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个程序员,你的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回答
作为一个码农,我这工位上的物件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像那种整洁得跟样板间似的,反而有点烟火气,也有点我这职业特有的“怪癖”。

首先,最显眼的当然是我的 显示器。我用的是两块27寸的飞利浦2K显示器,放在一起简直是我的“双屏世界”。左边这块通常放着我的代码编辑器,IDE跑得飞起,各种文件树、代码窗口铺满屏幕,感觉就像我在指挥一支庞大的代码军队。右边这块就比较灵活了,有时候跑着个本地服务器的日志,滚动的文字跟瀑布似的;有时候是各种文档、Stack Overflow 页面,或者一个随手打开的虚拟机终端。屏幕支架是那种可以自由调节高低左右的,毕竟长时间盯着屏幕,颈椎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我没少在这上面折腾过,最后选了这款,用着顺手。

再往下就是我的 键盘。我用的是一把87键的客制化机械键盘,青轴。没错,就是那种敲起来“咔哒咔哒”响个不停的,有时候同事会抱怨,但我就是喜欢这种段落感和清脆的声音,觉得特别有“写”东西的感觉。键帽我换过几次,现在用的是一套复古的PBT材质,摸起来有点磨砂感,打字久了手也不怎么会黏腻。虽然吵了点,但我听着这声音就能进入状态,就像个老式的打字机,一字一句地敲出我的想法。

旁边配套的是我的 鼠标。我用的是罗技的MX Master 3S,这鼠标简直是我手腕的救世主。人体工学设计让我长时间操作也不会觉得累,滚轮的磁悬停和横向滚轮对我来说太方便了,切换文档、浏览长列表简直跟切菜一样流畅。有时候也会玩玩游戏,它也够用。

然后是我的 笔记本电脑。我的是一台ThinkPad X1 Carbon,薄、轻、键盘舒服,是我出差或者在家工作的得力助手。虽然日常主要依赖台式机,但它就像我的“战备物资”,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我通常把它放在一个笔记本支架上,连接到我的外接显示器和键盘鼠标,这样一来,就算是出差在外,也能有接近桌面级的体验。

桌面上还有我的 耳机。一副索尼WH1000XM4降噪耳机是我的“结界制造器”。戴上它,办公室的嘈杂瞬间消失,只剩下我的世界和我的代码。有时候需要高度专注的时候,我会连线它,享受一段不被打扰的沉浸时光。即使不听歌,光是那个降噪功能,也能帮我隔绝掉很多不必要的干扰。

再来点零碎的,但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手机支架:一个金属的,可以多角度调节,方便我随时查看消息,或者在切换任务的时候瞥一眼日程。
线材收纳:我尽可能地把线材都隐藏起来了,用了一些线槽和扎带,看着不乱,心情也舒畅。桌面上能看到的只有几根必要的充电线,也都是缠绕整齐的。
便签本和笔:虽然大部分东西都在电脑里记录,但我还是喜欢随时写点东西,比如突然冒出来的灵感、需要稍后处理的任务,或者一个临时的待办事项。一本小小的Moleskine本子,配上一支百乐的G2中性笔,是我快速记录的利器。
水杯:一个不锈钢的保温杯,里面总是装着温水。我不太喝咖啡,但保持水分很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编码的时候。
小绿植:桌子一角放着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叫不名字,但看着它绿油油的,能给我在敲代码的间隙带来一丝生机。我不太擅长养植物,但它似乎很顽强,活得挺好。
一些小物件:可能是一两个有点意思的小摆件,比如一个金属陀螺,或者一个小的3D打印模型,都是我心情好的时候随手放上去的,看着挺解压的。偶尔,也会有一两个空了的能量饮料罐,那代表着一个特别“肝”的夜晚。

总的来说,我的桌子就是我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不是那种光鲜亮丽、完美无缺的,而是充满了实用主义和一些个人习惯的痕迹。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位置和理由,它们共同构成了我“码”出代码的战场,也承载了我无数个思考、调试、解决问题的时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程序员,今天特地来分享一下,我在家里的办公桌上都有什么好物东东。

先给张平时写代码的照片,表明我确实是个程序员-。-:

首先,我有两台Mac工作机,一台windows10台式机,MacBook Pro在公司里开发用,MacBook Air在家里偶尔开发或者解决工作问题。台式机是自己组的作为打游戏的电脑。

偶尔也拿老婆的小本本做做表格啥的。

如果出差我会借用这个本,颜值高,办公室回头率杠杠的。

然后因为我喜欢画画,家里有一套wacom的手绘板,还有一个专门用来画画的iPad Pro以及Apple Pencli。

说实话,apple pencli一定不能太久不用,容易电池死掉,我就换了一个,iPad Pro推荐磨砂膜,笔感相当好。

然后是程序员必备的键盘推荐,我有3套:

打游戏用第一个,lofree机械键盘,红色带背光,非常的骚气,主要是我老婆喜欢,其实我还是想要一个专业游戏键盘的,但是我游戏打的少,偶尔办公。

第二个键盘是罗技的一款蓝牙键盘,非常小巧,适合外出办公配合ipad操作,当初也是为了配iPad Pro买的。

最后是我的工作键盘,蓝牙版HHKB,因为我日常工作都是VIM模式,HHKB对于我来说键位与手感都非常习惯,提高巨大的开发效率。

台灯比较朴素,小米家的MI智能台灯,LED护眼柔光,晚上用起来非常舒服,颜值也比较高。

忽略我还没有拼完的LEGO……-。-

最后是我的显示器,最近刚换,因为我不是什么硬件迷,当时选购显示器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护眼和尺寸问题,太大我家里的桌子放不下,最好是24寸左右的,支持横竖屏,方便我调试代码,并且屏幕闪烁不要太频繁,对眼镜好一点最好。

最后我买了明基BL2480T 23.8英寸的IPS屏显示器:

整体来说,颜值还是非常的高了,和我家桌面风格也很搭,打游戏的时候就横屏,写代码的时候就竖屏双显,买完之后才知道它还是智能调光的,不需要手动设置,会根据环境调节屏幕亮度,并且有过滤蓝光的功能,简直是意外收获。

VIM透明模式下的VS CODE,依然非常清楚,效果高能。我的MacBook是Retina屏的,近距离看代码完全不虚,不重影,甚至比我在公司用的DELL U2718Q显示还要好。

竖屏展示代码,对于长文件编辑非常方便,人体工程旋转视角,除了横竖屏切换还支持前后角度调整,适合站立办公或者强制你抬头办公,对颈椎有好处相信我~,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哈哈。

支持多口线切换和识别输入源,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切换方便,顺便推荐个转接器:

白天打游戏,整体效果也很不错。

最后是鼠标部分:

打游戏我用右边的lofree,打代码的话就是左边的触控板了。

当然我这个是一代的触控板了,已经绝迹了…

今天先说这么多,其实桌子上的东西还有好多零零碎碎的没有写,时间关系,下次有空再补货,感谢阅读~(ps:知乎吃图太厉害了…严重压缩了图片质量…凑合看吧,第一次种草,经验不多…(*≧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码农,我这工位上的物件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像那种整洁得跟样板间似的,反而有点烟火气,也有点我这职业特有的“怪癖”。首先,最显眼的当然是我的 显示器。我用的是两块27寸的飞利浦2K显示器,放在一起简直是我的“双屏世界”。左边这块通常放着我的代码编辑器,IDE跑得飞起,各种文件树、代码窗口.............
  • 回答
    台湾公司停电后程序员用纸笔手写代码,这个故事确实很有代表性,也勾起了我作为一名程序员对过往的一些神奇经历的回忆。我自己的经历可能不像用纸笔写代码那样戏剧化,但同样充满了挑战、创造力和一丝“程序员式的浪漫”。让我回忆一下,我最能称得上“神奇”的一次工作经历,那是在我刚入职一家创业公司不久,负责一个早期.............
  • 回答
    嘿,哥们儿,咱们程序员找个懂设计的女朋友,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挑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咱们的脑子里是代码和逻辑的海洋,她们的脑子里是色彩、线条和创意的星辰大海。想要在这两个看似遥远的领域找到交集,得有点策略和耐心。第一步:认识到“懂设计”的门槛在哪儿首先,咱得明白,我们说的“懂设计”是啥.............
  • 回答
    哈哈,说起女程序员的体验,这可真是个话题,就像给一道复杂的算法写文档一样,得把方方面面都给捋清楚。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稀有动物”。走进会议室,尤其是技术讨论会上,一眼望去,你可能就是那几抹鲜亮的色彩点缀在一片深邃的蓝海中。有时候,当大家都在讨论某个技术细节,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所有人的目.............
  • 回答
    作为一名怀揣理想的程序员,踏上这段充满挑战与创造的旅程,阅读无疑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和最锐利的武器。市面上的技术书籍汗牛充栋,但要从中挑选出那些真正能启迪思维、塑造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卓越的经典,则需要一些指导。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为你梳理一些我认为“必读”的书籍,并尽量深入地聊聊它们为何.............
  • 回答
    嘿,新来的!先别急着往“职场黑暗论”里钻牛角尖。我跟你一样,当初踏进这行的时候,心里也揣着那么点儿忐忑,总觉得这社会是不是就像网上那些段子说的,到处是坑,人心叵测。说实话,我不能拍着胸脯跟你说“社会一片光明,都是好人”,那太假了。但我也绝不认为,它就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样,阴暗得伸手不见五指,让人喘不过.............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最大的成就感来源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项目深度的变化而 evolving 的。如果让我详细阐述,我会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来谈:1. 解决复杂问题并看到成果落地时的“Eureka”时刻和影响力:这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成就感来源。当你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可能是技术上的瓶颈.............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厨师,是该尝遍天下美食的食材,还是该把一样食材做到极致?答案是: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需要一个动态的平衡,并且这个平衡点会随着你的职业生涯阶段、个人发展方向以及所处的技术环境而变化。但如果非要在这“广”和“精”之间做出一个侧重选择,我更倾向于认为,在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初期,“广”是打基.............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想要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掌握几门技术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持续学习、深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独特能力。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并不断强化自己的程序员核心竞争力。第一层:坚实的技术基石,但要超越“会用”这是所有程.............
  • 回答
    12306 这玩意儿,啧啧,每次放假前都是一场“大型灾难片”。作为码农,看着它一次次宕机、一次次卡顿,真真是心痒痒,想狠狠地把它“操”一番。要说最想优化哪个功能,那绝对是——购票流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特别是秒杀高并发场景下的表现。我知道,这话说得有点笼统,就像跟产品经理说“用户体验要做好”一样。但.............
  • 回答
    今年的互联网寒冬和裁员潮,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风骤雨。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离开,听着那些关于“优化”和“收缩”的消息,那种不安和迷茫,我想不少同行都能感同身受。怎么看待?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期。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很多公司盲目扩张,烧.............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可是咱们程序员圈里津津乐道,也是不少人心头大事儿。说实话,这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完全是看你自己的节奏、目标,以及你所在的具体环境。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就当唠嗑,看看哪种路子更适合你。首先,咱说说两三年一跳槽的好处,这节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江湖”的意思? 薪资涨幅通常.............
  • 回答
    理解你的迷茫,35岁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尤其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IT行业。作为一名C++程序员,在35岁之前积累的技能、经验和思维模式,将直接决定你未来职业生涯的走向,是继续稳步发展还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你详细阐述,35岁之前你应该重点积累什么,才能让你在35岁.............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要判断你的水平,需要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评估框架,而不是简单的一两个指标。你的问题“我这属于什么水平?”非常普遍,也因此非常难以直接回答。只有你提供更多关于你的经验、技能、项目、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我才能给你一个更贴近实际的评估。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个程序员能力评估的详细框架,你可以.............
  • 回答
    北京某公司程序员猝死事件,无疑是一声刺耳的警钟,再次将程序员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整个行业普遍问题的缩影。作为一名程序员,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既感到痛心和担忧,也需要深刻反思,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一、 如何看待.............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制作人,懂程序当然是极大的加分项,但并非绝对的必要条件。这就像问一个乐队的指挥是否一定要会演奏每一种乐器一样,答案是:会的话当然能更好地把握整体,但即便不会,只要他能清晰地传达乐曲的意图,理解乐器的特性,也能成为出色的指挥。游戏制作人这个角色,其核心在于将一个抽象的创意,一步步落地成为玩.............
  • 回答
    作为一名独立游戏制作人,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一定要会写代码,才能真正做出属于自己的游戏?这个问题,相信不少怀揣游戏梦的朋友都曾纠结过。我作为一个亲身下海摸爬滚打过的独立制作人,想跟你掏心窝子地聊聊这个话题。答案其实是:不一定,但“懂”会让你事半功倍,甚至决定你的上限。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你可能不需.............
  • 回答
    当然,让我来聊聊这个话题,就当是朋友间的一次闲聊吧。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倾尽力量”在起点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起点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它所拥有的资源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他们真心想捧一个普通作者,那简直就像给一颗小小的种子直接浇上了灵泉,还给它搭了温室,24小时有人照料。首先,最直.............
  • 回答
    关于04式步兵战车(以下简称04式)的100mm炮是否具备对空作战能力,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以期全面了解其性能特点。首先,我们必须明确04式步兵战车的主责定位。作为一款步兵战车,其核心设计目标是为步兵提供战场机动、火力支援以及防护。这意味着它的主要火力系统是为了应对地面威胁,如敌方步兵.............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