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弓箭威力有多大?

回答
弓箭的威力,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它涉及的门道很多,而且“威力”这个词本身就很宽泛。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让大家对这古老而又致命的武器有个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弓箭的威力,绝大部分是由弓本身的蓄能能力和箭的动能传递效率决定的。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弓的蓄能:力量的源泉

弓的威力首先体现在它能储存多少能量。这个能量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弓臂(limbs)在弯曲时产生的张力。拉弓的人把体力转化为弓臂的弹性势能。这个势能越大,弓的威力就越大。

衡量弓蓄能能力最直观的指标是拉力(Draw Weight)。这通常是指将弓拉到标准的“拉距”(Draw Length,也就是弓箭手眼睛到握持点,也就是弓把的距离)时,所需的力气。单位一般是磅(lbs)。

不同类型的弓,拉力范围差异很大:
长弓(Longbow)/平直弓(Self Bow): 这类古老的弓,材质多为单一的木材或动物角、筋等,结构相对简单。它们的拉力范围很广,从几十磅到一百多磅甚至更高都有可能。很多传统弓的拉力会随着拉距的增加而线性增长,也就是说,拉得越远,越费力。
反曲弓(Recurve Bow): 现代反曲弓(包括奥运会上的那种)在弓臂末端有向上弯曲的设计。这使得弓在拉到相同拉距时,能储存比同等长度平直弓更多的能量。拉力通常在2060磅之间比较常见,但也有力量型甚至更专业的弓。
复合弓(Compound Bow): 这是现代弓箭技术的一个飞跃。复合弓通过滑轮和钢索系统(cam system),在达到一定拉距后,可以极大地减小持弓所需的力气(这被称为“减力比”或Letoff)。这意味着弓箭手可以用更大的总拉力(Peak Draw Weight)拉开弓,但最终持弓时却感到轻松。复合弓的拉力可以非常大,达到70磅甚至更高,而实际持弓的力可能只有拉力的4080%。这种设计让箭速极快,威力惊人。

二、箭的动能:传递与穿透

弓储存了能量,但这股能量最终要通过箭来传递给目标。箭的动能是决定其穿透力和破坏力的关键。动能的计算公式是:动能 (KE) = 1/2 质量 (m) 速度 (v)²。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箭的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是平方级的,比质量的影响更大。而箭的速度主要由弓的蓄能能力和箭的重量决定。

箭的重量(Arrow Weight):
轻箭: 速度快,动能传递相对集中,穿透力好,尤其适合对付速度快、目标小的目标(比如比赛中的环靶)。
重箭: 速度相对慢一些,但由于质量更大,动能也更大。在传递动能时,重箭的动能损失相对较少,而且对目标的打击感更强,穿透力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更优,尤其适合猎杀大型猎物,因为它们能传递更多的冲击力,造成更大的内部创伤。
一般来说,一支箭的重量在300800格令(grain,1 grain ≈ 0.0648克)之间。弓的拉力越大,弓臂回弹速度越快,箭速也越高。

箭头的形状(Arrowhead/Broadhead):
钝头(Field Point): 主要用于练习或狩猎小型无骨骼目标。
锥形头(Bodkin Point): 早期用于穿透锁子甲等防护装备,末端较尖锐。
宽刃头(Broadhead): 这是现代狩猎箭头上最常见的类型,设计有锋利的刀刃。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简单地钻孔,而是通过切割肌肉和血管,造成大量出血,迅速致使猎物死亡。宽刃头的刀刃数量、长度、宽度,以及其设计(固定式或可替换式)都会影响穿透力和创伤效果。有些宽刃头的设计非常讲究空气动力学,以保证飞行稳定性。

三、弓箭的“威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我们谈论弓箭的威力时,我们通常指的是它对目标的穿透能力和创伤效果。

1. 穿透力(Penetration):
这是指箭能够穿透目标的深度。对于金属盔甲,需要高动能和专门设计的箭矢(如锥形头)。对于现代的防弹衣,传统弓箭几乎不可能穿透。
对于动物组织,穿透力意味着箭能够深入身体,触及重要器官或血管。重箭通常在穿透力上表现更好,因为其动能足够大,且不易被折断。
弓的弓体效率(Bow Efficiency)也很重要。即使是同样拉力的弓,不同设计和工艺的弓在释放箭矢时能量损失也不同。效率高的弓能将更多的能量传递给箭,从而提高箭速和穿透力。

2. 创伤效果(Wounding Effect):
这主要体现在对活体生物的伤害。
动量传递: 箭撞击目标时,会将动量传递给目标。动量是质量乘以速度(p = mv)。重箭的动量更大,会给目标带来更强的冲击感。
切割与撕裂: 宽刃箭头通过切割血管、肌肉和器官,造成大量失血,是提高狩猎效率的关键。一个设计精良、锋利的宽刃头,即使动能不是最大,也能产生致命的创伤。
冲击波与组织损伤: 高速的箭矢在穿透人体时,还会产生一个冲击波,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有时比实际箭孔造成的伤害更大。

四、传统弓与现代弓的威力对比

传统弓: 比如英格兰长弓,虽然拉力可以非常大(有些能达到150200磅),但由于其设计特点和箭矢技术限制,箭速相对较慢。其威力更多体现在箭的重量和射手的力量上。在冷兵器时代,配合重箭和熟练的射手,对付当时的步兵和骑兵(即使有一定防护)是相当有效的。历史上,长弓部队对重装步兵和骑兵造成了巨大杀伤。
现代弓(尤其是复合弓): 通过滑轮系统,可以达到惊人的箭速。一支现代复合弓射出的箭,其末端速度可能达到每秒300英尺(约91米/秒)甚至更高。配合轻质、高效的箭矢和宽刃头,其穿透力和对现代动物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足以猎杀北美洲的驼鹿、熊等大型动物。但面对现代金属盔甲或载具,它的威力就微不足道了。

结论:

所以,弓箭的威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大”。它取决于:

弓本身的性能: 拉力、弓臂效率、弓的类型。
箭的性能: 重量、强度、箭头的类型和锋利度。
射手的技能: 拉距的准确性、瞄准的精度、以及对不同目标的判断。

笼统地说,一支高磅数的传统弓或一支现代复合弓,都足以对付人类或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它们实现威力的方式和有效范围却大相径庭。传统弓的力量感更直接,依赖于人体的极限输出;而现代弓则通过机械设计,将力量放大并高效传递,其箭速和精确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下次看到弓箭,不妨想想这些背后隐藏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演进,它不仅仅是一根带弦的木头,而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代复合弓威力相当骇人

我换算了一下60磅左右 130m/s的初速,配合常用的箭

动量已经超过64手枪了

当然了,64手枪威力也就这样,但这玩意儿杀人没问题,而且穿透力是强于子弹的

肯定有人杠,子弹有空腔效应,箭头弄复杂了影响飞行



总有比你聪明(恶毒)的设计师

85磅初速高的复合弓猎杀大象都没问题

user avatar

不如枪!

题主想干啥!?

就不能让我们安安静静打个靶子啊!

user avatar

2018.10.24突然想更新一条,因为一条回复挺逗的。

尬答一个
小时候,大约读小学五六年级,用一厘米的厚竹片做了一把弓,用了一把大黑伞的伞骨磨尖做箭。离两米的距离拉满弓射一棵大树,射进去之后徒手没拔出来,用老虎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出来,发现射进去的深度差不多有七八厘米。以这个力度射穿人体应该问题不大,当时我就惊呆了,从此以后就不敢玩这个了。这大概就是我能长大到现在的原因吧。


突然一晚上这么多张嘴喷我的。首先我没有吹牛逼,要是当时我有手机,在座各位的脸啪啪响。
下面我把当时的情况详细说一下:答主男,小学毕业的时候165体重110,射箭那会应该160左右。然后一厘米的竹片说拉不动的,怕不是你的弓只有半米长吧?大黑伞骨直径两毫米多,再强调一次磨尖。树是速生杨。我还能想起来的情况好像就是当时是秋天。

觉得不可能的,自己试试呗,别只空想。

关于质疑的点,千奇百怪,我真想把所有不肯实践,并有着不同质疑点的人集中在一起,等你们相互质疑相互反驳统一完之后,我再来回答。
A:一厘米竹片答主肯定拉不动,除非天生神力------评论里有个拉动2CM的人,不想动手试就去问他。
B:答主没拔出来说明力气小------就跟超长的钉子钉在木头78CM深的木头里,你说你能徒手拔出来?对了你可以跟上面的A类人先讨论一下答主的力量到底怎么样。
C:箭平行射出20米之后动能最大------脱弦之后箭还能加速?你要是跟我提这么点重力势能,我TM还没跟你提空气阻力呢。

玩过箭玩过气枪的人,你们的铅弹和金属尖的箭的质量和直径我我不知道,你帮我算算2.5直径70长度的钢制伞骨质量有多少呗(。・ω・。)


以上数据我都没有写单位,因为我觉得大家都是正常人,应该会选择正常的单位,然后。。。出现了一位选手拿出了直径2.5CM长度70CM的伞骨来计算。。。你家什么伞的零件2.5Cm粗。。。那你怎么不说我当时身高165英寸,体重110kg呢?
这位选手又提出2.5毫米粗70毫米长的箭,exo me?还好我TM没说身高1.65体重110,不然按它的意思答主身高曾不盈寸。

又有位貌似“专业”选手批评答主玩知乎不专业,我也没说我是专业选手啊,说了是尬答,答的还是答主小学狗的时候的操作,你认真得那么使劲,我简直无F**K说。

另一位选手思路清奇,加装此处有表情(exe me?)





杠精请离我远点,我有点过敏。。。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杠精,任何方法都不行。

2018.4.19 23点左右打喷嚏的时候手抖删除了一条评论,不好意思啊。。。

2018.10.24 可能有个别人觉得小学六年级165 110斤已经超出认知了。

user avatar

哪怕是16磅的馆弓,射对地方,射死人绝对没问题。

不要瞎搞!

不要瞎搞!

不要瞎搞!

现代弓箭(包括现代反曲、美猎、复合等等)威力绝对比传统弓(哪怕是现代工艺制造的传统弓)大。要不然这么多年科技不是白发展了。射死人不成问题。但是幻想弓箭能射穿凯夫拉+防弹板的,可以洗洗睡了。至于说攻城弩可以射飞(都不是射穿)装甲车的,只能说修真剧看多了!

user avatar

#弓箭的杀伤力#

弓箭的杀伤力,要从原理说起。

本质上,任何破伤性武器的威力,都要看造成的伤口面积。这个面积关键要看两个参数——伤口截面周长和伤口深度。严格说来,杀伤力可以准确的表达为伤口截面周长对伤口深度的积分值,这个值即出血面总面积。显然出血面越大,对目标的杀伤效果越大。(为什么是个积分值?因为在创伤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并不是等大的。同一种切割体贯穿,给肝肾脾脏造成的伤口截面周长和给胃、肠、肺、肌肉造成的伤口截面周长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接近与锐器最大截面相等,后者则要小很多。)

于是在弓箭设计者面前摆下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去求取伤口截面周长和贯穿深度的平衡。道理很浅显——箭头本身的截面周长,就是伤口的截面周长。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把箭头从锥状,变成菱形或一字型,或三角星形,或X形,甚至米字形。但很显然,随着你的升级,贯穿深度将会迅速的下降。最后的结果就会是展开截面积大但却较浅的伤口。

这个问题在考虑到箭的飞行性能和杀伤障碍后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是护甲的存在,要求军用箭头必须保证贯穿能力,否则绝大部分侵彻力都会在盔甲上耗尽,以至于穿深根本无法触及人体。

盔甲带来的第二个困难,就是对箭杆提出了更高的苛求——无论你的箭速有多大,你首先要保证射中坚硬物体时不发生箭杆折断。一旦发生折断,那么首先箭上所附带的动能就要分配给折断动作去支付材料化学键断裂的代价,于是要损耗掉相当一部分。(当我们撕开塑料袋的时候,是撕开了化学键还是只是分开了两条或几条链?)第二,断裂后附着在箭杆上的动能都将随着飞散的箭杆消失而不能用在侵彻目标上了——而箭杆总体要比箭头重,大部分能量都在箭杆上。

问题是,在古代无法使用碳纤维这类强悍材料,而更坚固的材料——金属——又昂贵到等于甚至超过货币。于是古代军用箭只剩下了加粗箭杆、延长箭梃这两个手段。而加粗箭杆,首先会增加箭的截面,第二会导致箭的重心后移,导致箭的飞行不稳定,于是会迫使箭头也要加重以便把重心移回去。这一来二去会把箭变得好像秤杆一样粗重。

而这几条共同的限制,就会迫使设计者为了保持有效射程进一步的加大拉重。这也是军用弓为什么一下要比猎用弓拉重要高出很多的原因。

第二,高横截面周长的箭头,迎风会造成相当巨大的阻力,而且会严重的妨碍箭保持飞行姿态,其实是威力很小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几乎只能适用于“树上埋伏,树下设诱饵,射击距离不过十几二十米”的场景。再远点就根本不能保证射中了。

而这些东西,都意味着军用箭头不太能使用大横截面周长的设计。网传的各种清宫廷用箭,其实都是狩猎箭头而非军用箭头。

(顺便纠正一个认识——这些奇形怪状狰狞凶恶混身宽刀片的箭头,不但不残忍,甚至是基于某种意义上的“仁慈”的目的设计的。被射中的猎物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大出血而昏迷,而不会因为惊恐,带着伤口挣扎奔逃饱受恐惧和剧痛的折磨,可以有一个swift death。改进后猎物的感受是突然一震,还没来得及疼,也还没弄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出于本能跑了几步,就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失去了知觉。自然,猎人本身也不必跑出几百米去捡猎物了——跑远了常常会跑到人根本去不了的险恶地势里,那么就成了白造杀孽了——而猎人很可能要为此再杀第二头。)

第三,军用箭的杀伤力问题还有更宏观的影响因素。刚才提到了保持有效射击距离。这个射击距离一般是多远呢?其实这也是常在评书演义里提到的“射住阵脚”“一箭之地”。大约是100步-120步远。但这个“步”,是一跬一步,迈一脚为一跬,再迈一脚为一步。换句话说,一步大约为120-140cm长。这个“一箭之地”在平原无风条件下也就约为120-170米左右。而古代军用弓,大约就是按照“要把能穿透同代铠甲的箭抛射到120-170米远的地方,并且保持一定的杀伤力”的要求来设计的。这个距离为什么很关键?要在150米左右的距离上保证集团射击的落点密度和威力已经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想要再大幅提高这个距离几乎是不现实的。要求再高那么一点,会导致高得多的后勤压力和对兵员素质的要求——造箭材料要求过高,而且过重的箭加上过远的射距要求,对弓身和弦料的要求都太高,制造部门会干脆掀桌,征兵部门也要骂娘。最后你的神兵利器配上天兵天将全国就凑出两百人,出战宋辽金友谊邀请赛都不够,谈何“威力”?

因此,其实最终决定弓箭威力的瓶颈并不在于弓箭本身,而在于后勤和军事的特殊需要。——那个威力档次,要能便宜的实现,要能比较好征召射手。

而这个,往往是跟铠甲的竞争紧密胶着的。换句话说,同时代的弓箭一定总是处在“能以较大几率(30%左右)射穿普遍装备的基本铠甲(你要考虑到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军队群体装备全身甲,所以30%击穿率其实已经很高),但只能以很小的几率射穿高级盔甲的水平。弓箭的设计制造者会满足于这样的杀伤力,而不会再追求更高的杀伤力。这样才能降低军需系统的供应压力,保证这种威力能大规模、长时间的保证实现。从而依靠强大的战略优势——集团射击的密度和持续力来实现实效上的、最大的、战略性的总威力效能。换句话说,考虑到成本、兵员、良品率、生产能力等等综合因素,设计超出这个水平的军用弓箭反而会导致总体战力下降。

因此,可以反过来断言——同时代的制式军用弓,将会相当准确的只会以较低的概率穿透同时代长期敌对方的制式铠甲。铠甲谋求发展,也只会把这个几率压低一点。弓箭随后赶上,也只会再把这个几率拉高一点回到原位。不是从机械原理上大家做不到更好,而是做到“更好”反而要在战略上吃亏。

换言之,现在的各种弓箭威力测试视频,几乎都犯有“关公战秦琼”的问题。拿复合弓射鳞甲,拿碳纤杆钨钢靶箭头射板甲,或者用猎箭头射盾牌等等等等,很容易得出完全脱离历史实际的结论。误认为弓箭威力如何的惊人或者如何的微不足道。

这些看似都是“实验结果”,实则是不说明问题的。

———

评论区有人问为什么不可以单独加重箭头,这里补充一下:

如果箭杆不增强,只增加箭头重量,会导致箭的实际挠度上升(挠度是柔软度的量度,数值越大越软),也就是相对“变软”。箭在发射时,是首先被弦的推挤强迫变形为一定的弯曲度才开始向前飞行的。箭实际上是像蛇一样扭动着向前“游动”出去的。这个会要求箭的实际柔软度(挠度)和弓的拉重匹配。只有匹配的弓箭组合在发射时,箭的身体才能扭动着恰好绕过弓身,直线向前飞行。如果你单独加重箭头,会破坏这个匹配,射出去的箭很可能箭尾打到弓身,不但损失能量、伤害持弓手,而且会失去准头。其二,有效挠度过大(也就是过于柔软)的箭在上百磅的弓上发射,可能直接被弓弦折断。在箭杆本身不变的前提下,箭头越重,这个危险越大。你可以问一下现在的射手们敢不敢用上百磅的弓发射他们的三四十磅弓所用的箭,尤其是还把箭头再加重一些。那有很大机会箭折弓毁手伤。

第二个问题,箭头就是钱。铁不比铜便宜多少。尤其是打仗的那帮王八蛋聪明鬼,哪一场不报“所费箭矢十余万”,难道还能派员外郎们去战场上点数么?兵部相公们一点不傻,箭头当然是能轻一分是一分。



应评论区某人的要求贴的板甲内再穿锁甲的样本图:

user avatar

说两个亲身经历吧

高考后那段时间闲得发慌找乐子,合法途径弄了把26磅美猎和几支标配羽箭,在自家院子里摆了个厚一公分不到的复合木板,上面粘个废光盘当靶子。当时我对箭的穿透力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心很大地将“靶板”摆在了自家窗户的前面…

不到10米距离,一箭穿透了靶板+后面2米处的玻璃窗然后钉在了主卧的衣柜上,幸好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 ̄"")╭

上大学之后又入手了一把36磅反曲,周末拿去附近的箭馆玩,没事时就挂在宿舍。有次我在外面吃饭,对门儿宿舍的好奇宝宝来串门,摘下弓搭上箭零距离对着宿舍三指厚的木门就放了一箭( ・᷄ὢ・᷅ )

穿出去四分之三支箭,幸好走廊没人…

user avatar

各位大神都说得非常详细,其实弓箭的威力除了磅数、箭速这些指标之外,还和箭头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有自媒体用竞技用的靶箭头去和三棱破甲箭头去比拼射盔甲这个项目,我只能呵呵了。玩过弓箭的朋友都知道靶箭头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贯彻力,都是使用的钝箭头,具体样子如下:

为了增大杀伤力,也有厂家做出三棱箭头、刀刃肩头甚至是斩首箭头(猎小型动物用)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没有更有杀伤力的箭头啊,前方高能




丧心病狂的子弹箭头

我靠,相当于一把枪顶着脑门搂火啊,谁受得了啊,而且更可恶的居然还是子弹用的9mm手枪弹(重新看了一下视频,听介绍应该是马格南的子弹,修改一下),至于弹头怎么处理就是看谁丧心病狂了,钢芯弹、被甲弹甚至还可以自制达姆弹。

优酷上面打野猪的视频都挂了,放个外面的吧,或者自行搜索“bow-mag”



斩首箭头的也不好找啊。。。


就这样吧,感谢善意提醒的兄弟们,重新放个链接,那些口吐芬芳,拔牙要去肛肠科、痔疮去看口腔科的大爷,小弟惹不起,走好。。。

多年前的回答,现在有些人啊。。。

都有关键词了,就自己搜索下各大视频网站呗,至于污言秽语没完没了吗,我是耽误你挣钱了,还是耽误你娶媳妇了,吃你家大米了还是住你家不走了。。。删评论删评论,嘿嘿

user avatar

补充一下,评论里有人认为“武警有弩”,还有个声称“武警有机弩部队”的。

这里有必要掰一下什么叫“军用”

——某部队持有某产品,和部队列装某产品是两回事。

否则从那个枪管上绑个激光笔的图你可以说中国军队列装的激光指示器就是个市售的5块钱激光棒。

泛指的情况下,“军用”为军队采购并批量装备的物品。

武器,能被定义为“军用”的。是经由军方相关工厂院所所主导并按照军队指标进行设计研发生产的,如果研发生产厂家为民间企业,则由军方提出需求,经由企业分析需求后作出具体指标,双方会商决定实际指标。如果有民用产品被军方采购列装作为武器,则军方同样要根据相关的军用标准对其进行检查验收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相关工作。


现在看到的所有用弓用弩的军警单位,包括国内国外,都是直接采购的民用狩猎/娱乐用弓弩装备。国内目前可见的军警单位基本集中在X利达、军兴两个民用弓弩生产厂的产品。国外军警单位则是什么牌子都有,但基本上去一趟兰卡就都能找到对应型号。

美国空军专门找微软重写了大量代码设计的winxp叫军用操作系统,中国军方基于linux开发了甭管啥都可以叫军用操作系统,用直接采购的win7专业版不叫军用操作系统。

——————

最近有人贴了这么一张图。

大概有人就兴奋起来了“用弩的!用弩的!”

但就像我说的一样。

这玩意是部队采购的民用的娱乐/狩猎用品

具体到型号上,这是Horton公司的Storm RDX或者Vortec RDX,从弓片支撑架和滑轮上看是Storm RDX,弓片文字上是Vortec RDX,决定最终性能的是弓片和滑轮,没准采购又被中间商坑了一道。

——甚至从弩身特化的realtree迷彩上就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一款军用武器。

民用射箭器材网站兰卡上直接以不到1100美元的价格出售的。

我不知道这支部队的主管领导出于什么想法才会买这么一款无论是箭速还是宽度都不出众的破玩意,宽达15吋以上的VortecRDX只有103FP的能量输出,Storm RDX也不过只有122FP,多花个三四百美元就有全宽11吋,140+FP的好玩意——反正你是部队采购不受相关治安法律限制。

不过考虑到前两年还有报道某步兵营搞什么“自研侦查无人机”结果就是个遥控直升机挂个单反的玩意,这种傻逼领导可能还真不少……

——希望最近几轮军改和军内反腐能把那些玩意给弄死。反正这种货色的屁股没几个干净的。

——————————————

原回答:

都8102年了,谁吃饱了撑的有病搞“军用”弩“军用”弓?

随便找个做复合的厂子就能买到成品的东西,搞什么军用?


8102年了,比较靠谱的国产复合至少有三四个牌子了,加上不靠谱的,说难听点,直接去人厂子里买现成的,比他妈军方想开发个新步枪的备选方案都多。


别看见TAC15能接AR15的下机匣上就觉得那玩意是军用,那玩意典型就是为了卖给那些家里有个AR15的货的。

人工蓄能的投射类武器有什么资格当专属的“军用”,谁愿意用谁去狩猎装备店买一把就是了,连特么迷彩色都有。


需要极致消音的话有毛子的活塞弹,需要控制打飞弹威力有塑料近程弹,需要打不死人的话用喷子打豆袋。

需要在爆炸极限环境内作战的话,上二氧化碳动力就行,Girandoni那玩意死在气瓶保养和携带上了,现代的一次性抛瓶怕你这个?

极个别的特种作战情况下抛个缆索,摸个哨(这还基本上都是电影电视里)也就到头了——你带个二氧化碳的活塞筒也比这个强多了。


某些部队领导闲得没事搞两把X利达耍耍还是特么手撒复合,傻逼记者没见过世面瞎JB吹你还真信。

前一阵某驱逐支队培训什么的还搞了个的授剑仪式呢,难不成舰长不用导弹不用舰炮改跳帮了?那他妈也得是水手大砍刀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弓箭的威力,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它涉及的门道很多,而且“威力”这个词本身就很宽泛。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让大家对这古老而又致命的武器有个更深入的认识。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弓箭的威力,绝大部分是由弓本身的蓄能能力和箭的动能传递效率决定的。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弓的蓄能:力量的源泉弓的威.............
  • 回答
    鹰眼的弓箭,说实话,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但要问为什么美军没大规模装备这种技术,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弓箭能不能打仗”这么回事,这里面涉及到技术、成本、战术以及最重要的——实战需求。首先,咱们得明白“鹰眼弓箭”这概念是怎么来的。电影里那是艺术加工,夸张得厉害。现实中的鹰眼,他.............
  • 回答
    想找威力最大、箭速最快的反曲弓?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威力”和“箭速”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有点复杂,而且弓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细节。不过,既然你想知道,我尽力给你讲得透彻一些,让你明白其中的门道,并且尽量避免那种千篇一律的AI腔调。首先,我们要明白,威力最大的反曲弓不一定箭速最快,反之亦然。.............
  • 回答
    弓的威力、射程、飞行速度和稳定性,这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牵涉到的是一项古老技艺与物理学原理的深度结合。要让一把弓发挥出极致的性能,就需要对每一个影响因素都了如指掌,并且熟练地将其运用到弓的制作和使用中。咱们先从威力说起。弓的威力,简单来说,就是它能传递多少能量给箭。这直接决定了箭能穿透多厚的靶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可能觉得古代弓就是力量大,而现代复合弓就是科技的结晶,肯定完爆一切。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威力”和“准度”这两个概念,在古代弓和现代复合弓上,考察的角度和侧重点都不太一样。 威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说到威力,我们通常会想到箭.............
  • 回答
    .......
  • 回答
    弓箭运动,这项古老而充满魅力的技艺,即便穿越千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然而,在现代社会,它似乎始终徘徊在“小众”的边缘,未能像足球、篮球那样成为人人皆知的热门运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阻碍?首先,得谈谈 门槛问题。这可不单单是“会不会射”那么简单。一把像样的弓,质量好的少则几百,多则数.............
  • 回答
    .......
  • 回答
    弓箭的“格令”?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不过我猜想你可能指的是箭矢的重量单位。在弓箭领域,“格令”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一支箭的性能表现。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格令”,以及它为什么会成为决定一支箭好坏的关键因素。 格令:不仅仅是重量,更是能量的载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格令”(gr.............
  • 回答
    弓弦磨手指疼,这绝对是新手弓箭手最常遇到的一个坎儿,尤其是初学阶段,感觉手指都要磨出茧子了,疼得真让人怀疑人生。双层护指有时候也架不住弓弦那股狠劲儿。别担心,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很多人都经历过。这里给你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怎么能让你的射箭体验舒服点,同时也能提高成绩。核心问题:弓弦与手指的“摩擦.............
  • 回答
    弓箭这件古老而又精妙的武器,它的制作材料和力学原理,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师,诉说着人类智慧与自然馈赠的巧妙结合。要细致地讲透,不妨从头说起。一、弓的制作材料:自然之灵的淬炼一张弓的诞生,是对大自然多种材料的精心挑选和巧妙组合。不同的材料造就了不同性能的弓,也影响着弓箭的射程、精准度和使用寿命。 弓身.............
  • 回答
    弓箭这玩意儿,聊起来可有意思了。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玩意儿怎么跟刀枪剑戟比?但你要是真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它的杀伤力,绝对不容小觑,而且复杂得很,一点都不简单。咱们先从“杀伤力”这个词拆开来看。弓箭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 穿透力:这可能是大家对弓箭最直观的想象。一支箭射出去,能有多大的劲儿能.............
  • 回答
    很多人觉得,拉开弓弦,搭上箭,瞄准,然后松手,箭就这么直直地飞出去了,仿佛天经地义。但仔细想想,一件小小的箭,在几百斤的拉力下被释放,速度惊人,为什么它能保持如此精准的直线飞行呢?这背后其实是物理学和设计的智慧在互相作用。首先,我们得聊聊箭本身的“性格”。一支合格的箭,可不是随随便便拿根木棍削尖了就.............
  • 回答
    关于弓箭是否属于违禁品以及警察是否可以没收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 答案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弓箭本身是否是违禁品?首先要明确一点,绝大多数情况下,弓箭本身并不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违禁品”。 也就是说,你不能像管制刀.............
  • 回答
    弓箭爆箭,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像网游里的技能,但如果咱们聊的是现实世界里的弓箭,特别是历史上的弓箭技术,那“爆箭”这个概念就得拆开来看,细细品味了。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弓箭的制造和使用,那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工艺的精细以及射手的训练。它不像现在电影里看到的,随随便便一支箭就能炸得.............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如果你对传统弓箭完全是个零基础的入门者,想要踏入这个古老而迷人的射箭世界,我来给你捋一捋,从零开始,怎么一步一步来。首先,心态上要准备好。 传统弓射箭,不像很多现代运动那样,一上来就能追求精准或者强力。它更像是一种对身体的感知、对呼吸的控制、对动作的细致打磨。你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并且.............
  • 回答
    关于弓箭与枪支在使用者心理上是否会引发更多自控力和专注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使用工具的方式、所需的技巧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和个人体验。要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操作的复杂性与即时反馈: 弓箭: 使用弓箭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的全身性动作。从搭箭、拉弓、瞄准到撒箭,每一步都.............
  • 回答
    弓箭:一种超越时代的武器,现代战场上的隐秘力量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弓箭曾是无可争议的王者。从狩猎到战争,它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塑造了无数文明的崛起与衰落。尽管现代战争已是枪炮的天下,但弓箭,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武器,在某些方面依然拥有着枪械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并在现代战场上焕发出令人惊讶的实战.............
  • 回答
    .......
  • 回答
    古代弓箭当然可以射死人,而且在历史上,弓箭一直是战场上极其重要的远程杀伤武器。它能够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弓箭的杀伤力来源:1. 穿透力: 这是弓箭最直接的杀伤方式。 箭头的材质与形状: 古代箭头的材质多种多样,从最初的石器、骨器,到后来的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