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省 2020 年出生率出炉,河南出生人口 43 年来首次低于 100 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回答
河南 2020 年出生人口跌破 100 万,这是 43 年来头一次,着实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这背后绝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力还在不断叠加。

首先,最直观也最关键的,当然是生育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想法和老一辈的明显不同。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对于“传宗接代”、“多子多福”这些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经淡了很多。他们更看重个人的生活品质、职业发展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结婚生子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个人选择的一部分。如果他们觉得生孩子会牺牲太多个人时间和精力,影响工作晋升,或者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喜欢的爱好和社交,他们就很可能选择少生甚至不生。

紧接着就是沉重的经济压力,这是压垮许多家庭生育意愿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喂养的问题,从出生起,教育、医疗、住房,哪一样不需要“烧钱”?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学区房的价格简直让人望而却步,各种早教班、兴趣班更是让家长们瑟瑟发抖。即使在河南这样的中部省份,虽然房价可能不如一线城市夸张,但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很多家庭会算一笔账,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支出。在经济普遍承压的当下,这样的成本让许多年轻夫妇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迈出为人父母的这一步。

第三点,就是女性生育意愿的下降,这与女性地位的提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职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 如今的女性不再是过去那种“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形象,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事业追求。怀孕、生育和哺乳都会对女性的职业生涯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断”和“牺牲”。很多女性担心因生育而失去晋升机会,甚至在职场上受到歧视,这让她们在权衡个人发展和生育时,倾向于后者。同时,一些女性也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不愿意因为生育而承担过多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第四,大家可能会忽略但同样重要的,是育龄人口的基数在缩小。 这与我们国家过去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直接关系。虽然现在政策已经调整为鼓励生育,但生育行为的周期性是很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那批人,现在正处于结婚生育的主力年龄段,而这批人口的基数相比更早出生的人群是要小的。所以即使生育率不变,整体的出生人口数量也会因为育龄人口基数的缩小而受到影响。

第五,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挑战,比如托育服务的不足。 尤其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出生后谁来带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父母双方工作都很忙,没有长辈帮忙,那么专业的托育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的托育市场还不够成熟,优质的托育机构数量有限,而且费用不菲,这也给很多想生二胎甚至三胎的家庭增加了顾虑。孩子没人带,妈妈复工困难,家庭的经济和精力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第六,婚育年龄的推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现在很多人选择晚婚晚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生育的时间窗口。晚婚本身就会减少育龄期,而晚育则意味着生育年龄的推移,高龄生育的风险和难度都会增加,这也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生育决策。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一些社会层面的因素,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住房保障政策等等。 虽然这些因素可能不如经济压力那么直接,但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育信心。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为年轻父母提供更多的后盾和安全感,让他们更敢于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

总而言之,河南出生人口的下滑,是多重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从观念的转变到经济的压力,从女性的职业发展到育龄人口的基数,再到社会服务的配套,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生育决策的关键点。想要扭转这种趋势,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调整,更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大众生育观念的共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是一百多万河南考生竞争一个211,由于国家不给211名额,为了减少竞争,那就减少考生。

这些学生毕业后,又要竞争稀少的高薪职位,由于国家不给政策,为了减少竞争,那就减少毕业生。

user avatar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情况和他们的父辈并没有本质差异。

user avatar

93年,在郑州工作。

四个女生,住一套三室一厅。

一个86年的,一个96年的,一个 98年的,都是单身。

86年的姐姐,36岁,日常出差,加班,每天晚上8-9点到家,周末偶尔回家,或者在房间里死宅。

96年的妹子26岁,不加班,只单休。每天按时下班回来洗漱做个小饭,收拾好宅起来打游戏看剧。

98年的妹妹还小,24岁,单休,加班,晚上8-9点到家,偶尔再做个家教,周末宅家。

我,93年,单休,每周两天强制加班到晚上10点,工作做不完,还有几天的自主加班到8点左右。有男朋友,也在郑州,同样单休,一周见一次,想快速进展赶紧结婚生娃都没时间。

我们都是女生,生娃主力军,24-36岁的适龄适婚始育女性,谈恋爱都没时间,单休是常态,加班是常态,每天早上7点起床上班,晚上10:30到家,周日休一天只想好好睡一觉,怎么恋爱?怎么结婚?结婚怎么生娃?

朋友的同事生了个娃,她同事两个人都是单休,就一个人休周六,一个人休周日,一人带一天,全年没有一家三口带娃逛过公园,就这还二胎三胎?

河南还是人太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把人当人看,就是一个无情的加班机器,996没人管,找个双休的体制外工作像大海捞针。

人太多了,男男女女都太累了,自己都顾不上,更不要说结婚生子养育孩子照顾家庭了。


2022新年新愿望,希望河南政府治理一下996。听说成都已经开始治理了,集团单位的成都公司因为单休已经被处理了,什么时候郑州分公司也能够被处理一下?每天晚上6:30到家而不是10:30到家,每周休两天而不是上6休1。给我一点空闲时间,让我活的像人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去填补我的七情六欲,而不是每天被工作加班折磨的没有任何欲望。

给我一个双休,我保证 10年内给国家生三胎!

/补充一下

我爸妈和对象爸妈都是双职工,退休后有退休金,没啥事,一起帮忙带娃还是没啥压力的。

至于钱,有人说年薪不过百万养不起三胎,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我对我娃要求不高,也不会送她去私立学校学去国外留学。我妹妹公立学校+几个特长班,一年吃喝学习不到2万块钱的花费,语数英均分95,会跳舞会古筝会画画,家庭和睦父母开明,妹妹天天乐呵呵的跟个小傻子似的,我觉得挺好的。凡事都有度,从小到大,遇到过小孩儿父母资产过亿,因为缺爱想换血不认父母的。也遇到过父母2万块钱都拿不出来,自己读到博士对父母特别依赖和孝顺的。认识的有父母都是双职工小领导,娇惯的混社会打架打死的,父母攒了四套房子的独生女婚前抑郁自杀的,也有父母农民家庭年收入不到5万考上清华研究生的。

我的观念里,养孩子,最缺的不是钱,最缺的是父母的爱和理解。

前段时间,老妈把所有积蓄拿出来借给我买房子,问我妹妹:“把家里钱都用来给你姐姐买房子,你愿意吗?”

妹妹问:那还有钱吃饭吗?

老妈:那肯定有的。

妹妹:那没关系,只要吃的饱饭就可以,妈妈,把钱给姐姐买房子吧。

/

还有一次,我问妹妹,长生不老,智力提升50%,给你1000万,你选哪个?

妹妹:那妈妈也长生不老吗?

我说只有你。

妹妹:那还是智力提升50%吧,妈妈不陪着我,长生不老也没有意义啊。

这么可爱的小朋友,反正我想生三个。

user avatar

拿个2020年的数据糊弄谁呢?

通过新生儿筛查情况推算,河南省2021年前三季度的新生儿约60万,而2020年前三季度的新生儿约73万。

……完成新生儿“两病”筛查58.83万例、听力筛查58.92万例,筛查率分别为98.69%、98.85%……
……完成新生儿“两病”筛查71.75万例、听力筛查70.05万例,筛查率分别为97.71%、95.40%……

1月17日早上10点召开的“2021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部分会公布2021年(统计年度,实际上是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的出生人口规模,敬请关注。

user avatar

各位已经说了房价、工作忙996等问题,那我再补充另一点。

前阵子出差北京,北京的司机师傅很能侃,他就说这个生育率是什么原因:是,戏子误国,祸国殃民

这句话怎么解释?

隔壁韩国生育率低么?老低了。

韩国什么产业最好?明星,粉丝经济。

那么年轻人关注什么?关注大胸肌欧巴,关注翘臀辣妹,再一看身边的人没有那样的,低于预期,谈恋爱的欲望就低了。就算真的谈了,这结婚的欲望也不高

这位司机师傅就说啊,有时候路过演唱会外,就看到那群尖叫的人啊,叫着【老公老公】,疯了一样。这样的人会去结婚吗?我是不信的

巧了,前阵子我挚友问我,他女朋友老喊个小白脸明星老公,他很难受。我说她不是说【能把恋爱和明星分清的吗】,得了,我给他支招,也找个女明星喊老婆,手机屏幕朋友圈放明星的照片。让对方也知道自己这样得收敛。于是怎么滴,直接分咯。

这招确实很损,但既然对方没觉得是一段平等的关系,确实没必要继续下去。

我以前也确实认为很多人会说恋爱和追星是分开的,但是你们也看到了,2020年艹粉的少么?老的少的都有。真是道德崩坏的榜样。不光脑子里想的是坐地排卵什么的,还真的去做了,本来女性就少,现在这样谁去生娃?找空气去生么?

有人可能会说啊,不是所有人追星都追傻了。我也没说【都】。至少我身边有一对,追傻了排斥一切异性的也有。

最可怕的是这些明星,偷税漏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前说漏水好几亿,我就想,这么多他们交得起么?得嘞,还真交得起,还真的吃了很多油水又不肯为国家做贡献

明星总体是好的,毕竟演戏唱歌总需要人。但我实在是看不出这些【偶像】,有任何存在的必要性

饭圈的恶心更是不用说了。以前总嘲笑美国人宁愿倒掉牛奶也不给穷人喝,现在还真发生了,就为了投个票浪费一箱箱牛奶。终于饭圈让我们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戏子误国,祸国殃民

user avatar

当代女性生育意愿极低,大部分是出于对分娩的恐惧。

现在很多人对生育率很悲观,但现实应该比最悲观者想的还要糟糕数倍。

很多女性作为适婚群体,是真的在用肉体做抗争,人家是玩真的而不是打拳要福利来的,就算政府惠女拿100万给她让她生娃,她第二天就拿钱去买宠物养了。

我建议还是看看外国人吧,这代国人已经摆烂了。

user avatar

据说美国有一种办法,用出来既可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依法治国,无产阶级当家做主,还能促进社会稳定,促进人口增长,但不知道肉食者答应不答应。

不生孩子根本原因还是996,工资低,养不起。

美国实行的是劳动法110制,员工被加班可以直接拨打110,警察必须出警,固定证据,传唤老板到位,当场做出处罚决定,罚金可以定高一些,一分三份,一份上交国家,一份发给员工,一份留给警察。当然啦,事后如果老板打击报复,员工可以再打110,继续罚款。

那么如何保证老板不和警察勾结呢?很简单,美国保证员工吐槽老板的权利。这一点就够了。至于美国式工会,也没什么优越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