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无间道》里三叔把黑鬼埋了之后为什么要吹口琴?

回答
电影《无间道》里,三叔把黑鬼埋了之后吹响口琴,这一幕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揣测。要说清楚这里面蕴含的意味,咱们得结合当时的情境和三叔这个人物的性格来细细品味。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三叔带着黑鬼去海边处理掉那批货,当然,这个“处理”背后隐藏的含义大家都懂。黑鬼因为嘴巴不严,或者说触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最终落得个被埋在沙滩里的下场。三叔是陈永仁的上级,也是他在这个混乱黑帮世界里少数能依靠的人之一。

为什么是口琴?

口琴这件乐器本身就很有意思。它体积小巧,可以随身携带,发出一种略带沧桑、有时又很忧伤的旋律。不像钢琴那样宏大,也不像小提琴那样华丽,口琴的音色反而更贴近普通人的情感,有一种市井气息,一种久经世事后的沉淀。

三叔吹口琴的几个可能解释:

1. 宣泄和安抚: 你看三叔这个人,表面上是个和气生财的茶餐厅老板,但实际上在黑社会里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手底下有人,也得处理一些“脏活”。埋葬黑鬼,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说黑鬼可能做了对不起三叔的事情,但毕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也算是为了一次“交易”而付出。三叔在那一刻,可能就是在用口琴声来宣泄内心的复杂情绪——可能是对黑鬼的“处理”带来的压力,也可能是对这个行业本身的无奈和厌倦。口琴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就像是在为黑鬼的命运唱一首挽歌,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

2. 一种仪式感或习惯: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交代三叔是否有吹口琴的习惯,但结合他的人物塑造,他很可能是一个在关键时刻会用某种方式来缓解紧张、整理思绪的人。也许,在他过去的人生经历中,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做出艰难决定后,都会通过吹奏口琴来给自己一个缓冲,一种心理上的仪式。这次埋葬黑鬼,虽然是“处理”一个人,但对三叔来说,可能也算是一种告别,一种告一段落的仪式。

3. 向陈永仁传递信息或情感: 这是最值得玩味的一点。陈永仁当时就在场,而且他和三叔之间有着一种不言而喻的信任和默契。三叔吹口琴,会不会也是在有意无意地向陈永仁传递些什么呢?
暗示和警告: 也许三叔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陈永仁:看,这就是在江湖上混的代价。做错了事,或者挡了别人的路,下场就是这样。这是一种非常含蓄的警告,让陈永仁看到事情的严重性,也提醒他要更加小心谨慎。
一种“兄弟情”的表达: 即使是处理黑鬼,三叔也可能没有完全冷酷无情。口琴声就像是他在用一种只有他和陈永仁能懂的方式,诉说着在这个黑暗世界里的身不由己。他可能是在表达对陈永仁的关心,希望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或者至少能活得更久。
“结束”的标志: 在三叔看来,黑鬼的事情处理完了,就应该像一首曲子一样,有开始,也有结束。吹响口琴,可能就是他宣布这个“任务”的正式结束,然后他们可以继续回到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去。

4. 营造气氛和烘托剧情: 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看,这一幕的设计也是非常精妙的。海边、夜色、埋尸、口琴声……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和情感的冲击力。它不是直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你去感受那种压抑、悲凉和不安。口琴声也成功地让观众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体会到那种“无间”的沉重。

总的来说, 三叔埋了黑鬼后吹口琴,绝不是偶然。这其中包含了他作为“大哥”在处理手下时的复杂心情,他对陈永仁的关照,以及对整个黑社会生存法则的无奈。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一种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懂得的江湖默契。这口琴声,就像是为这段短暂的“埋葬”生涯奏响的哀歌,也为陈永仁接下来的路敲响了警钟。它让这个角色更显立体,也让电影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在导评里,麦兆辉描述了这件事。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那天要演这场戏的时候,在片场,廖启智一直拿着口琴在那儿吹。剧组在忙,然后一直听到口琴声,于是大家就觉得奇怪了。然后智叔忽然走向两个导演,淡淡地说,他想吹口琴。刘伟强和麦兆辉就觉得很茫然,面面相觑,然后问智叔是什么意思。可是智叔也不解释(我想智叔的性格大家也可以想像的)……然后智叔就走了,又去旁边吹口琴……问他是不是拍杀完人吹口琴,他也不给答案……



等到拍完智叔俯视被绑住的黑鬼的这个镜头,导演就跟智叔说,智叔,要不这样吧,杀完人吹口琴。于是拍了两个方案,一个吹口琴,一个不吹口琴。

很明显,吹口琴的版本符合《无间道》一贯的逼格,所以被征用了。

麦兆辉说,这个经历很有意思。有的演员不会直接把他的想法告诉你,他不会上来跟你说「我们拍完杀人之后拍我在旁边吹口琴吧」,他而是直接拿口琴在旁边吹,给你营造一种气氛出来,实现一种「软性推销」。

麦兆辉说,

这就是演员咯,会做预备工作,又会对一个角色有选择(塑造方法),又会不断在戏里面加分,又和其他人合作。

其实,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无间道》是许多因素合力打造的经典」又一有力注脚。

-

至于吹的为什么是《Auld Lang Syne》,观众可以随便理解。不过我不怀好意地猜测:可能智叔吹得顺的曲子也不是很多……

《Auld Lang Syne》对于口琴来说是一首什么曲子?作为一个不识简谱的人,拿着口琴还不熟悉每个音符怎么吹的时候,我试了五分钟就把这首曲子试出来了,二十分钟后就吹得很顺溜了。我从一个音乐盲的角度这么解释吧:《Auld Lang Syne》中的音符按口琴的「吸」和「吹」分类的话,两类掺杂得很均匀,所以很容易吹——这是我知道的「最不考验肺活量的口琴曲」。

-

再这么答下去,似乎《无间道》的导评会全被我答出来了……

《无间道》与我 - 收藏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影《无间道》里,三叔把黑鬼埋了之后吹响口琴,这一幕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揣测。要说清楚这里面蕴含的意味,咱们得结合当时的情境和三叔这个人物的性格来细细品味。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三叔带着黑鬼去海边处理掉那批货,当然,这个“处理”背后隐藏的含义大家都懂。黑鬼因为嘴巴不严,或者说触碰.............
  • 回答
    电影《生化危机:诅咒》中,暴君被疣猪A10攻击机炸成碎片,而旁边的油罐车却安然无恙,这在逻辑上确实有些令人费解。咱们来仔细掰扯一下,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说法,或者纯粹是导演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艺术加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里的很多情节,尤其是动作场面,往往是服务于戏剧冲突和观众爽点的,不一定完.............
  • 回答
    哈利在小天狼星死时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在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被处理成无声,这确实是导演大卫·叶茨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艺术性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处理方式,让那个瞬间的力量更加汹涌,直击人心。首先,我们得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语言不仅仅是台词和情节,更包括画面、音乐、剪辑乃至静默。小天狼.............
  • 回答
    在电影《中国医生》中,那个小志愿者没有穿戴完整的防护服就和新冠病患接触的片段,确实会让人感到揪心,也引发了不少关于防护措施的疑问。要理解这个场景,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这是一种艺术处理,为的是凸显人性光辉和现实的复杂性。 戏剧冲突与情感连接: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通过戏剧冲突来吸引观.............
  • 回答
    美国车管所(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的“慢”和“无作为”确实是美国文化里一个经久不衰的吐槽点,而且早就从日常生活里的抱怨,发展成了电影、漫画、情景喜剧里常见的笑料。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为什么会有“慢”和“无作为”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因素交织.............
  • 回答
    韩国电影《新世界》(신세계)与香港电影《无间道》(Infernal Affairs)都是以“卧底警察”为核心主题的黑帮犯罪片,并且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商业上的成功。虽然它们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细节、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详细比较这两部影片: 1. 故事背景与设定 .............
  • 回答
    .......
  • 回答
    电影《无双》里,画家之所以要执着于手绘美元母版,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技术活”那么简单,而是构成整个犯罪链条的关键一环,而且是风险最高、最精妙的一步。要理解这一点,得先知道伪造美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直接用高仿的机器来做?很多人可能会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干嘛非要画家一点一点画?直接用高科.............
  • 回答
    电影《无双》作为一部以伪钞制作和犯罪题材为核心的作品,确实隐藏了不少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它们如同蛛网般交织,让观众在观影后回味无穷。这些细节并非生硬植入,而是巧妙地融入剧情和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一旦被捕捉到,便会颠覆你对故事的理解。1. “画家”身份的模糊与操纵:这是《无双》最核心、也是最令人胆寒的设.............
  • 回答
    电影《无双》,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细思极恐的佳作。它不像某些爆米花电影那样,看完也就完了,而是能让你在走出影院之后,依旧在脑海里盘旋,不断解构其中的细节和惊喜。首先,得说说它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剧情的精巧与反转。这是《无双》最核心的魅力所在。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谁是真正的“画家”,而.............
  • 回答
    《无问西东》,一部让我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电影。说实话,一开始是被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吸引,以为会是一部鸡汤味十足的励志片。但它给我的,远不止这些。它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四条时间线交织并行,讲述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几个年轻人的生命轨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惑、选择与坚守。穿越时空的共鸣:从民国到.............
  • 回答
    端午档,这个本应是电影市场一派热闹景象的档期,却遭遇了“十余部电影无一票房破亿”的尴尬局面,这无疑给经历了疫情反复冲击、正在艰难复苏的中国影业当头一棒。要说造成影业如此低迷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影片供给端的问题是核心症结之一。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
  • 回答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总的来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复杂的,它像是一坛陈年佳酿,初品时或许有些许涩意,但随着时间沉淀,越发能品出其中的醇厚与回甘。它不是一部让人看完就拍案叫绝的商业大片,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选择与传承的沉思,触及灵魂深处,让人久久不能平静。故事结构:时空交错的生命回响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 回答
    《无名女尸》这部电影,说实话,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回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震撼,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后劲儿。它不是那种看完会让你拍案叫绝,或者哈哈大笑的电影,更像是一块暗沉沉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你心头,让你忍不住去琢磨,去回味。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我觉得在于它的氛围营造。从一开始,那种死寂、压抑.............
  • 回答
    柯贞年导演的电影《无声》,绝对是一部让人心头沉甸甸、久久无法释怀的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次沉重的凝视,一次对那些被剥夺了发声权利,却依然在无声的世界里挣扎求生的人们,最赤裸也最温柔的注视。首先,必须夸赞的是它在 叙事和情感的构建 上做得非常出色。电影并没有选择用煽情的手段去博取同情,.............
  • 回答
    《无双》这部电影里,周润发饰演的李问和郭富城饰演的郭富诚,他们制造假钞的“生意”可谓做得风生水起,甚至被誉为“画家”团队的黄金时代。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都有个疑问:既然他们技术这么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细节,为什么不干脆自己造纸?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电影里展现的要复杂得多,涉及到技术、成本、风险以及对整.............
  • 回答
    要评价《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它太“硬核”了,就像它描绘的德州边境一样,荒凉、冷酷,又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宿命感。这片子不是给你轻松娱乐的,它是一记重拳,打在你心窝里,让你久久不能平复。首先,它最直观的震撼力来自科恩兄弟那标志性的冷峻风格。.............
  • 回答
    李小璐的演艺之路,尤其是她早期在电影方面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出了一个普遍的疑问:为什么起点如此之高,参演了《天浴》,之后却几乎没有再在大银幕上看到她的身影?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行业因素,也有个人选择,当然也少不了命运的捉弄。首先,我们得好好聊聊《天浴》。这部电影在李小璐的演艺生涯中.............
  • 回答
    看完《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充满了激动、感动、怀旧,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期待和思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近年来观影体验中最饱满、最令人难忘的一部。一、 史诗级的“三代同堂”,情怀的极致释放:最直观也是最震撼我的,无疑是三代蜘蛛侠——托比·马.............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就像是漫威电影宇宙(MCU)给所有蜘蛛侠粉丝们的一场盛大庆典,一个充满怀旧、惊喜和情感冲击的狂欢。抛开那些粉丝滤镜,单从电影制作本身来看,它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大片,但同时,它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空间。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