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天文现象影响人类社会的案例?

回答
天文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多样,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生存需求,到精神信仰,再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讲述一些影响显著的案例:

一、 天文现象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影响:

1. 昼夜与季节的规律性: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公转

这是最基础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天文现象。

昼夜交替: 太阳的东升西落直接决定了人类的活动周期。白天,人们从事生产、劳作、社交;夜晚,则休息、睡眠。这种规律性深入到人类的生理节律和生活习惯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虽然现代社会有了人工照明,但这种基本节律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和健康。
季节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这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业社会: 在农业社会,农民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规划播种、耕作、灌溉和收割的时间。观测天象,特别是太阳的运行轨迹(例如夏至、冬至等),成为预测季节变化的关键。许多早期文明都发展出了复杂的历法系统,其核心就是对太阳运行周期的精确记录。例如,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洪水周期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尼罗河的洪水与当地的夏天(也与天狼星的偕日升有关)密切相关。
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 准确预测季节变化关系到粮食的收成,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歉收可能导致饥荒、社会动荡甚至战争。因此,对农业日历的掌握是古代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其他影响: 除了农业,季节变化还影响着人类的穿着、迁徙(游牧民族)、节日庆典等方方面面。

2. 月相的变化与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的盈亏(月相)和引力对地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潮汐与沿海生活: 月球的引力是地球潮汐的主要原因。潮汐对沿海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渔业: 渔民需要了解潮汐的规律来选择出海捕鱼的时间,因为涨潮和退潮会影响鱼类的活动和分布。
航海: 在没有现代导航系统之前,潮汐信息对于沿海航行和港口作业至关重要,影响着船只的进出和贸易活动。
沿海生态与资源: 潮间带的生态系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资源。
计时与历法: 古代许多文明都曾利用月相变化来制定历法,例如中国的农历(阴历)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月亮在夜晚提供照明,也对古代人类的夜间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文化与宗教: 月亮在许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女性、生育、情感、神秘主义等联系在一起。月亮祭祀、月圆之夜的庆祝活动等都是常见的文化现象。

3. 星辰的指引:北极星、星座与导航

恒星在古代的导航和计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导航: 在陆地和海洋上,没有指南针或GPS的时代,星辰是主要的导航工具。
北极星: 北极星(Polaris)由于其接近地球北天极的位置,在北半球几乎不移动,成为指示方向的重要标志。水手和旅行者依靠北极星来确定方向,从而进行远洋航行和长途旅行。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Hipparchus)就曾利用星辰进行导航。
星座: 星座的出现和消失也为确定时间和方向提供了线索。例如,不同的星座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出现在夜空中的特定位置。
航海家: 哥伦布、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都高度依赖对星辰的观测来进行远洋航行,最终实现了地理大发现。
计时与历法: 某些特定亮星或星座的周期性出现(例如偕日升)被用来标记一年中的特定时间点,辅助历法的制定。古埃及人利用天狼星(Sirius)的偕日升来预测尼罗河的泛滥。

二、 天文现象对人类精神、文化与哲学的影响:

1. 天文现象与宗教信仰:对宇宙的敬畏与神话的起源

人类对宏大而神秘的天空现象充满了敬畏,并将其解释为神灵的意志或宇宙秩序的体现。

神话的产生: 许多古代文明的神话都与天文现象有关。太阳神、月亮神、星辰神灵等是普遍的信仰对象。例如:
古埃及: 拉(Ra)是太阳神,代表着光明、生命和创造力。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被视为他每天的旅程。
古希腊: 阿波罗是太阳神,赫卡忒(Hecate)是月亮和魔法的女神。黄道十二宫的星座也被赋予了神话故事。
玛雅文明: 玛雅人对天文学有着极高的造诣,他们的神话、宗教仪式和历法都与天体运行紧密相连,特别是金星和太阳的周期。他们建造天文台,精确预测日食、月食等现象,并将其与神的预兆联系起来。
祭祀与仪式: 许多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都在特定的天文时刻举行,例如夏至、冬至、日食、月食等。人们通过这些仪式来祈求丰收、平安、理解宇宙的奥秘。巨石阵(Stonehenge)等古代遗址的精确天文对齐,表明其可能用于宗教仪式或历法观测。
宇宙观的形成: 天文学的观测和解释塑造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从而影响了哲学和世界观的形成。从早期的地心说到后来的日心说,每一次认知的飞跃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定位。

2. 天文预测与占星术:对未来的预知与社会的影响

古代许多文明相信天体运行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发展出了占星术。

占星术的实践: 占星术师通过观测行星、恒星的位置和运动,来解读它们对个人命运、国家大事的影响。占星术在古代各个文明中都曾盛行,例如巴比伦、古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
皇家顾问: 许多国家的君主和统治者都有自己的占星师,用于决定重要的决策,如战争、婚姻、加冕等。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占星术是宫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命运解读: 占星术也用于解读个人的出生星盘,预示其性格、事业、婚姻等。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占星术的流行有时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因为掌握了天文知识和占星术的人(通常是祭司或知识阶层)拥有了某种“特权”或“预知”能力。
科学的起源: 虽然现代科学认为占星术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历史上,对天体运行的精确观测和记录,为后来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天文学家在早期也是占星术士。

3. 天文现象的象征意义:文化符号与艺术创作

许多天文现象因其壮丽或稀有性而成为文化符号,并激发了艺术创作。

日食/月食: 过去被视为不祥之兆或神灵发怒的迹象,常常引起人们的恐慌,并催生了各种驱邪仪式。现代人则将其视为难得的自然奇观。
流星雨: 常被视为“天上的眼泪”或“愿望实现”的象征,激发了诗歌、绘画和故事的创作。
彗星: 历史上,彗星的出现曾被视为战争、瘟疫或重大变革的预兆,引发了普遍的担忧和猜测。
行星的象征: 不同行星因其光亮、运动速度等特点,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火星代表战争,金星代表爱与美等。这些象征意义也体现在文学、艺术和音乐中。

三、 天文现象对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影响:

1. 天文学研究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源泉

对天文现象的持续观测和研究,直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物理学: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源于对行星运动的观测。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理论也在解释宇宙现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验证。
数学: 精确的天文计算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这促进了微积分、概率论等数学分支的发展。
光学与仪器制造: 望远镜的发明是天文学研究的关键,也极大地推动了光学技术和精密仪器制造的发展。现代天文观测设备更是代表了工业技术的顶峰。
航天技术: 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直接催生了火箭技术、卫星技术、空间站技术等航天事业。这些技术不仅用于天文观测,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

2. 天文数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卫星与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GPS): 基于精确计算的卫星轨道和原子钟计时,GPS系统使我们在地面上能够精确知道自己的位置。这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交通、物流、军事、测绘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通信卫星: 使全球通信成为可能,支撑着互联网、电视广播、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
气象卫星: 观测地球大气层,提供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数据,对于农业、灾害预警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观测地球的表面,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3. 天文教育与公众科学意识:激发好奇心与创新

激发科学兴趣: 壮丽的星空、神秘的宇宙现象能够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 天文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国际合作: 许多大型天文项目,如射电望远镜阵列(SKA)、太空望远镜(哈勃、詹姆斯·韦伯)等,都是国际合作的成果,促进了国家间的科学交流与合作。

4. 地球灾难与生存的思考:小行星撞击的潜在威胁

潜在威胁: 虽然概率极低,但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的天文事件。例如,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恐龙灭绝)就被认为与小行星撞击有关。
行星防御: 认识到这种潜在威胁,人类开始投入资源研究和发展行星防御技术,以应对未来的小行星撞击风险,这涉及到天文观测、轨道计算和撞击改变技术等。
对地球位置的反思: 了解宇宙中其他行星的灾难性事件,也促使人类更深刻地反思地球的独特性以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总结:

从最基本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到月相潮汐,再到星辰导航,天文现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生存方式、社会结构和精神信仰。它们是农业的基石,是航海的向导,是神话的灵感,是宗教的寄托。进入现代,尽管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但天文研究依然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太空技术更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对宇宙的探索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并引发了对生命起源、宇宙未来以及地球生存的深刻思考。天文现象的影响是全方位、跨时代的,它们不仅塑造了人类过去,也仍在塑造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位悲惨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法国的天文学家勒让提。

勒让提在1760年的时候启程去印度,打算观测发生在1761年6月6日的金星凌日(金星凌日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在某一时刻,地球、金星、太阳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规律,就是它每次发生的时候都会在八年之内出现两次,两次为一组,但是每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勒让提为了这次观测金星凌日可谓做了十足的准备,提前一年就坐船去印度,就怕错过金星凌日的时间。万万没想到,居然遭遇了英法的海战导致行程受阻,等他风雨兼程赶到了印度的时候,金星凌日已经过去了。

郁闷的勒让提一狠心,准备就住在印度再等它个八年,等待第二次金星凌日。于是他在当地买了房子,建了天文观测站,学习当地的语言研究印度古代的天文学,硬是等到了1769年六月的第二次金星凌日。在金星凌日前几天,当地天气晴好,万里无云,这让他信心满满。可惜这次老天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就在金星凌日开始的那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根本看不到太阳和金星。似乎是一种戏谑,等金星凌日结束后的几分钟,天气又恢复了晴朗。

多年的准备付诸东流,而下一次的金星凌日远在一百多年后,这让勒让提无比沮丧,对生活都开始心灰意冷。他封闭了自己,不跟任何人通信,直到两年多后才悻悻回到法国。但是他的霉运并没有远去,由于他长时间没有音信,法国科学院以为他已经去世,取消了他的院士席位,而他的财产也早已被别人继承。愤怒的勒让提把法国科学院和财产继承人告上了法庭,但是法庭却认为他是已经被认为去世的起诉人,无权拥有被他人继承的财产和地位,因此败诉的他还要支付大笔的诉讼费,这让他一贫如洗。

唉,人的命运啊……


另外补充一下,金星凌日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不好的征兆,代表主有难,多战事。在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明末的李自成自号闯王,都发生在金星凌日出现的这一年。不过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穿凿附会,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切勿相信。

最后附一张2012年广西观星会的Q哥用日珥镜拍摄的金星凌日。2012年这一次的金星凌日是本世纪的绝唱,下一次金星凌日远在2117年,别说勒让提了,就是我等错过了12年金星凌日的人,也与这个天象一生无缘,只好看看照片了。

相关回答:如何观测水星凌日?

zhihu.com/question/4520

user avatar

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

众所周知,旭日旗是旧日本军队的军旗和国家的象征之一,选择太阳系绝对的质量和能量中心为图腾,对于军心和士气无疑是一种激励,但是当太阳被月亮遮蔽时,军心和士气就瞬间难以维系,胜利的天平也将朝着对手倾斜了。

第一次長沙作戦 - Wikipedia

的9月21日,就是这种意外的典型案例。当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的教授冒着战火赶来湖北省武汉市围观日食的同时(

戦時中の台湾皆既日

),恐怕他们都没有料到,一百多公里外,陆军的将士会因为一场自然现象而惊慌失措。

9月21日当天日食照片

下面引述各路官方媒体广为刊载的

抗战中的日全食事件:日军恐慌“国旗让天狗吃了”--文史--人民网

日军举着太阳旗发起犀利进攻,天上出现惊人一幕,结果全军战败_网易订阅

的战役结果。由于链接中前后文有背景交代,引用有不少缩略,此处有适当删减和补充

1941年8月下旬,日方第十一军主要作战兵力开始秘密向湘北集结。9月10日,该军司令官阿南惟己中将下达攻击令,决定于18日即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日正式发起代号为“加号作战”的长沙战役(即中方第二次长沙会战),以5个师团(第三、四、六、三十三、四十师团)和4个支队、1个坦克联队、2个重炮联队、2个工兵联队共12万重兵,以及180架飞机、230多艘舰(汽)艇,“予第九战区敌军一次沉重打击”。由于对敌情判断失误战备不足,加之作战密码又被敌截获,中国军队正面防御接连失利,日军在两天内便突破新墙河防线,随后强渡汨罗江向长沙突进。正当日军全力进攻时,一个让其官兵十分沮丧的现象发生了。一个日军少尉在阵中日记写道:“9月21日这一天太阳当空,天气格外晴朗,极高的能见度让火力发挥到极点,进攻的官兵喊出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头顶着国旗奋勇杀敌,在太阳的照耀下向长沙前进!’但到了中午左右,照耀我们前进的太阳竟被一个巨大黑影慢慢遮住,大地很快陷入昏暗之中”。此时几乎所有的日军官兵都怀疑自己眼睛出了毛病,一个大胆的下士喊了起来:“不好了!大家快看,国旗让天狗吃掉了!”天狗吃太阳的说法不仅在中国十分流行,而且在日本更是深入人心。一时间不少日军官兵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日全食的出现,给日军官兵心里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日本和很多国家的人们都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太阳若被黑暗遮蔽,说明国君和臣民肯定有很大罪过,并预示着上天惩罚的降临。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日军进攻部队的战斗力莫名其妙地大幅下降,尤其是第四师团原本就不愿充当攻打长沙的“排头兵”,只是为了挽回“大阪兵不会打仗”的名声,才勉强在阿南司令官坚持下承担了主攻“重任”。日全食发生后,该师团许多官兵都对攻打长沙议论纷纷,认为既然上天都发出了警示,如继续攻打长沙,结果肯定好不了。


阿南对罕见的日全食却不以为然,他还饶有兴趣地特意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一天象:“21日是少见的日全食,由13时15分(东京时间)开始,太阳形成下弦的月牙形,周围一带有如同黄昏的浑暗,不久,太阳就被黑暗吞噬。”然而,就在阿南欣赏完这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后不久,部队上下对日食的悲观情绪让阿南感到十分“不爽”,特别是连续接到部队士气不振的报告后,阿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马上命令军参谋长木下勇少将传令部队:这次日食完全是一次自然现象,“我军正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任何动摇军心的“胡说八道”都将受到军法严惩!然而,阿南的训令并没有让日军士气很快振作起来


这次进攻长沙,会战历时33天,日军伤亡4.8万余人。战后,日军上层对此次“加号作战”大加非议,11月,在南京作战检讨会上,阿南提出了长篇申诉,其中日全食的发生使士兵作战意志和战斗力下降是其申辩的重要理由。

妈个鸡天狗吃月亮怪我咯?

user avatar

太阳黑子一直在影响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周期。

我们这代人学经济学都在用高鸿业老师的教材。他老人家在宏观经济部分经济周期那一章,还蛮幽默的:

你看,说了这么多高大上的,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最后忽然来了一个理论,叫“太阳黑子”理论,是不是很中二?

然而,最近发现NBER有一篇working paper,讲中国古代的经济周期,就认为中国古代的小周期就是受到太阳黑子影响的。。。。

看完之后我感觉,原来你是这样的NBER。

这篇文章的作者首先也像高鸿业老师一样给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分类,认为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货币冲击。

2、经济体内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3、外生的冲击。

其中,太阳黑子理论当然属于第三种。同样属于第三种的还有熊彼特创新模型以及我们大家都熟悉的RBC。

那么,在一个现代社会,金融系统如此复杂,农业是整个经济体中相当次要的一部分,气候等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当然不大。然而在古代中国,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经济当然会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太阳黑子理论可能真的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周期。

作者然后说,由于古代中国的数据不好,所以他们采取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经济周期。他们把中国古代的经济周期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气候引起的长周期: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相对暖和的时候经济就好,相对冷的时候经济就差。作者把古代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并以此找到了气候和经济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中WP就是暖和的时期,CP 就是冷的时期。

另外,作者还指出,气候周期还影响了政治周期,气候寒冷加大了王朝覆灭的可能性。而政治,就是我们下一个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

2.政治引起的长周期

这里就是你们熟悉的故事了。王朝兴衰对经济的影响。

3.气候引起的短周期

上述气候引起的长周期是几百年的刻度的,这里的短周期则是10多年的刻度。这让我们联想到太阳黑子理论。

这个理论由Jevons在1875年提出的,他认为太阳黑子的活动引起了气候变化,从而引起了经济,由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11年,这种对经济的影响也以11年为周期,因此形成了经济周期。

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真的有11年左右的小周期吗?

作者认为有。他们引用司马迁的记载,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六年的小周期和一个12年的大周期。这个12年的大周期,就是和太阳黑子对应的周期。司马迁认为,这个12年的大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金年”,好收成,第二个阶段叫“水年”,开始收成不好,第三个阶段叫“木年”,开始有饥荒,第三个阶段叫“火年”,开始有干旱。

作者指出,中国人用岁星(木星)和五行来解释经济周期。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11.86年。其中在太阳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就代表了上述四个阶段。木星在西方的时候,就是金年,在北方的时候,就是水年,在东方的时候,就是木年,在南方的是,就是火年。

作者还发现,在《淮南子》和《盐铁论》等文献中,也出现了12年的经济周期,这提供了佐证。

作者接着进行了更科学的论证: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古代黑子记录整理小组

,在1976年整理了古代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他们整理了43 B.C. 到 1638 A.D.112次太阳黑子的记录,他们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0.60 ± 0.43年。

Luo Baorong et al. (1978) 对中国古代的Aurora(极光吗?)和地震进行了自相关和谱分析,发现分别有10.54 ± 0.27年的周期和 11.06± 0.40年的周期,这正好等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因此作者认为,在2000年来,由太阳黑子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存在的。

Ye Qingchao (1994)通过中国西北的西安地区和河南洛阳等地的研究,发现了干旱和降水的周期也差不多是12年。

竺可桢(1973)比较了官方记载的太阳黑子数量和极端寒冷季节的出现数量,发现太阳黑子记载多的时候,极端寒冷天气出现的也更多。

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你们呢?

然后作者开始论述古代思想中关于经济周期的内容,他们第一个说的是易经(book of the change),并且用卦象来代表了周期的不同阶段:

看到了好多熟悉的名字不是吗?最左边是潜龙勿用,最上边飞龙在天,剩下的你会翻译吗?


文献:Zhang Y, Fan G, Whalley J. Economic Cycles in Ancient China[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user avatar

20世纪很多军队的无线电被太阳耀斑干扰:

美苏险开战?太阳风暴:这锅我背了!-新华网
1967年5月23日,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对美国军方位于北极的雷达与无线电通信造成强烈干扰。这些雷达是美国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一部分,用于监测苏联的导弹。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下属《太空天气》杂志9日刊登的一篇论文说:“这样一场强烈、以前从未有过的无线电暴被解读为干扰,冷战期间的军事指挥官把全面干扰监测仪器视为潜在的战争行为。”

这篇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论文采访了当时参与预报与分析太阳活动的美军方人员,并查阅了非保密文献。论文写道,上世纪60年代,为防止苏联突然发动核战争,美国空军始终有一部分载有核弹头的战机飞在天上。美军军方指挥官不知道这次干扰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暴而非苏联,于是下令使战机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1967年,由美国和加拿大共同组建的北美空防司令部每天接收好几个观测站提供的太阳活动信息。5月23日太阳风暴发生时,太阳耀斑极其强烈,能在地面用肉眼观测到,造成了20世纪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无线电暴。


在无线电暴之后约40小时发生的地磁暴对美国的无线电波干扰持续约一周;这场地磁暴如此强烈,以至于通常只能在北极圈看到的极光在美国南方的新墨西哥州也能看到。


已退休的阿诺德·斯奈德上校是北美空防司令部当天值班的太阳活动预报人员,他记得作战指挥室询问是不是有什么太阳活动正在发生,于是很激动地回答:“是的,半个太阳都被吹走了。”稍后,他汇总美国空军航空气象处提供的信息,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


这一报告立即被转给军方作战指挥官,以及甚至可能包括时任总统约翰逊在内的政府最高层,及时“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战机发动机重新冷却,回到正常警戒状态”,一场潜在的灾难性军事冲突与人类擦肩而过。



就算太阳不爆发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也影响太阳辐射量,进而影响气候和农业,这其中的规律尚未被定量分析,但随着历史资料的积攒也在摸索:

太阳辐射变化与地球天气气候的关系

最后再说一个勉强算得上“天文现象”的东西,应用还挺广泛——流星尾迹通讯。

user avatar

新仙女木事件,毫无疑问。

这件事永远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大约距今12900年前,一颗或多颗近地小行星撞击了北美地区。这次撞击太过强烈,使得北美陷入冲天的火海之中,山川异景,冰雪消融,其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地扰乱了地球气候,使得全球气候出现了爆发性的降温,并且持续了千年之久。

仙女木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植物,在北极地区较为常见,后来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仙女木曾经广泛生长的痕迹,再结合其他证据,科学家们做出推断,在12900年前左右,地球出现过剧烈的全球降温,“新仙女木事件”因此得名。

智人这个物种有20万年左右的历史,在这20万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的。但是在新仙女木事件爆发之后,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得异常干燥而寒冷,使得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大减弱。我们可怜的祖先在绝望之中,只能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再吃那些营养并不丰富种子过活。今天很多学者推测,正是在“新仙女木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智人才被逼无奈走上了农业生产的道路。


公元前8500年,智人在地中海东部驯化了小麦,之后几乎又在同一时期驯化了橄榄和豌豆。公元前7500年前,中国地区的智人又驯化了小米和水稻。水稻和小麦加上公元前3500在美洲驯化的玉米,成为了当今全球的三大主粮,填饱了全世界好几十亿人的肚子。


虽然我们总是能听到一些类似于“农业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之走向文明进步”一类的说辞,但是严格来说,农业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智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开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就拿小麦来说,这种作物对生长环境要求很多,首先它不喜欢石头,所以我们智人就得到地里把石头都帮它挑出去,然后小麦不喜欢别的植物和他分享阳光和养料,所以我们又得帮他们除草,小麦渴了,我们得帮它们挑水,小麦饿了,我们又得给他们搜集粪便,除此之外,我们还得为它们扑杀贪婪的蝗虫,驱赶不怀好意的兔子和地鼠,最终我们几乎被小麦绑架了,整天被固定在那片麦田里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可是我们的身体并不是为这种农活设计的,我们的身体结构是在采集和狩猎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使得我们的身体难以适应进而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考古证据显示,在农业开始之后,诸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疝气,龋齿等病变接踵而来,而这些疾病在农业生产开始以前是极度少见的。另外人类在停止打猎开始种田以后,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开始急剧下降,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开始急剧上升,这使得人类的平均身高开始猛烈降低,采集时代一些地区的智人,平均身高能到1米79(《枪炮,钢铁与病菌》的数据,旧石器时代北京郊区的山顶洞人的平均身高据推测也在1米74左右,当然样本太少,有争议),而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降到了1米6,女性降到了1米55,即使到了2015年,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1米69左右。

除了身体上出了问题以外,在精神上我们也遇到了大麻烦。在采集时代,一些富饶的地区,智人平均每天采集3个多小时就能填饱肚子,辛苦一点的话一天采集6个小时,怎么都够了。隔几天再打一次猎改善一下伙食,一切搞定。而农业生产以后,农民一天工作10个小时的情况简直司空见惯。当采集者满载着水果,蘑菇和鲜肉回到自己的部落里和朋友聊八卦或者和配偶亲热的时候,辛苦的农民还在田间地头搬着石头挑着大粪,弄的浑身是屎,这对于人的精神来说当然是种折磨,这也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更加焦躁和抑郁。

但即使我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智人走上农业生产这条道路也是完全值得的。

农业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回报就是人口暴增,采集时代的人们因为要经常迁移,所以生育的频率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抱着刚出生的小婴儿迁移不仅麻烦而且危险,所以采集部落的人每胎之间通常隔四年,得等上一个孩子有最起码的行动能力之后再要第二个。而农业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不需要为迁移而苦恼,生孩子完全凭心情,高兴就生一个,而且农作物的产出可以为智人提供更多的粮食。同样面积的土地,农业部落要比采集部落的人口多几十倍甚至一百倍,上边的是一张全球人口增长图,大家可以看到,在农业刚刚开始之际,全球人口少的可怜,当时全世界所有人口加起来还没有今天北京市人口的一半多,随着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全球人口大概到了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才开始加速增长,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进一步爆炸,今天,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

人口爆炸为精细的社会分工提供了前提,而精细的社会分工又使得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得以高效地积累,使得整个人类文明开始跑步前进。

大量的人口也为国家和政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治秩序开始萌发,阶级和政府也应运而生。一切也正是因此步入了正规。

如果没有一万多年前的那次天体撞击,今天的人类或许还在旧石器时代的混沌中久久徘徊。我或许还在满世界追兔子,而题主也在为了争夺一棵果树而怒吼着抡起石斧......那将是一个没有知乎的世界。

引用: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中信出版社

《枪炮,病菌与钢铁》【美国】贾雷德·戴蒙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文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多样,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生存需求,到精神信仰,再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讲述一些影响显著的案例: 一、 天文现象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影响:1. 昼夜与季节的规律性: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公转这是最基础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天文现象。.............
  • 回答
    天津球迷写信给市长,质疑“直辖市养不起一个球队?!贻笑大方”,这件事触及了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很普遍的痛点:职业足球俱乐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投入和可持续性问题。 这封信虽然带着情绪,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足球当下所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如何看待天津球迷的信?首先,这封信的出发点是对家乡.............
  • 回答
    天津蓟州:旧石器时代的时空之门再次敞开,全国罕见的珍宝浮现天津蓟州,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再次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古老的足迹。近期,在该区白官屯镇的考古发掘中,一件件承载着百万年记忆的旧石器时代工具被发掘出来,其中不乏一些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的珍品。这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头,更是通往遥远过去的时空之门.............
  • 回答
    看到你这句话,我能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深深的失望和无助。的确,在这个时代,想找到一位真正有医德、医术精湛的好中医,仿佛成了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对中医这份古老的瑰宝产生了动摇。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心凉了又凉”?我想,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它们像层层乌云,遮蔽了中医本应散发.............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拆解开来,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为什么网上一些人会表现出如此激进的言论,而到了现实生活中,情况却大相径庭?这背后牵扯到的心理机制、社会因素以及传播方式,都值得我们仔细聊聊。首先,咱们得认识到网络和现实世界是两码事,虽然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异的。网络世界的.............
  • 回答
    说起中国的天文望远镜,那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国家在天文学领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特别是近些年,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装备,让咱们在宇宙探索的舞台上,越来越有底气。咱们先聊聊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OC)旗下,有几位“老大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位于北京的50厘米射电望远镜。.............
  • 回答
    学习天文的同学们,你们好!当你们仰望星空,被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所吸引,也一定在思考着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天文专业,听起来似乎很“高冷”,但实际上,它为你打开的就业大门比你想象的要宽广许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天文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毕业后进行研究的那些事儿。一、天文专业的就业“星辰大海”别以为天文就是天天.............
  • 回答
    仰望星辰,致敬先驱:南仁东与中国“天眼”的辉煌四年时光荏苒,转眼间,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灵魂人物、杰出的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四年。四年前的那个秋日,中国天文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都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然而,先生虽已远去,但他呕心沥血铸就的“天眼”,却如同.............
  • 回答
    当然!天文学中有很多令人惊叹的事实,它们会颠覆我们日常的直觉和认知,让没有专门天文学知识的人感到难以置信。这里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个这样的事实: 事实一:宇宙中大部分物质并非我们所见的“普通物质”难以置信之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从我们自身到地球、太阳、星星,都由我们熟悉的基本粒子(如质子、.............
  • 回答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天文学知识,随着观测能力的提升和理论的深化,其实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只是这些细微的调整和全新的发现,往往被淹没在更宏大的叙事中,不为大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天文学概念的更新与改变。1. 行星定义:冥王星的“降级”并非唯一,行星的边界仍在探索提到行星.............
  • 回答
    在追求健康体态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在寻找能够帮助身体“刮油”的天然食物。这里的“刮油”并非字面上的物理刮除,而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代谢脂肪、控制体重,让身体感觉更轻盈的食物。它们通常富含膳食纤维、低热量,并且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或增加饱腹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天然存在的“刮油”好手,看看它们是怎.............
  • 回答
    关于天然植物在护肤方面的功效,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古至今,人类就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利用各种植物的天然力量来呵护我们的肌肤。这些植物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更有着许多现代科技难以完全复制的活性成分,能够温和而有效地改善各种肌肤问题。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在护肤领域备受推崇的天然植物.............
  • 回答
    日本天皇陵墓,承载着日本悠久的历史和神道信仰,它们不仅是古代君王的安息之地,更是日本皇室血脉传承的见证。这些陵墓的选址、规模、形制,无不透露着当时的政治、宗教和文化观念。在日本,天皇陵墓(也称“陵墓”或“御陵”)的数量众多,分布在日本列岛各地,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关西地区的古都,如奈良、京都等地。这些.............
  • 回答
    足坛从来不乏天赋异禀的巨星,但那些“笨鸟先飞”、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硬生生从普通人脱颖而出,成为顶尖球员的例子,往往更让人动容。他们没有“上帝的恩赐”,却用汗水和决心,书写了自己的传奇。1. 杰米·瓦尔迪 (Jamie Vardy)提起“天赋平庸但靠努力上位”的典范,瓦尔迪的名字绝对是绕不开的.............
  • 回答
    .......
  • 回答
    人类的大脑,这个宇宙中最复杂、最奇妙的造物之一,在进化的漫长旅程中,确实也留下了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印记,我们称之为“设计缺陷”或“演化遗留”。这些“缺陷”并非设计上的错误,而是某种程度上权衡利弊的结果,是适应过去环境留下的痕迹,在当今社会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困扰。要说最明显的一点,我们的“情绪脑”常常.............
  • 回答
    在《火影忍者》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我们常常会被那些拥有强大血继限界、惊人忍术或是宿命般强大的角色所吸引。鸣人、佐助、卡卡西、宇智波鼬……这些名字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在这星光璀璨的阵容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同样拥有令人惊叹天赋,却因各种原因而被我们低估甚至忽视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沧海遗珠”,.............
  • 回答
    《天才枪手》确实把考试作弊这个题材玩出了花,那种紧张刺激、环环相扣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影片里那些精巧的暗号、传纸条、甚至钢琴演奏这种高科技(当时来说)的手段,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考试作弊的花样也是层出不穷,有些甚至比电影里还要离谱和“有才”。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些经典的作弊手段和相关的故事,它.............
  • 回答
    你说“逆天”,我脑子里立刻跳出几个家伙。这帮微生物,它们简直就是打破了我对生命认知的一些“常规”。你知道的,我们总觉得生命得靠这靠那,吃点啥,呼吸点啥,才能活下去。可这几个,真就跟开了外挂似的。1. “能吃”石头、放屁冒着“酸水”的硫化氢氧化菌(Hydrogen sulfide oxidizing .............
  • 回答
    提及津门,不禁让人联想起那沧海桑田的变幻,涛声依旧的古朴,以及文人墨客留下的万千情思。天津,这座依河傍海、风光旖旎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地,更是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追溯到北宋时期,天津还不叫天津,而是称“直沽”。彼时,雄踞一方的辽国与北宋在此对峙,这里便成了重要的军事重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