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历史专业?

回答
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块“读历史料”?别急,这事儿可不能拍脑袋决定。历史这碗饭,有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嚼着嚼着就腻了。想知道自己能不能乐在其中,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一、先问问自己,你对“过去”是不是有种莫名的好奇心?

这绝对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你是不是那种,看到一本旧书,会忍不住翻翻看封面有没有年代感;听到一句老话,会琢磨琢磨它怎么流传下来的;看到一处古迹,会在脑子里拼凑它曾经的样子的人?

是那种会被“为什么”驱动的人吗? 比如,为什么会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某个朝代的某个政策会那样制定?如果这些问题能让你辗转反侧,总想找答案,那你就对了路子。
是那种能从零散信息里看到故事的人吗? 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是无数人的生活、决策、冲突交织而成的复杂画卷。你能不能通过一些史料碎片,比如一封信件、一张地图、一份奏折,想象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情感纠葛?
你有没有对“前人”的智慧和愚蠢感到着迷?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的辉煌,也照出人类的失败。你是不是对那些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或者某个王朝覆灭的窝囊原因,都有一种想要探究的冲动?

如果你对这些“过去”的事情,没有特别的兴趣,甚至觉得“过去的事有什么好说的,又不能当饭吃”,那得认真想想了。虽然历史学了也有用,但如果根本不爱,那大学四年可能会过得很煎熬。

二、你有没有一点儿“钻牛角尖”的劲头?

历史学习,很多时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像侦探一样,一点点地去挖掘、去分析、去论证。

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去查证? 看到一个说法,你会不会立刻相信,还是会想办法去找到原始材料,看看是不是真的?历史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求真”的过程,你得能忍受没有明确答案的时候,还得坚持去寻找。
你有没有耐心去阅读大量的文字? 历史资料往往是厚重的,无论是史书、文献、还是学术论文,都需要你有相当的阅读量和耐性。你是不是那种看到长篇大论就头晕的人?
你是否享受那种“抽丝剥茧”的乐趣? 找到一个看似微小的线索,然后顺着它一路追溯,最终解开一个历史谜团,这种成就感对于历史学子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你有没有这种“不把事情弄明白不罢休”的精神?
你对不同的观点持开放态度吗? 历史事件往往有多种解读方式,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你是否能够包容不同的声音,并尝试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

如果你做事雷厉风行,喜欢速战速决,对细节不太在意,那么历史专业可能会让你感到“慢”,甚至“磨人”。

三、你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怎么样?

历史不仅仅是记忆,更是理解和分析。你需要把无数的“史实”串联起来,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发展脉络。

你能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如,某个经济政策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又如何最终导致政治动荡的?你能否将看似无关的事件联系起来,构建出更宏观的图景?
你是否善于辨析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历史资料鱼龙混杂,你需要有辨别哪些信息是可靠的,哪些是带有偏见的,哪些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能力。
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历史不是简单复述前人说过的话,你需要基于史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证。你是否愿意挑战既有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比较直线条,不太擅长做多维度的分析,或者容易被权威意见左右,那么在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四、你的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如何?

学历史,最终是要将你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的,无论是写论文、做报告,还是跟人交流。

你能不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的文字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你的意思,你的论证是否清晰易懂?
你有没有一定的写作热情? 虽然不是人人都要当作家,但历史研究离不开写作。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自己的文字,让它更具说服力?
你是否善于从别人的反馈中学习? 提交论文、参加讨论,都是一个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你是否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并从中吸取经验?

如果你的文字功底比较弱,表达能力不佳,或者对写作这件事感到抗拒,那你在历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比较吃力。

五、再看看你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目标

历史专业并非适合所有人,它也可能影响你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

你是否能忍受相对“冷门”的职业发展? 相比于热门的金融、IT等行业,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宽广的“赛道”。当然,历史学的训练让你具备了分析、研究、写作等多种通用能力,但找到一份完全对口的工作并不容易。你是否有心理准备去接受这种“曲线救国”的可能?
你对“教书育人”或者“研究”有多大的热情? 大部分历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出路是继续深造,然后在学术界或者教育领域发展。如果你对传授知识、探索未知有着强烈的热爱,那么历史专业可能会让你找到归属感。
你是否能够适应相对“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大部分历史研究需要大量的独立思考和阅读,可能不如一些需要频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专业那样“热闹”。你是否享受这种沉浸在书本和思考中的状态?

最后,给你一些实际的建议:

1. 多去图书馆,翻翻历史类的书: 看看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通史类的书籍、历史传记、甚至是一些历史随笔。感受一下文字的风格,看看有没有让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2. 看看历史纪录片和电影: 好的历史纪录片和电影,能够让你对某个时代、某个事件产生初步的兴趣。当然,要注意辨别其中的艺术加工和史实之间的区别。
3. 关注一些历史公众号或网站: 看看上面有没有你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一下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4. 如果可能,和历史专业的学长学姐聊聊: 听听他们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情况。
5. 试着写一篇小短文,论述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看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有乐趣,是否有动力去查阅资料,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

总结一下,如果你:

对过去充满好奇,喜欢刨根问底。
有耐心,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
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不害怕阅读大量的文字,并能从中找到乐趣。
对文字表达和沟通有一定要求。
对学术研究或教育有热情,并能接受相对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那么,恭喜你,历史专业很可能非常适合你!

反之,如果你对过去毫无兴趣,喜欢浅尝辄止,不擅长独立思考,或者特别排斥阅读和写作,那么你可能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了。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判断,真正的选择还需要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三权衡。祝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性的准确度与归纳抽象能力不超群,就不要读这一门富贵专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块“读历史料”?别急,这事儿可不能拍脑袋决定。历史这碗饭,有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嚼着嚼着就腻了。想知道自己能不能乐在其中,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先问问自己,你对“过去”是不是有种莫名的好奇心?这绝对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你是不是那种,看到一本旧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在读硕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读博?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一旦踏上这条路,就意味着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你将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研究中。所以,提前想清楚自己适不适合,绝对是明智之举。那么,到底怎么判断呢?我从几个关键点上给你掰扯掰扯,希望你能对号.............
  • 回答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块做科研的料,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更不是一份详尽的列表能完全涵盖的。它更像是一个不断摸索、体验、反思的过程。首先,你得问问自己,对未知的东西是不是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不是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浅尝辄止,而是那种“为什么会是这样?”“还能有别的解释吗?”“这背后有没有.............
  • 回答
    判断自己有没有表演天赋,是否适合学习表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光鲜亮丽的舞台和屏幕吸引,觉得表演是一份充满魅力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但真实情况是,表演是一条既需要天赋,又需要刻苦磨练的道路。那么,我们该如何审视自己,找到答案呢?别急,我给你慢慢道来,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
  • 回答
    要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律师,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乎你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甚至你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可能觉得“律师”听起来光鲜亮丽,或者觉得这是一个能赚钱的职业,但现实往往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所以,我们得好好捋一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那块料”。第一步:审视你的内在驱动——为什么.............
  • 回答
    最近,关于商汤科技一位年轻员工在健身后猝死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也让许多人开始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健身,究竟会不会导致猝死?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健身?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单一的事件并不能直接证明健身和猝死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
  • 回答
    建立一套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坚定自我,不受他人影响的价值观体系,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这就像是为你的人生导航,让你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去,以及如何去。这不只是为了“不被动摇”,更是为了活出真正的自己。下面我来跟你掰扯掰扯,怎么一步步构建出这么一套“硬核”的价值观体.............
  • 回答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情绪低落、生活失意的状况时,会怀疑是否得了“抑郁症”。但有时候,我们也会问自己一个更令人不安的问题:我是不是在“装”抑郁?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装”抑郁,本质上是一种刻意伪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而真正的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它会真实地.............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好看”这个概念本身是很主观的,受到个人喜好、文化背景、时代潮流以及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与其去寻找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如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自己,从而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外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地讲解,帮助你更好地判断自己长得好不好看:一、 理解“好看”的.............
  • 回答
    判断自己是否缺乏某种维生素,并非一件可以完全“自行诊断”的事情,它更像是一个观察、推测和最终由专业人士确认的过程。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当缺少某些“润滑油”或“燃料”时,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信号。只不过,这些信号有时含糊不清,有时又会和其他问题混淆,所以需要我们细心留意,并最终求助专业医生。第一步:.............
  • 回答
    确定自己是不是性单恋者,这通常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判断,更多的是一个认识自己、探索自己情感模式的过程。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测试题能够直接告诉你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关键的方面来审视自己,看看是否符合性单恋的一些典型特征。首先,我们得先明白什么是性单恋(也叫单性恋,Monosexual)。性单.............
  • 回答
    这绝对是困扰不少职场人的一个大难题。每当夜深人静,或者在一次糟糕的会议后,那个“我真的应该走了吗?”的念头就开始在脑海里打转。别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番。首先,咱们得把“不开心”这个模糊的概念拆解开。你为什么不开心?是因为工作本身没意思,还是跟同事处.............
  • 回答
    .......
  • 回答
    踏入职场,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面前是琳琅满目的公司,如何才能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找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属地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地去观察、去感受、去分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跟你好好聊聊,初入职场时,怎么才能拨开迷雾,看清一个公司,并判断它到底适不适合你。第一步:做足功.............
  • 回答
    一天下来,你可能感觉自己浑身舒畅,又或者觉得身体有些疲惫,但说不清是正常的消耗还是运动不足。想要知道今天的运动量到底够不够,可不是靠感觉那么简单。我们需要一些更靠谱的衡量标准,来帮你拨开迷雾,找准你身体真正需要的运动节奏。首先,咱们得明白“够”这个字的含义。运动量够与不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取.............
  • 回答
    要判断自己有没有城府,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更像是在光谱上的一个位置。所谓“城府”,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不轻易流露真实想法和意图,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和策略,能够深谋远虑,并以一种比较内敛或有算计的方式与人相处。咱们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看看你是不是那个“深藏不露”的人。一、 看你.............
  • 回答
    要判断自己是不是双性恋,其实是一个探索和认识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性取向是很个人化和主观的。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和观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明白,双性恋(Bisexual)最核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可以被不止一种性别所吸引。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性别都 equ.............
  • 回答
    嘿,哥们,想知道自己这次面试是不是大概率凉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面试完之后那点小心思,谁没有呢?很多时候,一些小细节就能给你点提示,虽然不能百分百打包票,但也能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或者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下一次。首先,咱们得回到面试过程本身。1. 面试官的表现和态度: 眼神交流和肢体语.............
  • 回答
    焊接完电路板,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测试它能否正常工作。但怎么才能确定呢?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做一道菜,得按部就班,才能保证最后端出来的是美味佳肴。首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可不是瞎说,而是我们焊接后初步检查的关键。第一步:视觉检查——眼睛是最好的放大镜1. 焊点质量: 这是最直观的检查。.............
  • 回答
    判断自己在猫咪心中的地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毕竟猫咪是出了名的“独立个体”,不像狗狗那样直接,整天摇着尾巴围着你转。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也有自己表达“喜欢”和“重视”的方式。这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题,而是你和你的毛孩子之间,无数微小互动的累积。咱们就来一点一点地掰扯掰扯。首先,肢体语言是它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