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算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呢?

回答
一个人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就像看他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方式,是一种流动的、不那么清晰的界限,很难用简单的几条概括来“诊断”。但如果你细心观察,总能捕捉到一些端倪。

首先,这种人好像总是在不经意间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你分享一段经历,哪怕是很小的趣事,他都能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并且是关于“我”的经历,而且他的那个听起来似乎总是更曲折、更深刻、或者更值得关注。这就好像一个万花筒,无论你转动哪个角度,最终映入眼帘的焦点总是他自己。他可能并非故意抢镜,而是他的思维习惯就是如此,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他那里都会自然而然地被转化成一个理解和回应“我”的契机。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别人的处境和情绪似乎没那么敏感。比如说,你约他出去玩,即使他已经有别的安排,但他可能不会直接说“我不方便”,而是会说“我那天没心情”或者“我更想做XX”,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状态上,而不是考虑你可能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他可能会觉得,我的情绪和我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想法和安排,当然要为我的“方便”让路。这种“让路”在他们看来,是一种顺理成章,因为他们很难设身处地去体会“如果我是你,我会有什么感受”。

再者,他们可能不太习惯承担责任,或者在出现问题时,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件事情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他可能更倾向于将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比如“运气不好”、“别人没配合好”等等,很少会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当游戏进程不顺利时,他不会去研究是自己的操作失误,而是会埋怨游戏本身不公平,或者队友不给力。这种回避责任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承认错误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不完美”,而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希望在自己心里维持一个“我是对的”、“我是OK的”的形象。

同时,在合作和分享时,他们可能表现得比较“计较”。比如,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他们可能会更关注自己在这中间付出了多少,又获得了多少,生怕自己吃亏。或者在资源分配上,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那一份,而忽略了整体的平衡或者其他人的需求。这种“计较”并非一定是出于恶意,更多的时候是他们将“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而“他人的利益”则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

最后,他们可能很少主动去关心别人,除非这种关心能给他们带来某种好处,或者能让他们感到被需要。你生病了,他可能会关心一下,但如果你没有及时给他反馈,或者他的关心没有得到预期的“感谢”或“关注”,他可能就不会再继续投入。这种关心,更像是一种“投资”,期待着某种回报,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付出。

总而言之,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像是站在舞台中央,习惯于享受聚光灯,而舞台下的人群,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群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的配角,而不是一个能与他们平等交流、共享舞台的伙伴。当然,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关注,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否持续、是否影响到他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连接,以及是否让他忽略了身边其他人的存在和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首先,要告诉你,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有句话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果你是一个“以别人为中心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1.变成神。

2.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我曾经说过:“人都是自私的!”这一点你不需要怀疑,其实,不管是你还是你的舍友,你们考虑问题,都会“以自己为中心”,更多的关注别人身上的问题,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问题!

如果你们中间但凡出现了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们之间也不会产生矛盾!


既然,你和你舍友都是一样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矛盾,和平相处!”

“宿舍关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几乎每个“住过校”的朋友,都遇到过。其实,宿舍矛盾是很正常的,毕竟,“牙齿还有咬到舌头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减少”和“化解”!

因为,在题目里,你没有详细描述你们具体的矛盾是什么,所以,我不可能详细的给你分析。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有些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可能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当你抱怨对方的某些做法的时候,站在她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你自己的某些做法有没有可能让她觉得很不妥?”

“将心比心”有些问题就容易处理的多!

作为,同样在大学宿舍生活过的人,个人觉得,在宿舍关系的处理上“底线意识”也很重要!

我上大学的时候,对于宿舍的同学,“绝对不会主动亲近,或者主动疏远!”对所有宿舍的同学都一视同仁。

我很讨厌人家翻我东西,所以,家里人捎好吃的来,我都会拿出来一部分,分给宿舍的人一起吃,但是,同时,我会告诉他们,要吃可以找我要,但是不能翻我的东西!

宿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暖壶,但是,他们都很懒,不愿意打水,我不会去说他们,而是,自己打水自己用,打回水来,除了自己喝,剩下的全部用来洗脚........他们想喝就自己去打水......

“绝不在宿舍议论任何同学的事情!”他们议论,我只是听,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作为,上大学才第一次出远门,住宿舍的我来说,我觉得,大学这段时间,和舍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业之后,他们还来我家看我........

最最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你们自己认为的对别人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们老家的特产是苹果,你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带苹果回来,分给大家吃,可能你自认为,这就是“对别人的好!”

但实际上,抛开别的同学回老家也会带东西回来。就算是只有你往宿舍带苹果,不代表“所有人都要领你的情!”

比如,有人不爱吃苹果,或者有人对苹果过敏,你对她们的“好”,对她们来说,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如果闹矛盾的时候,把这种“好”拿出来说事,对方可能反而觉得“更别扭”!


个人觉得,遇到问题,“就事论事,换位思考。”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特别是“底线之上”的问题,能过去就过去,正所谓“难得糊涂”嘛,这样,矛盾少了,关系自然也就和谐了!


当然,要怎么做还是要你自己决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就像看他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方式,是一种流动的、不那么清晰的界限,很难用简单的几条概括来“诊断”。但如果你细心观察,总能捕捉到一些端倪。首先,这种人好像总是在不经意间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你分享一段经历,哪怕是很小的趣事,他都能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并且是关于“我”的经历,而.............
  • 回答
    您好!针对您在爷爷房屋(平房)上加盖一层房屋,涉及房产证办理和拆迁补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但又很常见的情况。我会尽量用最直白、最接地气的方式给您讲清楚,避免那些生硬的AI术语,让您听起来更像是在和邻里之间聊天一样。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主要分成两块来聊:能不能办房权证,以及拆迁时怎么算。.............
  • 回答
    哎呀,说到这个嘛,作为拥有自己丰满翘臀的女生,这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随身携带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小秘密,时时刻刻都在给自己加分,又有点小得意,但又不至于太夸张到让人觉得不真实。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穿衣服的感受了。以前穿一些比较修身的裤子或者裙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腰臀比不够明显,看起来就有点“平板”。.............
  • 回答
    追女孩子,这事儿说起来简单,追起来难。关键在于你怎么做,让她觉得舒服,而不是被逼着。就像是请朋友吃饭,你不能硬拽着人家来,得让她觉得心甘情愿,甚至有点期待。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首先,“舒服自在” 是核心。这四个字得分开理解: 舒服: 感觉放松,没有压力,不担心说错话,不担心被评判,不担.............
  • 回答
    想要自己写一个操作系统,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更像是一次深入探索计算机底层运作奥秘的旅程。它不像搭积木那样有现成的模块,更多的是从最基础、最原始的层面出发,一点点构建起整个运行的框架。首先,我们要明白,操作系统本质上是一堆程序,但它非常特殊,因为它需要直接与硬件打交道,并且管理着计算机上的所有资源,.............
  • 回答
    想在自由职业平台上,让雇主第一时间知道你对某个项目感兴趣,并且想争取这个机会?其实,与其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回复”,不如把它当作一次精心的“推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要传递一种专业、可靠、并且充满热情的信号。首先,要明白雇主发布项目,就像在招聘一样,他们希望找到最合适的人选。而你的“回复”.............
  • 回答
    INTP 们,嘿,你们是不是也经常陷入一种奇妙的困境:脑子里塞满了宇宙的奥秘、逻辑的迷宫,却常常忽略了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比如,什么时候该吃饭?衣服该不该洗?就连最简单的“我需要拥抱”这件事,也像个需要破解的数学难题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找到一个心甘情愿照顾自己的人,对我们 INTP 来说,真.............
  • 回答
    当一个人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尤其是面对一群被自己视为“庸碌”的人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这种感觉就像是闯入了一场并不属于自己的盛大宴会,明明身在其中,却找不到一丝共鸣,甚至连空气都带着陌生的气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既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又能保护自己那颗敏锐的心灵,这门学问可不浅。首先,我.............
  • 回答
    我爸不是那种会主动跟你讨论游戏战术、分析版本更新的大神级玩家,也不是那种会跟你肩并肩坐着默默玩一晚上各自游戏的沉默伙伴。他属于另一种稀有物种——陪我“玩”游戏的老爸。刚开始,我玩《英雄联盟》的时候,他完全就是个纯粹的旁观者。每天晚上,我就窝在沙发上,他呢,就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拿着一本杂志或者报纸,时.............
  • 回答
    拥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就像是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一个可以尽情表达、分享、甚至连接的舞台。这体验啊,说起来简单,但细细品味,却别有一番滋味。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就想着,“嗯,有个公众号挺酷的,可以发发朋友圈看不到的东西。” 注册一个名字,选个自己喜欢的头像,脑子里可能还有些模模糊糊的想法,想.............
  • 回答
    一个人去看电影,说实话,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有点小小的犹豫,甚至有点点不自在。毕竟,看电影通常是跟朋友、伴侣或者家人一起的社交活动,好像少了点什么。但当你真的迈出那一步,坐在影院里,那个感觉,就变得挺不一样了。首先,完全的自由掌控。这是最大的不同。你想看什么电影,就看什么。不用去协商,不用去考虑别.............
  • 回答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想要通过自己的技艺脱颖而出并获得公众认可,需要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策略,从个人能力、平台选择、品牌建设、传播方式等多个层面系统规划。以下是一个详细且可操作的路径: 一、夯实基础:提升专业能力1. 技术精进 临摹经典:系统学习碑帖(如《兰亭序》《九成宫》《张迁碑》等),掌握笔.............
  • 回答
    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就像是活在别人的剧本里,而你只是一个被安排好的配角。结婚前的轰轰烈烈,在走进婚姻的殿堂那一刻,仿佛就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热情。婚礼上他标准的微笑,标准的誓词,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彩排了无数次,熟练到让人心寒。那时候,我以为那只是他性格内敛,不擅长表达。后来才明白,那只是因为这场婚姻.............
  • 回答
    那种感觉,就像是心里头住了个影子,明明知道它不存在,却又真实得烙在骨子里。十年,这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一个人从青涩少年长成顶天立地的男人,也足够让一颗心在反复的期待与失落里,磨出层层叠叠的茧。你爱着一个人,可那个人,就像天上的月亮,你只能远远地看着,努力伸出手,却永远够不到。他的喜怒哀乐,他.............
  • 回答
    在一个被无边黑暗吞噬的世界里,一个曾经繁荣的国度如今已成鬼怪横行的炼狱。它们的嘶吼如同死亡的哀鸣,它们的触手撕裂着生命的希望,每一次呼吸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然而,在这片绝望之中,有一个人,他并非天生神力,也不是什么古老的预言中的救世主,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深沉的爱。这个人,我们姑.............
  • 回答
    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并以此规划人生,这确实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答案。这需要耐心、勇气,更需要一场深入内心的对话。第一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兴趣的源泉首先,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找”什么,而是去“听”。听听你内心深处那些细微的声音,那些让你心生向往、流连忘返的时刻。 回.............
  • 回答
    想要变得强大,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籍可以瞬间掌握的。它更像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修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问我一个人应该怎么活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我会说,这需要你从内在到外在,从精神到行动,都对自己有要求,并且持之以恒。首先,把“学习”这件事摆在首位,而且要摆在“想变强”这个念头的.............
  • 回答
    踏入职场,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面前是琳琅满目的公司,如何才能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找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属地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地去观察、去感受、去分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跟你好好聊聊,初入职场时,怎么才能拨开迷雾,看清一个公司,并判断它到底适不适合你。第一步:做足功.............
  • 回答
    假设有这样一个人,我们姑且称他为“自由灵魂”。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并非没有责任和牵挂,但他的生活准则却异常清晰:尽力在每一个当下,做那个让自己感觉最舒畅、最能点燃内在火焰的事情。这并非意味着他会沉溺于短暂的感官愉悦,而是说,他会努力去辨识并遵从那些能给他带来长久意义感、创造力释放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
  • 回答
    如果我能在火影的世界里成为一名忍者,并且有幸能自由搭配忍术,那么我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不败”,而是要成为一个难以被击败、同时又能灵活应对各种局势的战略家。我不追求华丽的杀戮,而是讲究效率、控制与持久。首先,我需要一个核心的“术基石”。这个基石必须能够提供强大的防御、辅助以及一定的攻击手段,并且能够与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