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我就发现,很多人没办法转行成功,并不是因为被坑专业坑得太厉害,导致没办法爬出来,而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在作怪,还没有开始行动呢,就自我设置一大堆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活活被自己给困死了,所以那时候,我才反复说,天坑是一种思维,摆脱不了这种思维,就怎么都出不来。
这时候,往往就需要再去细细品味一下那两句话了:
疯狂就是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却期待能有不同的结果。
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而很多人会犯的一个思维错误就是,自己转行,一定要说服自己的父母。
你自己转行,和父母同意,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人觉得一定要说服自己的父母,都是从小养成的“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的思维惯性。
但问题是,如果你听父母的话,不转行,继续在坑里面发展,最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你的父母会动用自己的资源背景人脉替你出坑吗?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没这个能力。
而且比较糟糕的情况往往是,你的父母不仅不会帮你脱坑,还会反过来埋怨你,觉得都是你自己不努力,混得不好,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既然一开始转行也是被父母埋怨,不转行最后混不出来也是被埋怨,那何不一开始就不用管父母的意见,只管去转行呢?
这样等你转行成功,收获事业上的成功之后,至少还有一个逆袭,翻身,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机会。
但很多人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依然还是选择和父母妥协,不敢去转行。
归根结底还是内心没有安全感,自己没办法经济独立,还想着现在听父母的,以后万一混不下去了,父母还能帮着自己,自己还能啃老。
或者是有的人还想着,自己转行方式是,先裸辞,然后蹲家里不工作,全职复习考研或者准备应聘新工作。
但凡你的转行方式还有求于自己的父母,那就别指望父母不管你的事儿。
不过想想,现在那么多人,都是靠父母出钱凑的首付买房,经济独立根本就不可能,也就很好理解,为啥自己的事业选择,一定要说服父母同意了。
这和我之前聊原生家庭问题其实都是一样,你不可能一边花着父母的钱,一边还要父母事事都听你的,不要管你。
要先经济独立,才可能有人格独立。
你父母提的这几个问题,真是让人亦可赛艇。
1、为什么有那么多学机械(其他天坑)的,为什么这么多学校都开机械(其他天坑)专业,这就证明这些专业有其必要性。
答:首先必要性不等于未来发展好吧。高校里开设的专业那个没有其必要性。这完全不构成劝进理由。机械这行当从蒸汽机开始,也两百年了,所以开设的学校非常多。但正因为多,每年十几万机械毕业生,积压几十年了,非常饱和。
2、为什么机械(其他天坑)也有那么多工作很好的,收入也很高的
答:上汽妥妥的机械行业龙头企业。360只能算互联网中游。中信在金融行业也不算最顶级的。已经有点田忌赛马了。
3、为什么你成不了像大国工匠那么优秀的人
答:胡双钱,男,汉族,生于1960年7月。大国工匠播放时间是2018年,一年前推测是2017年,胡双钱57岁还要背上贷款,才能在上海买房。
4、计算机(其他热门专业)有中年危机,35岁淘汰的现象,(其他热门)还可能被时代淘汰,机械(其他天坑)可以一直干到老
答:又是经典的越老越吃香。我就提一点,父辈基本都没分清,越老越吃香的是专业行业,还是体制。曾经机械越老越吃香,是因为曾经的那个体制越老越吃香。
5、你这是态度问题,觉得不好就想跑,不干一行爱一行,永远不会有好的发展
答:你本身的特质,我不清楚,所以我不好评论。
6、机械(其他天坑)你只要好好干,肯定可以干的和别人不一样,总能做到别人不会你才会的东西。
答:问的很好,我们这代人 how to make a difference非常重要。但我觉得make difference最佳途径,肯定不是呆在陈旧的领域混吃等死。机械的前沿在哪里? 举个例子,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前沿知识在哪里呢? 在机械专业吗? 还是在自动化?还是在计算机,去想清楚。你才可能真的make difference。吴军说过一段话,挺有道理,“我能成功,因为我总是在领域的边界上做事情”。
7、照你这么说,那么多不好的专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的
答:明朝初年,朱元璋把老百姓给分成四种户口,分别是军户、民户、匠户、灶户。这四种户口就是四种职业身份,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继承,不得更改。
他把人口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又不许人们改换身份,这相当于事先规定了每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关系。这是中国最早的准计划经济模式。
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也继承了这样的施政思路。中国大学专业的招生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国家希望多少人口进入到这些行业并从事这些行业。并非基于这些专业的市场需求,也不是学生有多少想学这些专业。
但是,朱元璋的设计有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各种职业身份的比例关系,在他刚设计的时候也许还能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他没法确保每一职业身份的人都是干一行爱一行,更没法确保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繁衍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
时间稍长一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繁衍速度不一样,四种户口的比例关系就会出问题。再加上有不爱自己这一行的人,跑出去干别的了,而政府又没法长时间盯着每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的职业来干活,四种职业的比例关系就更有问题了。
这就使得明朝初年的准计划经济,在运转了几十年后,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了。
同样,中国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现阶段也维持不下去了,劝退之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用脚投票,用大规模转行的实际行动,来对抗原本扭曲的专业招生数量。
8、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你即使觉得机械(其他天坑)不好,也要先尝试尝试五年,不要想着赶快离开。
答:其实我不太建议这种思路。因为我们这代的容错率太低了,一步错步步错,五年后再想出坑,只会更难。
如果你想的是把父母说服,那我劝你赶紧断了这个念头。就算你从知乎凑10个劝退学大V,组团去你家劝说二老,也不可能说服他们。
醒醒吧!光是劝说同龄人,大V们就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和文笔,就这还有小老弟小老妹执迷不悟呢。更何况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中老年人。
这问题底下的其他回答应该足够把题主本人说服了。至于如何应对父母,一句话:放弃说服,报喜不报忧。你就说你在本专业找了个好工作,965月入两万,一切安好,就完事了。
你找他们诉苦,找他们理论,有用吗?二老要是能当场把你安排进体制内坐办公室,那当我没说。你已经老大不小了,不要总想着从父母那里获得鼓励和赞美,是时候该独立面对这魔龙的狂舞和凛冽的寒风了。
你父母的思想观念顽固不化, 和他们硬杠毫无意义. 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可以谎称你在机械行业工作, 估计他们应该不会去你工作的公司现场调研。
说句政治上不正确的话, 现在绝大多数父母,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 几乎是没有任何正向引导的, 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很奇怪,还 并不仅仅是落后于时代的问题, 而是他们的思想观念, 从来就不曾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 似乎就只存在于一种理想化的臆想的社会中. 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别里科夫那样, “他总是赞美过去 ,赞美那些不曾存在的事物.“
很多时候, 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 你完全按照他们的观念来执行人生 ,最终会得到一个非常悲惨的结局, 然后这时他们还会觉得,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不努力造成的.
我发现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开始, 除了那种有实权的官员, 和家里做生意子女能够继承的这两种情况之外, 父母对于子女的人生, 很难起到加成作用, 最大的加成, 也不过就是子女买房子时给出一些钱.
然而更难办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他们今后的人生, 还比不上他们父母那一代. 他们父母那代人, 只要考上一个大专的学历, 就能够被分配泛体制内的工作, 而现在的年轻人, 即使卷到吐血, 也很难获得当年父母一代毕业就分配的工作.父母那一代的人生, 是可以用"只要.... 就....."来造句的, 而这种简单的线性逻辑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 已经是荡然无存了.
父母那一代至少还能结婚, 还能有孩子,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 已经很难实现这个人生任务了.
另外, 转行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需要的是大量的经济,时间上的成本, 个人的努力, 以及必不可少的运气,是一件风险很高, 成功率并不高的事情. 你能看到那么多转行成功者的经历, 这是从一个非常大的基数范围筛选出来的, 而转行失败者是不会去写自己的经历,也就很难被别人获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