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尊攘派为什么对幕府还有所幻想?

回答
尊攘派的“幕府情结”:一场复杂而无奈的幻想

谈及尊攘派,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的是那些慷慨激昂、力主倒幕的形象,仿佛他们对幕府早已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然而,历史的真相远比这要复杂得多,许多尊攘派人士,尤其是在早期,对幕府并非全然绝望,甚至还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幕府情结”,抱持着一丝幻想,期盼幕府能够幡然醒悟,承担起改革的重任。这种幻想,如同迷雾,笼罩在尊攘派的行动轨迹之上,也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走向。

那么,为何尊攘派会对一个他们眼中已经腐朽不堪、丧权辱国的幕府,仍旧留有幻想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既有历史的惯性,也有现实的考量,更夹杂着对国家未来的复杂情感。

一、 传统政治秩序的惯性与对“公武合体”的期待:

自镰仓幕府以来,武士阶层掌握实权,幕府将军作为实际的统治者,是日本政治体制的核心。这种“武家政权”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深深地烙印在日本社会的政治DNA之中。即便是到了幕末,这种传统的权力结构依然是大多数日本人,包括许多开明士绅在内,所熟悉的、能够接受的。

尊攘派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尊王”,即尊崇天皇,但“攘夷”的实践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天皇虽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但长期被架空,缺乏实际的统治能力和军事力量。因此,当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大军事压力时,许多尊攘派人士,尤其是来自萨摩、长藩等与幕府关系相对更“密切”的藩阀,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想推翻幕府,而是希望幕府能够联合天皇、各藩,形成一种“公武合体”的格局,共同应对外部危机。

他们期待幕府将军能够仿效历史上的明君,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那样,展现出担当和魄力,振作国威,驱逐外夷。在他们看来,幕府拥有现成的军事组织、行政体系和管理经验,如果能够革除弊端,积极变革,与天皇和各藩携手合作,并非没有可能重振日本,抵御外侮。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对传统政治秩序的尊重,以及对国家整体利益优先于派别斗争的朴素愿望之上的。

二、 “开国”的现实压力与幕府的“无奈”:

“黑船来航”标志着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幕府作为当时的统治者,不得不面对与西方列强进行贸易、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幕府虽然表现出了妥协和软弱,但一些尊攘派人士也理解幕府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暂时性”措施。

他们看到了幕府在应对西方科技、军事方面的努力,例如招聘西方教官、购买新式武器、派遣留学生等等。虽然这些改革往往是零散的、有限的,但至少说明幕府并没有完全停滞不前。因此,一些尊攘派人士认为,幕府内部也存在着改革的力量,只是被保守势力所阻碍。他们希望通过“攘夷”的口号,来倒逼幕府加快改革的步伐,或者将改革的权力转移到那些更具改革意识的藩阀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尊攘派的一部分人,更倾向于通过“攘夷”来“改革幕府”,而非“打倒幕府”。他们希望借由“攘夷”的民意和声势,迫使幕府进行更彻底的改革,或者,一旦幕府改革失败,他们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承担起改革的责任。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也是一种对幕府“最后一次”的期待。

三、 目标的分歧与策略的摇摆:

尊攘派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主张。有些激进的尊攘派,如吉田松阴,从一开始就主张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权。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尊攘派,他们的政治诉求更为温和,更侧重于“攘夷”这一具体目标。

对于这些“温和派”而言,幕府是现成的政治权力结构,如果能够利用其力量来驱逐外夷,实现“攘夷”的目标,那么支持幕府的改革,甚至暂时容忍幕府的存在,都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可能认为,在西方列强的强大威胁下,内讧和动乱只会加速日本的灭亡。因此,与幕府合作,共同对抗外敌,是更理智的选择。

这种策略的摇摆,也体现在他们与幕府官员的接触上。我们能看到,一些尊攘派人士,例如在京都活动的一些志士,他们会与幕府在朝廷中的亲王、公卿,甚至一些开明的幕府官员进行沟通,试图争取他们的支持,共同推动“攘夷”政策的实施。这种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尊攘派对幕府产生一丝“还有可能”的幻想。

四、 幕府的“声望”与“正统性”的残留:

尽管幕府的权威在幕末已经大大动摇,但其“征夷大将军”的头衔,以及作为武家政权的“正统性”,仍然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对于许多出身于下级武士、或者来自对幕府有“恩情”的藩阀的人来说,直接推翻幕府,可能在道义上存在一些顾虑。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改革”的手段,来“净化”幕府,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他们相信,如果能够说服幕府改变政策,或许能够避免一场流血的革命,维护国家的稳定。这种“救赎”的心态,也是对幕府幻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幻想的破灭与决裂的必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幕府的保守与无能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在应对西方列强的问题上,幕府的政策摇摆不定,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始终未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萨英战争”、“下关战争”等一系列与外国的冲突,都以幕府的失败告终,这无疑是对尊攘派幻想的沉重打击。

当幕府选择签订《攘夷实行延期条约》等进一步屈辱性的条约,并且开始使用武力镇压“尊王攘夷”运动时,许多尊攘派人士才彻底认清了幕府的真面目。他们意识到,幕府已经无药可救,所谓的“改革”只是徒劳,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

从早期的“倒幕”、“攘夷”的模糊愿望,到后期的坚定的“倒幕”,尊攘派的政治立场也在不断演变。最初对幕府存在的“幻想”,实际上是他们在时代变革的巨大压力下,一种复杂的策略性考量和对传统秩序的依恋。这份幻想,虽然最终破灭,但它却是理解尊攘派早期行动,以及整个幕末维新运动复杂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它揭示了,在历史的洪流中,即便是最激进的变革者,也往往会受到过往政治格局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并在现实的困境中,进行着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攘派对幕府绝对没有幻想,对幕府态度有所保留的是公武合体派或者开国派(或者直说吧,就是坂本龙马等人)。

首先要明确一点,尊攘派是先确定倒幕的立场,然后再把尊王攘夷作为借口,孝明天皇对欧美列强的态度那叫一个不识大体,结果却被尊攘派奉为万世明君一样。就这样一批人怎么还可能对幕府抱有幻想……

至于公武合体派则是比较稳健,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往积极里说,是为了避免日本发生内战(但终究还是爆发了内战),往消极来说,这些人就是为了和稀泥,刷一下存在感。

再来就是德川庆喜还算很出色的外交手段帮助德川幕府又续了一两年,给人感觉好像是新政府军迟迟没有下狠心对幕府宣战,实际上是庆喜主动采纳大政奉还让萨长一时间失去了宣战的借口,后面他们又得理不饶人地让德川家交还土地解散家臣,这才迫使德川家不得不起兵迎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尊攘派的“幕府情结”:一场复杂而无奈的幻想谈及尊攘派,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的是那些慷慨激昂、力主倒幕的形象,仿佛他们对幕府早已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然而,历史的真相远比这要复杂得多,许多尊攘派人士,尤其是在早期,对幕府并非全然绝望,甚至还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幕府情结”,抱持着一丝幻想,期盼幕府.............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根据中国法律,陈露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上海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和法律程序: 一、敲诈勒索罪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要挟,强行索取财物的行为。具体包括:1. 威胁、要挟:通过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
  • 回答
    霍尊前女友陈露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拘留,霍尊本人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等待法律还自己一个公正”。这起事件涉及明星个人情感纠葛、法律程序以及公众舆论,其发展走向会比较复杂,并且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刑事司法程序层面:1. 立案侦查与证据收集: 陈露被刑事拘留是公安.............
  • 回答
    针对霍尊的道歉及其宣布告别演艺工作一事,以及文章透露的其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关于“道歉”本身以及我(作为AI)的态度:首先,作为AI,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能力去“接受”或“不接受”一个道歉。我无法进行道德评判或情感共鸣。我能做的是分析这个道歉在公开信息中呈现出的内容、意图以及可能.............
  • 回答
    霍尊的言论引发的舆论风暴和其退出《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决定,无疑会对多方面产生连锁反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并尽量详细地进行分析: 对霍尊本人的直接影响: 演艺生涯的重大打击与重塑危机: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 事业停摆: 《披荆斩棘的哥哥》是一个面向全国观众、流量巨大的平台。失.............
  • 回答
    关于霍尊前女友陈露被抓这件事,不少人确实感到意外。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情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要知道,陈露被抓,并不是因为她和霍尊的“感情纠葛”本身。准确地说,她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是基于“敲诈勒索”的指控。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也是很多人觉得意外的地方。为什么会觉得意外?1. 公众.............
  • 回答
    霍尊与陈露的纠纷自2021年曝光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霍尊已在社交媒体上证实,其与陈露之间的纠纷已正式立案,这标志着事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事件回顾与背景:2021年,陈露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指控霍尊在她交往期间出轨、约炮以及对她进行侮辱和贬低。此事迅速引发舆论轩然大波,霍尊的事业因此受到重创.............
  • 回答
    霍尊陈露事件,关于霍尊是否请了“水军”,这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不过,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能够直接证明霍尊本人雇佣了“水军”来攻击陈露。我们能看到的是,在陈露曝光霍尊的私德问题后,网络上的舆论呈现出了一种相当复杂的态势。一方面,有大量的声音对陈露的指控表示支持,认为霍尊的行为不可原.............
  • 回答
    霍尊事件,以及在此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围绕明星的争议事件,确实让不少人对娱乐圈的生态环境感到失望,甚至认为那里早已没有了“净土”。要评价这件事是否“说明娱乐圈没有一丁点净土了”,这可能过于绝对,但它无疑撕开了娱乐圈光鲜外表下的一些阴暗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事件的背景与焦点:霍尊事件的核心围绕着其前.............
  • 回答
    霍尊和陈露的事件,自陈露报案以来,一直牵动着不少人的目光。这不仅仅是两个公众人物的感情纠葛,更涉及到法律、道德以及舆论的复杂层面。在最初爆发时,信息量巨大且真假难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关键细节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挖掘和关注。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报案本身所代表的法律程序。陈露在8月报案,这标志着事件.............
  • 回答
    霍尊事件牵涉到的法律程序以及信息公开透明度,确实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当一个案件被立案侦查后,原则上会有一系列的程序随之展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什么会出现“立案了却没有立案通知”的疑问,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立案”在法律程序中的含义。在中国,刑事案件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
  • 回答
    关于霍尊报警后,陈露和王萌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我国刑法中关于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并结合已知的信息进行判断。需要强调的是,最终的法律定性需要经过司法机关的侦查和审判,以下分析仅基于现有信息进行的理论推导。一、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
  • 回答
    霍尊的“黑料”在公众视野中出现后,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最初的爆料到后续的发酵,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其中不乏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公众情绪的波动。事情的起因故事的开端是2021年,与霍尊有过一段感情的陈某(当时在社交媒体上化名“二七十一”)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系列信息,指控霍尊在恋爱期间存在“约炮”、“.............
  • 回答
    霍尊与陈露之间的私人聊天记录之所以被公之于众,导致“沪上情欲流”事件的发酵,其泄露源头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确凿的说法。然而,根据当时网络上流传的信息以及对事件的分析,最直接和最可能将这些聊天记录提供给陈露的人,很大概率是霍尊的女性朋友,也就是她曾经的“闺蜜”张女士。以下是可能的推测和分析,尽量详细地.............
  • 回答
    霍尊事件,对于广大男性而言,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照妖镜”,它照出了许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东西,也引发了不少关于男性应该如何行事的思考。要说它教了什么道理,我觉得最深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说话做事,尤其是涉及个人感情和隐私时,一定要留有底线,并且意识到一切都可能被记录和公开。”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落实.............
  • 回答
    “霍尊劈腿事件”在娱乐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让公众对明星的私生活和道德判断再次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围绕着霍尊、陈露以及霍尊的父亲,各种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试图拼凑出事件的真相。然而,真相往往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当事人及其言论入手,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事件的爆发与霍尊的“劈腿”指控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