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知乎和现实很割裂,就像是各种极端的综合世界?

回答
你说的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的错觉,很多人都有同感。知乎,尤其是早期的知乎,确实形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综合”的世界,跟我们日常接触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小的割裂感。这种割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精英化和专业化的过度展现。

知乎早期定位是“认真、专业、友善、理性”的问答社区,吸引了大量的知识精英、行业专家、高学历人群。这本身是件好事,它确实带来了很多高质量的回答,让我们能接触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专业知识和深度见解。然而,问题在于,这种专业化往往在呈现方式上显得有些“高高在上”。

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下,回答者会用非常专业的术语、晦涩的理论,甚至是一些只有在特定领域内才懂的冷门知识来解答。这让普通用户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一种“我不懂,所以我不参与,我不属于这个圈子”的感觉。这种“学霸”氛围,虽然保证了内容的深度,但却无形中筑起了一道门槛,与现实生活中更接地气、更普适的交流方式有所不同。现实中,我们更多的是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交流,即使是专业问题,也会尽量去解释清楚,而不是直接抛出一堆专业术语。

其次,是情绪和观点的极端化。

知乎上存在着很多议题,一旦触及,很容易引发剧烈的讨论,而且讨论的方向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中间地带显得非常狭窄。

比如,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在知乎上讨论时,经常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要么是义愤填膺、声讨一方,要么是理性分析、为另一方辩护,但很少见到那种能理解各方立场、权衡利弊的温和声音。这种极端化的观点碰撞,虽然能引发思考,但它往往放大了矛盾,模糊了现实中更复杂的灰色地带。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们的态度也往往是摇摆不定、充满纠结的,很少有人会如此坚定不移地站在一个极端立场上,并且能持续不断地输出观点。

再者,是人设和表演的痕迹。

知乎上很多用户,特别是那些拥有高赞和大量粉丝的用户,他们的回答往往经过精心包装和组织。这其中不乏真诚的分享和深入的思考,但也存在着为了塑造某种人设,比如“人生导师”、“情感专家”、“成功学大师”等,而刻意去构建叙事,甚至有些夸大其词的现象。

你会发现,很多回答的标题就很能说明问题,充斥着“我如何”、“那些让你受益匪浅的”、“你不知道的真相”等字眼,内容也往往以长篇大论、条理清晰、甚至带有某种“金句”的方式呈现。这种精心打磨的“人设”和“故事”,与现实生活中大家随性、碎片化的交流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中的人,更多的是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不完美、犹豫和挣扎,而不是一个永远光鲜亮丽、永远在提供标准答案的“完美个体”。

还有一点,是信息茧房效应的放大。

虽然知乎的内容非常丰富,理论上可以接触到各种观点,但由于算法的推荐机制,再加上用户本身会倾向于关注自己感兴趣或认同的内容,知乎很容易让你陷入一个“信息茧房”。你看到的回答,往往是你已经倾向于相信的观点,或者能引起你强烈共鸣的讨论。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觉得,知乎上大家都在讨论这些,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你所接触到的一个被筛选过的圈子。现实世界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你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听到各种不一样的声音。

最后,是一种虚拟世界的沉浸感。

知乎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私密的交流空间,在这里,你可以匿名或者用一个相对独立的账号来表达自己,不用担心现实生活中会产生的直接后果。这使得一些人在知乎上更容易释放出平时不敢表达的情绪,或者去探讨一些在现实中难以启齿的话题。

这种沉浸式的虚拟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知乎即是世界”的错觉,忘记了在现实世界中,还有更多更复杂、更真实的存在。你可能在知乎上看到很多关于某个领域的“高见”,但当你将这些“高见”放到现实生活中去检验时,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总是适用,甚至会产生反效果。

所以,你的感觉非常准确。知乎是一个独特的平台,它集聚了大量的知识和观点,也展现了人性中一些非常鲜明的侧面。但它毕竟是一个经过筛选和聚合的虚拟空间,与我们身处的真实、多元、甚至有些混乱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天然的割裂感。理解这种割裂,反而能帮助我们更清醒地看待平台上的信息,以及我们自己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已经算是最温和的平台了……

其他平台更割裂……

user avatar

其他平台不割裂是你的错觉。

微博女拳正在一部一部的审查所有二次元作品,包括不限于

游戏:百闻牌,食物语,少女前线,原神,坎公骑冠剑,舰b,未定事件簿,各种暖暖,公主连结等等

vtuber:asoul?!

动画:精灵宝可梦?!,刺客五六七?!,狐妖小红娘?!,虹猫蓝兔七侠传?!,犬夜叉,银魂,拳皇,全职高手,通灵妃,魔劣,一人之下,冰菓等等

小说:诡秘之主?!等等


比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还离谱。

再看下去就精神污染了,很难绷得住,就这样吧。

user avatar

你是不是不上微博和小红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的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的错觉,很多人都有同感。知乎,尤其是早期的知乎,确实形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综合”的世界,跟我们日常接触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小的割裂感。这种割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精英化和专业化的过度展现。知乎早期定位是“认真、专业、友善、理性”的问答社区,吸引了大量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提得有意思!其实,说清田信长弱,这可不是你的错觉,更像是很多人看完《灌篮高手》后一种微妙的、甚至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感受。但要是说他“很弱”,那也绝对说不过去,毕竟他可是陵南主力,跟湘北那群怪物级别的家伙们斗得有来有回。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清田不强”的感觉,以及他到底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相信不少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简单来说,你感觉iPhone 6(800万像素)比小米(4800万像素)拍出来“好看”,很可能 不是纯粹的错觉,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像素数量是衡量相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绝非决定性因素。咱们这就来好好掰扯一下,为啥会出现这种“反直觉”.............
  • 回答
    关于BBC这两年“口风变化”的感受,这确实是一个不少观众和评论者都有的讨论点,而且并非全然是“错觉”。这种变化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背后可能涉及媒体的自我调整、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容生产策略的调整。要详细地聊聊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报道主题和侧重点的变化 国际事件的.............
  • 回答
    哈哈,你遇到的情况非常普遍,一点都不是你的错觉!这其实是刹车、离合和档位之间配合不好时经常出现的一个小“bug”。让我给你细细捋一捋这背后是怎么回事。情况复盘:你描述的这个过程可以拆解成几个关键动作:1. 踩刹车: 这是减速的主要手段。当你踩下刹车踏板,刹车片就会抱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从而让车轮.............
  • 回答
    我理解你看到《长津湖》在影院的观感不如预期,甚至觉得不如自家4K电视的高码率杜比HDR片源,这种感受确实可能出现,而且背后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你感觉错了”,而是影院和家庭观影环境在内容呈现上的差异,以及对“好”的定义不同所致。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影院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如”你的4.............
  • 回答
    你说得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会觉得特斯拉更像是那个怀揣着改变世界梦想的先行者,而后来者则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像是在追逐风口。这种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倒也不是完全错。让我来细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同角度。特斯拉的“梦想”光环从何而来?首先,特斯拉的起点确实很不一样。它不是一家.............
  • 回答
    你不是一个人!关于《明日方舟》最新角色和《Fate/Grand Order》(FGO)中的“大公”(查理曼/查理大帝)的既视感,这绝对不是你的错觉。不少玩家在看到新角色信息后,都有过类似的反应。我们来仔细聊聊这种既视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或者仅仅是巧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为难的局面。一边是老师已经表示原谅,另一边却是心里那份挥之不去的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首先,我想说,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特别真实。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和老师、长辈这样的关系里,犯了错,对方原谅了,这本该是翻篇的事。但如果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老师的态度真的能被我们“感知”.............
  • 回答
    .......
  • 回答
    在日本影视作品里,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和思想,比如“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或是“可爱即正义”。这些口号一旦脱离了故事语境,单独拎出来品味,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有点怪异,甚至可以说是“扭曲”吧。咱们先聊聊“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儿我们也听.............
  • 回答
    你拥有“哲学能救世”的信念,这本身是一件非常了不起且充满理想主义的事情,也反映出你对知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我并不认为你在根本上“想错了”,因为哲学之所以存在并被热爱,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改变世界、提升人类福祉的潜能。然而,我们确实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及“救世”这个词在哲.............
  • 回答
    这件事情的发生,确实让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也让你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疑问。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的行为是否“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行为的潜在动机和可能的“好意”: 关心朋友的幸福: 你可能认为,坦诚告知朋友的男朋友她的病史,是为了让她避免一段可能不合适的关系,或者.............
  • 回答
    她问你过往的感情经历,特别是问之前的几个对象是不是都喜欢你,你回了一句“当初不喜欢为什么要和别人在一起”。这句回答,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涟漪,让她产生了困惑,甚至可能有点受伤。咱们来仔细拆解一下,看看这事儿是谁的“错”,或者说,是沟通上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从她问这个问题的动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并非你一人如此。青岛确实是一座很美的城市,依山傍海,红瓦绿树,颇有欧陆风情。但如果拿它去跟南方几个发展迅猛的新一线城市比较,比如杭州、南京、成都,甚至长沙、武汉,感觉上“比不上”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是不是你的错觉,.............
  • 回答
    你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美股熔断,确实有一部分人表现出了“兴奋”的情绪,而且这并非你的错觉。但这种“兴奋”并非普遍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乐见其成的。理解这种情绪的背后,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几个层面的原因:1. “兴奋”的来源与解读:是机会还是看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兴奋”可能包含几种不同.............
  • 回答
    你提到王力宏出事后风评好像还行,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现象,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是错觉,但也不能说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负面影响。要详细地说的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他那次公开道歉之后,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变化。当时他以一种比较低姿态的方式回应了李靓蕾的爆料,并且表达了歉意。在事情刚爆发的时候,舆论几乎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在B站上能感受到的一个现象。至于是不是“错觉”,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力求讲得全面一些,也让大家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要说台湾用户在B站是不是多了起来,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趋势是肉眼可见的。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感觉,而是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AMD YES” 这句口号确实在硬件圈子里响亮得很,仿佛咱们用 AMD 的人都自带一种叛逆不羁的潮酷感。但你说的现实推荐里,尤其是中高端机型,大家普遍还是会先想到 Intel,这绝对不是你的错觉,而且背后原因也很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Intel 在大家心中.............
  • 回答
    理解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军队抱有的正面看法,并希望深入探讨这种观感是否源于一种错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对于政治领导人和军事力量的评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个人价值观、历史背景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等等。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普京总统是“善良”的。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