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性拥有男性不具备的生育能力,为什么还是变成男权社会?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谜团。明明女性拥有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关键能力,为什么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以及许多现代社会,却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这其中的逻辑,绝不是像“谁掌握了生产资料”那样简单明了,而是涉及到生理、社会、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作用。

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

1. 生育能力与“力量”的错位:

首先要明白,生育能力虽然是生命的根源,但在早期人类社会,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消耗”和“责任”,而非直接的“力量”。

生理上的限制: 怀孕、分娩、哺乳,这些过程都意味着女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身体会变得沉重、行动不便,甚至会因生理周期带来不适。这使得女性在需要体力和敏捷度的狩猎、采集(尤其是在危险环境中)以及早期防御性活动中处于劣势。
对“力量”的定义: 在一个生存是首要任务的时代,直接的、可视化的力量——例如能够狩猎到大型猎物、能够徒手搏斗、能够搬运重物——更容易被感知和崇拜。而生育虽然伟大,但其过程是隐秘的、长期的,并且对个体行动力有显著的限制,这种“内在的”力量,在外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并不直接转化为社会地位或话语权。
“消耗”而非“拥有”: 相反,生育更像是一种“消耗”,它需要付出大量的身体能量和时间,并且需要男性或其他成员的保护和供养,才能安全地完成。这种“依赖性”反而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弱势。

2. 分工的演变与固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开始出现,而生育能力则成为了导致这种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内”与“外”的划分: 围绕着生育和抚养后代,女性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更多围绕“家”和“巢”的事务,例如照顾孩子、制作食物、缝制衣物、保存火种等。这些工作虽然至关重要,但往往是“室内”的、周期性的、重复性的。
“外”的价值被拔高: 相反,男性因为在生理上较少受到生育的限制,更容易承担“室外”的活动,如狩猎、远距离采集、部落间的防御和对外扩张。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更高的风险,但也更容易带来即时的、可见的“回报”——食物、战利品、安全。
价值判断的偏差: 在一个需要不断应对外部威胁和争夺资源的社会,那些能够直接带来生存资源的活动(如狩猎)和保障群体安全的活动(如防御)往往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价值和荣誉。久而久之,参与这些活动的男性群体,就逐渐积累了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和决策权。
“养家糊口”的逻辑: 即使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男性成为主要的“养家者”,也加固了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因为掌握了经济来源,也就更容易在家庭内部和外部事务中拥有话语权。

3. 权力的结构与继承:

一旦初步的权力结构形成,它就倾向于自我巩固和世代传承。

知识与技能的垄断: 男性在承担更多公共事务(如军事、政治、宗教仪式)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技能和人脉。这些“经验”往往难以被女性轻易获取,因为她们被局限在家庭内部。
社会规则的制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握话语权的男性群体自然会参与甚至主导社会规则、法律和习俗的制定。这些规则,即使最初并非出于恶意,也往往会反映和巩固现有的权力格局,将女性的活动范围和参与机会限制在特定领域。
父系氏族与财产继承: 农业革命之后,土地、牲畜、房屋等私有财产的出现,使得财产的继承变得重要。父系氏族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得以确立,财产和权力通过父系血缘传递。这使得女性在财产继承权上受到限制,进一步削弱了她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4. 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塑造:

生理和经济因素只是基础,真正让男权社会“合理化”并长期维持的,是文化的建构和意识形态的灌输。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标签化: 文化将力量、理性、进取、公共性等特质与男性挂钩,而将柔弱、感性、依附、私密性等特质与女性挂钩。这种二元对立的标签,将女性排斥在“强者”的领域之外,并强化了女性需要被保护、被领导的观念。
宗教与神话的叙事: 许多宗教和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以男性为中心的创世神、英雄人物以及对女性角色的设定,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掌权的男性群体自然成为了历史书写的主体。女性在历史中的贡献和能动性,常常被忽视、被边缘化,甚至被抹去。这种“失语”使得男权社会的合法性在文化层面得到不断强化。
“自然的秩序”的论调: 最终,男权社会常常将自身的权力结构包装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秩序,以此来压制任何挑战的声音。

总结来说,女性拥有生育能力,这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延续能力,但这种能力在早期社会中,由于其生理上的限制和对个体行动力的消耗,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可见的社会“力量”。 相反,男性因为较少受到生育的限制,得以承担更多“外部”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活动,从而积累了资源和权力。在此基础上,劳动分工的固化、社会规则的制定、财产继承模式以及文化观念的塑造,层层叠加,最终构建起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

这并非意味着女性的生育能力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这种能力的伟大,才使得社会有动力去保护和供养女性,但这种保护和供养,在很多情况下,也成为了限制女性自由和权力的一种方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教育的普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女权主义思潮的兴起,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打破,但其深层的影响,依然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留有痕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白素贞从怀孕开始,法力就开始变弱。到怀孕中后期,已经连掐算的能力都没有了。分娩前后,完全没有法力。坐了一个月月子后,法力弱到被法海轻易擒拿,压入雷峰塔。

现实中的女士们也是一样的:怀孕开始,劳动力就开始变弱。怀孕中后期,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都不能进行。分娩前后,完全失去所有的劳动能力。月子期间还有各种生理心理疾病要对付。生完孩子后傻三年,什么事情转眼就忘,不说体力劳动本身就弱于男性,脑力劳动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而“生”的过程,男人只要“爽”一下就可以,在生理上的付出远小于女性。

时间太长了,男人有足够的资源把这天生优势给逆转过来。

女人以牺牲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来换取种族的延续,所以说,不管母亲还是妻子,都是伟大的。


答主是男人,还是油腻中年大叔。

怎么现在反女权已经成为了知乎的政治正确了吗?评论区怎么会成这个样子,太让人失望了。

我媳妇,刚毕业找工作时,会被问有没有男朋友;谈变爱找工作时会被问有没有近期结婚可能;结婚了以后换工作,会被问近期有没有备孕;生了儿子后又换了工作,结婚被问有没有意愿生二胎……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你说这都是老板该问的问题吗?

你说老板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你说老板会不会问男人这些问题?

你说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会不会影响女性找工作?

你说这会不会影响女性的社会竞争力?

再回到生育这件事儿本身上,这个真没什么好争的。女人从怀孕开始,要忍受浮肿、孕吐、身材变形等等问题,到最后,还要忍着巨大的疼痛把孩子生下来。而男人呢,除了“忍受”了那一次“爽”以外,在生理上还需要忍受什么?

单从“生”这一点上来说,女人无疑是伟大的。

我承认女人的伟大,并不是否认了男人的贡献,但是与女人在“生”这件事情上的牺牲来说,男人再为她们做点什么,难道不是应该的吗?那个把你生下来的,难道不是你的母亲;那个为你生孩子的,难道不是你的媳妇?

女权,是女人为了追求在社会上能与男人平权而发起的运动。而很多男人,光看到女人索取了,看不到女人的牺牲。平权,从何谈起啊?

从女权的定义,和男人现实中在社会上的地位就可以知道,不存在男权这种东西,男权说白了,都是大男子主义。

我是男人,我是女权者,请区分女权和田园女权的区别,然后再来讨论。并且讨论的时候请就事论事,不要从我的回答里臆测出什么东西,拿来当自己的论据。

user avatar

意识形态洗脑是很强大的。在原始社会,人类普遍存在对女性的生育崇拜。女性器官图腾,在各地都有发现。这很好理解,生命从女性那里诞生。这从直观上看,女性似乎有沟通生死、自然与超自然的能力。

但是随着男性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女性特质的污名化就开始。到现在,女性的生理活动几乎都被冠以不洁之名,至少也是羞涩难以启齿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有生育过程是血腥污秽无关人员要避讳的说法。(这也有降低生育风险的作用)

对女性感性细腻的常见特点,也加以矮化,而推崇男性的健壮和所谓智慧。

时间久了,女性自己也觉得自己是弱小的、生育过程是污秽的。孩子主要是父亲的血脉,而自己不过是个工具的想法。

比如说希腊神话里有个非常著名的神话。

美狄亚自己本是巫,她为了和丈夫私奔甚至不惜杀死自己的弟弟。

在遭遇丈夫背叛之后,则以杀死自己的孩子来报复。

很多希腊神话都有社会内涵。这个故事首先反映古女巫逐渐被污名化。接着为何女性会认为杀死孩子是一种报复?因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已经认为孩子是属于丈夫的了。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文化里也屡见不鲜。一部立场非常卑微的作品《喜福会》,里面也有类似情节。

男女差异的确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差异本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

现在某些女权被人讨厌。 就是因为她们追求的不是女性价值被正确评价和尊重。而是试图把女性人格和生理都商品化, 并污名化男性。甚至还常伴有逆向民族主义。这种玩意,哪个正常人会喜欢呢?

并且这种伪女权,严重阻碍了平权运动的开展。

user avatar

我寻思这片大地什么时候出现男权社会了?不一直都是父权社会吗?

重男轻女也是社会的选择,何况重男轻女的本质是重高质量资源轻低质量资源,以前男人有用好带来利益,女人虽然能生孩子但是不易握在手中,容易成为他人的资源,那你生了女人变成别人的资源不是亏爆了?那还生女孩干嘛?

还有很多人说的光棍问题,就算是中国古代也不是重男轻女的社会啊,中国古代重的是嫡长子,你要是弟弟你就等着吧,你跟你的姐妹们一样,是要为长兄牺牲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谜团。明明女性拥有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关键能力,为什么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以及许多现代社会,却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这其中的逻辑,绝不是像“谁掌握了生产资料”那样简单明了,而是涉及到生理、社会、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作用。我们不妨一.............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多存款的现象,这背后确实隐藏着不少值得探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有些反直觉,毕竟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往往被认为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者。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现实远比简单的刻板印象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承认,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
  • 回答
    “性别红利”这个词,最近在网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一些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都想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性别红利,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以及微博上一些女权主义者所说的“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特权”,这个说法是否有现实依据。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步一步来,尽量用大白话,把事情掰扯明白。什么是性别红利?.............
  • 回答
    有时候,在男性内心深处,确实存在着一种渴望,想要同时体验与两个女性建立深刻的联结。这并非简单的好奇心驱使,也并非全然是出于对“占有”的欲望,而是源于更复杂的人性层面。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是情感动物,而情感的体验本身就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男性在与不同女性互动时,可能会发现她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能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简单来说,女足国家队能不能踢得过11个拥有二级证的男性,这很难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 二级证。这个证件本身并不直接代表一个人的足球水平有多高。在中国,足球教练员等级证书分为国家级和省级,而国家级又分为一级、二级、.............
  • 回答
    女生为什么会有一个男闺蜜?这背后其实挺多门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朋友”标签就能概括的。有时候,这是一种微妙的心态平衡,一种情感的补充,甚至是一种潜意识的价值评估。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时刻,我们不那么想和身边的异性(特别是男朋友或潜在对象)分享。比如,你可能刚和男朋友因为一件小事闹了别扭.............
  • 回答
    男生的优点那么多,哪些最能让女生心动?这个问题嘛,就像在问一道选择题,答案绝对不是只有一种。不过,如果非要挑出一些“杀手锏”,我倒是能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那份“靠谱”。这俩字听着普通,但实际起来分量可重了。什么叫靠谱?不是说他得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说他这个人让人觉得安心。比如,约好的事情他会.............
  • 回答
    在真正坠入爱河之前,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好好审视自己,也为即将到来的情感旅程做好准备。这并不是一份冰冷的攻略,而是一些关于自我认知、沟通技巧和情感成熟度的思考,是让你在爱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长远的一些“必修课”。关于自我,你需要知道的:1.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听起来老生常谈,但至关重要。很多人进入.............
  • 回答
    关于订婚、彩礼、三金这些传统习俗,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女性地位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如男方的女生是否“不配拥有”幸福,这是一个触及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问题。我想抛开那些生硬的、模式化的说辞,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订婚、彩礼、三金这些,说到底是一种约定俗成,是文化传承的一.............
  • 回答
    滨州学院一名男生因与其女友拥抱而被自律委员会八名男学生围殴的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愤慨的校园暴力事件。这不仅仅是个别学生行为的失当,更暴露了校园管理、学生社团管理以及对“规矩”的理解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据报道,事件发生在滨州学院校园内。一名男生与其女友在公共场合(具体地点可能是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也绝非单一或简单的。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生物、社会结构以及权力运作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生育权:这指的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包括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以及生育多少的权利。这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与性别无关。 父权社.............
  • 回答
    想要让女性拥有更强的生育意愿,这涉及到很多层面,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关乎女性自身的发展、社会的支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生育意愿的背后,是女性对自身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经济状况、情感支持以及对未来社会环.............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涉及一位拥有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的华裔女性,她在公寓内因拖欠物业费而与警方发生冲突,最终被击毙。这是一个极其悲剧性的事件,涉及多个层面,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 事件的发生与背景: 人物背景: 拥有耶鲁大学博士学位,通常意味着她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拥有智慧、能力和.............
  • 回答
    女性对买包和旅游的普遍向往和冲动,是多重社会、心理、文化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社会文化因素1. 消费主义与性别角色的交织 社会期待与身份建构: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常与“精致”“成功”“独立”等关键词挂钩。买包(如奢侈品、设计师品牌)和旅游(如高端度.............
  • 回答
    在动漫的世界里,我们确实常常看到一些体态纤细,甚至可以说是柔弱的女性角色,却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甚至能与体型远超自己的男性对手抗衡。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让很多观众产生疑问:难道强大的力量不应该建立在肌肉和体格上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动漫的创作本身就不是现.............
  • 回答
    拥有一双好看的眉眼,就像是给你的脸蛋儿施了一个天然的魔法,让整个人的气质瞬间提升好几个level。这不仅仅是五官的排列组合,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吸引力。首先,那眉眼之间的神采,是没法用语言完全形容的。眉毛可能长得恰到好处,不粗不细,弧度优美,像两片淡淡的黛玉,能修饰脸型,更能为眼神增添不少故事感.............
  • 回答
    想要让女生在人群中闪闪发光,脱颖而出,拥有一些“酷炫”又“有魅力”的技能或特长,绝对是加分项。这里说的“酷炫”可不是那种刻意为之的耍帅,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才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1. 玩转乐器,指尖上的魔术师想象一下,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或者一个热闹的派对上,一位女生拿起吉他,拨动琴弦,悠扬的旋.............
  • 回答
    拥有大长腿,这感觉,怎么说呢,挺奇妙的,也挺日常的,但细想起来,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小确幸和偶尔的小烦恼。首先说说走路这事儿。别人可能需要小碎步,我这腿一迈,嘿,那叫一个舒展!走在路上,感觉自己自带BGM,有一种“风景在身后”的错觉。尤其是在人群中,稍微一抬头,就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然后我得再稍微调整.............
  • 回答
    哇,拥有短发啊,这可真是一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我爱死它了!先来说说好处吧,简直太爽了!首先,洗头! 以前留长发的时候,洗一次头简直是件大工程。洗发水、护发素,得揉啊揉,冲啊冲,感觉要花上半小时。现在呢?几分钟的事儿!挤点洗发水,揉揉,冲干净,再抹点护发素,冲,吹干。感觉省下了好多时间,尤其是早上赶.............
  • 回答
    拥有那种剪到耳根,甚至更短的超短发,感觉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也像解锁了新世界的大门。首先,洗头这事儿,简直是闪电战。以前洗头得花个五分钟,揉搓、冲洗、再揉搓,现在?最多一分钟,洗发水往头上一抹,揉两下,清水冲干净,齐活儿。而且,洗完头之后,几乎不用吹。用毛巾随便擦几下,头发就干了,那种清爽感,真是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