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好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回答
好的消费观,不是一味地追求“便宜”,也不是盲目地“奢侈”,而是一种贯穿于我们生活中的智慧和态度。它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在你掏出钱包之前,会轻声在你耳边提个醒,让你做出更明智、更符合自己真实需求的决定。

首先,好的消费观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关键。我们会被铺天盖地的广告、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同款”以及身边人的“潮流”所裹挟,不自觉地去购买那些并非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反思内在需求: 当你看到一件心仪的物品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它能为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是因为它能解决我的某个痛点,提升我的生活品质,还是仅仅因为“看起来不错”或者“别人都有”?
区分“想要”与“需要”: “想要”是欲望,可能是短暂的冲动;“需要”是真正能满足你基本功能或情感需求的。好的消费观能够区分这两者,不让欲望主宰自己的钱包。例如,你“想要”一款最新款的手机,因为它拍照好看,但你的旧手机完全能满足日常通讯和基本拍照需求,那么这可能就是一种“想要”,而不是“需要”。

其次,好的消费观是“了解自己能负担什么”。 这涉及到了理财和规划,是将消费行为与个人经济能力紧密结合。

预算是好伙伴: 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开支,设定一个合理的预算,尤其是在大件消费上。清楚自己的收入、固定支出以及储蓄目标,然后在这个框架内进行消费。
量力而行,避免超前消费: 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或购物欲,而去做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比如贷款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这种“超前消费”的代价往往是长期的财务压力和焦虑。
理性看待“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虽然可以降低单次支付的压力,但也要警惕隐藏的利息和手续费。确保自己能够按时还款,不让分期成为负担。

再者,好的消费观是“注重物品的价值和品质,而非仅仅品牌或价格”。

价值导向: 评价一件物品,更应该看它是否能给你带来长久的满足感和实用性。有时候,一个设计简洁、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的非知名品牌,可能比一个华而不实的奢侈品牌更能满足你的需求。
品质的考量: 购买耐用品时,关注其材质、工艺和耐用性。选择质量好的产品,虽然前期投入可能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可能更省钱,也更能减少浪费。比如,一件质量好的衣服可以穿很多年,而一件材质粗糙、易起球的衣服可能很快就不能穿了。
理性看待折扣和促销: 折扣和促销是吸引消费的手段,但好的消费观不会因为“打折”就冲动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只有当这件物品本来就在你的考虑范围内,并且价格确实合适时,才值得出手。

此外,好的消费观是“尊重环境和资源,追求可持续性”。

减少浪费: 尽量选择可重复使用、易于修复的产品。比如,自带购物袋、水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支持环保品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那些注重环保、采用可持续材料或生产方式的品牌。
二次利用与共享: 闲置的物品可以考虑二手出售、捐赠或交换。对于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可以考虑租赁或共享,而不是为了短暂的需求而购买。

最后,好的消费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享受过程而非物质”。

消费是为了生活,不是生活的全部: 明白消费是服务于生活的,是为了提升幸福感,而不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或证明自己的价值。
体验重于拥有: 有时候,一次旅行、一场音乐会、一次与家人的聚餐,带来的快乐和回忆,远远超过一件物质商品的拥有。将一部分预算花在体验上,会让你获得更丰富的精神满足。
感恩与知足: 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恩,知足常乐。不被外界的物质潮流所裹挟,活出自己的节奏。

总而言之,好的消费观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让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中保持清醒,让你懂得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也让你在每一次“掏出钱包”的决定中,都感受到一份踏实和从容。它不是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是让欲望服务于更美好的生活,是一种对自己负责、对生活负责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说两点:

1.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两分货。

消费品的规律是,质量或性能达到一定基数之后,再往上每提高一点点都会急剧增加成本。价格和品质之间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指数关系。

知乎有一种论调,“一定要在可以承担的前提下买最好的”。这个话太模糊,什么叫可以承受?一个月入5000的人,理论上也可承受一顿人均1000的晚餐。但极少有人这么干。

一个置装费一共才5000的毕业生,要是都听知乎上的,一双好皮鞋就花完了所有额度。高级皮鞋好不好?肯定比便宜的要好。但是对他的提升,有没有配齐其他初级装备那么大呢?

许多人忘记了,消费的主体,是“你”;

你购买的,是“你的感受”,而不是参数、效用、评分。

一切应该以你自己的主观感受总效用最大化为出发。如果昂贵只能带来微小的提升,甚至你主观感受不到差异,那就不是很值得。

尤其值得花的,是那些对你而言从无到有的东西,我感觉这时候总效用最大。



2. 购物一定要考虑隐性成本

挑东西的过程,本身就是时间成本。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没有算过自己的时间有多贵。

我很讨厌在国外替别人代购的一个理由,就是为你们省下的那几十,一百的,根本无法补偿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出国旅行机票动辄几千上万,酒店又是几千,扣掉在途时间,真正的游玩时间其实极为有限,把旅游总开销去除以净游玩时间,每小时的成本算下来极其昂贵。

而为了帮你带那几瓶破化妆品,我要浪费一两个小时去商场,还要搭上托运行李的等待。

现在那些新式的旅行箱、旅行便携用品,用了那么多新材料新设计,贵那么多,只是为了能多减轻几十克重量。现在可好,一瓶500毫升的化妆水往包里一塞,全白忙活一场。

我宁可贴你几百块,你自己去国内专柜买吧。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实用

不要说什么闲时置,忙时用。你怎么敢确认买的一大堆东西闲置下来后会忙时用呢?

我爸就喜欢网购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买来后却又用几次就不用了甚至是买来后就没用过。我妈去劝说,我爸直接来句:“你直接扔掉吧,不用问我;你觉得没用就扔掉。”

买了十几盆花和盆栽,结果全都死了。原因是:我爸生病在外地治疗,我妈陪着他;我又没空。我的两兄弟又在外地。花死了,他又买。以至于我妈都生气了,和他吵了一架。

我就说几件事:

我们家在省城的房子有个房间的墙上因为渗水掉漆了,渗水解决后掉漆就一直没搞定。其实也不难,请个刷漆师傅来刷一下就行了;我爸从网上买了个大型喷枪来。买来后倒是用啊,可是买了喷枪后一直闲置,闲置到现在都还没用过。

前段时间,我爸从网上买了两个喷水壶喷头;就是下图中的这种款式。


花了十几元,然而喷头因为长度原因根本就放不进瓶子里。剪短一点后能放进去了,但又合不拢。最后给扔了。后来我们散步时才发现,我们家楼下的批发部就有浇花用的喷水壶,才五块钱一个。就是下图这种

还有次,我弟弟计算机考试挂科了;回家来复习。我弟明明有课本,我爸也不知道咋想的;自己上网去买计算机专业的课本,还拿给我弟看。我弟一看就知道我爸买的这些课本和他挂科的那门课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妈位次为此又和他吵了几句。

现在我爸是天天网购,我天天都要去帮他拿快递;怕是双十一双十二网购都没有人天天取件吧。

现在他生病了,正在康复;他又买了一堆东西,也是买来后用几次就不用了。

为了锻炼手,他买了个鼓,就是图中的这个鼓;买了后敲了几次就没敲了。

后来买了个环保哑铃、康复用支架、家庭单杠、甚至于还买了个电子琴。我和我妈真被气坏了,先不说别的。这些东西摆在哪里?我们家虽然不小,但这么多东西一齐放着也够折腾的。还有这些用多久?不会又像其他东西用几次就不用甚至于干脆就不用。

我是真的无语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