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证明自然数有穷可行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深度!你想证明自然数是“有穷”的,这听起来似乎违背了我们通常的认知,对吧?毕竟,我们想到自然数(1, 2, 3, ...),它们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你总能加上一得到下一个数。

但是,你说“有穷可行吗?” 这几个字非常有意思,它暗示着你不是在问自然数本身是有限的,而是想探讨 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下,或者通过某种特殊的推理方式,我们是否能够“创造”或“证明”出某种有限的概念来代表自然数。这就像是在玩一种思想实验,或者是在挑战我们对“无穷”的理解。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咱们得先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能不能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子。

我们通常是怎么理解自然数的“无穷”的?

在数学里,我们通常说自然数是无穷的,这是基于一些公理和定义。最经典的论证来自古希腊的欧几里得,他在《几何原本》中就证明了素数是无穷的,这个论证的逻辑也可以推演到自然数本身。

简单的说,它的思路是这样的:

1. 假设自然数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假设自然数集合是有限的,那么它里面一定有一个最大的数,我们姑且叫它 $N$。
2. 构造一个更大的数:现在,我们把所有有限的自然数(从1到$N$)都乘起来,然后再加上1。我们得到一个新的数,记作 $X = (1 imes 2 imes 3 imes dots imes N) + 1$。
3. 这个新数 $X$ 是什么?
$X$ 显然比 $N$ 要大,因为 $N$ 是所有自然数的乘积加上1。
现在考虑这个数 $X$ 除以我们列表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数(1到$N$)。
当 $X$ 除以1时,余数是1。
当 $X$ 除以2时,因为 $1 imes 2 imes dots imes N$ 包含2,所以 $X$ 除以2的余数也是1。
以此类推,当 $X$ 除以任何一个1到$N$之间的数时,都会剩下1。
这意味着 $X$ 不能被 1到$N$之间的任何一个数整除。
4. 矛盾出现了:
如果 $X$ 本身是一个素数,那么它就比我们假定的最大自然数 $N$ 还要大,而且它是一个新的自然数,这与我们“$N$ 是最大的自然数”的假设矛盾。
如果 $X$ 不是一个素数,那么它一定可以被某个素数整除。但这个素数也不能是1到$N$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因为我们刚才说了,$X$ 除以1到$N$之间的任何数都余1)。所以, $X$ 的某个素因子,一定比 $N$ 要大。这个素因子也是一个自然数,它比我们假定的最大自然数 $N$ 还要大,这又与“$N$ 是最大的自然数”的假设矛盾。

所以,无论哪种情况,我们最初的假设——“自然数是有限的”——都是错的。这就证明了自然数是无穷的。这个证明非常有说服力,而且是数学上的标准论证。

那么,你说的“有穷可行”到底是指什么呢?

既然从数学公理和逻辑上,自然数确实是无穷的,那我们能不能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有穷可行”呢?我想可能有几种解读方式:

角度一: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们能接触到的自然数是有限的。

这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理解。你想啊,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数字,比如计算人数、金钱、距离等等,总有一个上限。就算科技再发达,我们能数出来的最大的数字,比如宇宙中粒子的数量,或者可观测宇宙的年龄对应的秒数,也终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但确定是有限的数字。

比如,我们可能无法在物理上储存一个比宇宙中原子总数还大的数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们的物理世界里,我们能够实际处理、表示和理解的“自然数”,是受限于我们的能力和宇宙本身的限制的,因此是有限的。

这并不是说数学上的自然数概念是有限的,而是说“我们能触及到的自然数”是有限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手上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所有的自然数,但账本纸张是有限的,写字笔也写不完。那么,我们最多能写到的那个数字,就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有限”。

这是一种从“实践性”或“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待“有限”。

角度二:是否存在某种“有限的逻辑体系”可以生成或描述自然数?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证明自然数无穷的逻辑,那么反过来,有没有一个 “有限的” 描述,能够生成或者代表所有的自然数呢?

这里说的“有限的描述”可能不是指一个包含所有自然数的列表(因为这个列表是无限的,无法写完),而是指一个 有限的规则或算法。

比如,我们可以说自然数的定义就是:“从1开始,每一个数都可以通过在其前一个数上加1得到。”

用更正式一点的语言来说,我们可以定义自然数集合 $mathbb{N}$ 如下:
1. $1 in mathbb{N}$ (1是自然数)
2. 如果 $n in mathbb{N}$,那么 $n+1 in mathbb{N}$ (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1也是自然数)
3. 没有其他元素属于 $mathbb{N}$ (这是归纳公理,保证了我们不会凭空多出不符合规则的数)

你看,这个定义本身是 有限的!它包含了三个陈述,每一个陈述都非常简短。我们没有列出所有的自然数,而是给出了一个 生成它们的方法和规则。通过这个有限的规则,我们可以“生成”出(1, 2, 3, ...)这个无限的序列。

所以,如果“有穷可行”是指 用一个有限的规则或定义来产生或描述无限的自然数序列,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理解的关键在于区分 “生成规则的有限性” 和 “被生成对象的无限性”。就像一个程序(有限的指令)可以生成一个无限的数列一样。

角度三:逻辑上的“可构造性”和“可证明性”与有限性?

在一些数学哲学分支里,比如“构造性数学”或“直觉主义数学”,他们对“存在性”的证明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在这些体系里,一个数学对象被认为是“存在”的,当且仅当它可以被 显式地构造出来。

比如,要证明“存在一个偶素数”,你不能只是说“假设不存在,导出矛盾,所以存在”,而是必须 给出这个偶素数是什么。在这个例子里,这个数就是2。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严格的“构造性”标准来审视自然数,我们可以说:

自然数 可以被构造出来:1 是一个确定的数。2 是由1构造出来的。3 是由2构造出来的,以此类推。虽然这个过程是无限的,但每一步的构造都是明确的,都是一个 有限的步骤。
自然数 的属性是可以被证明的:我们之前用到的那个证明自然数无穷的逻辑,就是一个 有限的推导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基于逻辑规则,是可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看,“有穷可行”可能是在强调:虽然自然数本身是无限的集合,但我们能够 以有限的步骤、有限的逻辑进行操作和理解它们。我们证明它们无穷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限的、可行的逻辑过程。

总结一下,有没有可能“证明”自然数“有穷可行”?

我想,如果我们把“证明自然数有穷可行”理解成以下任何一种意思,那么答案是有的:

1. 在实际可操作的范围内,我们能接触到的自然数是有限的:这个是关于物理限制或人类能力的陈述,它不是一个纯数学证明,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是“可行”的。
2. 可以用一个有限的规则或定义来生成和描述无限的自然数集合:这个是完全成立的,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皮亚诺公理或数学归纳法定义,它们本身是有限的逻辑体系。
3. 我们可以用有限的逻辑步骤和可构造性的方法来理解和操作自然数,并证明其性质(包括无穷性):这也是成立的,数学的证明过程就是如此。

唯一无法证明的是“自然数集合本身是有限的”,因为这个结论与数学中最基础的公理和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证明相悖。

所以,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义“证明”、“自然数”和“有穷可行”。如果你的目标是展示我们如何能够以一种有组织、有逻辑、并且在方法论上是有限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这个无限的概念,那么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而且答案是肯定的,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用有限的智慧去探索和理解无限的领域。

你觉得,你更侧重于哪一种“有穷可行”的理解呢? 我们可以顺着你的思路再深入聊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学,听恶老师一句劝:不要把形式科学自然科学混为一谈!

花几分钟读完这篇文章,你的疑惑将会烟消云散!

(注:本文谈及的数学指纯粹数学


首先明确,数学-形式科学物理-自然科学的根本差别:

1.数学要保证逻辑自洽,基石是公理

2.物理学不仅要保证逻辑自洽,要保证和外界观察结果不冲突,基石是观测。


数学谈论的对象——数、图形、以及它们的关系——都是不存在于自然界的,这些只不过是人的抽象想象。但凡纯数学的研究,从这个结论到那个结论,始终都没有跳出过抽象的圈子。

物理学则不同,研究的起因必然是在自然界观测到的现象——大到宇宙现象,小到粒子现象——都是自然界能实实在在观测到的;为了方便研究,中途会借数学之力,到抽象世界去绕几圈;但研究的结尾,还是要和自然界的观测结果相会和,来验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要么和过去已得到的观测相符,要么能预测未来的观测。


如果说数学和物理学都是带着镣铐跳舞,那物理学有两重镣铐,数学只有一重。

多的这一重镣铐,让物理学具有证伪性,数学则没有——所以严格来说,物理学是科学,数学不是(也可以说,数学是形式科学)。


那数学是脱裤子放屁吗?数学的存在,是为了安抚一帮大脑过于活跃的怪人吗?是也不是。


数学比物理学少一重镣铐,所以数学能放飞自我,以至于变态发育出一个秩序井然的宏伟新世界。

至于在这个新世界,哪条路更有意义,就留给物理学来选择。


纯数研究的东西,往往在当下看起来毫无用处,却照亮了物理学的可能性

这就是纯数学的“无用之用”。


比如虚数的诞生,起初也只不过是数学怪人的思想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可就是这种没事找事,让物理学家如获至宝。

如今,几乎在物理学的每个领域,都已离不开虚数。没有虚数,物理学的表达将会变得冗长繁琐,甚至无从表达。

(看完再点哈,先别走)


对于题主疑惑的“无穷”,其实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无穷”的概念,就没有微积分,整个现代物理的大厦也将无从盖起。

这和物质能不能无穷分割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数学能为物理借力,这数学就不是无用功。

如果说物理学家在沙滩上捡贝壳,那数学就是挖掘机,逻辑学负责维修这台挖掘机保证不散架。


或许你还会疑惑,在数学,“无穷”作为一个公理性的存在,是否合理?

我想这个答案是显然的,因为在我们的思维游戏中,的确找不到一个最大的数,使用“无穷”这个概念表示“我们可以想到的最大”,是目前最好不过的选择

并且,数学家也在想办法用“有穷“的方式描述“无穷”,使得神秘莫测的“无穷”也可以用更为明朗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康托尔就是试图捕捉无穷的先行者,他的超穷数理论很有意思,但他的那一套基于连续统假说,至今还悬而未决(评论区提示该词有误,但我一下子也没有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康托尔的那一套还是欠缺一点严格性)。另外,我意外发现解析延拓的思想也非常有趣,但我知识储备太少,看不懂,只能说班门弄斧,如果有问题,欢迎指正、补充。

总之,建议题主也像我一样,尽量先学学前人的操作,学有余力,再自己搞小发明,但自己搞小发明吧,难免出现重复造轮子、甚至造出方轮子的闹剧(我自己发现过集合论悖论,但脑力不够没深究,后来知道罗素老人家早就搞过了,而且引发的第三次数学危机也老早散场了)。

至于什么弦理论,这种玄乎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你眼中的弦、和物理学家眼中的弦、根本不在一根弦,没数学底子别搞物理,硬搞就是民科,死路一条。


最后,引用一句逻辑带师 @BadVortex恶漩 曾说过的比喻:

物理是一门语言,数学则是它的语法。


不忘附上肥美的诱捕器:

(警告:如果只看图片不看文字将获得来自恶老师愤怒的诅咒)

还有啊,别把数学的课后作业发我好吗,我数学真的很差很差~只不过特别喜欢研究各种定义的来龙去脉——我只是一名乖巧的逻辑学胎教带师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