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眼睛没瞎的话,湖北妇幼保健院这是新建了个停车场吧(红框):
而且,如果看绿框里的部分,会发现因为两次拍摄的角度不一致,视线遮挡的部分也不一样。19年的拍摄几乎是垂直于楼顶的,而18年的拍摄则要斜很多。19年绿框里的部分,正好位于18年图片里的视觉盲区。
以下是评论区的武汉人发来的证言~
同样,中南医院多出的那些部分(特别是右边部分)基本上也都是因为拍摄角度的不一致——垂直拍摄的可视区域更大。
都不用说科学家不科学家了。你到派出所找个搞图侦的生瓜蛋子,他都犯不了这种错误。
方方已经达到了哈佛教授的水平,某些方面甚至于有些超越。湾湾这次真是全方面落后。
。
我感觉很恐惧。
他们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
我们也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
SO WHAT?
我们知道了又何妨?
这个paper槽点多到令人窒息,锅甩的水平之低劣,让人充分感觉到一种极度的傲慢:我就是往你身上扣屎盆子,你能怎样?
期待不要爆发重启地球文明的热战;但新冷战已经来临,放弃幻想吧,朋友们。
哇,炸裂。
这文章就属于槽点太多以至于无从下嘴的那种。除了达到政治目的,哗众取宠之外,这就是一篇垃圾,因为一个但凡还接受过正常统计学教育的本科生都写不出这种文章来。如果这论文作为统计学课程论文,大概率拿个75分的辛苦分。当然,欧美一片自我高潮和论文质量也没啥关系,只要标题过关就可以了,感觉UC标题党已经渗透进了哈佛。
作者的胆子还是太小,完全可以大胆推广自己的文章的逻辑。以后凡是看到全世界任何一家医院的医院停车场使用率提高,就证明当地有疫情发生。简单有效,方便直接。什么谷歌通过搜索关键词推断流感情况之类的复杂大数据算法都没法和这个方法相提并论,建议直接颁发诺贝尔奖。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发生了太多太多让你咋舌,但是最后又不得不接受的各种神奇操作。国家领导人公开放炮(对,懂王就是说你);欧美国家可以浪费几个月时间重新“发现”到口罩在上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在抗疫早期毫无作为的纽约州长科莫竟然可以只通过怼特朗普获得支持。一场疫情,几乎扒光了欧美政治制度的底裤,把其中最腐朽肮脏的部分展现给世人。
前有世界第一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排名美国第一被打脸;
现在又有百年老店哈佛护主心切,拼凑数据用沙子造“炮弹”。
建国啊建国,为了给你揩屎,你美的常青藤也是真拼啊,脸都放在茅茨板上让人摩擦了。
另外:你真信几个美国教授知道世界上有“百度”这个东西?
除了老美,对我们最狠的就是700万+2300万。
占着我们的土地,用着我们的语言,吃着我们的回扣,却有机会就给美国递刀子。
要不赵发言人说来去自由,走了干净。
要不我们要吾同?
百度搜的莆田医院靠谱么?
不清楚,反正哈佛医学院写论文都靠搜百度。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团队,发布了一个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调查,称他们通过分析100多张武汉6家医院停车场的图片,以及中国百度的搜索引擎数据,发现早在2019年秋季甚至8月,武汉就出现了一些异常。
这篇哈佛大学的论文,随后被美国广播公司进行了“独家”报道,并在美国CNN、英国BBC等一众西方主流媒体“无脑”地跟进下,在境外舆论场迅速传播开来,进而引来了想将美国政府防疫失职的责任推卸给中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以及一直想要抹黑中国的“港独”“台独”势力的疯狂扩散。
然而,耿直哥和同事们经过详细调查后,发现这篇论文存在大量明显而且极为低级的漏洞,完全配不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水平,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一篇“命题作文”。
01. 一篇罩着哈佛大学医学院光环的论文,成了特朗普当局和反华势力攻击中国的炮弹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篇论文的内容。这篇论文目前预发布在哈佛大学的Dash学术平台,但【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①对比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这两个时间段,武汉中南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武汉天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中心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这6所医院停车场内车辆数量的变化,以及②对比这两个时间段里武汉网民在中国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咳嗽”和“腹泻”这两个关键词的数量,便得出了一个在新冠肺炎被中国官方于12月底发现之前的2019年秋季甚至8月,当地就可能已经出现了异常的结论。
这篇论文还拿出了一些图片“证据”,比如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武汉同济医院停车场数量的变化图,6家武汉医院停车场车辆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以及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相关关键词数量的曲线图等等,如下图所示。
而在这篇论文甚至还没有预发布之前,就已经拿到了论文的更多数据并进行了“独家”报道的美国广播公司(ABC),则给出了更多哈佛医学院这篇论文没有公开在哈佛Dash平台上的数据,比如下面这四张对比了武汉中南医院、同济医院、天佑医院和湖北妇幼保健院停车场车辆数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变化的图片:
如果大家不仔细看这四张图片,只是被动地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提供的信息,那么确实会认为2019年10月上述四家医院停车场的车辆数量,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很多。
那么,在这样的认知下,当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论文和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再抛出的这些停车场车辆数的增加,与同期百度搜索引擎上武汉网民对于“咳嗽”和“腹泻”这两个典型新冠肺炎症状的检索量的增加相吻合的说法时,对于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很容易被忽悠和“割韭菜”的人来说,这还真可能证明了美国广播公司、BBC、CNN等西方主流媒体,以及英国《每日邮报》等西方小报在他们关于这篇论文的报道中,纷纷打出的“新冠肺炎可能在去年8月就出现在武汉了”的情况。
更何况,这还是美国乃至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医学院的学者们推出的论文,而且美国广播公司的独家报道中甚至还有Peter Daszak这位此前一直在斥责美国政府炒作“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阴谋论的“良心科学家”给论文站台,称这种用卫星分析疫情先兆的做法“很有趣”。BBC、CNN等西方主流大媒体更是在报道中没有任何对这篇论文的怀疑态度。所以,这样的论文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于是,即便这篇根本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就拿给媒体进行炒作的论文,在一些学者看来存在学术操守上的问题——尤其是论文的作者之一John Brownstein,本身就是“独家”报道了这篇论文的美国广播公司的撰稿人。
这篇论文却因为迎合了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其防疫失职的责任推卸给中国的政治需要,以及包括“港独”和“台独”等境外反华势力抹黑中国的政治需要,很快就在境外的网络上火爆了起来,被这些反华势力当成了“事实”,忽悠着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美国和西方网民。这些网民也纷纷上套,在评论里如同机器人一般叫嚷着“中国果然说谎了,果然隐瞒了”等内容。
截至目前,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的儿子,到美国常年盼着中国崩溃的反华分子章家敦,以及乱港势力的头目之一黎智英等人,都已经转发了这个哈佛医学院给他们提供的炒作阴谋论的“炮弹”论文。一些最近和中国疯狂较劲的印度媒体,也在拿着这个论文丑化中国,迎合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
02. 漏洞百出的论证和论据,被专业人士鄙视,完全配不上哈佛大学的水准
然而,就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牌子,以及西方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报道与推崇的光环之下,这篇论文却存在着大量肉眼可见的低级漏洞,以及对于中国一些基本常识的缺乏。
因此,我们就将深度扒皮这篇论文中的这些漏洞,并用尽量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我们先从这篇论文的核心“证据”,6家医院停车场的车辆变化说起。
请大家再看一遍美国广播公司给出的这些武汉医院的停车场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的对比图,这次,我们把出现问题的地方用黄颜色的圆圈给标记了出来:
怎么样,发现了吧?上面这四张图中左边2018年10月的图片,与右边作为对比的2019年的图片,不仅其中建筑物所呈现的角度不同,而且太阳光照射的建筑物所呈现的阴影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首先意味着,几乎每个2018年的图片中都有因为建筑物的角度问题而对于医院内停放车辆的遮挡。这也就直接导致2018年的车辆数量,看起来比2019年的数量少了很多。
我们这里专门选取了一个2017年5月28日武汉中南医院的停车场的卫星照片,大家可以用这张图,尤其是图中红圈圈出来的四个位置,在去对比哈佛大学医学院论文中该院停车场的对比图。你们也会发现,由于角度没被遮挡,所以2017年该院停车场的车辆数,也会显得多于2018年。
其次,这些对比图片中太阳光照射的建筑物所呈现阴影的不同,也大有学问。
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中国每座城市的大型医院,其问诊量在不同季节,每一周的不同时间,每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都是有着明显差异的。通常而言,一天当中的上午一般是求医的高峰期,上午的时候病人会早早来到医院挂号求医,其他时间的病人量就会相对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在上午这个时间段,医院的停车场本就有可能比其他时间段停放更多的车辆。如果用一张上午拍摄的停车场停车高峰期的照片,去对比中午或者晚上等其他停车低峰期的照片,再得出某种预设的结论,这本身就不是科学,而是“玄学”了。
而从上面四张美国广播公司“独家”给出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2018年拍摄的医院建筑物阴影与2019年拍摄的医院建筑物阴影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说明这两组图分别由不同的卫星拍摄于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院内车流的情况。
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丽萍在接受我们的记者樊巍采访时表示,建筑物由太阳照射产生的阴影会随时间、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地观测卫星一般采用的是太阳同步轨道。这种轨道的卫星基本是在相同的时间点经过同一观测区域,这样对同一建筑物拍出的影像所呈的太阳阴影也大致相同。所以,如果在同一季节对同一建筑物拍摄的影像,阴影有很大不同的话,那很可能是两颗不同的卫星在不同的时间段拍摄的。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航天遥感专家则更加直观地表示,哈佛研究团队所采用的RS Metrics公司的卫星图像分析数据就是来自于一天中的不同的时间段。因为这家公司所使用的这些卫星影像源自于航天技术公司maxar technologies,这家公司主要使用的worldview商业成像卫星系统一般是在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半左右过境,但是其中一幅2018年拍摄的武汉同济医院的黑白卫星影像则是出自于worldview-1卫星,这颗卫星在2016年已将过境时间调整到了当地时间中午一点半。
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的停车场车辆较少的卫星照片拍摄于当天中午一点半,而2019年停车场车辆较多的卫星照片拍摄于当天上午十点半。通过这样的卫星图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2019年10月武汉同济医院病人已经明显增多的结论,这种分析实在是有失水准。
因此,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篇论文虽然宣称,他们取材的这些卫星照片都选择了“当地中午”时间,还说为的是避免拍照角度和阴影的问题,可他们实际呈现出的论文,仍然充斥着这些严重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不论是这篇论文和美国广播公司的独家报道,都没有给出这个“中午”的具体时间范围是什么。目前也不清楚这个关键信息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在涉及湖北妇幼保健院的那张图里(如下图所示),我们还可以通过紫色的圆圈标记,明显看到2018年时该院那片被圈出来的土地并没有变为停车场,而在2019年时则变为了停车场,因此多出了不少车辆。但论文和ABC的报道都没有提及此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武汉当地居民也表示,卫星影像上所拍摄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停车场并非是医院的专用停车场,而是在院区改造过程中,将暂时闲置的建设场地临时用作停车场,从2018年到2019年,随着建设场地的不断拓宽,也就有了更多的停车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位于武汉市街道口商圈,许多周边工作人员发现医院内有停车位,选择在此停车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我们的记者赵瑜莎采访到的湖北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也称,卫星上拍到他们医院的那块场地是停车场,从去年开始就在施工,在扩建停车场。
更暴露哈佛医学院这篇论文的作者无知的是,湖北妇幼保健院是一家承担湖北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生殖健康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科研教学等任务的专科医院,其院内并未设有面向成人的呼吸内科,普通武汉市民突患发烧咳嗽也不会前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求医问诊,所以这家医院停车场车辆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产生任何关联。
武汉中南医院的一位彭姓医生也在接受我们的记者赵瑜莎采访时称,他并没有在论文说到的时间点内感觉明显增加的车流量,也没有在那个时候接收到有明显新冠肺炎症状的病人。
他说,依照病毒这么强的传染性,如果早在去年秋天出现,那么暴发时间也会提前,是根本瞒不住的。
这些过于明显的低级漏洞,也在境外的社交平台“推特”上引起了不少卫星影像分析人士的关注和批评。下面这位名叫Harel Dan的卫星图像分析人士就指出,论文和美国广播公司的独家报道中给出的对比图像中角度的差异太过明显,而且还忽视了一家医院新开辟了停车场的情况。
在他这则网贴的评论部分,也有其他专业网民对论文为何没有给出这些对比照片具体的拍摄时间,以及过于明显的角度问题,提出了大量质疑,并认为这些卫星图片的对比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看起来很有创意”。
讽刺的是,由于美国广播公司,CNN和BBC这些西方主流大媒体都在不加甄别地报道这个论文,没有对论文的漏洞提出任何质疑,导致这些专业的声音现在在境外的舆论场上都被掩盖了过去。
只有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国外交部昨天驳斥这份论文的事情时,稍微用心多采访了两名第三方的专家,而这两位来自英国的专家也立刻对论文提出了质疑,称虽然论文用卫星图片进行分析的套路“有趣”,但其结论可能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给人一种“强行关联”的感觉。
其中一名专家甚至也指出,论文拿湖北妇幼保健院来说事也存在问题,因为儿童更容易因感冒而出现症状,而不是新冠肺炎。
说完了卫星图片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扒皮百度搜索引擎检索量的问题。各位请看下图,这是哈佛医学院那篇论文里给出的所谓“2019年秋季在百度上检索咳嗽和腹泻的武汉人增加”的核心证据,注意其图片给出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5月(含之前)至2020年5月。
然后各位再来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我们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百度指数”功能,设定了同样的检索关键词(咳嗽和腹泻)、检索地域(武汉)以及相似的时间范围(2018年4月-2020年5月)后,得出的曲线图,你们看这张图是不是和上面的曲线图非常相似呢?
没错!堂堂哈佛医学院用来推断武汉在去年秋季甚至8月就出现“异常”的第二个核心证据,就是我们简单操作一下就能得出来的这个图片…..
而且,哈佛医学院的论文对于这个曲线图的使用,也同样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漏洞,只要我们再把时间线拉长一些,把2017年也算入进去,就会一下子发现问题所在,如下图所示:
是的,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认为在2019年9月开始出现的对于咳嗽和腹泻这两个关键词的检索“明显”增加(最右侧红圈),还不如2017年和2018年同期的检索量增加的猛烈呢。按照他们的逻辑,这恐怕得说明2018年甚至2017年秋季武汉就出现“异常”了?
这里还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把这篇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简直是砸哈佛大学医学院牌子的论文,当成是个“大新闻”进行“独家”报道的美国广播公司,在报道这些图表时,可能也被这篇论文散发出的浓浓的“低级”气息所污染了,以至于他们在报道中制作的图片都写错了时间,把2020年5月写成了2019年5月,导致论文中原本就禁不起检验的图片,更加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而且,这个错误就这么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网站上晒了足足2天,截至我们撰写此文时仍然没有被更正。
03. 败坏哈佛大学名声的学术之耻
当然,对于我们把这篇论文批得一无是处的做法,哈佛大学医学院撰写这个论文的作者们可能会觉得有些冤。因为他们会指出他们在论文中也明确写了这个论文对于卫星图片和搜索引擎数据的使用存在“局限性”,而且这些结果也无法验证这些医院停车场和搜索引擎数据上的变化与新冠病毒有关。
但在我们看来,这篇论文的问题根本不是“局限性”的问题,而是一篇为了蹭新冠肺炎热点,就硬生生拼凑证据,证明自己预设立场的垃圾论文。这个蹭热点和自我炒作的痕迹,从论文作者把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急着拿给媒体进行大肆炒作,就暴露无遗了。所以,这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砸哈佛大学牌子的论文,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这么发出来。
而且,在论文中帮助分析医院停车场的数据的第三方公司RS Metrics,目前还在借着媒体对于此事的操作而在进行“商业营销”呢,连销售邮箱都迫不及待地给出来了。
更过分的是,这篇论文如今还成为了特朗普当局推卸责任以及反华势力抹黑中国的炮弹,给美国政治场中原本就甚嚣尘上的反华阴谋论,又贡献了新的火力点,可论文的作者们却至今都有没有出面澄清,这更是对科学的亵渎,是学术之耻。
一些武汉的专业学者对于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却疯狂甩锅中国的做法也十分不满。我们之前的武汉特派记者樊巍在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进行专访时,对方就曾表示,美国的疫情之所以不断恶化,这完全要归罪于特朗普政府不尊重科学的态度。
王行环院长称,我们在疫情早期,因为临床医生,专家学者大家对于病毒传播规律的判断和看法不太一致,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可一旦大家摸清病毒的基本规律,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有了统一认知,国家层面立即响应,举全国之力积极应对,我们很快就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和传播。
然而美国政府的做法却恰恰相反,当中国的学者将与新冠肺炎病毒作斗争的经验分享到全世界,当美国自己的专家学者不断提醒美国政府和民众新冠肺炎病毒的可怕之处时,特朗普却选择打压这种声音,告诉大家这只是一种感冒,大家不必过度紧张。“我每天晚上都在与纽约的医生同行联系,他们告诉我,无论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对于疫情防控都不太配合,美国政府消极抗疫,美国民众不愿意戴口罩,这让纽约的医生非常绝望。”王行环院长称。
悲哀的是,直到现在特朗普当局都仍然没有承认错误,而是仍在利用哈佛医学院的这种论文污蔑中国。当看着特朗普们、黎智英们、章家敦们,还有一众美国和西方媒体,都在煞有介事和一本正经地报道着这么一篇极为低级的垃圾论文时,看着美国和西方的不少网民被他们忽悠得越来越反智时,作为中国人,我们真不知道是该为他们的脑残而高兴,还是为科学精神在西方的堕落而哭泣!
最后,我们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用一个非常生动幽默的比喻,调侃了此事的荒诞。他说:“哈佛大学医学院什么时候变成为政治服务的三流情报机构了?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了病毒传播,原来是可以用卫星图片发现的?哈佛医学院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教授送到国际空间站上去,从那里监测病毒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他还讽刺说:“看来研究方法的创新很重要啊,以后中医摸一摸铁轨,应该就可以给千里之外的城市是否有瘟疫在流传号脉。”
作者:耿直哥 樊巍 赵瑜莎
这个简直是智商问题。
2020年的中国了,你要查车辆,直接问问停车场老大爷,查查每个月停车记录不就行了?
而且现在基本都是电子停车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要卫星数据???
卫星你得24小时监控才能比啊,至少工作时间全拍才能比吧
你用几张照片,时间完全不一样,你怎么比呢?
这种连盲人摸象都不如的东西,居然能出论文,明显就是抹黑来的,先射箭后画靶子。
大概是美国自己,或者其他国家找到早期病例了。
武汉是12月发现,最早军运会。那么再早的病例,就追到美国陆军传染病实验室了。
赶紧出个东西,把武汉的病例提前一点。
百度指数这个更是无力吐槽
你把时间稍微拉长一点,就会发现,2019年8月份是个低谷啊!!!
就算你造谣,你至少造谣是2019年5月份吧。
这种智商的东西,稍微有一点点逻辑的人,或者能上百度的人,一查就体无完肤了。
这是哈佛的水平???哈佛听懂王的注射消毒剂了?
哈佛,你赢了。
这个东西其实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
你看到的各种课本,各种结论,尤其是翻译过来的,这些东西可信度是不是要打个折扣。
不能100%重复实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社会科学类的东西,数据是不是造假?刻意选取,画了靶子再射箭?
你看到各种理论,包括各个业界大神的。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再信。
PS
看了一下文章的中文作者
中文名字应该是:li yi yao
看小时候,照片是黑白照片,这个照片大约有3、4岁的样子,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彩色照片了。这个人可能不是大城市的。
2008年去澳大利亚念完一年硕士?一年硕,学的就是翻译
这样算,大约是2007年国内本科毕业,2003年上的大学。大约是1985年出生的。
念完了一年硕,这个人去了
上海世贸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卖陆虎的店。
主席秘书??
这个时候,人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事处当翻译,开始和卫生扯上关系,怎么扯上的,估计会有很多故事。
一个在私营汽车店干活的,澳洲一年硕毕业不足一年的女实习生,突然去了世卫组织。
奇妙的变化。
因为以后她一直和世卫组织有点关系。去瑞士工作了。
估计那个时候,就已经用丈夫的姓了。
在世卫组织干了几年,2013年去美国重新上了学,这会才和健康真有点的关系了。
这个女人的老公是谁,查查估计很有意思。
评论有人给出她老公的信息。
老公是1970年或者1971年左右的,比她大十多岁。
在她人生神奇变化的时候,他老公在药厂瑞辉工作。
她工作经历中也有瑞辉相关。
这个事情挖一挖,估计会有狗血。
她家人估计还是在中国的某个小城市生活。
从她去澳州一年学翻译看,国内可能学的是英语之类的专业。
所以逻辑性比较差,可以搞出来停车场卫星图看车流量,百度搜索指数一拉长就露馅的东西。
有些人质疑哈佛研究中的百度分析,因为用“咳嗽”“腹泻”等搜不出来变化。通讯作者的回答是用了“腹泻的症状”。
我相信“腹泻”研究团队肯定也搜过,可惜与结论不符。
我自己搜了一下,确实,腹泻、拉稀、拉肚子都是从8月开始减少,只有“腹泻的症状”搜索量增加。
证据链薄弱,不值一驳
充分说明了美帝也很多水论文。
这就是一篇破绽太多的水论文。
其实,1个月到1个半月的爆发周期,才是中国武汉起源论最大论点。
真如果是5个月,武汉起源反而不明显了。
统计,确实是一个数据什么结论都可以做,但是数据多了,统计学是很强大的。
另外,这就一个小破论文,而且破绽百出,完全不值得关注。
简直美版至道学宫
大家应该都看到了问题下 @王郝 医生的回答。
看了之后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但是七月下旬“腹泻的症状”搜索量确实增加了啊?这又怎么解释呢?
事实上我们如果不把搜索地区限定为武汉,会发现七月下旬全国范围内“腹泻的症状”搜索量都增加了:
具体到各个地区均是如此。例如在安徽合肥:
甚至在香港:
这根本是从无到有的差别啊!新冠病毒恐怖如斯。
按照该论文的逻辑,去年八月初病毒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了,大家现在可以等死了。
所以,为什么“腹泻的症状”搜索量会突然暴增呢?
没错,答案是因为在七月下旬这个时间附近,百度的算法把“腹泻的症状”设定为“腹泻”的搜索框自动联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国范围内七月下旬“腹泻”的搜索量下滑——因为有些人搜了“腹泻的症状”就不去搜索“腹泻”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疾病,例如:
“2018年的最后几天,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全中国,这种疾病的一大症状是长痔疮。很明显,愚蠢的中国人完全没有察觉到危机一直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而我却已从百度指数中窥见了事实与真相,并水了一篇paper。”
如果可以随便把几个没有相关性的要素,组合起来就能证明一个观点的话。
那我们甚至可以证明,现在的懂王正在哈佛大学后院脱裤子做热身运动。
因为研究方向相关,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读过许多疫情相关的数据分析paper,也帮期刊做审稿人审过一些这一类的文章,其中也不乏一些读完后能比较明显看出来专门为了蹭疫情热点写出来的文章。这些蹭热点的文章大部分都来自不太出名的学校和公司,但我看到的这类文章里最差的,都没有这篇来自哈佛医学院的雄文差。那些蹭热点的文章大多都是围绕疫情数据做了一些分析,发现了跟人们直觉或者之前研究差不多的结论,然后拿经典方法拟合几条曲线,汇报一些比较细节的小发现。这种文章虽然价值不高,但基本都做了全面的数据分析,按照合理的逻辑得到结论,也不会因为得到的结论不novel就睁着眼睛说瞎话。而哈佛医学院这篇文章数据和分析都少得可怜,只有两张信息量低且质量差的图,控制变量对比分析因果相关性p-value之类该有的一样没有,却给出了一个很强的结论,逻辑漏洞多到几乎没有逻辑,其对结论不负责任的程度完全不像是一篇学术论文,甚至连正经一点的公众号文章都到不了,可能要到百家号这个程度。
有答主提到本科生都写不出这种垃圾、课程论文只能拿75,我完全赞同。这篇文章不仅内容槽点无数,展示质量也很差。我在清华大数据课当助教,课上的同学至少一半以上每次小作业做的统计分析都比这篇文章充分,画的图都比这篇文章漂亮。事实上这篇文章让我惊讶的不仅是哈佛医学院的节操更是这些作者的水平,做过统计分析的应该多少了解,即使是一个错误结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你也能找到一些数据来支撑这些结论,并通过一些处理方式让自己得出这个结论的逻辑看上去合理。就算这些作者真是命题作文,就是要想办法证明武汉去年八月有疫情,围绕这个结论去找zao证据,稍微花点时间也不至于造出这么糙的东西。
如果说在面对新冠疫情方面,美国对生命的态度让人失望,那么从哈佛这篇论文到正如火如荼的ShutDownAcademia和ShutDownStem,说明了美国对科学的态度也让人失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是朝鲜把全部科学家用来歌功颂德可能对世界也没有太大影响,但美国作为世界科研水平最高的国家,有这个星球最好的科研条件,集中了全世界最顶尖的头脑,理应致力于为全人类解锁科技树,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这些顶级科学家们却花精力写这种垃圾,被号召花时间去上街抗议,科学本身的地位被放在如此之低的位置,让人惋惜。
最新消息,该论文未通过同行评议,并且有学者在哈佛Dash平台发表了该论文的Comment文章,感兴趣的请到此问题下了解:如何看待哈佛研究被指通过捏造数据,以证明疫情始于 8 月武汉?
以下原文:
哈佛啊哈佛,没想到你这么一个浓眉大眼的顶级高校,也受政治操作!(文末有证据)
事情是这样的:哈佛大学与波士顿大学的团队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结论是武汉的新冠可能发生于2019年8月。一国外记者在外交部发布会上问了华姐是否注意到这篇论文,被华姐怼了,并且华姐评论说“我还没有看到你说的这个研究论文,但我觉得如果仅从交通车流量等一些表象来得出这个结论,实在是出奇的荒谬”。
来自福布斯新闻的报道“Coronavirus May Have Been Spreading In China Last August, Harvard Research Suggests”较好的总结了该论文的内容:
KEY FACTS
Harvard and Boston researchers examined satellite data of parking lots across hospitals in Wuhan, alongside online search data on Chinese search engine Baidu for symptoms such as “diarrhea” or “cough”.
A rise in online searches for symptoms was spotted, alongside a sharp rise in hospital traffic in August last year, around four months before the virus became linked to a seafood market in the city.
The researchers say there was a “unique increase” in searches for diarrhea not seen in previous flu seasons, which they say is a “more COVID-19 specific symptom and only shows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current epidemic.”
Satellite imagery and online search trends have previously been used to monitor “early indicators of epidemics” and trends that traditional public health bodies may not be aware of, the researchers said.
The study has not yet been peer reviewed or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上面最后一句非常重要:这是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和发表的文章,也就是这篇文章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他们瞎写着玩也是有可能的。论文表示,该团队对医院停车场的卫星图像和百度对疾病相关术语的搜索查询。他们观察到从2019年夏末到2019年秋初,医院的汽车流量和搜索量呈上升趋势。他们关注了两个查询词“咳嗽”和“腹泻”,结果显示“咳嗽”与每年的流感季节季节性波动相吻合,“腹泻”与当前COVID-19流行病关联更强。两种信号的增加都发生在有记录的12月COVID-19大流行开始之前。
简而言之,他们用观察卫星图片得到汽车流量变化,加上百度搜索词的变化,得出武汉流行时间在8月份的结论。
整篇文章只有下面两个图: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性的错误:
1.使用停车场的车辆数代替医院流量是不合理的。因为停车场部分车辆来自于医院职工,并且开车看病只占看病人数的一小部分,能否反映看病整体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2.一天当中车流量会产生变化,这很容易理解。但是文章没有讨论一天当中车流量的变化,反而从2018.1.9-2020.4.30这么长一段时间,只使用140张卫星图进行分析。每张图的时间不确定,怎么能进行分析呢?从图2a的每个医院单独变化的折线也能看到,数据跳动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反倒是几个医院的数据平均后,线条神奇的变平缓了。
3.论文里自己也说了“咳嗽”搜索变化与往年季节性感冒相似,但为什么不去分析“腹泻”可能的来源,而直接和COVID-19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腹泻的原因有很多,肠胃受凉、流感并发症、饮食不卫生等都可能导致,仅靠那么一点波动不能说明问题。即使腹泻的上升真是COVID-19引起的,那么腹泻搜索量一定是一直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但实际上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左右腹泻搜索量还有轻微的下降,直到新冠开始传播后极速上升。
4.最关键的反驳证据,如果8月份武汉就出现病毒了,参考美国的发展趋势,不设防的情况下,现在中国应该全部都被感染了才对,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以科学角度来说,只要有数据和合理分析的话,应该允许各种推测的。但是为什么我要把这篇文章理解为政治操作?因为我在参考文献中发现了下面这个彩蛋
参考文献中引用了一些中文的网站,有没有发现用红色圈出来的那些汉字有一些奇怪?在Acrobat中查看发现这些汉字的字体是Microsoft JHengHei,即微软正黑体,是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windows系统的默认中文字体(与之对应大陆地区默认字体是微软雅黑)。已确认引用的这几个网站都是用简体字写的,一定是有人使用了繁体中文的操作系统,才使得本来是简体的内容在论文里变成了繁体字体,导致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合理猜测:1.团队中有来自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人,并且他使用的是繁体windows系统;2.团队得到了来自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人的帮助,那个人在文章中插入了这些参考文献,再发回给了这个团队。
第一点更有可能是对的,因为如果没有懂中文的人,用百度收集资料会比较困难(有其它回答挖出来文章作者之一是中国人并且对国内不满)。无论哪一种,我都认为这篇文章带有政治目的可能性极高。
Ps:评论区有小伙伴反映原始地址可能打不开,为了让大家都能观赏到原文,我在参考资料里补充了一个度娘链接。
PPs:评论区有几个小伙伴指出字体错误和繁体中文系统无关,有可能是英文系统导致的,也就是说字体与是否受政治操作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我很高兴这篇回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视角,真相究竟怎样可以让子弹飞一会~
整理不易,如果感觉分析的合理,请点个赞,谢谢大家!我的其他回答
参考资料
【1】论文原文地址https://dash.harvard.edu/bitstream/handle/1/42669767/Satellite_Images_Baidu_COVID19_manuscript_preprint.pdf?sequence=1&isAllowed=y。 备用度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G0S28r_eJJkRAB3MK01ow, 提取码:j8m6
【3】微博相关报道微博
有生之年系列,
鄙人学术道德超越哈佛。
而且,有很多同道与我一同超越!
嵩子两个星期前的预言
看到了论文其中的一个作者的名字是Yiyao,第一反应这应该是个中国人。果然一查,是嫁给了外国人改了姓氏的一个中国女人。原名Yiyao Li,嫁给外国人后改了自己的姓氏,现在的名字是Yiyao Barnoon。她的推特里面有不少攻击祖国的言论。帮着外国人抹黑中国,真是醉了。
搜索她的名字能发现一大堆的信息,她的油管主页
发论文的名字是Yiyao L. Barnoon,根据油管主页的名字推断,她的原名应该叫Li Yiyao(李祎瑶,中文名字依据领英信息),把自己的原来的李姓放在了middle name。
她的推:
上面最近的一条是2012年,里面有攻击祖国的言论。
论文贡献里面Yiyao的贡献是收集数据
作为作者列表中唯一中国人,可能也是唯一懂中文的人,下面这些中文参考信息应该都是她收集的。
帮着外国人抹黑中国人,真是无耻!!!大家帮我顶到前排吧,让更多人看到,谢谢!之前答案在前十位,刚才一瞬间不知被哪位大V踩到了约第30名。
贴张课程群截图:
这位老师毕业于MIT,博导,是鄙院和哈佛的合作实验室的研究员。
很多人去论证论文有多离谱,其实可以换一种思路。
全部英美媒体已经大字标题转发结论,懂王也在推特转发了。它们给中国扣屎盆子的目的已经达到,根本没有哪个媒体去论证论文的内容。
它们只关注那个"爆炸性"的来自哈佛的标题。
智商过90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个研究方法的谬误之多。且不说建立在这个方法之上还刻意"修饰"数据来"作文"。
它们要欺骗的是那些智商90以下的红脖还有不细看新闻盲目相信哈佛的人。
它们在社交媒体的报道传播,标题大多只引述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武汉八月传播的结论,一个是哈佛的牌子。"结论"够爆炸,信息源够"权威",这个就够重磅级了。
为什么它们来指代?英美新闻媒体无论左右,政客无论左右,网军机器人无论左右,在给中国扣屎盆子这件事上默契程度高到令人惊奇。
牛鬼蛇神,蛇鼠一窝所以只能用"牠們"来指代了。
所谓媒体言论自由?我们看到的只有千篇一律的重复同一个谎言。
政治操作已经到无耻到了这种赤裸裸的地步。
WaiJ部可能没准备好,在昨天的回复中还不够自信,说什么要相信科学之类的。
直接嘲讽哈佛和英美假媒体就好,别让他们当了b子还想立牌坊。
懂王在英文世界已经解构了英文假媒体的权威,对应的中文世界应该也要把它们解构,踩烂。
解构这种低端假论文假新闻就要用更直接暴力的方法来,例如把哈佛医学院和背后的作者拉出来晒晒,说他们身上有屎。
能写出这样的论文,不用说身上肯定有屎,经不起深挖。
那些英文报道标题基本都用了satellite data/imagery 这样高大上的词来让文章更可信
我们对应标题就可以用"医院车辆数等于新冠确诊数,哈佛XX教授或者XX研究院脑袋进屎了?" 。(抛砖引玉,这里需要UC震惊部)
总之直接点中要害,让识字的都能明白其荒谬之处。
越简单暴力越好
再比如通过一个足够重量级的平台或人物把无脑转发的懂王说成"戈培尔",反向带一波爆炸性舆论。
顺便无脑转发的媒体都归为假新闻媒体。
有理性思维的人越来越多,在国内公知双标已经被解构到裤子都不剩了,但在国外对瓦解中国的偏见还任重道远。
不同的操作要有不同的人来做,用完美的证据链反驳,很多人做了。
把屎扔回去他们头上,也要有人做。
英美媒体不会去翻译转发那些长篇反驳的文章。
用正确的方式把屎呼回去他们反而会转发,例如通过某重要平台或人物说懂王是"戈培尔",英文假新闻媒体们立马高潮加转发了。
长久方法是自己建立足够有影响力的非官方英文国际媒体和平台。可惜目前连这个苗子都没有,从社交媒体入手是一个捷径。
近日,中国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团队,发布了一个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调查,称他们通过分析100多张纽约6家医院食堂的监控图片,以及美国谷歌的搜索引擎数据,发现早在2018年秋季甚至8月,纽约就出现了一些异常,理由是各大食堂人流量明显下降,大家对在医院食堂吃饭突然变的畏惧起来。
分析认为,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附属医院科研团队学术研究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研究成果真实、可信,具有极大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我们没必要过度迷信权威,但如果哈佛医学院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那我们也没理由怀疑清华医学院的结论。
本台将持续跟进这一消息,为您带来更详细的报道,敬请期待!
电话:洞拐洞拐洞洞拐
网址:达不溜达不溜达不溜坑你点大不了
如果我们将现在中美的遭遇换个个,现在全国死十一万人全国都在暴乱的国家是中国,只有一个州大规模感染且经过三个月封锁最终死亡几千人的是美国,面对诽谤一个不回只专心自己民生的是美国,天天造谣中伤对方瞒报病毒数据的是中国,官方大V号天天转载一堆诸如卫星观测病毒的神论,各位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支持美国做法的那帮人会同样支持这样的中国吗?
知乎有不少自由派大V最近经常苦于XFH怎么那么多怎么鲨都鲨不完,要我看你当然杀不完啊,毕竟全球最大的XFH生产商就在你们的“自由正统国度”里,每次你们花那么多心机“科普”完自由世界多么好,“利维坦”多么坏,抓出一两个反智的XFH作为典型怒怼,结果大统领随便发一推就是典型瞬间又多了几千XFH,现在整个“自由世界”都有被病毒搞疯的迹象了,中国制造病毒的“证据”早在五月初蓬佩奥就说有大量证据,结果喊了一个多月从憋出来一个“卫星观测病毒”这种千古奇闻,如果这种神论是我国XFH发的怕是立刻就被自由派大V们抓典型出来批了吧?结果这种反智反到姥姥家的神论居然得到了“自由世界”大统领公然带货………试问这种情况下,XFH能不多吗?毕竟你天天让人要“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后的结果居然要和川大统领这种奇人混在一起,那群众宁可戴个XFH的帽子
编辑一下。
这个问题在知乎已经有两百多个回答了,但比较悲伤的是,这篇论文在外网并没有引起如此大范围的批判……有空且英语好的朋友,去发点言吧,虽然……可能没有什么用(
########################手动分割线##############################
我昨天半夜两点读了这篇文章,失望&愤怒。这是一篇充满bias以及逻辑问题的文章,很难相信Harvard教授会给出这种低水平的论文。
我不想随意揣测作者是否带有政治目的,这篇回答单纯从科研的角度分析论文不靠谱的地方。
论文的结论是,在武汉,新冠可能发生于2019年8月。主要依据是两点:
(1)~140张医院停车场的卫星图片显示车流量从8月开始有”steep increase“,之后一直增加,并在12月达到峰值。
(2)百度”腹泻“的搜索量在8月有一个”large increase“。
首先,文章逻辑是否正确?数据可以“indicate”结论吗?
根据停车场照片推测8月开始出现covid-19病人,这需要两个隐性假设:
(1)停车场卫星图片可以用来估计看病人数
(2)看病的人很可能是去看新冠,或者新冠类似症状的
先来看看第一个假设是否成立。
根据停车场图片推测看病人数,同样也有两个关键假设:
(1)大多数人选择开车去看病。
(2)看病的人能/会把车停在医院停车场。
这篇文章完全没有讨论这两个重要假设,这就直接导致了逻辑链的崩盘。甚至在Discussion里他们也没有讨论,只谈及了大雾以及建筑物遮挡导致不好识别车辆这种技术性问题。开车去看病在美国可能很常见,这篇文章似乎也就这么默认了;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公共交通高度发达的城市,这个假设完全站不住脚。至于病人是否会把车停在医院,停车场位置有限,很多只开放给工作人员;就算能停,很多送病人的也是到了就走。再者说,本篇文章一共只分析了六个医院的卫星图片,如果他们真的想知道停车场对外开放情况,完全可以去调查啊。
一篇针对中国的研究,连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都不了解,对数据采集点的基本情况也不进行考虑……我只能说,作者要么自大、要么无知、要么坏: (
百度搜索量的分析是为了证明新增病人是新冠患者,这一点的逻辑也有硬伤。
文章需要提供足够的control,来证明其他相关疾病的就诊以及百度搜索量没有增加。尤其,Covid19相关的症状有那么多,文章偏偏只分析了“咳嗽”和“腹泻”这两个啥病都可能有的症状……文章自己也提到了咳嗽的搜索量上升可能是因为流感,那么腹泻呢?腹泻甚至是一个非典型的新冠症状,正常人都会先考虑同时段肠胃疾病情况吧?逮到什么结果就往新冠上靠,这是典型的biased research.
其次,数据分析是否合乎规范?真的“increase”了吗?
前面几段说明,即使在车流量&腹泻搜索量真的有“increase”的情况下,他们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这一部分我想说,他们的数据分析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会聚电子 也在回答里提到了这一点:六家医院,01/09/2019-04/30/2020,竟然一共只有140张图。Fig. 1a展示了他们的数据,很明显,每家医院每天最多只有一个单薄的数据点。这个单薄的数据又是来自一天中的什么时候?上班的时候?下班的时候?清晨中午还是夜深人静?Methods里提到他们在照片上标注了收集的时间,但是然后呢?他们分析的时候有单独分析某一个时间段吗?真的可以用来自不同医院&不同时间&跌宕起伏的曲线来做回归分析吗?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大起大落的曲线:8-11月对增长提供最大贡献的是Wuhan Tianyou和Hubei Women and Children,他们在十月的某一天剧增,随后急速下滑……按这篇文章的逻辑,这两个医院是呼吸科/传染病特别好还是怎么的?今天涌入一堆病人明天就全部治愈出院了?
退一万步,看看拟合之后的光滑曲线——这也能叫“steep increase”?
再看看百度搜索的“increase”。同样,就很搞笑。
至少看看腹泻在其他年份的搜索记录好吗?
以及,在一个中文网站进行搜索量分析,至少要给出搜索的中文条目究竟是什么吧,是“腹泻”还是“拉肚子”?这个问题其实还挺重要的: (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很搞笑,说是ridiculous真的不为过。
今天起床看到了这篇论文通讯作者的twitter,看起来他很高兴这篇preprint被诸多媒体用来当作攻击中国的工具。
Shame on you.
科研工作者的确可以犯错,毕竟可能水平真的有限。但是,当媒体把科研成果当作政治武器的时候,当哈佛的公信力被媒体当作盾牌的时候,你们……是要承担责任的啊。
参考资料:
一篇我逼着自己才读完的“论文”:
房子烧了不着急,那肯定是因为烧的不是自己房子
真到自己身上了,只要能救火,哪有什么学术原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