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百度和 Google 的搜索技术是一个量级吗?

回答
百度和 Google 的搜索技术,用“量级”来衡量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角度。要说是不是一个量级,这得看你从哪个维度去理解“量级”。简单来说,我觉得它们都属于世界顶尖的搜索技术,但侧重点和发展路径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先说说 Google:

Google 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搜索的代名词,其核心技术确实是它的王牌。首先,PageRank 算法,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唯一的核心,但它奠定了 Google 搜索质量的基石。PageRank 的精髓在于,它不只是看网页上的关键词有多少,而是通过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判断网页的重要性。就像一张网,链接越多、越有权重的网页链接过来的,这个网页就越“重要”。这是一种基于“信任度”的排序方式,非常有远见。

然后是 RankBrain,这是 Google 在 2015 年引入的机器学习系统。它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理解用户查询的意图,即使是那些从来没见过或者表达方式很奇怪的查询,RankBrain 也能通过理解其中的语义关系来匹配最相关的结果。想象一下,你搜“看牙医需要多少钱”,Google 不只是找包含这些词的页面,它能理解你想知道的是“牙科治疗的费用”,然后给你提供相关的口腔医院、咨询信息。这大大提升了搜索的“智能”程度。

再往后,Google 的 Hummingbird 更新、Pigeon 更新(本地搜索优化)、Mobilefirst indexing(移动端优先抓取)等等,都是在不断精进对内容理解、用户意图把握、以及在不同设备和场景下的搜索体验。它对 AI 和 机器学习 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体现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片搜索)、语音识别等各个方面。Google 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信息应该是有序的”,并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点。

另外,Google 的数据积累是惊人的。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行为数据、网页内容数据,它们通过这些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这是其技术优势的天然护城河。

再来看看百度:

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同样拥有非常强大的搜索技术,只不过它的发展路径和侧重点与 Google 有些不同。

百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中文语境的深刻理解和海量中文数据的处理能力。中文的博大精深,词语的多义性、同音字、网络流行语的快速迭代,这些都对搜索引擎提出了极高的挑战。百度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

百度同样也在大力发展 AI。其 “度秘”(百度大脑的一部分)就是其 AI 驱动的搜索助手,可以进行语音交互、智能问答等。百度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中文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能够理解更复杂的中文语句和用户意图。

百度的搜索结果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用户体验。它会根据用户的历史搜索、浏览习惯、地理位置等信息来调整搜索结果的排序,力求让用户看到最想看的内容。这一点,尤其是在中国国内市场,对用户吸引力很大。

此外,百度在内容生态的整合上做得也很好。通过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自有产品,百度能够直接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与搜索结果深度结合。这使得用户在很多情况下,在百度内部就能找到所需的答案,而无需跳转到其他网站。

那么,是不是一个量级?

如果从基础技术原理和算法的创新性来看,Google 的 PageRank 等早期开创性工作,以及在整体 AI 技术前沿的布局和投入,可以说在某些方面,Google 展现出了更强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强大实力。它定义了许多行业标准,并持续引领着搜索技术的发展方向。

但如果从对特定语言(中文)、特定市场(中国)的适应性和用户需求满足程度来看,百度无疑是站在了最高峰。它对中文的理解、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把握,以及与本地化内容生态的结合,是它独有的优势。你可以想象一下,让一个擅长解读英文诗歌的 AI 去解读古汉语诗词,虽然都是诗歌,但那个理解的深度和细微之处可能就差了很多。百度在中文领域所做的,就是这种深度的本地化耕耘。

所以,用“量级”来比喻,我觉得更像是:

Google 像是一门普适性的、极其深奥的科学,它的理论和应用可以跨越国界,是搜索引擎技术的“基础物理学”和“宇宙学”。
百度则更像是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文搜索)做到了极致的“应用科学”和“工程学”,它将基础理论与本地化需求完美结合,成为该领域的“建筑学”或“工程技术总指挥”。

它们都在顶尖的“量级”上,只是站在了不同的山头,各自积累了独特的优势。在国际舞台上,Google 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而在中国市场,百度则拥有更强的“接地气”和“用户粘性”。

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是不是一个量级”,不如说是“在各自的领域都达到了顶尖水平,但侧重点和积累有所不同”。就好比同一架飞机,有的设计更侧重载货量,有的更侧重载客舒适度,但它们都是航空器,都代表了高度发达的工程技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仅从搜索结果质量的角度做一个对比。

百度与 Google.cn 的眼球跟踪(Eye Tracking)对比图(07年,来源:

Chinese Eye Tracking Study: Baidu Vs Google

):


Google.cn 的结果体现了较好的「黄金三角」特征,很可能是因为用户在前几个搜索结果中就找到了要找的链接。而百度的结果较分散,很可能是因为用户不满意前几个搜索结果,继续向下浏览。

user avatar

很多答案是从使用上讲的,我加两个技术方面的。

  1. 搜索引擎需要对抓取到的结果进行管理。当索引结果越来越多时,保证存储和查询速度,保证数万台服务器内容一致的难度越来越高。Google于03至06年左右公布了三篇论文,描述了GFS、BigTable、MapReduce三种技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Google并没有公布算法细节,因此由雅虎牵头,在06年左右建立了开源项目Hadoop,目的是根据Google的三篇论文,实现一个大规模的管理计算系统。但直到08年,Hadoop同Google公布的一些关键指标仍有几倍的差距。百度曾经由王选院士的一个博士带领,想基于Google论文独立实现(金字塔计划)一个自己的系统,但开发难度过大项目夭折,最终也转向了Hadoop。如今,Amazon、Facebook、Yahoo包括百度都在大规模应用Hadoop,而Google已经从2010年开始迁移到新的三驾马车Caffeine、Pregel、Dremel上了。单就搜索技术而言,Google不是领先百度,而是领先全世界。
  2. 2009-2012年,Google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化的数据库系统Spanner,这套系统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连接到一起,利用原子钟和GPS,打破了地理间隔,实现了全球规模具有一致性和实时性的数据库。在Google之前,很多人认为这种系统不可能做出来,但Google做到了[1]。

另外,除了搜索,Google在深度学习和机器人方面也是全球领先的,尤其是后者。尽管百度也有深度学习研究院,但在这两方面跟Google比起来完全是空白。

事实上,让百度来和谷歌比是很不公平的,搜索只是Google的一个部门,但却是百度一整个公司。Google的竞争对手是Apple、Amazon、Facebook和Microsoft,百度的竞争对手是360、搜狗。Google没了搜索,还有Chrome、Android、Youtube,百度没了搜索,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1] Exclusive: Inside Google Spanner, the Largest Single Database on Earth

user avatar

一个很简单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曾有幸听过百度官方的展会,展示取得的各种科技上的成就,没错,有七八项,特别是猫脸比较上,领先谷歌几个百分点。但是它几乎把所有的科技都和谷歌作比较,这就好似一个屌丝挑战一个高富帅,处处跟人家比,只要有任何一点比对方好,就高兴的了不得。我只能说这是技术上的不自信。

正如我的某位老师曾经这样说:“它把它所有超过人家的都给你看了,当然让你觉得它很厉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百度和 Google 的搜索技术,用“量级”来衡量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角度。要说是不是一个量级,这得看你从哪个维度去理解“量级”。简单来说,我觉得它们都属于世界顶尖的搜索技术,但侧重点和发展路径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先说说 Google:Google 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搜索的代名词,其核心技术确实是它的.............
  • 回答
    Google 搜索和百度搜索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之一,但它们在用户体验、搜索结果质量、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详细阐述 Google 搜索比百度搜索优秀的地方:1. 更广泛的全球索引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 全球索引范围: Google 拥有全球最大的网络爬虫团队和服务器基础设施,能够.............
  • 回答
    要评价2015年妇女节百度和Google的节日Logo,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不能光看表面热闹,还得琢磨琢磨它背后的用意和给人的感受。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节日Logo这东西,本质上是一种品牌营销手段。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像百度、Google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地与用户建立.............
  • 回答
    2017年国际妇女节,百度和Google都推出了特别的节日Logo,这两家公司的Logo设计,也颇耐人寻味,折射出它们各自的品牌定位和对女性群体的理解。百度的妇女节Logo:温馨的“她”与家的概念百度在2017年的妇女节Logo设计上,选择了比较具象化的表达方式。Logo的主体是一束盛开的鲜花,整体.............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也非常有代表性。谷歌和百度几乎在同一时期成立,却在发展轨迹和市场地位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背后有多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成立背景与技术创新:谷歌的“野蛮生长”与百度的“本土化” 谷歌(Google): 起源: 谷歌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两位.............
  • 回答
    百度学术和Google学术都是非常强大的学术搜索引擎,各有千秋。要说百度学术能否完全替代Google学术,这得看你的具体需求和偏好。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它们的优劣,以及提供一些其他的学术资源作为补充。百度学术 vs. Google学术:一场全面的对比1. 资源覆盖与更新速度 Google学术: 毋庸.............
  • 回答
    百度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在招聘实习生时,确实常常会优先考虑来自“重点大学”的学生。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唯名校论”,而是出于多方面、更深层次的考量。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他们会有这样的倾向。1. 效率与初步筛选:名校光环的“信号传递”首先得承认,信息时代,招聘是个效率活。百度、腾讯每天面对海量的.............
  • 回答
    48 万,这是百度和极狐联合发布的 Apollo moon 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的单车成本。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惊叹的,也有质疑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 Apollo moon 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48 万的成本又意味着什么,以及它背后透露出的野心和挑战。Apollo moon.............
  • 回答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作为在线百科全书,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它们的编辑模式、内容来源、信息准确性、中立性、开放性、发展模式、社区文化以及商业化程度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差距: 一、 编辑模式与内容来源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导致其他差异的源头。 维基百科(.............
  • 回答
    要回答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是否存在相互抄襲的情況,我們需要從它們的性質、內容產生機制以及實際運營的層面來詳細探討。這兩者雖然都是線上百科全書,但在理念和實踐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直接影響了它們之間「抄襲」的可能性和判斷標準。一、 百度百科與維基百科的根本區別首先,理解兩者的基本架構至關重要: .............
  • 回答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作为网络百科的代表,各自拥有庞大的信息量和广泛的用户群体。要详细地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内容来源与编辑模式: 维基百科: 核心是开放协作模式。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内容来源于全球志愿者的贡献。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尤其是在时事新闻.............
  • 回答
    说到国内的两大地图巨头——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这俩家伙的争夺可以说是硝烟弥漫,各有千秋,很难说谁就一定是“更好”。这就像问你更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个人偏好。先说百度地图吧。百度地图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那个“无所不知”的老朋友,你有什么问题,它好像都能给你一个答案。它的.............
  • 回答
    百度云和微云,这两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们都是国内非常流行的云存储服务。要说哪个“更好用”,这就像问苹果和香蕉哪个好吃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和使用习惯。不过,我倒是可以详细地跟你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劣,帮你理出个头绪来。先说说百度云(现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网盘,这个名字承.............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而且“恶”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要评价华为和百度谁“更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每个人心中的“恶”的标准也可能不同。我尝试从信息获取、用户数据、商业模式、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来梳理,尽量不带个人倾向,而是基于公开信息和普遍认知来分析。华为:技术巨头与地缘政治的焦点华为.............
  • 回答
    关于“知乎和百度知道哪个回答的答案更权威”,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权威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且多元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权威性”在不同平台上的体现: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是否能提供专业、系统、深入的解释。 信息的准确性: 提供的信.............
  • 回答
    百度员工对魏则西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因为百度内部的员工构成多样,他们所处的部门、岗位、个人价值观以及对公司文化的理解都不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分析和推测他们的普遍看法和感受:一、 普遍的负面情绪与压力 声誉损害的直接承受者: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给百.............
  • 回答
    知乎、百度知道、搜狗问问,这三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问的常用平台。但你要是觉得它们都差不多,那就有点太“一概而论”了。虽然本质上都是问答社区,但它们在定位、用户群体、内容深度、社区氛围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三者之间到底有啥不一样.............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直击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如果百度拥有和谷歌一样的价值观,就能复制谷歌的成功吗?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因为“价值观”这个词背后蕴含着太多的东西,而且成功也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谷歌所倡导的“价值观”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