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4(5)这样的到底是国四还是国五?

回答
你问的“国4(5)”,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说法,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简单来说,它指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排放标准,而是 通常情况下是指“国四标准”。

为啥会有人说“国四(5)”呢?这里面其实牵扯到一些排放标准升级的背景和大家习惯性的表达方式。

首先,我们得明白“国几”排放标准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汽车排放标准,是模仿发达国家(比如欧洲、美国)的排放标准逐步推进的。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强制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车,其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某个标准。这个标准一年比一年严格,所以我们就有了“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国五”、“国六”这么叫过来。

为什么会有“国四(5)”这个说法呢?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1. 标准过渡期的模糊性: 很多时候,新标准的实施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在某个时间点上,市场上可能既有还在卖国三车,也有新上市的国四车。而有些地方为了加快淘汰老旧车辆,或者鼓励大家购买更环保的车,会提前实施某些标准,或者对某些车辆执行更严格的要求。
2. 某些区域性政策的“叠加”: 有些地区可能在国家正式实施国五标准之前,就已经开始执行一些比国四更严格的规定,或者把国四标准里的一些更严苛的要求提前应用了。比如,有些地方可能在全国普遍执行国四时,就对柴油车提出了接近国五的标准。
3. 大家的习惯性说法: 在标准升级的初期,大家对于新标准的认知可能还没有完全统一,有时候会用一个“上一个标准加一个“(下一个标准)”的方式来形容某款车型的排放水平,意思是它已经达到了上一个标准,并且在向下一个标准看齐,或者部分指标已经接近下一个标准了。这是一种口语化的、非官方的表达。
4. “京四”标准的影响(比较早期的情况): 在国四标准全面推广之前,北京作为环保先行者,率先推出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京四”标准。后来国家才推出了全国性的国四标准。在那个时候,人们可能会觉得“京四”比当时的国三要好很多,接近或达到了当时大家对未来排放的预期(也就是后来的国四甚至更严)。但这个情况已经比较久远了。

所以,当你说“国4(5)”的时候,最常见的情况是指:

这辆车确实是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
但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如部分污染物指标上,表现得比一般的国四车要好一些,已经有了一些接近国五标准的要求。
或者,在标准过渡期,它是一批按照相对更严要求生产出来、准备符合国五标准但国家还未正式统一执行的车辆。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排放标准想象成学校的考试分数线。国三是60分及格,国四是75分及格,国五是90分及格。

那么,“国4(5)”就像是小明这次考试考了80分。他肯定及格了(国四),而且成绩相当不错,已经快要达到优秀线(国五)了。老师或者家长可能会说:“小明这次考得挺好的,虽然只是‘及格’(国四),但分数已经很接近‘优秀’(国五)了!”

具体到车辆上,这意味着什么?

环保性相对更好: 相比于纯粹的国四车,它在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上,可能已经做到了更低水平,对空气质量的贡献更小。
未来政策的适应性: 在一些对排放有更高要求的地区或限行政策中,这类车辆可能比一般的国四车更容易被接受,或者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不太会被强制淘汰。
购车时的“卖点”: 经销商或者车主在描述车辆时,可能会用这种说法来强调车辆的先进性和环保性,作为一种潜在的卖点。

总结一下:

“国4(5)”这种说法,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口语化的、非官方的描述,通常指的是达到了国四排放标准,并且在某些指标上表现得更优秀,已经初步具备了向国五靠拢的特质。 它并非一个官方认可的排放标准名称。

如果你在看车或者买车时遇到这个说法,最好还是进一步确认车辆的实际排放标准认证,通常会在车辆合格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或者车辆的铭牌上明确标注是国几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一款车同时有国四和国五两种车型在售,一般是按照地区区分的,对于这一款车的某一辆车排放标准六十一个,要么是国四要的是国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