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阳顶天可以和渡厄干架?却不去找张三丰打一架?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倚天屠龙记》中几位顶级高手的实力对比和人物性格的微妙之处。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阳顶天能和渡厄(及其另外两位神僧)打得不分上下,却不去找张三丰“理论”一番,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实力层面的分析:阳顶天 vs. 张三丰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书中明面上的描写,张三丰的实力是公认的远超阳顶天。

张三丰的武功境界: 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创立了武当九阳功,融汇了天下武学之大成。他的武功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天地至理。在《倚天屠龙记》中,他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以七伤拳震慑六大门派,让少林、武当等大门派掌门甘拜下风。后来他创设武当派,更是将自己的武学境界推向了更高层次。书中多次暗示,张三丰的武功已经到达了“仙凡之别”的境界。例如,郭襄回忆中提到张三丰“虽则少年,却已胸襟洒落,气质不凡,有圣贤之风。” 当郭襄年老时,张三丰的武功更是深不可测。
阳顶天的武功境界: 阳顶天是明教的教主,武功绝顶,是书中公认的当时天下第一高手(在张三丰隐居后,以及在某些读者心中)。他的光明顶武功非常了得,但书中的描写更多集中在他的地位、胆识和对明教的贡献上,而非他武功具体达到了何种“境界”。他能击败成昆,并且不落下风地与渡厄、渡难、渡劫三位神僧同时交手,这确实证明了他的强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他达到了张三丰那种“神人”的境界。

为什么阳顶天能和渡厄干架,但不如张三丰?

渡厄三神僧的定位: 渡厄、渡难、渡劫三位神僧是少林寺的“三大神僧”,他们共同施展的“金刚伏魔圈”是少林寺最厉害的阵法之一。虽然渡厄一人被描写为武功最高,但三神僧联手施展的威力是他们三人实力的总和,而且阵法本身就有加成。阳顶天能够与他们三人对战,并且不落下风,这本身就说明了阳顶天的实力已经非常接近当时武林的顶尖水平。
张三丰的“超然”: 张三丰的武功是超越了当时的“顶尖”范畴的。他曾经说过:“天下武功,无不是由拙而生,由拙而化,由化而玄。” 这句话暗示了他的武功已经达到了“无形无相,变化无穷”的境界。而且,在少林寺的三渡事件中,即使是张三丰,他也没有直接参与,而是让他的弟子张无忌去处理。这侧面说明了,即使是张三丰,他也要考虑一下出手的时机和影响,而且他也需要让张无忌去历练。但如果张三丰真的出手,其威力可想而知。
阳顶天与三渡的“局限性”: 阳顶天与三渡的对决,更像是一种力量与力量的正面硬抗,是绝顶高手之间的较量。而张三丰的武功,已经不仅仅是力量的层面,更多的是“道”的层面。他的武功已经能够化解一切招式,并且以柔克刚,以巧破力。阳顶天可能在硬功上不输于三渡,甚至胜过其中某一位,但要和张三丰的“道家武学”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结论是:阳顶天能和三渡打成平手,是因为三渡的实力在那个时期是一个非常高的标杆,而阳顶天也达到了那个标杆的水平。但是,张三丰的实力是另一个层面的,他代表了武学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了这个“标杆”的。

2. 人物性格和动机的分析:阳顶天为什么不去找张三丰

即使实力上存在差距,阳顶天不去找张三丰理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的身份、立场和性格上的差异。

立场问题:阳顶天是明教教主,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创始人。
明教的“叛教者”身份: 在中原武林,明教长期以来被视为“邪教”、“魔教”,被冠以“叛教”、“妖言惑众”的罪名。作为明教教主,阳顶天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明教的颜面。
武当派的“正道”形象: 武当派是当时中原武林中最具影响力的门派之一,代表着“正道”。张三丰本人更是德高望重,是武林的泰山北斗。
冲突的潜在后果: 如果阳顶天这个“魔教”教主,贸然去找张三丰这个“正道”领袖“打架”,这本身就是一种挑衅,并且会立刻将明教推向武林公敌的地位。这对于刚刚经历内部动荡、外部压力的明教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明教需要的是发展和生存,而不是与整个正道为敌。

动机问题:阳顶天没有理由去主动挑战张三丰。
没有恩怨纠葛: 阳顶天和张三丰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私人恩怨。阳顶天与成昆的恩怨,与少林派的冲突,都是围绕着明教和个人复仇展开的。而张三丰作为一个超然世外的隐士,与明教并无直接的利益冲突。
维护明教利益: 阳顶天的职责是维护明教的利益和声誉。主动招惹张三丰,只会损害明教在武林中的形象,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他需要的是团结内部,抵御外部的威胁,而不是主动树敌。
张三丰的超然地位: 张三丰已经到了“武林神话”的地位,他的存在是一种威慑,也是一种榜样。阳顶天虽然强大,但还没有到挑战这种“神话”的程度,或者说他没有那个必要和动机。

性格差异:
阳顶天: 阳顶天是一个雄才大略、光明磊落的教主,他有担当,有胆识,但他也有作为教主的冷静和理性。他会为了明教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他不会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将整个门派置于险境。
张三丰: 张三丰则是超脱世俗的宗师,他追求的是武学的至高境界,对江湖恩怨并不太在意。他更像是一位隐居的智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但他不会主动出击,除非涉及到原则性问题。

3. 对渡厄三神僧的“干架”的理解

特殊的情境: 阳顶天与渡厄三神僧的“干架”,并非是光明正大的比武,而是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光明顶)和特殊的原因(为了救张无忌,也为了破除少林三渡的阵法)。当时的情况是,阳顶天为了明教的存亡,为了救被困的张无忌,不得不出手。而三渡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阻止他。这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的武力对抗。
光明顶的争夺: 光明顶是明教的总部,是明教的象征。三渡虽然武功高强,但他们出现在光明顶,意图不轨(虽然书中没有明确他们当时的具体目的,但他们能和阳顶天“较量”,说明阳顶天将其视为一种威胁)。阳顶天作为教主,有责任守护光明顶,并阻止他们的行动。

总结:

阳顶天能和渡厄三神僧打架,是因为:

1. 实力相当的顶尖对决: 阳顶天当时已是武林绝顶高手,能与少林三渡这种顶级阵法和人物对战,说明他达到了当时武林中“最顶尖”的那个群体。
2. 特殊的情境与利益驱动: 光明顶的冲突是涉及明教存亡和守护总部的事件,阳顶天作为教主必须出手。

阳顶天不去找张三丰打架,是因为:

1. 实力差距过大: 张三丰的武功境界被描写为远超阳顶天,已经达到了“神人”的高度,阳顶天没有把握或动机去挑战他。
2. 立场与身份的顾虑: 阳顶天作为明教教主,主动挑战武当张三丰,会严重损害明教的利益,并使其与整个正道为敌。
3. 缺乏恩怨与动机: 阳顶天与张三丰之间没有私人恩怨,也没有需要通过挑战张三丰来解决的问题。他更关注明教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阳顶天和渡厄的“干架”是基于实力的顶尖较量和特定情境下的必然选择,而阳顶天不去找张三丰,则是基于实力的差距、立场上的顾虑以及缺乏个人动机的理智行为。他更像一位负责任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好勇斗狠的莽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一,张三丰胸怀博大,并不仇视明教,对天鹰教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自然不会没事找事跑寻找阳顶天的晦气。

渡厄应该是受成昆的忽悠,算计着斩妖除魔,末了自取其辱。

其二,阳顶天估计心里也有数。

众人心想……阳教主武功之高,几已说得上当时无敌,除了武当派张真人,谁也未必胜得他一招半式。

这旮旯的众人可都是超级迷弟,即便带足了粉丝滤镜,也公认阳教主一定不如张真人,阳顶天本人一定更有逼数。

谁都知道张三丰比阳顶天高,究竟有多高,那就未可知也。阳顶天以一教之尊挑战张三丰,输个一招半式也就算了,倘若照面就被一巴掌削趴下,明教的脸呢?

……从玄冥二老的表现看,阳教主还真可能顶不住一巴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为一门尊长,大致都有点水平。灭绝师太狂不狂?狂没边了。

再狂,拿着倚天剑也只敢自认天下剑法第二。摊手。

user avatar

看明教爱戴阳顶天的样子,阳顶天肯定不是啥四处找人打架的好勇斗狠之辈。而应该是一个稳重贤明的教主。

否则那帮教众,比如殷天正、谢逊、杨逍、范遥,个个都是狂傲不羁之人,干嘛一个个对阳顶天心悦诚服?

他们服阳顶天的原因,肯定是因为,阳顶天是个好教主。


周颠怒骂:“放屁!阳教主倘若在世,大伙儿听他号令,你这贼秃会偷袭得手么?”
众人传阅阳顶天的遗书,尽皆慨叹,说道:“那料到阳教主一世神勇睿智,竟因夫妇之情而致走火归天。”
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说道,他一生所钦佩的人物只有两位,一是明教阳教主,他已经逝世,此外便只是尊师张真人。
铁冠道人插口道:“倘若阳教主在世,咱们将六大门派打得服服贴贴,何愁他们不听本教号令。”周颠哈哈大笑,说道:“牛鼻子杂毛放的牛屁更是臭不可当,阳教主倘若在世,自然一切都好办,这个谁不知道?要你多说……”
韦一笑长声一叹,说道:“阳教主派逍遥二仙排名在四大法王之上,确是目光如炬。”
谢逊“嗯”了一声,仰头向天,出神了半晌,缓缓说道:“二十年前,那时明教在阳教主统领之下,好生兴旺。


从选谢逊继任教主之位来看,阳顶天也是个好教主。

首先,在弥留之际,第一个想法是传位,侧面说明阳顶天这人先公后私。

而且,谢逊在为首的这些人里,说得上文武全才。要不是被成昆杀了全家,不至于疯成后面那样……

至于其他人毛病都比较多:

杨逍太傲,范遥太阴;

殷天正太过爽直豪迈,韦一笑太过神鬼莫测;

五散人不能服众,黛绮丝别有二心。

选谢逊的结果应该是最好的。


阳顶天是个好教主,就肯定不会像急于报仇的谢逊一样,四处打架杀人。

正相反,其实阳顶天一直都想和其他门派联合起来,只是因为客观原因没能成功。

杨逍道:“天下百姓苦难方深,人心思变,正是驱除鞑子、还我河山的良机。昔年阳教主在世,日夜以兴复为念,只是本教向来行事偏激,百年来和中原武林诸派怨仇相缠,难以携手抗敌。


得罪渡厄,想必也非阳顶天之过。

渡厄嗯的一声,停索不发,沉吟道:“那也有些道理。老衲与阳顶天结仇,这成昆为我出了大力……

既然中间有成昆在这挑拨离间,那这口锅还得他背。

不过,张三丰想必没那么好忽悠,成昆也没去忽悠他。

所以,阳顶天没有任何理由去和张三丰打架——猜测,阳顶天想必很想和武当派交好,只是张三丰慎重,不愿交往。


没事打架,那不是阳顶天这种“正常人”干的事。

那是被杀了全家的谢逊这种“不正常人”干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