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平头哥的贡献!给RISC-V的软件生态增加了一个重量级的成员,越来越好玩了!
作为AOSP的基础,Linux kernel其实很早以前就可以用了,比较拉胯的一直是Clang/LLVM对于RISC-V的支持,平头哥对Clang/LLVM的RISC-V Target贡献了挺多的。然后其它的几个重点就是对于bionic和ART等的适配、修改。
@小乖他爹 如果没猜错,里面部分工作应该跟PLCT和平头哥的合作有关。更新:两个AOSP项目之间没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项目,都值得尊重、鼓励。
而对于处理器生态的影响,我觉得目前还不适合作为手机的移动端处理器。
玄铁910发布时号称是最快的RISC-V处理器,大致相当于ARM Cortex A72/73(如果没记错的话)。和ARM还有代差,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而且,现在各家都在搞RISC-V,都有自己的扩展指令集,碎片化也是问题。
AOSP和RISC-V的结合,我觉得更多还是应用在物联网领域,例如菜鸟驿站、智能音响啥的。现在很多都是用的Android 5/6改的(扶不起的Android Things)。
我个人的观点。
即使真认为riscv没有问题(我更倾向于完全自主的指令集,譬如龙芯和神威。)
用riscv去兼容安卓也是不明智的。
且不说完全兼容的难度,就是你兼容了,效率也会成问题。
x86安卓已经跳过一次坑了。
在别人已经比较成熟的生态里面吃饭很难。
前一段美国一家公司,用69mv的功耗跑出3GHZ,测试性能达到第一代i7的水平,相当于现在顶尖处理器单核四分之一的性能。
还是14nm,12mm的落后工艺。
这种riscv是有前途的。
这种性能功耗比逆天的东西,不应该去兼容安卓,而是应该发展新的应用领域。
譬如,配合RT-Thread做手表。
自己一套软件方案。
你这套高性能功耗比的riscv,加上高效操作系统,手表体验最好。而且续航比竞争对手长好几倍。
ARM加安卓做不好的东西,你软硬一体去解决,又体验优势。这才能发展起来。
X86加Windows的平板,UMPC都试图移动化,无奈续航性能体验就是不行,晚了好多年的智能手机崛起了。
riscv和RT-Thread也需要这样一个舞台。
由于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没有任何授权费用,相比较ARM”伪自主性“,在科技自主大环境下更能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显然更具前景。
如果能将拥有良好生态的Android移植到RISC-V,没了授权费和专利使用费对于设备厂商来说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在一些工业物联网应用领域也可以借助成熟的Android图形界面和更加精简RISC-V提供更友好的体验。
平头哥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去年11月份中国科学院的 PLTC 实验室成功将Android内核在基于RISC-V的虚拟环境中启动,但只有个Android shell,平头哥这次已经将图形界面和触摸屏都移植成功,对于Android完备移植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
尽管前景很美好,但是RISC-V离在智能手机上替代Arm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厂商需要持续投入,解决兼容性问题,尤其对于图形密集型应用,比如游戏;不断优化性能和功耗。
但对于低成本嵌入式的工业物联网领域,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这个是中天微(平头哥)的传统老艺能了。很久以前,中天微就做过类似的事情;
2014年,在riscv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那时中天微还没有被阿里收购。
中天微研制了自研指令的CK810,自己的c-sky v2, 8级流水,支持多核。
就在这个处理器上,中天微已经把andriod适配成功了,当时有个国产化项目做CPU选型,和中天微他们聊过,通过移植安卓的这个事情,觉得他们还有些实力的,比另一家要强,所以当时项目cpu ip就选择中天微(项目不用andriod,只是觉得中天微技术牛才选用他们的cpu ip);
这不巧了吗,这不巧了吗。
君正更早在2011年就能干这个事情,架构是mips,君正创始人刘强是最早国产方舟处理器的研发负责人。国产化CPU虽然商业上磕磕绊绊,但是一直薪火相传,这些技术团队还是很优秀的,君正的cpu也是国产cpu的一股清流。要是当时就有RISCV,估计都全转RISCV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这个事情说明:
一:CPU是移植安卓是一个不太容易的事情,但难度可控,有一定技术积累处理器公司的都可以来做;
二:技术成功和商业成功是两回事;
三:对riscv利好,但影响有限;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