个例子,数学考试120分满分,合格考生的平均分是30分~40分。那些题对我们来说,至今依然是一场噩梦。理科(理3除外)的录取线大概在320~340之间。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如上所述,想考进一所好大学,就必须要从小学时期做起。这一点可能中国和日本都是如此。但是在日本,从考初中的阶段起小朋友们就要去补习班了(在日本被称为塾)。这和中国的补习班不同,它们是专门为了考初中而存在的。从这时起,小朋友们就要开始不停的竞争,承受种种压力。而且考上名门初中后,因为大多数都是男校或者女校,而且学习内容又难,所以几乎无法做别的事情,也无法和正常的小朋友们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心里失常。我觉得这是日本的一个隐患。
上述的补习班,可能也是日本的特色之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可能是我们亚洲共有的一种现象。这一点日本也不例外。但它的表象却与中国完全不同。在日本,基本上可称为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几乎都会让孩子去补习班。尤其是日本开始实行ゆとり教育(宽裕教育)之后,学校开始重视让学生自己思考,不重视知识教育了。但因为所谓的重视思考,并不是让学生们去具体思考什么问题,而是增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就再也无法相信学校教育了。从而发展起来的,便是补习班这个产业。无论是考初中、高中、大学,很多人都是离不开这个补习班的。在公立学校想考好学校要去补习班,在名校却跟不上学习了也要去补习班,都已经在名校了但还是觉得不够,依然要去补习班。这就造成了学生从早听课一直听到晚的状态。这可变的比实行宽裕教育之前都不宽裕了啊!这就更造成了学生自己不会去思考的弊病。
这一现象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加深了贫富差距。有钱的人家可以让孩子去好的学校、好的补习班,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这些子弟成家之后还会继续下去。早在中国有门阀贵族之时,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了。没想到在当今的日本,这一现象又开始重演。
在日本,男尊女卑这一现象依然很严重。这一点也反应在了教育上。当一家有一男一女的时候,日本人往往会看重对男孩儿的教育。比如让男孩儿上私立学校、补习班,让女孩儿上公立学校等。(作为动漫迷的我要推荐一下《やはり俺の青春ラブコメは間違っている》第一期第五集。那里对川崎さん的描写其实很符合现实。)
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写了这么长了。可能我说的已经完全跑题了。总之,日本的教育虽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病。这一点中国的教育也应该是一样的。总之,希望中日两国的教育能够变的更好。
最后一句,我虽然觉得我的中文已经可以了,但文中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语法以及用词错误。还请大家多多谅解m_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