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Google 和百度几乎同时成立,发展相差却那么大?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也非常有代表性。谷歌和百度几乎在同一时期成立,却在发展轨迹和市场地位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背后有多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

一、 成立背景与技术创新:谷歌的“野蛮生长”与百度的“本土化”

谷歌(Google):
起源: 谷歌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之手。他们的项目最初是为了解决当时互联网信息爆炸的问题,寻找一种更有效的信息检索方式。
核心技术: PageRank算法是谷歌的核心竞争力。它基于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评估网页的重要性,这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颠覆了当时传统的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搜索方式。
创新驱动: 谷歌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技术创新,追求卓越的搜索体验。他们的文化鼓励工程师去探索和解决难题,这种“技术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
早期生态: 谷歌早期就围绕搜索建立了广告系统(AdWords,现在的Google Ads),并将其与搜索结果紧密结合,形成了高效的盈利模式,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百度(Baidu):
起源: 百度由李彦宏在2000年创立,也正值中国互联网泡沫的初期。李彦宏从美国归来,看到了中国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对信息检索的需求。
技术借鉴与本土化: 百度在技术上借鉴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搜索引擎技术,但关键在于其对中文搜索的深刻理解和优化。它采用了更适合中文语境的搜索算法,并不断优化中文分词、语义理解等技术,解决了中文信息检索的许多难题。
用户需求导向: 百度非常重视中国用户的搜索习惯和需求。它在早期就投入大量精力理解中国网民的搜索行为,例如更倾向于查找新闻、娱乐、生活信息等。
早期发展策略: 百度早期采取了与谷歌类似的免费提供搜索服务的模式,但更加注重与中文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以获取更丰富和更及时的中文信息。

二、 技术能力与算法优化:谷歌的持续领先与百度的追赶

谷歌:
算法迭代: 谷歌的PageRank算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和优化。他们不断研究用户行为,引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搜索结果。
数据积累与分析: 谷歌拥有海量的全球用户数据,这些数据是训练和优化算法的宝贵资源。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谷歌能够不断发现新的趋势和需求。
技术护城河: 谷歌在搜索技术上的投入和积累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使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模仿和超越。

百度:
中文优化优势: 百度在中文搜索方面的优化是其核心竞争力。它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文的歧义、同音字、俗语等,提供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搜索结果。
生态建设推动算法: 随着百度在搜索结果中整合越来越多的自有产品和服务(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等),这些生态内的内容和用户行为数据也反过来帮助百度优化其搜索算法。
AI技术的应用: 百度近年来也大力投入AI技术,并将AI应用于搜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试图通过AI提升搜索的智能化水平。

三、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谷歌的广告帝国与百度的探索与挑战

谷歌:
AdWords的成功: 谷歌的AdWords(现Google Ads)平台是其成功的关键。它将广告与搜索结果紧密结合,通过竞价排名的方式,让广告主能够精准地触达有需求的潜在客户。这种模式高效且易于扩展,为谷歌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入。
多元化收入来源: 除了搜索广告,谷歌还成功地将广告模式扩展到YouTube、Gmail等其他产品,并大力发展云计算(Google Cloud)、硬件设备(Pixel、Nest)、AI研发等,构建了多元化的收入体系。
广告生态的完整性: 谷歌构建了完整的广告生态系统,包括广告投放平台、广告管理工具、效果分析工具等,为广告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百度:
竞价排名模式: 百度也采用了与谷歌类似的竞价排名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然而,在早期,百度的一些广告模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对搜索广告的依赖: 相较于谷歌,百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搜索广告的依赖性更强。虽然也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但搜索广告一直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创新业务的挑战: 百度近年来在AI、自动驾驶、云计算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但这些新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尚需时间来验证和巩固。例如,虽然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但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与监管环境的互动: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环境相对复杂,对广告业务的规范也更加严格,这也会影响百度的发展策略和盈利模式。

四、 生态系统建设与产品矩阵:谷歌的全球化布局与百度的本土化整合

谷歌:
全球化战略: 谷歌从一开始就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其产品和服务(Gmail, Google Maps, Google Chrome, Android等)都面向全球用户。
强大的产品矩阵: 谷歌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相互关联的产品生态系统。搜索只是起点,用户可以通过Gmail交流,使用Google Maps导航,通过Chrome浏览网页,使用Android手机,观看YouTube视频等等。这些产品之间的数据和用户体验相互促进,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
开放的平台策略(Android): 通过推出开放的Android操作系统,谷歌成功地渗透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地位。

百度:
聚焦中国市场: 百度的主要战场在中国,其产品和服务也更侧重于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自有产品的整合: 百度也积极建设自己的产品生态,如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地图、百度云等。这些产品与搜索结果紧密结合,增加了用户粘性。例如,用户在搜索特定问题时,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的答案往往会优先展示。
投资与孵化: 百度也通过投资和孵化等方式布局新的领域,例如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硬件等领域都有所涉猎。
面临国内竞争: 在中国市场,百度也面临着来自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激烈竞争,这些巨头也在各自的领域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并尝试渗透搜索和信息分发领域。

五、 企业文化与人才吸引:谷歌的工程师文化与百度的本土人才战略

谷歌:
工程师文化: 谷歌以其“不作恶”的口号和崇尚技术创新的工程师文化而闻名。它吸引了全球顶尖的技术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了宽松、自由、富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
全球人才吸引: 谷歌能够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无论其国籍如何,这为其技术优势奠定了基础。

百度:
本土人才培养: 百度在中国本土拥有强大的人才基础,并致力于吸引和培养中国优秀的科技人才。
激励机制: 为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百度也在不断优化其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企业家精神: 李彦宏作为创始人,也具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

总结来说,谷歌和百度发展差异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技术创新和算法领先: 谷歌凭借PageRank算法及其持续的迭代优化,在搜索的本质上建立了领先优势。
2. 商业模式的成熟与多元化: 谷歌的广告系统极其高效,并且能够将广告模式成功复制到其他产品线,形成多元化的盈利能力。
3. 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全球化布局: 谷歌构建了一个涵盖搜索、通信、地图、操作系统、浏览器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化产品生态,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4. 对数据的深度利用和算法的持续驱动: 谷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用户数据来驱动算法的进步。
5. 企业文化和人才吸引力: 谷歌的工程师文化和全球化人才吸引策略为其技术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6. 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虽然两者都在各自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谷歌的全球市场垄断地位和百度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激烈本土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百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中文搜索和信息服务领域,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网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两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全球范围和技术前沿来看,谷歌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更强的技术领先性和更广泛的生态影响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观点是百度很可恶,但是比百度更可恶的是监管部门。典型的例子是奶粉行业,因为监管部门的袒护,结局是消费者用脚投票,不买国产奶粉了。同样,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流氓行为,监管部门袖手旁观,结局也将是害了这些公司。举例来说:一条街50家饭店有1家开始用地沟油,其他49家如果不用在竞争上势必处于弱势,关键是监管部门袖手旁观,结果是大多数都用上了地沟油。百度之前有公司耍流氓获得了不正当竞争优势,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耍流氓的公司抢市场吗?(比如绑浏览器首页修改默认搜索引擎)结果是大家被逼集体耍流氓(捆绑安装/修改浏览器首页等),百度估计判断现在仍然是监管部门不作为的“耍流氓黄金时代”,所以变本加厉地耍起流氓起来,毕竟抢来的安装量是实实在在的。总而言之:1,百度流氓可恶,但是百度不是第一个大流氓,第一个大流氓活得挺滋润,并继续用流氓行为在抢占市场,形成不正当竞争;2,更可恶的是监管部门多年来严重不作为,导致整个互联网环境流氓泛滥。

再说一句:许多人习惯停留在“安全区域”,谴责百度,百度奈何不了你,谴责监管部门?不敢。百度确实流氓,但是腾讯的行为不流氓吗?我马上可以截图证明腾讯等大把互联网公司的软件有捆绑/诱导行为,虽然流氓情节有轻重。地里老是长毒草,大家谴责某根毒草却不去管这块地是否有问题。这能满足快感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互联网环境治理才是本源(监管不作为),公司天性逐利,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才是害了互联网用户和公司的害群之马。

user avatar

谷歌在失去中国市场之后,依然按照既定计划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谷歌公司,百度在独占中国市场之后,遂然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家地方性的莆田公司。

这就是差距。

我记得2002年的第一份工作是蹭上了当时最热门的sp电信增殖业务,那些濒临破产的互联网巨头们的财报数据,都靠傍移动运营商的大腿而开始变得好看起来。其中,新浪,搜狐和腾讯是最倚重运营商的代扣费业务反哺,因为他们都是内容提供商,腾讯还有会员包月,以及各种QQ秀,所以在依靠移动运营商活命的那几年,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都得仰移动的鼻息,搞好与运营商的关系就是保证自己的钱袋子。

在这堆互联网企业里,没百度的身影。

那时候的百度,像李彦宏的颜值一样清爽干净,让女人瞟一眼就会心花荡漾,宁愿冒着被他骗被他渣也要扑进他怀里的冲动,可他偏偏保持了处男的矜持和恰到好处的自爱,不动声色的拒绝了所有愿意自动送上门去的女子的倒追,一心一意要做个有出息的好男人。

我在一个小sp公司上班摸鱼,每天一到公司打开电脑必干的一件事就是登陆百度,用它搜MP3歌曲,然后一边听歌一边想着怎么从腾讯搜狐新浪这些大sp的夹缝中抢肉吃。那时候的手机是没有上网功能的,只有接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的功能,而每条短信收一毛钱,sp们盯上的就是这个短信功能,我们从移动运营商那里申请扣费代码,收用户的钱就是按条收费,包月费最高可以申请到三十元,这样的代码只有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拥有,而我们多数都是只能申请五元包月代码,单条点拨扣费代码理论上也有五块的,但除了当初的鸿联九五这样背景深厚的巨头能够获得之外,多数情况下只能凭特殊关系获得两块钱的代码,正常情况下,则多数只能获批一块,五毛之类的。

腾讯有QQ平台给自己的sp业务引流创收,新浪和搜狐也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导流变现,但我们这些一众中小sp可没有平台,于是大家开始盯上了百度,大家在百度上免费听歌不花钱,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人动起来了歪心思,干嘛不搞包月收费或者按条点播呢?

随着岁月渐蚀,帅气英俊的李彦宏终于还是抵挡不住各路富婆的诱惑,被拉下了水,于是打那之后,你上百度搜歌曲,清一色跳出来的都是像后来色情网站才有的花花绿绿和各种补丁病毒挂件,折腾半天,你想听的歌曲连个片段都没听成,却被引导了无数次让你输入手机号码。

sp时代的百度,还算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好公司,那时候被处罚最多最狠的是腾讯,新浪也逃不了恶名,他们可以成批成批的强绑用户,特别是内蒙新疆大漠深处的牧民们,被强绑包月代码之后,啥新闻都没收到过,却一年要替这几大公司贡献好几头羊,冲进去的话费,没讲上几句话又显示已经欠费停机。而百度自己的sp端口收入不多,有也是别的sp挂上去的导流链接。

这时候的百度,还是中国的百度。并且还有向外扩张的雄心与势头。

接下来的百度,才会路越走越窄,从一个中国公司变成了一个莆田公司。

sp时代,百度没有在混乱中摸到大鱼,随着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它便开始了一统天下。缺乏自有平台和流量的各路商业资本,开始发现了百度的价值,而百度也从上一轮sp大摸鱼的边缘角色登上了中心舞台,运营商收到社会各界以及中央媒体的强力监管,连续的增殖业务大整顿,断了几大巨头的根基,百度不在其中,反而得到了聚焦关注的机会,终于到了流量变现的黄金期。

以前请人刷电线杆子,发小黄书或者派发小广告拉客的民营医院看见了一个发财新趋势,而帅气的李彦宏也找到了金气的曙光。当年百度推出凤巢系统,唯一的成就,也是唯一的败笔,就是网住了医疗广告这条大鱼。其实莆田系的广告并不直接投向百度,毕竟那些拿着手术刀替人割包皮的土医生,还真整不懂啥是关键词,啥是SEO,所以,他们都像拉帮结派到一个陌生人群陌生城市去收割陌生人的钱包一样,在投诱饵的过程中,也喜欢拉帮结派把钱交给信得过的人替自己花出去,这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都是先把钱交给一个公司,让他们出面替自己去百度上发广告。这个公司默默无闻,但是实力非凡,帅气的李彦宏见惯了多金的富婆,也见多了秀气的大家闺蜜以及豪门千金,可还是像个把持不住的圣僧那样倒进了狐狸精的怀里,自然,不是靠那些还沾着包皮血的土医生老板们那点呕心的魅力。

帅气英俊的李彦宏,显然不是一个只想吃莆田软饭的凤凰男。他也挣扎过,电商风口上,不够帅的老马不知道怎么那么恨帅气英俊的小李子,一分钱广告费都不给他赚,还直接封百度的爬虫和链接,这让小李子无可奈何,不得不一边倒向对自己始终温柔有加的莆田老板,一边想着怎么破防老马的独招,他搞了一个电商叫有啊,所有资源都给有啊,结果没成,小李子不死心,自己搞不成那就引进,和乐天合作又搞了一个,当然,这还是没成。电商没搞成,团购和外卖又火了,于是百度又搞起了外卖。

在sp乱战时代,百度与谷歌的差距还不算太大,顶多就是只差一个美国和欧洲的距离而已。努力一点,不说超越,做只跟在兔子后面的乌龟还是没问题的,在莆田老板的怀里甜睡不醒,也顶多只算是被腐蚀的原罪,那也是人性难以克服的魔障。真正让百度全面落后谷歌的,是电商争锋与外卖执念。帅气英俊的小李子为了和那个丑男人决一雌雄,越斗越忘了初衷,在原地恶战三百回合之后,他兜晕了头,看不清战略方向了。这个时候谷歌搞手机操作系统,他在和马云拼电商,谷歌搞人工智能,他还在跟马云拼谁送的外卖更香。安卓成为手机系统的霸主,一下子统治了移动互联网的世界,小李子才鼻青脸肿的回过神来,TMD,辛辛苦苦拼出来的用户,全都毫不费力地被谷歌倒进去了。

谷歌离开中国市场这么多年,自己以为它永远都没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和敌人,殊不知,它却始终离自己那么近。原来的时候,用户要使用谷歌还是百度,都得自己输入网址,现在,用户使用百度,还得输入网址才能找到自己,而对手,却已把自己融入了用户的一部分了。用户根本不需要选,因为他们没得选。

user avatar

感谢大家的赞,要说百度比谷歌强的地方,那就是投入海量的人员进行审核,有些人不许老百姓知道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原答案:

谷歌以前卖假药,被罚了5亿美元,老实了,想别的办法去了。百度卖假药,啥事没有,那就继续躺在这个路径上捞钱吧。

user avatar

为什么北朝鲜和中国几乎同时建国,发展却相差那么大?

很显然,我的言辞激怒了几个精神朝鲜,哦不,精神北韩人。当然你可以认为我的意思是北韩发展地比中国更好。(大笑)

user avatar

今天在google搜“唇炎”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请注意右边的青色框框

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出的功能,不过给我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

这个框里列出了疾病的简介,症状和治疗手段。还可以下载pdf报告。

再搜血友病试试

依然简介明了,把主要特征,症状和治疗方法简要列出。相信即使是对该疾病一无所知的人,读过之后也能了解个大概。

广告还是有的,不过是以这种形式出现

这个页面需要点额外链接才能看到,绝对不会在你不想看到它的时候跳出来。

这个功能目前只有英文版,但是支持中文搜索。自己试了一下,我自己能想到的疾病,都有这样一个词条。


这一点我想应该不是技术问题吧。


2022-04-02 更新

不知道一个六年前的回答为什么最近多了不少赞,本着严谨的原则,我在百度和谷歌上把“唇炎”这个词又重新查了一遍:

在疾病搜索这一块,百度已经抛弃了原先的竞价排名广告。我不知道这个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至少这是个好征兆,监管部门确实吸取了过去的教训,百度也愿意往正确的方向迈出一步。

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user avatar

我非常难以理解,魏则西事件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怪百度和李彦宏。

是不是大家都知道李彦宏和百度是软柿子,所以都在拼命地捏?

要知道那家莆田系医院是合法合规(当时)承包了国家正规的三甲医院的科室,百度有什么理由拒绝一家CAPF系统下的三甲医院找上门做广告呢?

魏则西事件真正的责任人是百度吗?

NO

是让莆田系轻易合法合规的承包到三甲医院的人以及这种规章制度。

谁是房间里的真正的大象?

显然不是百度。

user avatar

讲真,就算百度真的有成为谷歌的宏愿、意志和执行力,它也无法成为谷歌。

技术环境和用户群体摆在这里。

谷歌首先要成为一家美国科技公司,然后他们才能成为谷歌。

骗子、色情、竞价排名、强制安装,这些都只是我国社会环境的缩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