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锻炼身体。培养那么一个,你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可以觉得“生活里只要有这个就还好”的运动爱好。这玩意可能成为你终身的精神(和身体)避难所。
阅读。别在意是否记得住细节。许多事你未必需要记住,只要“知道”,知道有这么回事,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得到这玩意。
一切“这玩意好像蛮酷的”,去尝试一下。会了是赚了。做砸了之后会难过一阵子,然后多年后回想起来,会觉得“当时居然为那种事这么难过,好傻呀”,进而意识到“原来世界上那么多事儿,当时觉得天塌地陷,实际也就这样嘛”,最鲜活的材料。
别的都可能是假的,这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
拼了命的去了解一个或几个期货品种。
你要跟农民伯伯一样了解棉花是如何种植的,都有什么类型
你要比国土局的都清楚棉花在哪种,全国在哪,全球在哪。
要比统计局的都清楚一共有多少库存,全球有多少库存,全国每年消费多少,产出多少,全球消费多少产出多少,清楚明年或者未来几年是要减产还是增产,增产多少,减产多少。
要比搞物流的都清楚多少棉花从产地运到消费地要多少钱,,从北美运到国内是多少费用。
要比发改委都清楚棉花是否可能抛储备,是否收储,什么是直补。
要比中央气象局还要清楚今年是不是可能干旱或者下雨,或者已经干旱或者下雨。
要比搞农业研究的都清楚棉花的历史价格走势,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可能的原因。
要比海关都清楚每年进口多少,出口多少,国家政策限制多少,可能会走私多少。
其他品种依然如此,但也许几年时间只能搞清楚一两个,但会受益终身。
总之,你要比这些的工作人员都清楚影响价格变动的所有环节,比所有这个链条上的95%以上的人更有全局的观念和知识储备。然后耐心地等待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投入你的全部身家,最后实现财务自由。
别人以为你在赌博,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一次十拿九稳的贸易。
所谓期货,本质如此。魔鬼的只有格局和眼界。
好好完成本科学业。
本人于某二本大学本科毕业,后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去常青藤留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华尔街做衍生品交易员,同时在一个美国前十的商学院读MBA。
当初本科学校的学习气氛实在很差,比如:
在这样一所大学,一个人边啃GRE,边拼GPA,边被嘲笑着。但是我觉得这是我年轻时做得最正确的事情。
留学把我带到一个新的平台:研究生的同学都是国内外牛校的毕业生,我觉得压力山大,边补英语,边学专业课。第一个学期拿到4.0的GPA。但当时适逢美国失业率历史最高点,作为没身份,英语说不利落的国际生,消极的情绪在所有大陆来的学生中蔓延。好在我本科时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氛围:
为了理清头绪,我在网上找了几十份感兴趣的招聘广告,分析里面的关键词,像leadership,team working,quick learning,detail oriented,self motivated这种出现率极高但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词被我自动过滤掉以外,剩下最重要的几个词:experience,CFA,Communication skill。分着说我怎么解决的:
于是,经过了边上课,边找工作,边考证书的生活后,在美国失业率超过10%时,我成为全班最先找到工作的中国学生。这也让我战胜了非名校本科的自卑:无论在哪里,总是普通人多精英少——群体内部差距远大于群体间差距。
多年之后,工作中还在用本科学的东西;面试每一个candidate时,无论面试者来自Stanford, MIT, Harvard还是所谓的野鸡学校,我最看重的就是他能否把简历中列出的课程的基本概念说清。。。
12.20.2014补充
评论里很多人好奇二本如何申到ivy league。虽然有些跑题,但是还是补充一些细节:
其实北美master申请只看gre, toefl, gpa。负责录取的admission officer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一本二本,大多数只知道Peking u和Tsinghua u。所以大家完全没必要再纠结985还是211了。
真正的难点是:
相反,也有些好处: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