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百度和极狐发布的共享无人驾驶汽车 Apollo moon ,成本达 48 万元?

回答
48 万,这是百度和极狐联合发布的 Apollo moon 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的单车成本。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惊叹的,也有质疑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 Apollo moon 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48 万的成本又意味着什么,以及它背后透露出的野心和挑战。

Apollo moon:不只是辆车,更是个“移动的算力中心”

首先,得明确一点,Apollo moon 和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普通汽车,甚至是一些“辅助驾驶”的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辆L4 级的自动驾驶车辆,也就是说,在它所设定的运行区域内,它可以自己完成绝大部分的驾驶任务,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的干预。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维度。

咱们拆解一下这 48 万的成本,里面到底塞了些啥:

“眼睛”和“大脑”——核心的感知与计算硬件: 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灵魂所在。Apollo moon 装备了大量的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雷达 (LiDAR): 这是实现高精度三维环境感知的关键。Apollo moon 至少装备了几个高性能的激光雷达,它们能够扫描周围环境,生成高精度的点云图,即使在光线不足或复杂天气下也能工作。这些激光雷达,尤其是长距离、高分辨率的那种,本身价格就不菲。
摄像头: 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用于识别交通标志、车道线、行人、车辆类型等等。Apollo moon 会部署多颗不同焦距、不同视角的摄像头,捕捉全方位的图像。
毫米波雷达 (Radar): 能够穿透雨雾,探测远距离目标的速度和距离,作为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补充。
高精地图: 虽然不是硬件,但高精地图是无人驾驶的“导航仪”,需要持续的采集、更新和维护,这背后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算力投入。
高性能计算单元: 所有的传感器数据都需要被收集、处理、融合,然后经过复杂的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这就需要强大的车载计算平台,能够进行海量的数据运算,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这部分的芯片、算力模块,是成本的大头。

“四肢”与“神经”——线控系统与执行机构: 为了让车辆能够根据计算结果精确地进行转向、加速、刹车等动作,Apollo moon 采用了线控技术。这意味着传统的机械连接被电子信号取代,更灵敏、更精确,但也需要特殊的车辆平台来配合。极狐作为合作方,提供了具备线控能力的电动车平台,这本身就是价值。

冗余与安全——多重保障: 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Apollo moon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做了大量的冗余设计,比如多套独立的传感器、计算单元、制动系统等。这就像飞机有备用引擎一样,是为了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安全运行。这些冗余设计,无疑会大幅增加成本。

软件算法与持续迭代——看不见的投入: 48 万的成本,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砸在了软件和算法的研发上。百度 Apollo 平台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数据,包括感知算法、预测算法、规划算法、控制算法等等。这些算法的研发、测试、优化,需要海量的数据(包括真实路测数据和仿真数据)以及顶尖的 AI 工程师团队。而且,无人驾驶技术是持续迭代的,算法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

48 万的“底气”:共享出行市场的破局之举

那么,为什么百度和极狐敢把这辆车标上 48 万这个价格?这背后其实是他们对未来共享出行市场的判断和战略布局。

“低成本”是相对的: 48 万,听起来很高,但对于一辆具备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且能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共享出行载具来说,它“相对”降低了运营成本。
人力成本: 无人驾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省了司机的人力成本,这是共享出行行业最大的运营支出之一。一辆车可以省下一个甚至多个司机的工资、保险、培训等费用。
运营效率: 共享无人车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调度和运营。理论上,它们可以全天候待命,随叫随到,并且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进行灵活调度,减少空驶率。
规模效应: 48 万是单车成本,而不是销售价格。当形成规模化生产后,平均成本必然会进一步下降。而且,这笔投入未来可以通过车辆运营产生的收益来分摊和回收。
技术领先的溢价: Apollo moon 代表了当前行业内最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之一。在商业化初期,技术领先者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溢价。

抢占赛道,建立生态: 百度和极狐更看重的是通过 Apollo moon 抢占共享出行这个巨大的市场赛道,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百度 Apollo 的生态系统。
数据闭环: 运营中的无人车是获取真实世界数据最宝贵、最有效的来源。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持续优化算法,形成良性循环。
生态伙伴拓展: Apollo moon 的推出,也为更多车企、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合作的范畴,进一步壮大 Apollo 生态。
商业模式探索: 48 万的成本,也是为了探索一种可行的共享无人驾驶商业模式。他们需要用一个相对较低的车辆成本,来支撑起未来的规模化运营和盈利。

挑战依然严峻:48 万只是一个开始

尽管 48 万的单车成本听起来像一个“引爆点”,但 Apollo moon 的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技术成熟度与安全性: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特定区域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更复杂、更开放的道路环境中,仍然需要持续的技术突破和验证。极端天气、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仍然是需要关注的焦点。48 万的成本,能否完全支撑起所有安全冗余和极端情况的处理?这还有待观察。

法规与政策: 各地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都有不同的法规和政策限制。如何获得运营许可,如何界定责任,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完善。

用户接受度: 即使技术上可行,用户是否愿意乘坐一辆没有驾驶员的车?信任感的建立是关键。48 万的车辆成本,是否能转化为用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且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是商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运营维护与生命周期成本: 48 万只是购置成本,无人驾驶汽车的维护成本(传感器、计算单元等)可能会比传统车辆更高。车辆的生命周期,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总运营成本,是衡量其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竞争: 行业内的竞争者并不少,包括一些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都在积极布局。百度和极狐需要在技术、成本、运营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总结一下:

48 万的 Apollo moon,是百度 Apollo 在共享无人驾驶领域一次重要的商业化尝试。它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也标志着共享出行行业即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这个成本,虽然不低,但对于一辆能“24小时工作”的无人驾驶载具而言,是朝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背后隐藏的挑战。技术、法规、用户接受度、运营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将是 Apollo moon 需要克服的难关。48 万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能否让共享无人驾驶“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无论如何,Apollo moon 的出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未来出行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算经济帐的,估计几年能回本的。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在自动驾驶的性能很弱鸡,甚至弱智,如果自由竞争,没人会想打自动驾驶的出租车。没人打车,自然会赔死。

目前能力最强的maymo, 平均20玩公里都会出一次事故, 那么由于感知等问题导致的误减速, 通勤效率低的问题将会让你对自驾系统非常的无语.

靠着无人驾驶出租车盈利十年内都不现实。

作为私家车让客户多掏二十几万买个弱智,估计也没几个人买。

成本还是太高了。目前看不到能创造利润和价值。

所以百度只是卖出了一小步,不是阿波罗登月后的一小步,而是从研究所到发射塔的一小步。

有很多人对我说的有怀疑, 说我讲的太夸张.

那我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下, 目前高速自动驾驶做的最好的就是小鹏的NGP,


NGP的能力呢?


也就是在相对简单的高速场景, 效果最好的NGP走对道的概率只有九成.

如果在更加复杂的道路, 这个概率将会降低非常多, 能达到50%就不错了.

如果自动驾驶经常走错路, 便宜多少钱你会打这种车呢?

自动驾驶还很远, 但是辅助驾驶一直在稳步前进.

user avatar

百度在无人驾驶战场上一向是设计场景跑到商业应用之前好几年。导致主打产品不能商业化而只能做概念演示。

按照发改委牵头的规划 ,L4级别自动驾驶2025年才能较广范围使用。在此之前就算技术到L4了也得降级用。少量的试点无法分摊高昂的成本,不过百度有其他盈利渠道暂时不怕烧钱。

至于这个48万成本,是根据市场认可效果而非实际成本说的,这里面软件研发的成本是大头,而靠少量试点分摊巨额研发成本的,单车怕是几百万都不够。标价48万,应该是百度认为无人驾驶车在可商业化后,40-60万价格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未来百度系无人驾驶车的真正成本,要看使用百度技术的车辆到底有多少。而百度技术在四年后是否足够先进呢?哪就谁也不知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48 万,这是百度和极狐联合发布的 Apollo moon 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的单车成本。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惊叹的,也有质疑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 Apollo moon 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48 万的成本又意味着什么,以及它背后透露出的野心和挑战。Apollo moon.............
  • 回答
    刘超的道歉事件,以及百度员工的反应,确实触及了互联网行业内部,特别是大型科技公司文化和责任认同的一些核心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刘超的道歉:缘由与背后的信号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刘超道歉的起因。通常,这类道歉不会是空穴来风。从媒体报道和网上的零散信息来看,导火索很可能是.............
  • 回答
    任达华先生在广东中山参加一个商业活动时,不幸遭遇袭击,身中数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无独有偶,另一位公众人物、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演讲活动中,也曾被台下观众泼水。这些事件都属于对公共人物的人身攻击行为,它们不仅伤害了事件的当事人,更触及到了我们社会安全和公众人物权益的敏感神经。如何看.............
  • 回答
    哈佛大学一篇论文利用卫星图像和百度检索数据推测新冠病毒可能在 2019 年 8 月爆发,这一观点在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篇论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论文的核心论点和研究方法:这篇论文的主要论点是,通过分析与新冠病毒爆发前武汉地区相关的特定数据,可以推测出病毒可能在 .............
  • 回答
    百度员工对魏则西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因为百度内部的员工构成多样,他们所处的部门、岗位、个人价值观以及对公司文化的理解都不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分析和推测他们的普遍看法和感受:一、 普遍的负面情绪与压力 声誉损害的直接承受者: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给百.............
  • 回答
    那会儿,外卖这事儿,就像是刚冒头的小苗,生机勃勃,又带着点儿野蛮生长的劲儿。说起来,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这三家,那会儿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国杀”,打得那叫一个热闹,也深刻地改变了咱们的吃饭方式。开局:野蛮生长,资本入局最开始,外卖这玩意儿,说实话,有点儿“草台班子”的意思。几个人,一部电话,.............
  • 回答
    小米与百度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这绝对是科技圈里一件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你想想,一个是国内物联网的巨头,另一边是AI领域的佼佼者,这两家联起手来,简直就像是给未来的智能生活装上了两台最强劲的发动机。要说小米,大家都很熟悉了,从手机起家,现在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穿戴设备.............
  • 回答
    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估值远低于字节跳动、阿里和腾讯——深度剖析5月17日,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其估值仅为今日头条(字节跳动)的60%、阿里及腾讯市值的10%左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反映了百度在当前科技行业格局中的尴尬处境。要理解这一局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市值.............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反映了地域文化、人脉关系、早期创业环境等多种因素交织的作用。我们不妨来详细聊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尽量抛开那些冰冷的“AI”腔调,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首先,不得不承认,“老乡”文化在中国的创业圈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味的社会,同乡之间更容易建立信.............
  • 回答
    张文宏医生这句话,我感觉说得特别实在,也特别接地气。他把“与奥密克戎作战”这个事情比喻成一张“大拼图”,而且强调这张拼图里“有百姓和整个社会的基本需求,一块都不能少”。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很多复杂的问题给拎出来了,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首先,他用“大拼图”来形容抗疫,这个比喻就很有意思。它意味着这场斗争.............
  • 回答
    上百位企业家背书柳传志和联想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背后不仅是商业上的支持,更牵涉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企业家群体的情感联系、联想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争议和挑战。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联想与企业家群体的“父辈”情结.............
  • 回答
    看到陈羽凡和白百何早于2015年就已经离婚这个信息,我想说,这确实挺让人意外的,尤其考虑到他们后来的一些公开表现和事件。首先,这件事情本身如果属实(毕竟是网友爆料,我们看到的都是通过媒体披露的信息),就说明了娱乐圈的“人设”和实际生活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公众看到的,很多时候是经过包装和营销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几件事情,我们可以分开来谈谈。首先,关于黑水公司(Blackwater)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披露纽约市警察局(NYPD)发布会受到司法部阻碍的说法,这背后可能牵涉到信息公开、调查透明度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复杂问题。如果黑水的创始人声称他的信息发布受到了阻碍,.............
  • 回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在一个月薪万元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他们或许是城市建设的幕后功臣,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用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学识,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他们的收入虽然不算高得令人咋舌,.............
  • 回答
    国考报名人数连续 13 年超百万:“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的背后与考公考研发展前景的比较国考报名人数连续 13 年超过百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统计,更深刻地反映了当前社会就业环境、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观念以及对未来发展路径的考量。而“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
  • 回答
    百度推广针对魏则西事件的回复,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话题。要详细看待这个回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回复的内容、时间点、态度、以及事件的背景和后续影响。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魏则西事件的核心内容。魏则西,一位身患滑膜肉瘤的年轻人,在网上搜索治疗方法时,看到了百度推广的所谓.............
  • 回答
    百度贴吧在2021年8月20日以账户安全为由,要求PC端发帖必须经由手机App扫码后才能发布,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用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百度贴吧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用户基数庞大且多元: 百度贴吧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极.............
  • 回答
    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百度曾承诺进行整改,包括加强对医疗广告的审核,以及改进广告标识,使其更加醒目,避免用户误认为是普通搜索结果。然而,时隔数年,有用户和媒体发现,百度在悄悄地将搜索结果中广告提示的颜色调淡,甚至与普通搜索结果的背景色几乎融为一体。这一现象引发了多方面的担忧和质疑: 背弃承诺,漠视用.............
  • 回答
    百度改版后只允许手机号注册,这一举措在互联网行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潜在的积极意义,也伴随着用户体验和隐私方面的担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百度此举背后的可能动机和目标:1. 提升账户安全性与实名化管理: 打击虚假账号和恶意行为: 手机号作.............
  • 回答
    百度将血友病吧归还给原吧主,在很多人看来,是一次网民力量的胜利,也是对商业逐利行为的一次有力抗议。要详细地看待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商业化与网民权益的冲突 血友病吧的特殊性: 血友病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贴吧,它聚集了大量的血友病患者及其家属。这个群体本身就比较脆弱,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