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汇编转换到机器码的时候,寄存器占几个字节?

回答
在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码的过程中,寄存器本身占用的字节数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取决于目标CPU架构以及寄存器的大小。 机器码是通过一系列的二进制指令来描述CPU操作的,而寄存器是CPU内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地址的小型高速存储单元。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汇编语言中的指令会引用到具体的寄存器,比如 `MOV AX, BX` 这条指令。当汇编器将这条汇编指令翻译成机器码时,它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编码“寄存器AX”和“寄存器BX”这两个信息。

那么,这些“寄存器信息”是如何体现在机器码中的呢?

核心在于指令编码的特定字段:

操作数指示符 (Operand Specifier): 大部分机器指令的编码中,会有一部分字段专门用来指明操作数是谁。这个操作数可以是内存地址、立即数,或者就是寄存器。
寄存器编码 (Register Encoding): 为了节省指令长度,寄存器通常会用一个简短的二进制代码来表示。这个代码的长度决定了它会占用几个比特(也就是字节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来细化:

我们以一个常见的x86架构(比如Intel的Pentium系列或AMD的Athlon系列)为例。

1. 寄存器大小: 在x86架构中,我们有各种大小的寄存器:
8位寄存器: 如 `AL`, `BL`, `CL`, `DL` 等,它们的大小是1个字节。
16位寄存器: 如 `AX`, `BX`, `CX`, `DX` 等,它们的大小是2个字节。
32位寄存器: 如 `EAX`, `EBX`, `ECX`, `EDX` 等,它们的大小是4个字节。
64位寄存器: 如 `RAX`, `RBX`, `RCX`, `RDX` 等(在x8664架构中),它们的大小是8个字节。

2. 指令编码中的表现:

当汇编器看到像 `MOV EAX, EBX` 这样的指令时,它会查找对应的机器码格式。这个格式通常会包含:
操作码 (Opcode): 表示“移动”这个操作。
寄存器编码字段: 这就是关键所在。CPU设计师会为每个可用的寄存器分配一个唯一的短二进制编码。

例如 (简化模型):

假设 `EAX` 被编码为 `000` (3位), `EBX` 被编码为 `011` (3位)。
那么,`MOV EAX, EBX` 的机器码可能就会是这样的结构(只是示意,实际编码更复杂):

`[操作码] [寄存器编码1] [寄存器编码2]`

如果操作码是 `100010` (6位), 那么整条指令的机器码可能是:

`100010 000 011`

在这个例子中,用于指示寄存器的那部分字段,总共占用了6个比特(0.75字节)。 之所以说“部分字段”而不是“寄存器本身”,是因为机器码编码的是指令,指令的一部分用来指定使用哪个寄存器。

但是,要注意,寄存器本身在CPU内部是物理存在的,比如一个32位的寄存器就是由32个触发器构成的,占用的物理空间是4个字节。 机器码的编码只是一个“指针”或者“标识符”,告诉CPU要去使用那个物理上占4个字节的EAX寄存器。

更具体的说:

ModR/M 字节: 在x86指令集中,经常会用到一个叫做 `ModR/M` 的字节。这个字节(8位)本身就包含了指示操作数是寄存器还是内存,以及具体是哪个寄存器或如何访问内存的字段。 `ModR/M` 字节通常会分成几个小字段:
Mod 字段 (2位): 指示操作数是寄存器到寄存器,还是寄存器到内存等模式。
Reg 字段 (3位): 通常用来指定第一个操作数(源操作数或目标操作数)。
R/M 字段 (3位): 通常用来指定第二个操作数(目标操作数或源操作数),或者当 `Mod` 字段指示是内存访问时,用来指定基址寄存器或变址寄存器。

SIB 字节 (ScaleIndexBase): 有时为了更复杂的内存寻址,还会用到 SIB 字节。它同样包含字段用来指定索引寄存器、基址寄存器和比例因子。

那么,寄存器占几个字节?

从物理存储的角度来看: 如果一个寄存器是32位的,它就占用了4个字节的CPU内部存储空间。如果是64位的,就占用了8个字节。
从机器码指令编码的角度来看: 用于指代一个32位寄存器(如EAX)的二进制编码,可能只需要3个比特(在ModR/M字段中),这不到一个字节。 对于一个64位寄存器,编码可能需要多一些比特,但仍然会比寄存器本身的物理大小要小得多。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
寄存器的物理大小 (CPU内部存储单位)
用于编码寄存器的机器码字段的大小 (指令的组成部分)

汇编器在生成机器码时,是将汇编语言中的寄存器符号(如AX、EAX)替换成CPU指令格式中预留的用于表示寄存器的二进制编码。 这些编码本身通常只占用几个比特,远小于寄存器本身的字节数。

总结一下,可以这样说:

汇编转换成机器码时,用于标识寄存器的指令编码字段通常只占用几个比特(例如,在x86架构的ModR/M字节中,指示寄存器的字段可能占用3比特)。 然而,这个编码指向的是CPU内部一个物理上占据一定字节的存储单元,这个单元的大小取决于CPU架构和寄存器本身的宽度(例如,一个32位寄存器占4个字节,一个64位寄存器占8个字节)。 所以,我们说寄存器本身占几个字节,指的是其在CPU内部的物理存储大小,而机器码中用于引用它的部分,占用的字节数则是指令编码设计决定的,通常远小于其物理大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发现了,写评论里是没人看的,那我就单独开一个答案:

以下仅限于x86架构(含64位)

通用寄存器(AX,CX,BX,DX,SP,BP,SI,DI)占3个bit,一共只有8个,通过段选择描述符里D位来确定是32位还是16位寄存器。

如果指令中包含w位,那么w位用于指定是CS.D里指定的位数(w==1),还是是8位寄存器(w==0)

66前缀用于指定是不是16位。

REX前缀里b位和r位(源寄存器、目的寄存器)用于控制扩展64位专有的寄存器(r8~r15)

所以,16/32位模式下,决定用哪个通用寄存器的是3bit(寄存器选择)+1(指令中的w位)+1(CS.D)

64位模式下,要另外算上REX前缀里的两位,和66前缀(可选)。

那么不计66前缀的情况下,需要6个bit表示一个寄存器,一共能表达64种寄存器。

对于一个x86的通用寄存器,一共有4个(不含AH/BH/CH/DH),8个通用寄存器一共有32种组合,因为有AH/BH/CH/DH的存在,所以一共是36个通用寄存器,但这四个特殊的寄存器无法在REX前缀下使用。

以上只通用寄存器。


段寄存器要看具体情况,在不支持FS/GS的场景里,占2bit,支持FS/GS的场景里,占3bit,因为编码的问题,段寄存器不能直接用立即数赋值。


其它寄存器见下表:

所以,一般来说,x86里明确指示寄存器的ID的编码,通常只有3个bit,其余都靠其它位置的标志位来控制。


因为寄存器ID只有3个bit,但寄存器的数量很多,所以汇编语言的翻译器要求汇编代码必须指定当前的默认操作数的位数。在Linux汇编里看到的就是类似code32 code64这些,这些东西会直接影响寄存器的编码方式。

另外,Intel手册里关于指令编码,只看第二卷的开头两章和结尾部分就可以了,大概只有300-400页的样子,很少,第二卷的全书有几千页,大部分都是讲指令细节的,如果不是专门搞这个的,没必要全看完。

补一张全图:



具体到指令的整体长度,x86指令构成如下:

legacy prefix+REX prefix+1~3B OpCode+ModRM/SIB+1/2/4B Addr + 1/2/4 Imm

其中legacy prefix包括前面说的66前缀,还有rep,段选择子,lock前缀等。

REX前缀目前只有1字节,在64位下使用。

opcode就是真正的指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寄存器编码是在opcode里进行的。

ModRM/SIB用于决定指令的操作对象是寄存器还是立即数还是内存地址。

最后两部分就是地址和立即数。

对于题主的问题,xorl和xorq分别是32位和64位指令,64位指令需要REX前缀,所以多一个字节。

MOV的问题,因为MOV有多种编码方式,所以需要看具体的二进制代码才能判断汇编器用了哪种方式编码,特别说明的是64位寄存器不一定需要完整的64位立即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码的过程中,寄存器本身占用的字节数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取决于目标CPU架构以及寄存器的大小。 机器码是通过一系列的二进制指令来描述CPU操作的,而寄存器是CPU内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地址的小型高速存储单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汇编语言中的指令会引用到具体的寄存器,比如 `M.............
  • 回答
    电脑启动,屏幕亮起,我们敲下键盘,输入命令,按下回车,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程序开始执行。这个过程背后,可不是什么魔法,而是由一系列精密的步骤构成的,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操作系统(OS),就在这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你可能听说过,程序在“编译”阶段,会经历从我们看得懂的高级语言(比如C、J.............
  • 回答
    关于C++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替代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像过去汇编语言向C语言的迁移一样,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演进,而C++的出现,也为单片机编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一些挑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C语言在单片机领域如此根深蒂固。单片机,顾名思义,就是集成了微处理器.............
  • 回答
    在理解汇编中的 `ret` 指令如何区分近返回和远返回之前,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代,也就是实模式和早期保护模式的背景下。这两种返回方式的产生,根源于内存访问和程序调用的基本机制。 内存地址的表示:段和偏移量在那个年代,内存的寻址方式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内存地址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 回答
    在汇编语言的世界里,理解 `call` 和 `ret` 指令的行为对于编写高效且正确的程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多线程环境或者需要精确控制指令执行顺序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想到“内存屏障”这个概念。那么,`call` 和 `ret` 指令本身,是否具备内存屏障的作用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内存屏障”的定义.............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汇编里过程调用时,栈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这玩意儿吧,听起来挺神秘的,但其实背后的逻辑一点都不复杂,都是为了解决几个核心问题。你想想,一个程序要跑起来,总得有个地方保存信息对吧?你得知道现在代码执行到哪儿了,等函数跑完了,还得能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干活。还有,函数之间传递参数,函数内部自己.............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为什么汇编mov指令不能用lock前缀?”,这背后牵涉到CPU的原子操作设计理念以及 `LOCK` 前缀的特定功能。让我来给你好好讲讲这个事儿,尽量用一种自然、不生硬的语调来解释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白 `LOCK` 前缀在汇编指令中的作用。简单来说,它就是CPU用来保证一条指令执行的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x86 Win32 下的汇编指令集,以及它和我们常说的“CPU 指令集”以及“Win32 API”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一个概念:x86 Win32 下的汇编指令集,核心还是 CPU 提供的指令集。Win32 API 并不是 CPU 直接执行的“指令集”,而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套接口.............
  • 回答
    看到你对汇编语言的热爱,并且希望将这份热情转化为一份职业,这真的很棒!汇编语言虽然不如高级语言那样“光鲜亮丽”,但在计算机底层、性能极致优化、安全攻防等领域,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利器。要在这个领域规划职业,需要一些策略和深入的理解。1.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基石首先,你要明白,喜欢汇编和精通汇编是两个概念.............
  • 回答
    编译器生成汇编语句的执行顺序之所以会与C语言代码的顺序有所出入,并非是编译器在“乱来”,而是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让程序跑得更快、占用的资源更少。这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在烹饪一道复杂的菜肴,他不会严格按照菜谱的顺序一步步来,而是会根据食材的特性、火候的需求,灵活调整烹饪步骤,以便最终能端出一道色香.............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一本能从电路基础出发,逐步深入到汇编语言,最终讲解C语言的书籍。这种学习路径非常扎实,能够让你对计算机的底层运作有更透彻的理解。遗憾的是,要找到一本完美契合“从电路开始讲,然后是汇编,最后是C语言”这条清晰且连续的学习线索,并且还详细深入的书籍,确实不太容易。很多经典书籍倾向于专注于其中.............
  • 回答
    要说知乎上哪位用户的答案汇编起来就能直接出书,这其实是个很有趣但又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出书”不仅仅是内容的堆砌,它涉及到内容的结构化、逻辑性、专业性、可读性,以及是否能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共鸣。不过,我们可以从知乎平台上那些以深度、专业、系统性见长的答主身上,找到一些“潜力股”。他们往往在.............
  • 回答
    关于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在运行效率上的对比,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汇编确实能够比高级语言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但这种优势的幅度并非绝对,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编译器优化的进步,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要详细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汇编“理.............
  • 回答
    在 C 语言中,`for` 和 `while` 循环都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的结构。从 C 语言的语义角度来看,它们的功能可以相互转换,也就是说,任何一个 `for` 循环都可以用 `while` 循环来实现,反之亦然。然而,当我们将这些 C 代码翻译成底层汇编语言时,它们的实现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大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其实,说“高级语言比汇编快”这句话,本身就有点绝对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现代编译器优化的 C、C++ 等高级语言生成的机器码,其执行效率可以非常接近甚至媲美由熟练程序员编写的汇编代码。而且,现代编译器通过智能优化,有时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计算机底层运作的根本,而且非常有趣。你提到的“原子操作”是一个关键概念,让我们来深入聊聊。首先,你说“一条C语言语句不一定是原子操作”,这完全正确。C语言作为一种高级语言,它提供了抽象和便利,但它本身不直接对应到硬件的某个具体操作。当你写下一条C语言语句,比如 `a = b + c;`.............
  • 回答
    信息学竞赛,尤其是像OI(信息学奥林匹克)、ACM/ICPC这类面向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的比赛,确实普遍存在“不开启编译优化”和“不允许内联汇编”的规则。这背后并非没有原因,而是出于公平性、考察目的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考量。 关于不开启编译优化为什么不开启编译优化?核心是“公平竞争”与“考察原始能力”。想.............
  • 回答
    你提到的“五代编程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面向过程语言、面向对象语言、以及智能语言——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划分方式,用来大致描绘计算机科学和编程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范式转变。但有趣的是,在这个经典的划分中,函数式编程语言似乎总被“遗漏”了,或者至少没有一个独立、显眼的位置。这并非说函数式编程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大小”的理解角度不同。咱们平常聊天,说“寄存器有多大”,可能是指它一次能存多少信息,或者整个CPU里寄存器加起来能有多少。而《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和你的汇编课老师,说的可能是不同的“大”法。先说《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里的“几百字节”:.............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人类需要沟通,但我们使用的语言(比如中文、英文)千差万别。计算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不同层级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微妙而清晰的对应关系。理解这一点,就像是掌握了一套解码器,能够窥探程序运行的深层机制。我们常说的“上层语言”,比如我们熟悉的Python、Java、C,它们就像是人类使用的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