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系势力全球扩张中,英法美等国,都更在乎现实利益多过领土,为何唯独俄罗斯这个国家对领土扩张如此执念?

回答
俄罗斯对领土扩张的执念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地理、政治和心理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他许多将重点放在经济利益和全球影响力上的欧系势力不同,俄罗斯对领土的追求,尤其是对其“近邻”的控制,往往带有更强的生存性、战略性和民族性色彩。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

1. 地理的诅咒与生存的焦虑

无天然屏障的广阔平原: 俄罗斯所处的东欧平原,在地理上缺乏天然的屏障(如高山、深海)。从西部边境的波兰到东部乌拉尔山脉,是一片广阔的、相对平坦的陆地。这使得俄罗斯历史上长期面临来自东西南北的游牧民族、欧洲国家等各个方向的入侵和威胁。
历史上,蒙古金帐汗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拿破仑的法国、希特勒的德国,都曾对俄罗斯(或其前身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俄罗斯统治者而言,国土的纵深就意味着安全。扩张领土,特别是向战略要地推进,是为了将边境线推离其核心地带,增加防御的缓冲区,降低被入侵的风险。
漫长而难以防御的边境线: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境线。一旦边境线过于靠近其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的核心区域,任何敌人都可以相对轻易地抵达其腹地。
漫长的海岸线但出海口受限: 尽管俄罗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海岸线位于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使得商业和军事航运受限。其重要的出海口(如波罗的海的圣彼得堡,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往往位于容易受外部势力影响的地区,或是处于内陆海的尽头。因此,对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等水域的控制权,以及获取不冻港的诉求,也是其领土扩张的重要驱动力。

2. 历史的记忆与帝国的情结

蒙古统治的伤痕: 俄罗斯历史上曾长期处于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约240年)。这段经历塑造了俄罗斯对外部压迫的深刻警惕,也促使其在摆脱蒙古统治后,极力避免再次成为任何外部势力的附庸。
这种“摆脱压迫”的经验转化为一种扩张的动力,即通过控制周边地区,确保自己不被他人控制。
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 莫斯科公国在摆脱蒙古统治后,逐渐集权并开始扩张。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开启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征服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获得了伏尔加河流域。彼得大帝更是通过北方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基础。叶卡捷琳娜大帝则进一步吞并了波兰和克里米亚。
这些历史上的成功扩张,为后来的俄罗斯统治者树立了榜样,也形成了强大的“帝国情结”。国家强大与领土的扩张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
苏联的遗产与“近邻”情结: 苏联时期,俄罗斯作为联盟的核心,其影响力遍及东欧、中亚。苏联解体后,许多前加盟共和国独立,但俄罗斯将这些地区视为其天然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区。
俄罗斯国内存在一种将苏联时期的影响力视为“失去的领土”或至少是“俄罗斯应有的势力范围”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这些地区与俄罗斯在历史、文化、经济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独立和倾向西方,是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

3. 政治与战略的考量

缓冲区战略(Buffer Zone): 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天然屏障,俄罗斯一直奉行建立战略缓冲区的政策。它希望在其西部和南部边境地区拥有稳定、亲俄或由其控制的政权,以防止西方军事力量或敌对势力直接威胁其核心区域。
乌克兰的例子就是最典型的。乌克兰如果完全倒向西方(特别是加入北约),将意味着北约的军事部署前推至俄罗斯边境,直接威胁其军事和战略安全。
资源与经济利益的驱动: 虽然俄罗斯不像英法美那样将“现实利益”简单理解为纯粹的经济收益,但资源和经济利益确实是其扩张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例如,对乌克兰的控制可以确保其控制黑海的战略要道和部分工业基础,以及重要的农业和能源管道。
对高加索地区和中亚的争夺,也与能源管道的铺设、资源开发和市场控制有关。
大国地位的象征: 在国际政治中,领土的广阔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往往被视为大国实力的象征。俄罗斯不愿接受自己成为一个“区域性国家”,而是希望维持其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地位。
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其在全球舞台上发声、与美国等大国抗衡的重要资本。
“文明边界”的意识形态: 在俄罗斯的某些民族主义和历史叙事中,存在一种“文明边界”的观念,认为俄罗斯及其影响范围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明,需要抵御来自西方的“腐朽”文明的侵蚀。这种意识形态也为“收复”或“保护”与其文化和历史联系紧密的地区提供了合理性。

4. 民族主义与集体心理

民族自尊与屈辱感: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许多俄罗斯人感到民族自尊受损,国家地位下降。这种集体心理使得一部分人渴望重拾往日的辉煌,而领土扩张和对外强硬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俄罗斯世界”(Русский мир)的观念: 普京政府积极推广“俄罗斯世界”的观念,强调在俄罗斯境外生活的俄罗斯族人与俄罗斯在文化、语言和历史上的联系,并以此作为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理由。这种观念模糊了民族国家与势力范围的界限,为维护和扩大俄罗斯的影响力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撑。
对“软实力”的相对不信任: 相比于英法美等国更侧重于通过经济援助、文化输出、民主推广等“软实力”来影响世界,俄罗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更倾向于依靠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和影响力。这种对“硬实力”的依赖也体现在其对领土和军事存在的执着上。

总结

与其他将重心放在经济和全球影响力塑造上的西方国家不同,俄罗斯对领土扩张的执念,根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生存焦虑、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帝国情结、现实的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地理上, 它需要缓冲区来抵御潜在的入侵。
历史上, 它有过被压迫的记忆,也享受过扩张带来的强大。
政治上, 它需要以强大的军事和领土为基础来维持大国地位和安全。
心理上, 它渴望重拾失落的荣耀,并维护其视为“俄罗斯世界”的势力范围。

因此,俄罗斯的领土扩张行为,并非简单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领土本身,而是为了满足其深层的战略安全需求、大国地位的维持以及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使得俄罗斯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表现出与其他欧系势力截然不同的“领土优先”的特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问题不成立。

俄罗斯确实是世界陆地面积第一大国(即使苏联解体了),历史上俄国也确实是热衷于领土扩张(毕竟是蒙古鞑靼的好学生)。

但这不意味着其他列强就不热衷于对外扩张。只不过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各殖民地纷纷独立,那些列强现在看上去不大而已;历史上列强可是领土辽阔的殖民帝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被列强瓜分

二战前的世界殖民体系

来看看历史上的殖民帝国

西班牙 葡萄牙

南欧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可是第一个殖民帝国,美国以南的整个美洲-拉丁美洲,当年可是都西葡的殖民地,现在西班牙语是世界范围内,联合国六大语言之一。


荷兰 海上马车夫



法国 殖民帝国 法语可是六大语言之一,大半个北部非洲都说法语。


德国 殖民地


大英帝国 日不落帝国 领地超过俄国的大帝国


日本 二战中日本帝国-殖民地可覆盖大半个远东

美国 美国倒不是热衷于殖民地,它是直接变为领土,两百年中从最初大西洋沿岸十三个州,西进运动,购买,吞并,战争扩张到现在五十多个州,世界陆地第四大国

好好学习历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