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一批大佬测出来再下定论吧,只是这个发布会真的拉跨;运镜强,确实非常非常优秀。
运用,说了一句兼容层,说了一句原生。那么支持列表呢?整个官网都找不到一个。最后别来个”主流“64位。因为如果没列表,那么就是默认完全支持了,到时候跑不动一些“主流”软件就别来说兼容。
前排提醒:没有BootCamp使用Windows了。理论上还能刷lunix发行版,但是还是那句,谁知道呢。
性能,没有基准线的多少多少倍,和air用户以及Pro13用户毫无关系的8k视频。从跑分来看,确实是intel 8核的水平;如果时5w就有这水平,这个过于厉害。最后实际落到的还是人们必须的运用上,此前的基准评测看看就好。
Mac Mini有风扇,多了2个USB口,少了2个雷电口。这其实是明增实减。作为桌面设备Mac用户谁没有几个拓展坞呀!最后还只有一个HDMI输出,雷电输出显示器本来就不算主流呀!最后就是一个HDMI2.0。您是在说笑吧!整个HDMI联盟都在推HDMI2.1(就连DP联盟主推的Nv都用HDMI2.1),你作为一个“最大的leap”,上HDMI2.0。
Mac的未来,是一个极度封闭,几乎不开放的未来。而且,个人用户几乎完全失去了对硬件的维护能力。但是芯片设计确实有点东西,合理AMD和Tofu(日本超算”富岳“用的内存传输和连接架构)类似的内存架构,减少了内存复制的功耗和性能浪费,提高了带宽。这个确实厉害。
你以为的8核CPU,实际上4+4的大小核心设计;你以为的8核心GPU实际上还有一个7核心的阉割款,售价不高,”只要7999。“
当然,我知道对于国内用户最重要的是微信登录到底算不算手机版。。。。毕竟奇妙的微信就只能双平台。
我承认,我没钱买你999刀的阉割,也没钱卖你699刀的实验品。
Intel手上三类核显,最老的HD520,稍微好一点的Iris,最近的Xe。性能都是指数上升的。你苹果Mac从i3到i7,从双核到六核心都有。你到底是用什么和什么比出来3X,2.8X,5X的?
我很好奇那些数字到底是如何对比出来,所有人对arm的担忧就是性能不足,或者只能适配一定的场景。这发布会下来啥都没解释。你就听一群random people(甚至还有学生(这类人懂什么))在说Air很快,再说MacMini很快。蛤?
Air无风扇,那么妥了,峰值5-8w,就是iPhone的水平。Pro 13是单风扇的乞丐模具,妥了,12-15w,那么就是妥妥的iPad Pro的水平,可能稍微好一点,除非Pro 13的散热有惊喜,改规制或者加粗热管。Mac Mini,这个是大家伙,至少65w的散热能力。如果你真的要买一个M1的Mac,认准Mac Mini。
每w性能苹果说自己是最强的,所以我就给出一个散热估值。您要是认为我暗示,很抱歉。
售价,我一直以为是intel的py交易导致mac这么贵,结果不是呀!科技换皮割韭菜简直没商量。下一步可以猜猜Mac的利润率了,别扯发展期或者别的,完全自产自销不降价对消费者绝对不是好消息。
Adobe,还记得iPad Pro 2018发售的时候说PS来年就登录iOS,结果确实登录了,但是就是一个极为传统的PS版本,各类绘画和图形功能啥都没有,简而言之就是残废。现在还是来年登录MacOS。你要我怎么再对你提起信心?同期发售一个Lightroom。Adobe可以是一个家族运用呀!同期就发售一个。。。。。Pr呢?Ae呢?后者可是视频特效必备(对大多数个人用户)。优化万岁?
LogicPro,很好,更多轨道。但是你要知道Pro16的6核处理器(我知道arm是大小核心,但是苹果宣传8核心)可以处理80个音轨,毫无压力。那么你现在说性能,说“更多的轨道”“更多的效果”到底是和什么比较的更多?优化万岁?
达芬奇解码8K,很强,但是就一条轨道几乎毫无意义,加特效LUT跑一下?没有,不是ProRes吗?解码两条4K,这个不就是iPad Pro的解码3条4k,最后不就是玩具?C4D说了很多很多三角形,那么请问到底是多少呀!渲染时间多久,您哪怕实际跑个demo也好呀!Unity3D,像素游戏请问2019年后的什么PC跑不了。所以你这个GPU到底什么水平呀?2.6TFlops。这个厉害。但是功耗频率内存完全没有信息。所以这个到底是SoC整体8w下的还是什么?(作为参考,MX450是2.6Tflops,25w;最有趣的是Xe核显以及Xe Max的对标正好也是MX450)
现在显卡有四家,AMD的RDNA1.0核显,Nv的图灵架构入门显卡,Intel的Xe核显,苹果的M1核显。好巧不巧的是都说自己在2.xTflops上下,而且更省电。我说你intel,怎么就挤牙膏把自己挤成这鬼样子,都成性能差功耗大的代名词了。
确实,博德之门可以跑很厉害。但是还是不说分辨率,还是不是特效。最后一看,up to 8核心GPU。合着你开局就学刀法。也就是一款Air,1000刀连你发布会所谓的8核心GPU都体验不到。或者7核核8核一样?优化万岁?
ML支持TenserFlow、CreatML。接着举例是超分辨率以及PS上的翻转。这个也叫展示呀!TF你为什么不用Cuda?哦!官方不支持N卡。ISP,您那怕就提一句多少分辨率的摄像头吧!结果一看,720p。行吧,720我看你可以优化成什么样子。不是说好了大家隔离需要摄像头吗?1080p都不给,优化万岁?
续航。最高20小时看视频。你扯半天的能耗比最后看视频?全核跑一下啊!不是业界最强能耗比?你丢弃intel不就是散热在美学下实现不了平衡?不就是堆砌100w大电池才有11小时续航?但是你就给一个视频续航和网页续航。这些东西为什么我不买iPad?我要的是笔记本级别的运用和性能,但是你就是不宣传,合着一般用户真的就是自费实验?
总结:数字对比鬼知道怎么来的。专业用户关心的啥都没解答,一般用户怎么都不可能使用到的倒是堆砌了一大堆。极度失望。
PS:如何在MacBook Pro 2019 16寸 i9 2.3Ghz+32G+5600M上实现20小时文档续航?关闭睿频,强制独立显卡输出。搞定。
似乎没有发现真实的性能数据。
我估计GPU性能差不多相当于1050,CPU性能估计接近i7。
我们以M1的MINI为例,假设:CPU+GPU值2000元。主板、内存、SSD,值1000元。电源外壳值500元,加起来是3500元,顶天4000元吧。苹果卖5200元。对这个价格还是失望的,早先我估计类似mini价格应该是599元美元,实际上是699美元。
这就谈不上什么颠覆力了,对比同配置的PC没看到优势。
总而言之,苹果利润看得太重,同行利润率5%,它非要30%,虽然M1降低了苹果的成本,但是这个优势被苹果的高利润政策给吃了,所以苹果没啥优势,所以不想买苹果。所以我不认为M1短期内会带来什么变革,除非苹果能改变高利润政策,真正想改变PC市场。苹果的高利润政策给竞争对手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就像iPhone的高利润政策给华为小米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一样。苹果想用M1碾压同行的话,M1的MAC得每款降价20%,保持和同行接近的利润率,然后性能价格碾压,那么可能传统PC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了,但是这不是厨子的风格,厨子最喜欢还是利润率。
其他具体还是等真机的评测吧。反正搭眼一看,没啥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