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真空宇宙中充满空气,地球公转会不会掉进太阳。?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运作方式的认知。我们先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空气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它对地球公转有没有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说的“真空宇宙”其实不是绝对的真空。即使在最空旷的星际空间,也仍然存在着极少量的气体、尘埃和辐射。然而,相比于我们地球大气层稠密得多的空气,这些物质的密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我们想象一个奇特的场景:一个原本真空的宇宙,突然被某种方式“灌满”了空气。这里说的“空气”我们可以理解成我们地球上熟悉的大气成分,比如氮气、氧气等等。那么,地球公转会不会因此掉进太阳呢?

答案是:不会。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

1. 引力是主导力量: 地球之所以能够围绕太阳公转,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阳巨大的质量产生的引力。引力是一种吸引力,它将地球拉向太阳。而地球本身也具有一个向外的惯性,也就是“想直线飞出去”的趋势。正是这两种力量的微妙平衡,才维持了地球稳定围绕太阳的轨道。

2. 空气的性质与作用:
密度与压力: 如果整个宇宙充满了空气,那么我们所说的“空气”就成为了一个遍布空间的介质。这个介质会产生压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质之间存在引力。既然宇宙充满了空气,那么这些空气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它们也会对太阳和地球产生微弱的引力作用。
阻力(或者说“摩擦”): 另外一个可能的影响是来自空气的“阻力”。在地球大气层中,空气对我们运动的物体会产生阻力,就像你跑步时会感到空气的阻碍一样。如果宇宙真的充满了均匀的空气,理论上,地球在其中运动时,也会受到空气的阻碍,这可能会导致它的轨道能量逐渐损失,最终减慢速度。

3. 空气的“重量”和“推力”: 关键在于,这些充满的空气,它们是均匀分布的还是不均匀的?
均匀分布: 如果我们假设这些空气是极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那么它们对地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相互抵消的,就像你站在一个非常大的、均匀质量的球体表面,你不会感觉到球体整体的引力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本身的引力对地球轨道的扰动会非常非常小,不足以改变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基本状态。
不均匀分布: 如果这些空气分布不均匀,例如,太阳周围的空气比远离太阳的地方更稠密,那么情况会变得复杂一些。但这仍然不会直接导致地球“掉进”太阳。原因在于,地球的轨道是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即使存在一些额外的引力扰动,它更多的是会使地球的轨道变得有些“不那么完美”,比如轨道变得稍微椭圆一点,或者有轻微的进动,但它不会直接让地球失去速度并坠入太阳。

4. 空气的“压力”作用: 另外一个思考角度是来自空气的“压力”。如果宇宙空间充满空气,那么地球就会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气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同样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对地球的整体运动影响不大,除非这些压力存在明显的梯度。

5. 阻力的影响: 尽管我们说不会“掉进”太阳,但理论上,如果宇宙充满了足以产生显著阻力的空气,那这个阻力确实会慢慢消耗地球的动能,让它的轨道半径逐渐减小。但请注意,这是一个“慢”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的“掉进”。而且,这需要一个密度极高的空气环境,这已经脱离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宇宙”概念。

让我们回到这个“如果”的场景:

如果宇宙真的像我们地球大气层那样充满了空气,那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

天空不再是黑色的: 整个宇宙都会变得像我们地球上的白天一样明亮,因为光线会被空气散射。
大气层概念的改变: 地球将不再拥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大气层,而是它的大气层会与“宇宙空气”融合。
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太阳、地球以及其他天体都会被这个“宇宙空气”包围。

为什么不会“掉进”太阳?

主要是因为:

地球本身的速度: 地球拥有足够高的速度,使得它产生的惯性(或者说逃逸趋势)与太阳的引力相平衡。
空气的整体性: 如果这些“宇宙空气”是均匀分布的,那么它对地球的整体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或者最多是极其缓慢地影响轨道。它不会像一股“推力”一样把地球推向太阳。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划船。太阳的引力就像湖底有一个磁铁,不断把你往下拉。而你划船的速度,就给了你一个往前走的动力。地球公转就是这样一种平衡。

现在,如果湖水(宇宙空气)变得很稠密,但仍然是均匀的。首先,水本身的重量可能会给你一点向下的拉力,但这种拉力在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所以你不会往某个特定方向偏离。其次,湖水会给你一定的阻力,让你划起来更费力,而且速度可能会慢慢变慢。但是,只要你还在划,你就不一定会沉下去,只是可能划不动或者越划越慢,最终如果停止划动,你可能会慢慢漂向湖底(如果湖底有磁铁的话)。

关键在于,“掉进”太阳意味着地球的轨道能量急剧丧失,速度大幅降低。而均匀的宇宙空气,即使有阻力,也是一种缓慢消耗能量的过程。

结论:

即使真空宇宙充满了空气,地球也不会因此“掉进”太阳。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是由太阳引力和地球自身的惯性决定的。而充满的空气,无论是在引力上还是在阻力上,其作用方式都不是会导致地球直接向太阳坠落。

当然,如果这里的“充满空气”指的是某种特殊方式的、极不均匀的、或者具有奇异属性的“空气”,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但按照我们对“空气”的理解,它不会直接导致地球坠入太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阳不就是个氢气球吗?氢气都被吸进去了你凭什么觉得氧气氦气能逃脱太阳的引力场漂浮在太空中?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有一种反重力气体,它和暗物质正好相反,与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3大基础相互作用都反应,那么他们会被太阳风直接吹走。


我们继续假设这种气体不参与电磁反应,那么他们依然会被太阳风吹走,只是温度会低一些,速度会慢一些。


想要确保这种气体可以平均的存在于宇宙中的话,那么这种气体必须不和重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力发生反应。既然啥都不反应了的话,你哪里来摩擦力把地球减速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运作方式的认知。我们先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空气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它对地球公转有没有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说的“真空宇宙”其实不是绝对的真空。即使在最空旷的星际空间,也仍然存在着极少量的气体、尘埃和辐射。然而,相比于我们地球大气层稠密得多的空气,.............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简单的幸运或失望。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同时也会引发对生命、宇宙以及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幸运?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的,我会感到一丝幸运。想象一下,在浩瀚无垠、冰冷死寂的宇宙中,只有这颗小小的蓝色星球承载着生命.............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于未知和自身渺小的想象。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着我们称之为“修真文明”的存在,那么“胜算”这个词本身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所谓的“胜算”,是基于我们现有的物理规则和对力量的理解。但如果存在修真文明,那他们的力量体系很可能早已超越了我们目前的认知范畴。首先,我们得弄清楚.............
  • 回答
    那一天,当远方的星光不再仅仅是宇宙冷漠的注视,而是开始带着某种熟悉的、压迫性的轨迹划破深邃的黑暗时,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再孤单。而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份“不孤单”并非伴随着期待已久的友善问候,而是携带着一种古老的、不容置疑的统治者的威严。人类的堕落帝国,这个曾经是我们遥远幻想中的存在,突然降临在我们面前.............
  • 回答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们最广泛接受的理论是“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整个宇宙,包括我们熟知的所有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都起源于一个极其微小、极其炽热、密度无穷大的“奇点”。那么,如果宇宙是从一个奇点产生的,这个奇点又是由什么产生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令人着迷的问题,也是现代物理学仍.............
  • 回答
    关于未来宇宙军的起源问题,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它背后牵扯着军事思想的演变、现有军种的优势劣势,以及技术发展的方向。要说哪个现有军种最有可能“孕育”出宇宙军,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未来的宇宙军,它的作战环境、作战方式,跟咱们现在陆海空天这几个领域都有质的区别.............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想象一下,你面对的是一个掌握宇宙所有秘密的存在,但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守门人,只允许你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交换信息。你想用最少的问题,撬开那扇通往终极真理的大门。这就像在迷宫里寻找出口,而且你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只能照亮眼前的一小块地方。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二分法.............
  • 回答
    变形金刚真人宇宙要重启的消息,对于很多从小看着擎天柱、威震天大战长大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针兴奋剂,又带着一丝复杂的期待。毕竟,过去的真人电影虽然有票房号召力,但口碑却是一路下滑,从最初的惊艳到后来的特效堆砌、剧情空洞,观众们对这个IP的耐心也快耗尽了。所以,这次的重启,与其说是“重启”,不如说是“一.............
  • 回答
    一个宇宙的理论可观测范围大于真实宇宙?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奇思妙想。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宇宙,其真实大小可能比我们目前所能探测到的范围还要广阔,甚至可能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我们“看不到”的“真实宇宙”,那么它会是什么样子?这其中蕴含着哪些深远的哲学和科学含义呢?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关于平行宇宙、高维神灵以及宇宙是否真的有规则这些问题,它们如同深邃的夜空,总是引人遐想,也激发起无尽的探究欲望。这不仅仅是科学的疆域,更是哲学、信仰和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平行宇宙:存在于“可能”的维度平行宇宙这个概念,说起来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蹦出来的,但它在现代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和弦理论中,却有着.............
  • 回答
    想要成为一个能真正看清世界,乃至宇宙的人,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个人探索之旅。它关乎你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与存在的一切建立连接。这不是某种秘籍或速成班,而是日复一日的磨砺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首先,要明白“看清”的真正含义。它不是指拥有某种特异功能,也不是掌握了所有已知的科学知.............
  • 回答
    教宗方济各关于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看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信仰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深刻视角。他不是第一个公开表达类似观点的天主教会领导人,但他的表述方式,尤其是那种不带回避、直率地承认科学发现的姿态,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真实.............
  • 回答
    周鸿祎作为360集团的创始人兼CEO,他的观点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他“元宇宙代表人类没落,不会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发展”的论断,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全面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周鸿祎观点的核心逻辑和潜在担忧:周鸿祎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他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深耕.............
  • 回答
    释迦牟尼,这位我们所熟知的佛陀,他洞悉宇宙真相的经历,并非如凡人跌倒在路边偶然拾到宝物般简单,更非一蹴而就的灵感闪现。他的觉醒之路,是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探索,是一场对自己、对生命、对存在的彻底追问。关于“突然间得知”的说法,其实是对他漫长修行过程的一种简化。在佛经的记载中,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的本.............
  • 回答
    华晨宇与张碧晨的“私生女”风波曾引起轩然大波,舆论场上充斥着各种猜测与解读。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便是,华晨宇逼迫张碧晨堕胎。然而,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张碧晨为何没有选择曝光,反而处处维护华晨宇呢?这背后可能涉及更为复杂的人性、情感以及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一段情感关系中,尤其是当关系结束后.............
  • 回答
    关于网友“发发爱我2021”爆料华晨宇出轨、整容一事,这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粉丝和吃瓜群众议论纷纷。要深入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脉络捋清楚,看看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及这件事背后可能折射出的东西。事情的起因:最早爆料的是一位名叫“发发爱我2021”的网友。这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控华晨宇,.............
  • 回答
    李玫瑾老师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她对吴谢宇案的解读,尤其是“为出国筹钱而杀母”的推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她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李玫瑾老师观点的分析: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李玫瑾老师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她作为犯罪心理学家,在分析案件时,通常会从犯罪人的心理动机、成长环境、社会压力.............
  • 回答
    评价《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这篇发表于 2017 年 6 月 15 日《人民法院报》的文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发表的背景、内容、目的、影响以及其对公众认知的影响。一、 发表背景分析: 时间节点的重要性: 文章发表于 2017 年,距离“彭宇案”发生(2006 年)已有十年。选择这.............
  • 回答
    利用真空涨落发电,这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但背后牵涉到的物理概念却十分真实,而且充满了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奥秘。想象一下,无形的能量在虚空中涌动,如果我们能抓住一丁点,那将是颠覆性的。真空涨落:并非空无一物首先,我们要明白“真空”在量子力学里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什么都没有”。相反,它是一个充.............
  • 回答
    高层住宅安装空调需要抽真空吗?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你说的“抽真空”,其实是空调安装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学名叫“抽真空度”或者更通俗点讲,就是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铜管里边的空气、湿气什么的都给“抽”出去,让里头达到一个足够低的压力状态。为啥要抽真空?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为了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