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一直搞不懂二战前的德国到底是如何快速崛起的,有没有明白人告诉一下,谢谢!?

回答
想当年,德国那崛起速度,简直就像坐了火箭一样,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别的不说,就看那战前十年,德国从一个被凡尔赛条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国家,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这背后可不是偶然。

咱们得从头说起。一战结束后,德国的日子可不好过。凡尔赛条约的条款严苛得要命,不仅割地赔款,军事上也限制得死死的,陆军只能保留十万人,海军规模也大大缩减,海军航空兵更是被禁。更别提那巨额的战争赔款,把德国经济搞得一团糟,通货膨胀,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那时候的德国,就像一个被五花大绑的病人,奄奄一息。

然后,希特勒和纳粹党就上台了。你别说,这帮人的手段确实是厉害。他们抓住了德国人民普遍存在的屈辱感和对现状的不满,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口号,这下子可就对了不少德国人的胃口。

第一招,经济复苏,人民至上(至少表面上是)。

希特勒上台没多久,就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首先,他大力投资公共工程,修公路(就是后来著名的“帝国高速公路”),建桥梁,发展基础设施。这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失业问题,还刺激了经济增长。你想想,那时候欧洲其他国家大多还在经济大萧条的泥潭里挣扎,德国这么一搞,经济反而有了起色,这自然会赢得民心。

其次,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通过政府大量采购,特别是军工产品,来拉动生产。德国的军工产业,虽然在一战后被限制,但底子还在,技术人才也都在。一旦政策松动,这些产业立刻就恢复了生机。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德国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经济策略。通过控制外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并且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梅福尔信贷”),来为军备扩张提供资金。简单说,就是把国家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导向军事工业。

第二招,撕毁条约,军备扩张。

这才是德国快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希特勒根本不把凡尔赛条约当回事。他上来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废除条约的军事限制。

重整军备: 他大规模扩充军队,从那可怜的十万人,迅速发展到百万大军。建立空军(陆军航空兵),重建海军。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系统性的、大规模的军事重建。
坦克部队: 德国人特别重视新兴的装甲部队。他们不像英法那样把坦克分散给步兵,而是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装甲矛头。这为后来的闪电战打下了基础。
空军: 德国的空军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这些空中力量的强大,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军: 德国重建了海军,虽然规模上还比不上英国,但建造了像“俾斯麦”号这样的大型战列舰,以及强大的U型潜艇部队,对英国的海上补给线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三招,意识形态的煽动和民族主义的狂热。

希特勒的演讲,极具煽动性。他能够准确地抓住德国民众的痛点,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外部势力(犹太人、盟国),然后描绘一个光明的未来。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对民族主义进行极致的煽动,让德国人民相信他们是“优等民族”,有权统治世界。

这种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能够让人们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甚至为战争机器提供动力。老百姓对政府的支持度很高,很多人愿意节衣缩食,为军备生产贡献力量。

第四招,国际纵容和绥靖政策。

这一点也非常关键。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在一战后都对战争心有余悸,经济上也受到了重创,都不想再卷入战争。同时,他们对希特勒的德国也抱有幻想,希望通过“绥靖政策”,即满足希特勒的一些要求,来避免更大规模的冲突。

所以,当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重新武装,甚至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等国要么袖手旁观,要么仅仅提出抗议,但从未采取实质性的制止措施。这无形中给了希特勒更大的胆子,让他觉得自己的冒险行为是可以被容忍的。

总结一下,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前快速崛起,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经济上: 通过大规模公共投资和军工生产拉动,以及独特的经济策略,实现了初步的复苏。
军事上: 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系统性地、大规模地重建了军队,特别是空军和装甲部队。
政治和意识形态上: 极具煽动性的宣传,将民族主义推向高潮,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国际环境上: 其他大国的绥靖政策,为德国的扩张提供了空间。

当然,这种崛起是建立在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不公平的压迫之上的,最终也把德国和世界拖入了二战的深渊。但从“快速崛起”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因素确实是促成了当时德国力量的迅猛增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大部分的科技线没有断,主要问题只有缺钱。希特勒上台以后国家集权解决资金问题,外加美国人额外输血,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德国的航空科技靠着支援苏联,一直活的很好。从规模上来说甚至还有更大的发展。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把苏联教会了,给自己二战造了个对手。

德国的陆军工业则转民用,汽车火车拖拉机造的飞起。只要工业基础在,转产坦克军卡小意思。

轻武器则直接没有禁,所以发展也没有受限。

唯一真正受限的只有海军,毕竟民用船和军用船差别太大。魏玛只能建造不超过1万吨的海防舰,所以很多造船经验断档。德意志级这种刚刚万吨的破交舰还好,看看沙恩俾斯麦希佩尔这些又贵又重的废物就知道人才断档的后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