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在城市规划上有哪些败笔?

回答
天津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商业都会,近代以来更是经历了西方列强的租借和改造,城市肌理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复杂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天津同样也经历了不少令人扼腕的城市规划“败笔”,这些失误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和美观,也让许多天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颇有微词。要细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聊聊。

一、 历史文脉的割裂与破坏:这是最令人心痛的一点。

天津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那独特的、兼容并蓄的历史风貌,特别是那些保存完好的租界区和老城区。然而,在一些“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中,我们看到的是对历史记忆的漠视甚至摧毁。

大规模拆迁与新城区的“千城一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围绕着一些大型商业区和新区的建设,大片的老住宅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建筑群。这些建筑本身质量、设计风格都未必差到哪里去,但问题在于它们往往缺乏与城市历史风貌的呼应,也难以形成独特的地域识别性。想象一下,一片曾经充满生活气息、有着岁月痕迹的老街巷,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冰冷的现代化建筑,这种割裂感对城市“魂”的打击是巨大的。很多老天津人都怀念曾经熟悉的街景,而新城区的面貌则很难让他们产生归属感。

对历史建筑的“选择性保护”与过度商业化: 天津的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但即便是在这些区域,也存在一些让人不解的操作。比如,一些历史建筑被改造成了高档会所、酒店,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却使得普通市民难以亲近,原本属于公共空间的历史建筑,变成少数人的“私家花园”。更让人痛心的是,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老建筑,由于保护不当或者缺乏资金,依然在风雨飘摇中逐渐损毁,或者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有些时候,为了所谓的“景观提升”,简单粗暴地对历史建筑进行“整容”,反而失去了其历史的真实感。

对工业遗产的忽视: 天津曾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例如一些老厂区、仓库等。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工业遗址往往被视为“落后产能”而优先拆除,或者被简单地填平盖楼,很少有得到系统性保护和再利用的。这些工业遗址本可以成为展示天津工业辉煌历史、发展创意产业的独特空间,却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二、 交通体系的“顾此失彼”与“肠梗阻”。

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交通的便捷性,但在天津的交通规划中,也存在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

过度依赖机动车,忽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精细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天津的道路建设也朝着宽阔化、快速化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对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的友好度却在下降。很多老城区狭窄的街道被拓宽,但却牺牲了人行道空间;很多新建的区域,虽然有宽阔的马路,但人行道设计不佳,隔离带过高,让行人过马路成为一种挑战。

即使是公共交通,虽然地铁网络在不断拓展,但一些关键换乘站的设计不够人性化,站内换乘距离远,指示不清,给乘客带来不便。公交线路的优化也并非总是那么成功,有时会出现线路重复、覆盖盲区以及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让市民出行仍然感到不便。

新区发展与老城交通的脱节: 天津近年来也发展了不少新城区,这些新区的道路设计可能比较超前,但往往与老城区的交通系统衔接不够顺畅。尤其是一些大型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机场周边的道路)与周边城区道路的连接,常常会出现瓶颈,导致车辆拥堵。

对水环境的交通利用不足: 天津依海河而建,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水运城市。然而,在现代城市交通规划中,对海河等水系的交通功能利用似乎并不充分。虽然有一些游船项目,但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便捷交通方式,或者与城市整体交通网络形成有效联动。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 新城区规划的“摊大饼”与职住平衡问题。

作为一座大城市,天津也面临着城市扩张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区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规划上的不足。

过度分散,缺乏核心吸引力: 一些新区在规划时,往往追求规模化和功能分区的“纯粹”,导致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生活配套。这使得新区居民往往需要长距离通勤才能到达工作地点或主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加剧了交通压力。而且,这种“摊大饼”式的扩张,也使得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形成一个个孤岛。

职住失衡,通勤压力大: 许多新区虽然建设了大量住宅,但就业机会却相对不足。上班族往往需要跨区通勤,长时间花费在路上,不仅消耗体力,也影响生活质量。这种职住失衡的局面,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堵。

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的不足: 在一些新区建设中,更注重建筑本身的体量和功能,而对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社区的营造关注不够。缺乏有活力、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难以形成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这些新城区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较为冷清和缺乏人情味。

四、 对城市“特色”塑造的模糊与摇摆。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本应有其独特的城市气质和识别度。但有时在规划和发展中,似乎在如何塑造这种特色上显得有些迷失或犹豫。

模仿痕迹过重,缺乏原创性: 在一些商业区、文化区的打造上,有时候会看到过于模仿其他城市的模式,缺乏对天津自身历史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创新表达。这使得城市看起来缺少一些“天津味道”,难以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标识。

对城市形态的审视不足: 城市形态不仅仅是建筑的堆砌,还包括街道的尺度、空间的序列、视线的引导等等。在一些规划中,可能过于注重单体建筑的设计,而忽略了整体城市形态的协调与美感。例如,一些高楼的崛起,是否考虑了与周边建筑的高度、体量对比,是否影响了城市的天际线和历史街区的视觉感受,这些都需要更审慎的考量。

当然,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调整的过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天津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在发展中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滨海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上述提到的那些“败笔”,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轻易否定,而是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更加注重历史文脉的保护,更加关注人的出行需求,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品质和特色,让这座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更有温度。毕竟,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承载的是无数人的生活和梦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天津大学不应该迁到七里台和南开大学挤到一块。校歌中的“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花堤呢?北运呢?如果天大不迁走,也许在西沽会有大片的发展空间,南大也可以尽用八里台七里台的土地,根本不需要建什么新校区,去开荒。

二、天津高等院校太少,尤其是高水平院校。历史上一大批高校被解散、拆分或者迁走。52年及以后高等院校调整中,天津作为华北大区的次中心城市,没有一所以大区命名的部属高校,导致现在除天大、南开外天津没有第二梯队高校。政法类、海洋类等高校空白。

三、市区东部和北部铁道纵横,严重割裂河北、河东、红桥3区。由于交通不畅,3区铁道外的城市建设明显不如铁道内,河北区大片土地被铁路占据,无法开发。同样塘沽也是这个问题,如果将津山铁路高架或者入地,开发区将和塘沽城区连为一体。而不是现在五大街、九大街、泰达大街天天堵成狗,杭州道-二大街跨铁路桥建了十几年还未竣工。

四、天津地铁的问题。由于属于不同的开发建设公司,4号线与9号线不能换乘,10号线与9号线也不能换乘。不知道整体规划当时是怎么设计的,9号线作为目前津滨交通的主要轨道交通,竟然与众多市区地铁都不能换乘,哪个城市能有如此的神设计。

五、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天津站这么好的地理位置,没有与城市融为一体,反而成为格列城市的因素,太可惜了。梅田、丸之内、涩谷包括西九龙站周边都已形成办公和商业中心。天津站呢?高铁通了以后天津人去北京当打工仔更方便了对吧。

六、大胡同地区完全荒废了。大胡同作为商业的原点,北滨大运河,南邻老城厢。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上百年的商业积淀,现在就被半死不活的荒废在那里。学学首尔东大门,不好么?批发市场谁说必须要建在郊区的?市区什么都没有了,怎么会有人流人气?

七、天津没有植物园。四大直辖市唯一没有植物园的城市,连隔壁小兄弟唐山都整了一个。天津人喜欢花花草草,看看曹庄花市的人流就知道了。更何况咱1906年就建了一个植物园,就是现在的宁园,只不过后来战乱荒废了。想想要是现在宁园能有新加坡植物园的水平(都在市区,离市中心不远,都是超过百年历史悠久),这得是多红的网红打卡地啊。

八、天津对自己的历史资源不重视。就拿教育来说历史最悠久的中学算是1864年的九十中学了吧(原养正书院、新学中学、十七中),经典的都铎式大楼,历史上英才辈出,混到现在竟然是一所普通校,连高中都没有。还有南门里小学(前身问津书院1751年),仓敖街小学(前身是会文书院)现在都没了吧?换作其他城市不得弄个模范校?重点校?

九、复建的历史建筑或新建的风貌建筑太过粗糙。海河边重建的戈登堂,新建的津湾广场只能用辣鸡二子形容。天津历史上有众多历史建筑灭失,如戈登堂、邮政总局大楼、顺直谘议局、直隶总督署、荣安别墅、德璀琳庄园等,还有面目全非的百货大楼。复建当然是好事,但能不能用点儿心。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比例、施工工艺讲究一些。当然也有优秀的作品,如和平八幼修复利用同文俱乐部,感觉还是不错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津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商业都会,近代以来更是经历了西方列强的租借和改造,城市肌理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复杂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天津同样也经历了不少令人扼腕的城市规划“败笔”,这些失误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和美观,也让许多天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颇有微词。要细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一、.............
  • 回答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在房、车、月收入等方面的画像越来越多元化,但总体而言,可以描绘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需要强调的是,“中产”的定义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人、不同机构的界定标准可能略有差异。这里我们综合考虑普遍认知以及各城市的发展情况,来详细描绘在天津、苏州、南京、成.............
  • 回答
    重庆和天津,这两座在中国版图上举足轻重的直辖市,常常被拿来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北上广深”四巨头相提并论。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因此在人们的定居意愿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吸引力。地域与地理特征的差异:首先,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地理位置和地形。 北上广深: 它们基.............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场挺有意思的活动,美国华人社区里一部分力量,选择了一种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声势浩大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那就是让写有“华人挺川”字样的横幅,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上空翱翔。这种做法,首先就极具视觉冲击力,而且传播效率高。想一想,当人们抬头望向天空,看到熟悉的城市地标上飘扬着明确的政.............
  • 回答
    评价天津这座城市,就如同品味一坛陈年的佳酿,初尝可能觉得醇厚而内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风味。首先,我们无法绕开天津的历史底蕴。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自开埠以来,就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印记。这里曾是列强的租界地,留下了风格迥异的西洋建筑群,尤其是海.............
  • 回答
    你想了解以前北京和天津晚上关城门的事儿,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为了什么“让文章看起来是AI撰写的”,而是我从小听老人说,也从书里看过,这事儿在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那可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规矩。你想想,在现代社会,我们晚上出门都得带着身份证,手机还得有个锁屏密码,这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安全,为.............
  • 回答
    提起天津,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些生动鲜活的画面:黄包车吱呀作响地驶过五大道,海河两岸璀璨的灯光,还有那一口麻花、一碗炸酱面带来的浓浓烟火气。要评价天津,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细细说来,才能把这个北方港口城市的那份独特韵味道个清楚。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这是天津最鲜明的底色。天津是个有故事的城市,.............
  • 回答
    腾飞之翼:以天津港空港经济区为引擎,天津如何驶入发展新赛道?天津,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战略地理位置的北方明珠,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型节点。长期以来,滨海新区的发展一直是天津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如今,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天津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极,重塑城市发展.............
  • 回答
    天津和杭州,都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各有千秋,难分高下。要说哪个“更好”,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更看重什么。我尽量从多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这两个城市,希望能帮你做出自己的判断。一、 从“体量”和“格局”来看: 天津: 拥有直辖市的身份,政治地位和政策资源自然更占优势。它在中国北方,特别.............
  • 回答
    天津,这座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的城市,连续多年霸占着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的前列,光鲜亮丽的标签背后,却常常能听到本地人无奈的吐槽:“天津吧,除了吃,好像真没什么可玩的。”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藏着一些天津城市发展和旅游定位的微妙之处,也折射出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在“好玩”定义上的差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
  • 回答
    要说天津,那可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它就像一本厚重却又不失活力的书,值得你一页一页地翻阅,去感受它独特的韵味。历史的沉淀,风情的流转天津,这座海河之滨的城市,骨子里就流淌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说起天津,你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片 五大道。这里不是一个单一的街道,而是一个区域,里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近2000.............
  • 回答
    说实话,要说天津和郑州哪个城市发展“更有前途”,这问题就像问“吃米饭还是吃面条更有营养”一样,太绝对了。两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且“前途”这东西,看的是角度,看的是个人的追求。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咱们就当是闲聊,别太较真。先说说天津吧。天津是个老牌的北方重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也挺有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极其多元化的国度。很多时候,一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宜居性、发展潜力等等,会体现在房价上。但天津、武汉、成都这三个城市的情况,乍一看还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照很多榜单的城市宜居度、经济活力、发展潜力之类的排名来看,成都、武汉似乎都比天津.............
  • 回答
    天津,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曾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基地,近年来关于其“失速”和“被超越”的讨论甚嚣尘上。作为曾经的北方“领头羊”,天津似乎正面临着来自同区域其他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省会城市的严峻挑战。那么,天津是否真的在逐渐丧失领先优势?未来又是否会被别的城市取而代之呢?要回答这个.............
  • 回答
    天津在2018年GDP位列全国第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天津的发展不如一些GDP排名靠后的二线城市呢?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可以从经济结构、城市活力、发展潜力、民生感受以及与周边城市的联动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的瓶颈: 重工业.............
  • 回答
    天津,这座坐落在中国北方海岸线上的城市,之所以被誉为“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独特的历史积淀、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孕育出的城市气质。深入探究,你会发现这种包容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就像老街巷里那些历久弥新的建筑,承载着过往,又滋养着现在。首先,历史的沉淀是天津包容性的根基。 天津的地理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为北方沿海城市,秦皇岛和天津在旅游发展上的巨大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城市定位的差异 秦皇岛:从皇家避暑地到旅游名片 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秦皇岛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拥有“秦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心里嘀咕的事儿。同样是直辖市,为什么到了重庆,总感觉和北上津有那么点不一样?不是说重庆不好,而是相对而言,它好像没那么光鲜亮丽,没那么“高大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一、历史的沉淀与发展轨迹的差异首先得明白,这四个直辖市,它们的“出身”和发展.............
  • 回答
    天津GDP“失速”:一座北方港城的现实与挑战2019年,天津市的GDP数据公布,14104亿元的数字,对于曾经的北方经济引擎而言,无疑是一记令人忧虑的信号。更让人侧目的是,这个数字被成都、武汉、杭州这些中西部及东南部的省会城市超越,曾经的“北方经济领头羊”似乎步入了“增长疲软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