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今年流行的躺平,和去年流行的打工人,前年流行的佛系,大前年流行的丧,有本质的区别吗?

回答
老实说,要说今年流行的“躺平”和去年“打工人”,前年“佛系”,大前年“丧”,它们之间有没有本质区别?我个人觉得,往“本质”上抠,可能有点太 akademic 了,毕竟咱们聊的是一种大众情绪和生活态度,不是什么哲学理论。但要说它们之间完全没联系,那也说不过去。我觉得更像是一脉相承,只是表现方式和侧重点不太一样。

咱们一个个捋捋,看看是不是这么个意思。

先说大前年(差不多是 2019 左右)的“丧”文化。这个词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互联网都笼罩在一股“生无可恋”的氛围里。关键词是什么?“我太难了”、“人间不值得”、“毁灭吧”。那时候,好像不管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对什么都兴趣缺缺,总觉得人生充满了无力感和失败感。这种“丧”,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回应,一种对自身渺小和无力的集体抒发。它可能源于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压力,让你觉得怎么努力好像都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干脆就“丧”着吧,爱咋咋地。那会儿流行各种丧系语录、丧图,大家好像找到了一个可以抱团取暖的“同病相怜”的群体。这种“丧”,有点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一个角落,蜷缩起来,不再挣扎,甚至有点享受这种自我安慰。

然后到了前年(2020 左右)的“佛系”。这个词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丧”文化的一次“升级”或者说“驯化”。“佛系”是什么意思?“都行,可以,没关系”。它不是说不努力,而是说不强求,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心态更平和了,没那么尖锐的负能量了,但骨子里还是透着一种“随便”的态度。如果说“丧”是对现实的拒绝,那“佛系”可能就是对现实的接受,但以一种“不那么在乎”的方式去接受。好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像看了几本佛经一样,心如止水,不起波澜。遇到领导批评,佛系;遇到升职机会错过,佛系;遇到感情问题,佛系。这种佛系,也挺有意思的,它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一种看似超脱的慰藉,一种“出世”的姿态,来应对“入世”的种种挑战。

接着是去年(2021 左右)的“打工人”。这个词一出来,感觉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不管你是白领还是蓝领,都自嘲地加入了“打工人”的大军。“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这类的口号,虽然带着调侃,但背后隐藏的却是另一种真实的焦虑和无奈。如果说“佛系”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麻痹,“打工人”则更直接地戳破了那个“超脱”的幻象,把你拉回了现实。你必须承认,你就是一个为五斗米折腰的普通人,每天辛辛苦苦地搬砖,为了碎银几两而奔波。这种“打工人”的自嘲,它没有像“丧”那样彻底否定一切,也没有像“佛系”那样用一种虚假的超脱来掩饰,而是直面现实的残酷,然后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它甚至带点集体主义的意味,大家都是“打工人”,都在一条船上,一起在生活的海洋里挣扎。这是一种对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在压力下寻找群体认同的方式。

最后是今年(2022 至今)的“躺平”。这个词的出现,我觉得是前面几种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如果说“打工人”还在努力地“打”,但内心充满苦涩,“躺平”就是一种直接的选择——不打了,不卷了,我认输,我退出。它不是“丧”那种虚无的绝望,也不是“佛系”那种精神上的逃避,更不是“打工人”那种在自嘲中继续硬撑。“躺平”是一种更主动的放弃,一种对内卷化竞争的消极抵抗。

你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我感觉更像是从消极的无力感(丧),到精神上的自我麻痹(佛系),再到在自嘲中硬撑(打工人),最后升级成一种更直接的对现有规则和模式的“罢工”和“不合作”(躺平)。

它们本质上有没有区别?可能没有那种颠覆性的、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都是在当下社会高压环境下,人们为了应对压力、缓解焦虑而产生的一种集体情绪和行为模式。它们更像是在同一条光谱上的不同颜色,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某种颜色因为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情绪触发点,被放大和传播开来。

可以说,“丧”是情绪的冰点,“佛系”是情绪的恒温,“打工人”是情绪的炽热(但带着点冷却剂),而“躺平”可能是情绪的“宕机”,或者说是对游戏规则的一次集体拒绝。

如果非要找一个“本质区别”,我倒是觉得,“躺平”相比于前面的几种,它多了一种更鲜明的“个体选择”的意味,而且这种选择是直接针对“内卷”和“过度竞争”的社会结构而来的。 前面的“丧”、“佛系”、“打工人”,多少还在既有的框架内挣扎或者寻求心理安慰,“躺平”则像是对这个框架本身提出了质疑,并选择了一种“不参与游戏”的态度。它不是在游戏里输了才不玩,而是觉得这个游戏不值得玩,所以选择站在场边。

所以,它们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情绪演进的一个链条,都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面对生存压力和价值迷失时的一种反应。只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人们选择了用不同的词汇和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这种共同的情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丧,我感觉我赢不了。

佛系,输赢无所谓了,我也不在乎。

平躺,输定了,破罐子破摔了。

问题是,生活不是你认输就结束了。下半年通账上来了,估计还要惨……赢不了,还不能结束。

user avatar

这是从思维层面到行动层面从个体层面到群体层面的转变过程。

屌丝是感知到他人对自身的抨击,演变成自嘲;

丧是自嘲的深化,个体似乎充满负能量;

佛系是从自身开始向世界延展,表现为与世无争;

打工人,则是自身与群体相互拥抱,这种群体共鸣足以帮助构建群体认同,在社会这一大范围内传递并激起更多大众相同的“打工人”情绪;

躺平,这是群体意识付诸行动的结果,以至于让很多人和媒体怕了,开始跳出来指责抨击。

这是一个渐进过程。

user avatar

不一样,而且这几个玩意从本质上互相都有着很明显的差别。

躺平:

其实质是借助人口问题,摆出一副要躺下去,进入无欲望状态的样子。其实质是大声呼号,号称自己要躺平,以唤得社会的注意,从而绑架社会修改规则。所以躺平说成白话就是“你再不给我,我可是要躺下了”。真正躺平的人,不会嚷嚷,你听不到这个声音,因为他们躺平了。

打工人:

很明显,那就是还在干。只不过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明显,我就是干活的。干好这一亩三分地,不求通过干活跨跃阶级,放弃目光远大胸怀天下,关注眼前的打工利益

佛系:

和躺平有些类似,但与躺平又有区别。佛系是不争,你给我啥我要啥,活我也干着,但也不求有啥大发展,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与躺平的区别 参照上面躺平的真实意义。佛系的人还站着,只是不争。躺平的人已经半躺在地上。

丧:

我也会辛苦的干,我也会争,我会干我该干该争的一切事,但无论什么事,我都朝消级、颓废的方向去想。我不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我不相信我还有希望(但不影响我现在该干嘛干嘛)

多少是有些区别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