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回答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坐落在古都西安的文化殿堂,收藏了无数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要说“镇馆之宝”,这四个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分量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虽然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镇馆之宝”名单,但有几件文物,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公众心中,都 undisputed 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就带你走进陕历博,聊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你感受文物穿越千年的脉搏。

1. 错金铜博山炉:香烟缭绕的仙境之梦

初见这件铜炉,你可能会被它精巧绝伦的造型所惊艳。它高约27厘米,造型犹如一座仙山,山峦起伏,祥云缭绕,甚至还有人物、动物在其中穿梭嬉戏。最令人称绝的是,炉盖由一系列相互扣合的活动的透孔组成,每个孔的边缘都饰有错金工艺,金光闪闪,仿佛真的能看到云雾从中升腾。

不为人知的故事:

“仙界”的投影仪: 博山炉,顾名思义,是模拟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仙山而制。古人相信,焚香就能召唤神灵,而博山炉则是一个微缩的仙境。当香料点燃,烟雾袅袅升起,透过炉盖上的孔洞,在室内柔和的光线下,仿佛真的能看到神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享受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飘渺生活。这不仅仅是一件取暖或熏香的器物,更是古人对美好、神秘世界的极致想象和追求。
“错金”的奢华与失传: “错金”工艺,是将金丝或金箔嵌入预先雕刻好的槽中,然后通过打磨使其与器物表面齐平,形成金光闪闪的图案。这种工艺极其耗时耗力,成本也极高,只有在汉代宫廷贵族才能享受到。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日,在摇曳的烛光下,这件博山炉散发出的金光,那是何等的奢华与尊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精湛的“错金”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失传,使得这件博山炉更显珍贵。
汉武帝的“长生不老”梦? 普遍认为,博山炉在汉武帝时期最为流行。汉武帝晚年痴迷于神仙方术,渴望长生不老。这件博山炉,或许也承载着他一丝对仙道的向往,希望通过香烟与神灵沟通,获得长生的秘诀。当你凝视它时,不妨想象一下汉武帝也曾在这件器物前,许下过怎样的宏愿。

2. 懿德太子墓誌:“中国第一女皇”的女儿,一个被误读的历史片段

这块石碑,虽然不如前一件博山炉那般华丽,但其历史意义却更加深远。它出自唐朝章怀太子墓,是为章怀太子之女,懿德公主撰写的墓志铭。墓志铭上记录了公主的生平,以及她显赫的家世。

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第一女皇”的亲人: 懿德公主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而她的父亲,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可以说,懿德公主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她年幼时,父亲就因被诬陷而失宠,最终被迫自尽。而她自己,也在出嫁后不久,因难产而去世,年仅17岁。
武则天对女儿的“补偿”? 令人唏嘘的是,武则天在追封懿德公主为“金城郡公主”时,为了彰显公主的身份和地位,竟然动用了“三王葬一”的特权,也就是将懿德公主与她的叔叔、伯父的墓葬合并,而且规格极高,墓道内壁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有人推测,这或许是武则天对自己未能保护好儿子(章怀太子)和孙女(懿德公主)的一种补偿,也可能是她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王朝的延续。
墓志铭中的“家族秘密”: 墓志铭的文字,看似平实,却透露出一些值得玩味的信息。例如,它详细记载了公主的祖父、祖母、伯父、叔父等一众亲属,但唯独对她的母亲武则天,措辞却十分谨慎,仅以“皇考”、“皇妣”等来称呼。这或许是当时政治背景下的无奈,也反映了唐朝皇室内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3. 葡萄花鸟纹铜镜:穿越千年,依旧“惊艳”

这面铜镜,直径约为22厘米,镜面清晰,背面纹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整个镜背以葡萄纹为主题,葡萄串饱满,藤蔓缠绕,叶片舒展。在葡萄藤之间,还穿插着各种灵动的鸟儿,有的低头觅食,有的展翅欲飞。这些纹饰之间,点缀着细小的花朵,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不为人知的故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浪漫: 葡萄,在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传入中原。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被赋予了吉祥、丰收、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葡萄藤的“蔓延”象征着家族的繁衍昌盛,而葡萄串的“累累”则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面铜镜,将葡萄纹与鸟纹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可以说是当时贵族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缩影。
“百鸟朝凤”的细节: 仔细观察镜背的鸟纹,你会发现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是展翅高飞的,有的是在葡萄藤间嬉戏的,有的是在低头啄食的。这些鸟儿的描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充满了象征意义。在古代,“百鸟朝凤”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太平盛世和君王德政。而这面铜镜上的鸟儿,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凤凰,但其丰富多样的形态,也暗示着一种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
“失传的工艺”与“东方的巧思”: 这面铜镜的铸造工艺也十分了得。镜背的纹饰,采用的是“压印”或“范铸”工艺,能够将复杂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镜子的表面经过高度抛光,反射效果极佳。相较于同时期的西方铜镜,这面铜镜在纹饰的精美程度和主题的意境上,都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工匠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它不仅仅是一面可以照亮的镜子,更是一件凝聚了东方美学与生活哲学的艺术品。

4. 镶金兽纹金带钩:低调奢华的士大夫风范

这件器物,名为“金带钩”,虽然名字朴实,但它却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它由纯金铸造,钩身呈弯曲状,钩头为龙纹,钩背则装饰着精美的兽纹。更值得称道的是,兽纹的眼眶、鼻孔等细节处,镶嵌了细小的绿松石,为冰冷的金属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不为人知的故事:

“身份的象征”与“权力的配饰”: 在古代,带钩并非简单的束带工具,而是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重要配饰,也是彰显身份、地位和品味的重要象征。腰间系着一件镶金兽纹金带钩,无形中就传递出一种“非富即贵”的信息。这件带钩出自唐代,正是唐朝繁荣昌盛、文化开放的时期,胡风与汉风交融,也体现在了服饰和配饰上。
“兽纹”的寓意与“工艺”的挑战: 镜背的兽纹,通常被解读为龙、虎、狮子等祥瑞的神兽,它们具有辟邪、镇宅、带来好运的寓意。而将这些精美的纹饰,通过“镶金”和“镶嵌”的工艺,细腻地呈现在一件小小的带钩上,对于当时的工匠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耐心,才能将细小的金丝和宝石恰到好处地嵌入。
“不为人知”的主人? 这件金带钩的主人是谁?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文臣,或许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又或许是一位显赫的皇室成员。无论如何,这件带钩陪伴着它的主人,经历了无数重要的场合,见证了无数历史的瞬间。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却依然散发着历史的余温,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奢华与品味。

结语: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远不止这些。每一件文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解读。它们是历史的载体,是文明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走进陕历博,就像走进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河流,在那里,你可以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先人的智慧,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次你去,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也许,你也能在这冰冷的器物中,听到来自远古的低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参观它的博物馆。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一大半在此。

19年某次出差西安,正好有机会参观这座博物馆,于是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研究,午饭都顾不上吃。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称陕历博),基本陈列馆的那些宝贝就不多说了,我要推荐的是唐代壁画珍品馆,这个馆需要300元的门票,但是相信我绝对值得!

这些壁画都是从唐墓取出来的,真实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人物形象、仪礼规范、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壁画馆一共展出了20多座陵墓揭取的600多幅壁画,其中李寿墓、房陵大长公主、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尤为突出。由于壁画的保存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这个馆整体的比较昏暗,因为光照也会让壁画褪色,里面的灯是感应的,没有人的时候都是不亮

我最喜欢里面的侍女图,姿态各异丫鬟们,从她们的形体、衣着、妆容、手持物可以一窥唐代的审美和社会风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也很高,女子也都大胆的追求自我,很多女子喜欢着胡服男装,并成为一种时尚。有诗曰“女为胡服学胡装,伎进胡音务胡乐。”另外从这些壁画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真的是以肥为美

打马球(Polo),兴起于唐代初期,唐代文献称为击球。一般认为源自波斯经西域传入中国。

这幅画非常有意思,图中一共三人,前面三个为唐朝的官员,后面三位客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那位秃顶鹰钩鼻的客人推测应该是东罗马的使节,并排的一位推测来自日本或新罗使者,最后一位头戴皮帽的应该是东北的少数民族使节。

这两副壁画都来自永泰公主墓,她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因参与议论张易之事被武则天处死,年仅17岁。其父唐中宗重新即位后,将其墓重新迁回乾陵厚葬。第一幅一共7位宫女,描绘的是晚上侍奉公主安寝的场景。第二幅画一共9位宫女,其中那位持杯的少女,身体微微扭转呈s形,弯眉朱唇,神态专注,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这些只是壁画馆的冰山一角,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观摩,一定不枉此行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坐落在古都西安的文化殿堂,收藏了无数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要说“镇馆之宝”,这四个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分量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虽然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镇馆之宝”名单,但有几件文物,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公众心中,都 undisputed 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就带你.............
  • 回答
    如果能收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任意一件文物,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件——错金银铜凤纹壶。我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仅仅因为它在博物馆里璀璨夺目,而是它身上承载的太多故事和信息,让我觉得它像是跨越千年,向我娓娓道来的那位古老的朋友。首先,这件器物本身的美学价值就足以让人惊叹。它并非是那种粗犷豪放的.............
  • 回答
    陕西历史博物馆,光是站在它那雄伟的建筑前,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第一次去那儿,还是大学的时候,怀着对历史的懵懂和对西安的憧憬。进馆的那一刻,那种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展厅里人头攒动,但又有一种莫名的肃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个“大唐遗宝”展厅,当目光落在那件金花莲纹银碗上时,我感觉自己仿佛能听到千年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