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好大学真的有用吗?

回答
“好大学有用吗?”这个问题,说实话,问出口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点点的不安。毕竟,很多人从小到大听到的“上好大学”的口号,早就刻进了骨子里,好像一旦质疑,就成了那个“得了便宜还卖乖”或者“怀才不遇”的异类。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问题本身就挺有意思的。毕竟,“有用”这个词太模糊了,它到底是指一份高薪的工作?一种光鲜的生活?还是内心深处的满足感?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地说。

首先,不得不承认,好大学确实有它“看得见”的优势。

资源的聚集效应: 想想看,那些顶尖的学府,往往汇聚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最前沿的科研设备、最丰富的学术资源。你想接触到某个领域的顶尖教授,想参与有突破性的研究项目,想在图书馆里找到别人梦寐以求的书籍,好大学的门槛,会低很多。这就像在一片沃土上播种,天然就比贫瘠的土地更有机会长出参天大树。
人脉的“预设”: 这个听起来有点功利,但现实就是如此。在好大学里,你的同学、学长学姐,很可能未来会在各行各业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些人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伙伴,更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潜在的合作者、推荐人,甚至是你解决人生难题的“智囊团”。这种“无形资产”的积累,是许多普通高校难以比拟的。
敲门砖的效力: 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尤其是一些名企、大公司,会对毕业院校有一定的倾向性。好大学的文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筛选器”,它能让你更容易地进入一些大公司的面试环节,给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就像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好大学的出身,就像你已经提前过了第一轮的海选。
思维模式的塑造: 好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它们通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本身,比你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更能让你“有用”起来。

然而,我们也不能把好大学神化,更不能把它当作“万能钥匙”。

“无用论”的另一种解读: 有些人觉得“好大学没用”,往往是因为他们毕业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功,或者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但我想说,这可能不是好大学的问题,而是“匹配度”的问题。一个热爱艺术的学生,被送进理工科强校,即便学校再好,他可能也找不到方向。反之,一个在普通高校但找到了自己热爱方向的学生,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可能远超那些在名校里浑浑噩噩度日的人。
“能力”是核心,大学只是平台: 最终让你“有用”的,是你自身的能力、情商、毅力、学习能力,以及你对机会的把握。大学提供的,是一个相对优越的平台和一些外部条件,但它无法替代你个人的奋斗。就像一辆好车,需要好的司机才能驰骋赛道,光有车,司机不行,它也只能停在车库里。
“成功”的定义是多维度的: 如果你对“有用”的定义仅仅是财富和地位,那确实,好大学有更高的概率帮你实现。但如果你的“有用”是指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或者找到了真正热爱并能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么大学的“好”与“坏”,影响的比例可能就会下降。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并且从中获得快乐的人,难道就不“有用”吗?
“赛道”与“终点”: 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赛道”上的风景和“终点”的多样性。好大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宽阔的“起跑线”,但后期的“赛程”如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好大学真的有用吗?”

我的答案是:有用,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唯一的。

它提供了一个更优越的起点,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人脉,更易于被社会认可的“标签”。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你“站得更高”,更容易“看得更远”。

但是,它不能替代你自身的努力、学习、成长和对人生方向的探索。 它不是一份“免死金牌”,更不是“躺赢”的保证。

如果你是一个有目标、有驱动力、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和成长的人,那么好大学无疑会让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你可以在那里接触到更优秀的同伴,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获得更前沿的知识和视野。

但如果你只是抱着“上个好大学就能万事大吉”的心态,那么无论你在哪个层次的大学,都可能辜负了自己。

归根结底,大学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驿站,它为你提供了一些工具和资源,让你在这场旅程中走得更稳、更远。但最终能否到达你想去的地方,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进入好大学,请好好珍惜,用好它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去探索,去学习,去成长。如果没能进入,也请不要气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脚踏实地,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有用”与否,最终取决于你怎么去“使用”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问题描述。我觉得吧,题主没说实话的概率比较大。

第一,211的毕业生,无论在哪个省,找工作,都可以找到不受专业限制的好工作。无论你们省只有一个211,还是你们省(直辖市)211扎堆。现在211扎堆的也就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和武汉(都是单个城市有4所211以上)。

只要你是211的,只要你找工作投简历去投不限专业的,你笔试面试都能累死。最后拿到的offer,也够你取舍一阵的。

当然了,offer的质量,你没办法跟985高校的学生比,但是和其他两千多所非211比,你还是令无数毕业生羡慕的所在。

但是你没找到工作,我凭直觉觉得不是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因为只想找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在本专业没有足够招聘单位的情况下,就是拒绝不限专业的职位的。

那么应该是你在秋招的时候没招。想着考公务员。

但是从你说的国考没有岗位来看,我觉得你对国考也有误解。

国考国考,本质上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虽然我们会看到大多数岗位都是在地方,但是这些单位是国税局、人民银行、银监会、海关这些中央直辖单位(虽然是双头领导:即上级单位业务领导和当地政府政治领导)。这些地方上的中央机构(的下级部门和派出机构)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所以招聘都要专业对口的考生。

而一般在公务员系统里不需要专业对口的,都是“条块”中的“块”,即地方政府机关,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县政府等。但是这不属于国考,而是省考的范畴。当然你也可以走选调生。

你一个211的毕业生,想过公务员这条路,那么大四为什么没参加选调生考试呢?因为不是党员?因为成绩挂科?等等这些报考条件不符合吗?那你赖学校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考研,211的学生有的是机会参加985211的夏令营,拿推免资格,你知道吗,这是非211学校可望不可即的机会。你没有拿,谁知道是你不想,还是没能力。

综上,你可能是对求职公考选调保研考研这些事儿,不了解。

也可能是你个人能力不行,因为大一来了就厌学,觉得自己本来是个小姐结果当了丫鬟。于是就浪费了四年。大四快毕业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赖学校不行。

然后上知乎问,好大学真的有用吗?

难道好大学没用,坏大学有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