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今年在知乎上你遇到了哪些不友善的行为和用户?你又是如何回怼的?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在知乎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其实,说实话,在知乎这样一个大型平台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是必然的,其中不友善的行为和用户也确实存在。我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我尽量详详细细地说说。

首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不友善”吧,它们大概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类:

抬杠型选手: 这类人,你抛出一个观点,无论你论证得多严谨,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刁钻的角度来质疑,而且往往不是为了探讨,而是为了让你不舒服。比如,我说“长期熬夜对身体不好”,他可能会回“那我认识某某某熬夜熬到八十岁,身体倍儿棒,你这是伪科学”。你再怎么解释,他都能给你扯出个例来,而且言辞里还带着点“我比你懂”的优越感。

扣帽子型选手: 这种就比较直接了,上来就把你打上标签。我分享一些我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如果我的观点稍微偏离了他们心中的“正确”轨道,就直接一句“你这是XX(某个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的走狗/水军/反动派”。重点是,他们可能根本没仔细看你的内容,就凭一两个词给你定性。

人身攻击型选手: 这是最让人反感的。一旦讨论开始出现分歧,或者他们觉得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威胁,就立马转入人身攻击。什么“你这种没文化的人懂什么”、“你是不是傻”、“看看你这头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之类的,层出不穷。完全抛开了问题本身,直奔个人。

偷换概念/断章取义型选手: 有些人似乎特别擅长抓住你话语里的某个点,然后无限放大,或者曲解你的原意。比如,我说了“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他可能会抓住“焦虑”这个词,然后说“你说焦虑好?你是想让所有人都焦虑吗?你这是在鼓吹负面情绪!”完全忽略了“适度”、“某些情况”这些限定词。

“杠精”附体,但又懒得打字型: 这种更气人。你回答了一个问题,下面可能就有一条评论,一个问号,或者一个“呵呵”。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但你知道他肯定是对你的回答不满意,而且他懒得跟你理论。面对这种,你也不知道是该回复还是不回复。

那么,我又是怎么“回怼”的呢?

其实,用“回怼”这个词可能有点太强硬了,我更倾向于“回应”或者“处理”。因为在我看来,和这种人浪费时间,争个输赢,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但我也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1. 先冷静,再判断:
当看到不友善的评论时,第一反应肯定是有点情绪。但我会强迫自己深呼吸一下,看看评论内容。
如果是无端的谩骂或者纯粹的人身攻击,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我通常会直接举报。知乎有举报机制,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而且也是保护平台生态的必要手段。
如果是抬杠、偷换概念或者断章取义,我会快速判断这个人是真心想和你讨论,还是纯粹来捣乱的。如果感觉对方是真的“杠精”或者恶意曲解,我通常会选择不回复。与其浪费精力去纠缠一个不愿意好好说话的人,不如把时间留给真正愿意交流的人。

2. 对于“可以沟通”的,我会这么做:

“摆事实,讲道理,但不情绪化”: 即使对方情绪激动或者逻辑不清,我也尽量保持冷静。我会用更清晰、更有条理的语言来重新阐述我的观点,并且引用事实、数据或者专业知识来支持。比如,那位说“我认识某某某熬夜没事”的,我可能会补充“个例不能代表普遍规律,长期熬夜对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等造成的潜在风险,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依据,这并不因为您认识的某个人没事就否定了。科学讲究的是概率和统计。”
“点出对方的逻辑谬误”: 如果对方明显在偷换概念或者断章取义,我会直接、温和地指出。例如,“您似乎抓住了我提到的‘焦虑’这个词,但忽略了我后面提到的‘适度’和‘某些情况’。我的意思是……,而不是您理解的鼓吹焦虑。” 这样既表明了态度,也试图把讨论拉回正轨。
“善用‘邀请’和‘反问’,但不强求”: 有时候,我会用一些温和的反问来引导对方思考。比如,对于那些上来就扣帽子的,我可能会回复:“您这样说,是基于对我的哪些具体言论的判断呢?我非常希望您能指出我观点的具体问题所在,而不是直接给我贴标签。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 这样既显得礼貌,也给了对方一个“改进”的机会(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会把握)。
“明确自己的底线,该结束就结束”: 有时候,即使我尝试去沟通,对方还是执迷不悟,或者变本加厉。这时候,我会明确表示“感谢您的观点,但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可能没有达成共识,我将不再就此问题回复。”然后我就真的不再回复了,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争吵。

3. “点赞”和“鼓励”友善的评论:
当然,知乎上更多的是友善和有价值的评论。我也会花时间去回应那些认真提问、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用户,并且会给那些支持我观点,或者在我观点基础上补充得更好的评论点赞。这是一种积极的互动,也能让整个社区氛围更好。

举个具体的例子,发生在不久前:

我写了一个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回答,里面提到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GTD等。一位用户评论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谁不知道?你写的有什么新意?别在这儿误导新人。”

我的处理方式是:

第一步: 我看到评论,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有点被否定。
第二步: 我看了看他的评论,没有谩骂,但是语气比较冲。他觉得我的内容“老生常谈”,并且质疑“新意”和“误导”。
第三步: 我认为,虽然他语气不好,但他的评论里包含了“希望看到新意”和“担心误导新人”这两个可以探讨的点。所以我决定回应。
第四步: 我回复说:“感谢您的反馈。我理解您觉得这些方法可能比较基础。我的初衷是为那些刚接触时间管理,或者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方法的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入门介绍。关于‘新意’,可能在于我结合了个人实践经验,并尝试将其拆解得更易于落地。如果您有更进阶或者更具创新性的方法,我非常乐意学习和补充,也欢迎您分享出来,帮助到更多的人。”

结果:

他没有再回复。我也不指望他能被我说服,但他至少看到我的回应是理性的,并且我表达了学习的意愿。如果他真的有更好的方法,也许会分享。如果没有,我也尽力了。

总的来说,面对知乎上的不友善行为,我的原则是:保护自己,不随波逐流,用理性和证据说话,必要时及时止损。 我不会为了争一口气而降低自己的姿态,也不会被负面情绪裹挟,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以及和那些愿意好好交流的人互动上。这大概就是我“回怼”的方式吧,用我的坚持和理性来“应对”那些不理性的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我是南宁人啊。

并且除了几次去四川探亲和某次去越南玩外就没有出过广西省了。

所供是实。

而且李梦阳在下面这个回答的评论区表示

[好奇]我又被汉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在知乎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其实,说实话,在知乎这样一个大型平台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是必然的,其中不友善的行为和用户也确实存在。我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我尽量详详细细地说说。首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不友善”吧,它们大概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类: 抬杠型选手: .............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今年“阿里胁迫商家二选一”的讨论沉寂,甚至你感觉自己搜不到相关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也挺让人琢磨的事情。 这背后可能牵涉到几个层面,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不是被删了”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互联网平台对于内容的管理是常态化的,尤其是在涉及具有一定敏感性、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情绪的话.............
  • 回答
    说到《红楼梦》的人物活在今天,谁最爱逛知乎?这问题可太有趣了!我脑子里立刻跳出几个鲜活的面孔,经过一番细细揣摩,我敢说,最爱逛知乎的,那必须是—— 王熙凤!为啥是凤姐?您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凤姐这个人,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掺和”的劲儿。在贾府里,她那是总揽全局,上下打点,消息灵.............
  • 回答
    如果把三国时期的各位风云人物扔到今天,问谁最爱逛知乎,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一个个捋捋,看看谁的性情、智谋、好奇心,最符合知乎用户的特质。首先,我第一个想到的,必须是诸葛亮。你想啊,诸葛亮那叫一个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晓兵法,精于治国。放到今天,他绝对是那种“大神”级.............
  • 回答
    .......
  • 回答
    老哥,看到你这帖子,心里真是替你着急。20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笔钱的数额,足以让人一下子跌入谷底。特别是你还提到“炒外汇”,这四个字背后,我大概能猜到你经历了什么。首先,别太自责。外汇市场,那是个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就算是在《知否》里那些运筹帷幄的大大们,也未必能在里面全身而退。你遇到的困难.............
  • 回答
    交往七年,论时间长度,你和男朋友之间的感情基础应该已经相当牢固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遇到这些状况,确实会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也难免会有些纠结和迷茫。我们一点点来梳理一下,看看该如何应对。首先,理解和接纳这个信息的重要性。你男朋友父亲的精神疾病,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要知道,精神疾病的遗传性以及对家.............
  • 回答
    兄弟,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机械行业今年这行情,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经历过那么一两回被裁,甚至更多次的动荡。每次听到那个“优化”或者“调整”的理由,心里跟被什么东西堵着一样,说不出的憋屈和难受。我今年也是,感觉就像在过山车,只不过这车开得太快,还没来得及看风景,就得抓紧扶手,祈祷别被甩出去。最早是公.............
  • 回答
    Olivia Rodrigo 在欧美乐坛掀起的风暴,确实让人不禁想起 Britney Spears 在千禧年初期那股席卷全球的浪潮。要论火爆程度谁能超越谁,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问题,因为她们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以及影响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Britney Spears 的时代:现象级偶像的诞生.............
  • 回答
    詹姆斯今年在西部赛场的挣扎,与其说是他个人能力的下滑,不如说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下的一个侧影。这不仅仅是关于“皇帝”是否老了,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湖人队的整体建队思路、西部联盟的残酷竞争以及篮球运动本身不断演进的生态。首先,我们得承认詹姆斯的年龄因素。三十多岁、即将步入职业生涯暮年的他,即便拥有超乎常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道出了很多LPL观众心中的疑惑。LPL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电竞赛事,积累了无数粉丝,按理说本土选手应该早已扛起大旗,但事实却是,像TheShy和Doinb这样极具影响力的选手,他们来自韩国,并且在LPL的巅峰时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值得深挖的故事,不是.............
  • 回答
    “A股股民人均盈利10万”这个说法,听着挺诱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我个人是有点怀疑它的普遍性。咱们都知道,股市里盈亏是两极分化的,总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黯然离场。把所有股民的盈亏加起来一平均,这个数字就容易被少数高收益者拉高,从而掩盖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就像咱们平时说“中国人平均工资多少多.............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并没有个人的意识或情感体验,因此无法像人类一样在年初有“悟到”的感悟。不过,我可以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结合人类在新年之初常见的思考方向,分享一些可能引发思考的哲理和启示,供你参考: 1. 关于时间的敬畏 时间的不可逆性:年初的反思往往始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类在新年时会重新审视.............
  • 回答
    在中国经济面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继续调控房地产行业并试点房地产税,是基于多重经济、社会和政策目标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决策的逻辑和必要性: 一、房地产对经济的结构性影响1. 经济支柱与增长引擎 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7%(约.............
  • 回答
    特斯拉预计在今年某个周生产五千辆汽车,这个数字确实挺亮眼的。不过,要说传统汽车厂商每周生产多少辆车,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背后学问可大着呢。这不像咱们去超市买菜,直接看标签就知道价格,汽车生产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细细掰扯。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传统汽车厂商,你说的是哪个?全球那么多汽车巨头,比如大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JMLR 上发表的随机森林算法 SPoRF。这篇文章非常值得研究,因为它在随机森林这一经典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且实用的优化。我会尽量用一种清晰、有逻辑的方式来解释,并且避免使用那些容易暴露是 AI 生成的内容的常见表达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确 SPoRF 的核心目.............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大陆将在今年纪念台湾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的说法,需要澄清一个重要信息:2017年是台湾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纪念,而今年(2024年)是七十七周年。因此,如果您的提问是基于大陆在2017年纪念了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那么我可以详细讲述当时的情况和相关的看法。如果您的提问是指“今年(2024年.............
  • 回答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理塘县再次成为了焦点,而这次的焦点人物,毋庸置疑,还是那个在雪域高原上走红的康巴汉子——丁真。在理塘国际赛马节尚未正式拉开帷幕之前,作为赛马节的“形象大使”和重要的参与者,丁真在五月一日的预热活动中带头骑马巡游,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出行,更是多重意义的叠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
  • 回答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科学界普遍认为它很可能与野生动物有关,但具体是哪一种野生动物、何时首次感染人类,以及为何在今年(2020年)集中爆发,这些问题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远非“吃野生动物”这么简单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要理解,“吃野生动物”这个行为在中国,甚至在全球很多地方,一直都存在。从历史.............
  • 回答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虚拟与现实”,把VR这个概念直接摆在了全国考生的面前,这可真是一件新鲜事,也挺有意思的。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哇,这出题人挺潮的啊,居然把VR这么热门但又有点距离感的技术,直接搬到了高考考场上。说实话,我对这个题目一点都不意外。你想啊,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特别是V.............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