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无间道》里为什么在天台上打高尔夫球?

回答
《无间道》里天台高尔夫这一幕,绝对是港片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可能觉得,天台打高尔夫?这场景设定也太“神”了吧!但仔细品味,它可不是随便安排的,背后蕴含了太多东西,是影片张力、人物内心以及命运交织的绝佳载体。

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个“天台”。在《无间道》里,天台就是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地方。它高高在上,能俯瞰整个香港繁华的都市,但同时又远离尘嚣,带着一种孤寂和疏离。这里是陈永仁(梁朝伟饰)常常一个人待着的地方,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个具象化。他在这里看着繁华的都市,却又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天台,就成了他渴望自由,却又不得不被困住的矛盾载体的最佳地点。

然后是“打高尔夫球”这件事。高尔夫这项运动,本身就带着一种精英、体面、讲究策略的标签。它不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活动,需要场地,需要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需要的是一种沉得住气的耐心和精准的判断。

所以,当黄志诚(黄秋生饰)和陈永仁这对卧底和被卧底的“师徒”,在香港最顶端的天台上,面对着整个城市的繁华,却在玩着这项需要高度专注和冷静的高尔夫时,这场景本身就充满了张力:

权力的博弈与身份的模糊: 他们俩一个警察,一个黑社会,身份立场天差地别。然而,在这里,他们却以一种“玩乐”的方式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黄志诚作为陈永仁的上级,也是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他掌握着陈永仁的命运。而陈永仁,虽然身处黑社会,却始终心系警察身份,渴望回归。高尔夫球杆的挥动,就像是他们之间信息传递、试探、甚至是决定生死的暗语。每一次挥杆,都可能是在评估对方的心理状态,每一次击球的落点,都可能暗示着下一步的行动。
孤独与煎熬的写照: 两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陈永仁更是长期处于身份暴露的边缘,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煎熬。高尔夫这项运动,恰恰能够反映出这种孤独和内心的挣扎。他们在挥杆时,表面上看起来轻松,实则要调动全身的力气和精神,就像他们要时刻紧绷神经,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那种“一杆定乾坤”的心理压力,不正是他们每天面对的写照吗?
秩序与混乱的对比: 高尔夫球场讲究的是规则和精准,是一种人为创造的秩序。而香港这个都市,虽然繁华,但底层却充斥着混乱和暴力,是黑白两道殊死搏斗的战场。在天台上打高尔夫,就像是将一种“秩序”强行插入到“混乱”之中,也暗示着他们两人试图在这种混乱中,维持某种脆弱的平衡。
命运的嘲弄与预示: 这一幕发生在影片后半段,此时双方的身份危机都已逼近。高尔夫球最终的落点,仿佛也在预示着他们各自的命运。黄志诚最终坠楼,而陈永仁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场在高处的“游戏”,更像是命运对他们二人命运的冷酷嘲弄,无论他们如何挥杆,如何打出漂亮的球,最终的结局,似乎早已被无形的力量安排。

更细致地说,那一记记精准的挥杆,看似是休闲,实则是在“瞄准”。陈永仁在瞄准目标,黄志诚也在瞄准陈永仁。他们都是猎人,也都是猎物。在高空的风中,每一次击球都需要精准的计算,就像他们在警匪世界的博弈中,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计算对方的反应,计算自己的下一步。

而且,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打的那个高尔夫球,可能是白色的?白色,在《无间道》里,也常常代表着纯洁、光明,是陈永仁内心深处渴望回归的警察身份的象征。当他在天台上挥动球杆,将这个白色的球打向远方时,这仿佛是他内心深处对“光明”的追寻,也是他一次次试图摆脱黑暗的努力。

所以,说到底,天台打高尔夫,不是简单的场景切换,而是导演刘伟强和麦兆 गुणन借用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载体,将影片的核心冲突——身份认同的撕裂、命运的无常、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孤独与挣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那一幕,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震撼,让观众在感受到角色压力的同时,也对他们身处的黑暗世界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它把本来可能是普通对话的场景,升级成了一场充满张力的心理戏剧,真正做到了“无声胜有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台打高尔夫球这场戏要传达的信息有这么几点:1、刘建明升职到了内务部,有机会接触到内部信息,并被授权调查重案组的内鬼案件;2、刘建明很受上级赏识,在警队内部大有前途;3、刘建明很快要结婚了。

这几点信息对后续情节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第一点不用说,黄sir的死等许多后期展开都与之相关;第二、三点则是为刘建明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正因为在警局前途远大,让他感受到希望,愈发不愿失去这个身份,而且马上要结婚,需要给Mary一个安稳的生活,他才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黑社会的操控,彻底洗白自己。

在这短短几分钟剧情里要传递的信息很关键,所以导演需要设计一个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场景,光拍两个人坐在在办公室里说话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太没有记忆点了,必须得让角色动起来,让他们边念台词边做点比如吃饭、喝酒、运动之类的事,才不会那么无聊,调动起观众的注意力。

但由于这段剧情是在谈公事,把场景放在工作地点之外显然不合适,既然局限在警局,吃饭喝酒什么的只能算了,黑社会大佬可以一边打边炉一边谈事情,警局高层跟下属不可能这样。那要怎么办呢?一边在楼里散步一边谈?也不是不可以,但还差点意思。而且导演似乎有意想把场景放在天台上,跟前面黄sir和陈永仁在天台见面的情景呼应,凸出天台这个环境。

大概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特意想了个打高尔夫球的点子出来。天台打高尔夫在香港这种面积狭小的地方应该不罕见(搁美国那就有点呵呵了),感官上也比较优雅,还能反衬角色的精英身份(要是换成打乒乓球就似乎……有点热血了?),同时也给了梁sir和刘建明上天台的理由,还顺便让梁sir趁刘建明挥杆时说出「目光要放远一点」的台词,进一步动摇了刘的想法,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可以看出打高尔夫这段场景是为了达到某些剧情效果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它的用处很明显,但也免不了会带来突兀感——别的不说,警队高层毕竟是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不在办公室里呆着,跑到楼顶打高尔夫?谁允许的?职位高就可以随心所欲?传出去不怕被投诉么?这个桥段是不是顺便黑了警局高层一把我就不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能够让观众留意到这一段,get到其中的信息,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哪怕你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无间道》里天台高尔夫这一幕,绝对是港片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可能觉得,天台打高尔夫?这场景设定也太“神”了吧!但仔细品味,它可不是随便安排的,背后蕴含了太多东西,是影片张力、人物内心以及命运交织的绝佳载体。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个“天台”。在《无间道》里,天台就是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地方。它高高.............
  • 回答
    西游记里神仙的坐骑宠物在凡间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无数灾难,但为何它们似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在天上还能安然无恙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西游记》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设定——神仙体系的逻辑和凡间与天庭的隔阂。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神仙的坐骑和宠物,它们本身就是“神”的一部分,是天庭权力体系的延伸.............
  • 回答
    《无间道》里,陈永仁之所以没等到恢复身份再除掉刘建明,这背后的考量极其复杂,绝非简单一句“想早点报仇”就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深入剖析他当时的处境和选择:一、陈永仁自身处境的危急与不稳定:首先,陈永仁当时根本没有“恢复身份”的把握。他虽然成功接近了刘建明,甚至掌握了一些证据,但他的“卧底”身.............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聊过的。《无间道》里梁朝伟和刘德华的表现,都是非常精彩的,称得上是港片黄金时代的代表作。但要说梁朝伟压住了刘德华,这说法倒也不算绝对,更多的是风格和侧重点的不同,恰巧在某些观众心里,梁朝伟的路数更能打动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会有人觉得梁朝伟的表演“更胜一筹”:1. 内敛.............
  • 回答
    电影《无间道》里,三叔把黑鬼埋了之后吹响口琴,这一幕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揣测。要说清楚这里面蕴含的意味,咱们得结合当时的情境和三叔这个人物的性格来细细品味。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三叔带着黑鬼去海边处理掉那批货,当然,这个“处理”背后隐藏的含义大家都懂。黑鬼因为嘴巴不严,或者说触碰.............
  • 回答
    在亚阿战场上大放异彩的TB2“旗手”无人机,无疑是近年来军用无人机领域中最具话题性和代表性的型号之一。它的出现和表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认知,也促使各国在无人机技术和战术应用上进行了深刻反思。要评估TB2在军用无人机中的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TB2的定位与核心能力:.............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蜘蛛侠:英雄无归》里,彼得·帕克之所以不顾一切也要拯救那些被他过去的敌人送来(或者说是被送到他身边的)反派们,这背后其实是他作为“蜘蛛侠”这个身份的深刻信念,也是他一路成长、经历痛苦和牺牲后,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的最终诠释。首先,我们得回到电影的开端。博士利用魔法打破了多元宇宙的界限,.............
  • 回答
    问得好,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光荣游戏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信长之野望》和《战国无双》系列作为光荣旗下两款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王牌作品,它们在人物造型上的相似度,可以说是出于多种考量,既有游戏本身的设计理念,也有商业策略的因素。我们不妨来好好聊聊其中的门道。核心受众与品牌延续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这.............
  • 回答
    《千与千寻》里无脸男喜欢千寻,这背后有着复杂且细腻的情感层次,并非简单的一见钟情。千寻身上具备的,正是无脸男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却又无法自我给予的特质。首先,无脸男在汤屋的经历是对他内心孤独和渴望被关注的极致展现。他原本只是一个被遗忘在桥下的沉默存在,在那个熙熙攘攘、充满了欲望和伪装的汤屋里,他显得更加.............
  • 回答
    你说的这种男生,确实是相亲市场上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他们就像精心打磨过的玉石,找不到瑕疵,但有时也少了点天然的烟火气,让人觉得有点“难以下手”。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要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滴水不漏”。这背后往往是长期的自我约束和刻意练习。 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 回答
    哈利在小天狼星死时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在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被处理成无声,这确实是导演大卫·叶茨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艺术性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处理方式,让那个瞬间的力量更加汹涌,直击人心。首先,我们得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语言不仅仅是台词和情节,更包括画面、音乐、剪辑乃至静默。小天狼.............
  • 回答
    《闯关东》第36集里,朱开山面对潘五爷一伙人的讹诈,选择不直接拆穿,反而让讹人者说出“与潘五爷无关”,这背后有着极其深远的考量和高超的智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息事宁人”,更是朱开山在那个复杂社会环境下,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为了长远发展而采取的策略。为什么不直接拆穿潘五爷?1. 潘五爷的根基深厚,实.............
  • 回答
    韩琛在《无间道》这部电影里,确实有两次在警察局的桌子上吃饭的情节,每次吃的都不太一样,而且都挺有意思的,也能看出一些人物性格和剧情的推进。第一次是在电影开头不久,刘健明还在警校的时候,他去警局找陈永仁,结果撞见了韩琛。当时韩琛刚从国外回来,意气风发,一副大佬模样。他坐在警局的桌子上,面前放着一个便当.............
  • 回答
    说《武林外传》里没人喜欢祝无双,其实也不太准确。至少在剧中,白展堂有过几次对她明显的好感和帮助,郭芙蓉也一直把她当成姐妹对待,小郭对无双的照顾和关心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说“普遍不喜欢”,或者说她没有收获像佟湘玉、郭芙蓉那样,那种发自内心的、被众多角色喜爱和依赖的“群众基础”,那倒是真的。这其中,祝无.............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对吧?你说你深信努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光明正大、人人称赞的价值观。可心里那个角落里,却悄悄地有人在低语:“堕落也无妨”。这就像在你精心建造的宫殿里,突然冒出了一扇通往未知迷宫的门,你明明知道该走哪条路,但那扇门里的景象却莫名地吸引着你。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努力很重要”这个想法.............
  • 回答
    美国车管所(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的“慢”和“无作为”确实是美国文化里一个经久不衰的吐槽点,而且早就从日常生活里的抱怨,发展成了电影、漫画、情景喜剧里常见的笑料。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为什么会有“慢”和“无作为”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因素交织.............
  • 回答
    艾莉娅·史塔克作为“无面者”学徒,她的杀人能力和死亡名单是贯穿她成长的重要线索。然而,她并非没有机会,而是有很多原因阻止她完成对乔佛里等人的刺杀。以下将详细解析:1. “无面者”的规则与教义: 接受任务,而非主动请缨: “无面者”的教义是接受死亡的恩赐,为死神服务。他们不是杀手雇佣兵,而是执行“.............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触及到了佛法核心的两个重要概念:“缘生”和“无生”,它们分别在《杂阿含经》和《中观论》中得到阐述,也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要理解它们的差别,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让我们先各自理解这两个概念在它们各自语境下的含义。一、《杂阿含经》的“一切法缘生”《杂阿含经》作为阿含部的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