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一个人命好,但是他主观上却不作为,是不是可以推倒命理学?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命理学最核心、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论点。简而言之,一个人命好却不作为,并不能直接推翻命理学,但它无疑指出了命理学在理解人生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也暴露了许多人对命理学产生的误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命好”在命理学中的含义。命理学,无论是八字、紫微斗数还是其他体系,都试图通过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地点等信息,描绘出其可能具备的先天“硬件”和“软件”。“命好”通常指的是其八字、星盘等命盘配置优越,拥有较好的先天条件,比如聪明伶俐、身体健康、容易获得贵人相助、财运亨通的潜质、事业发展顺遂的概率较高,或者拥有不易遭遇重大波折的命运轨迹等等。

但这就像一张银行卡,它给了你一个很高的信用额度,或者一个良好的资金基础。这是一种潜能,一种可能性,一种先天赋予的优势。

而“不作为”,则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这个人对自身拥有条件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即便拥有再好的牌,如果选择坐视不管,不去打出、不去思考如何组合、不去付诸行动,那么这张好牌带来的好处自然无法显现,甚至会因为无人打理而荒废。

为什么“命好不作为”不能轻易推翻命理学?

1. 命理学是概率和趋势的描述,而非绝对的因果锁死: 大多数正统的命理学流派,都不是宣扬“宿命论”,即认为一切都已被固定,个人无能为力。更准确地说,命理学描述的是一个人在特定人生阶段,可能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的概率分布,以及其先天倾向性。就像天气预报说今天有70%的概率下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淋雨,你可以选择带伞,或者改变出行计划。命理学提供的,是你“可能”会遇到的环境,以及你“可能”会如何反应的倾向。

2. “不作为”本身就是“命”的一部分(广义): 这一点可能比较绕,但非常重要。在某些命理学理论中,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包括其积极性、主动性、惰性,甚至包括其“是否愿意努力”的倾向,都是其命盘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个“命好”但“不作为”的人,他的“不作为”这个特质,本身可能就根植于他的命盘之中。他可能天生就比较“佛系”,或者容易满足,或者缺乏某种驱动力。这不是他故意“对抗”命运,而是他被赋予的“命运代码”就包含了这一项。

3. “作为”是“用命”的方式: 命理学并不教导你“不作为”,而是为你揭示你拥有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你所拥有的。就像武功秘籍,它告诉你招式和内功心法,但能否成为绝世高手,取决于你是否勤加练习、是否领悟精髓、是否懂得灵活运用。一个命好的人,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辅以积极的行动去开发这些优势,那么他的人生必然更加精彩。反之,即便命盘显示他“应该”发达,但他因为懒惰、恐惧或缺乏目标而选择“不作为”,那么这个“应该”就永远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

4. 命理学的预测和建议是建立在“正常发挥”基础上的: 命理师在解读一个人命盘时,通常会假设这个人会以一种相对正常、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如果一个人从根本上选择“不作为”,那么很多基于“行动”才能产生的命理判断,自然就失效了。比如,命盘显示某人适合创业,会有很好的商业嗅觉和执行力。但如果他因为怕失败而不创业,那关于创业的那些好的“命理信息”就永远没有施展的空间。

那么,这种情况暴露了命理学的什么问题?

它最直接地暴露了命理学在区分“潜能”与“现实”,以及强调“人定胜天”中的“人定”部分的必要性。

“潜能”需要被激活: 命理学提供的是“潜能图谱”,它告诉你你的潜能有多大,可能在哪里,但如何将这个潜能转化为现实的成就,则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机遇的配合以及智慧的运用。一个不作为的人,就是那个拥有银行卡却从未消费过的人,他拥有的资源再多,也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生活改善。
“命”不是万能的: 命理学可以告诉你你的“赛道”是什么,你的“天赋”如何,但它不能代替你跑步,不能替你训练。后天的努力、选择、心态,这些“后天因素”虽然可能在命盘中有显示倾向性,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先天不足或放大先天优势。当主观能动性缺失时,再好的命盘也可能黯然失色。
误读与片面理解: 许多人误以为命理学是铁板钉钉的预言,认为命好就一定能成功,命不好就注定失败。这种刻板印象,恰恰是导致“命好不作为”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他们可能因为认为“命好”就无需努力,反而滋生了惰性;或者因为某个不好的预言而过度悲观,导致了消极的“不作为”。

总结来说:

一个人命好却主观不作为,并不能推翻命理学,但它 有力地证明了命理学本身不是万能的决定论,它更多地是提供了一个关于你“可能是什么样”的蓝图。 真正的“人生格局”,永远是“先天之命”与“后天之运”以及“个人之德”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这里,“个人之德”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那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努力和价值观。

一个命好而不作为的人,他只是没有充分利用他所被赋予的“天赋”和“资源”。他的“不作为”,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其“命”的一部分体现(性格使然),也可以被看作是其对“命”的一种“消极应对”。无论哪种解释,都无法否定命理学在描述先天条件方面的价值,但同时也凸显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在人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命理学告诉我们可能是什么,但最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去“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丁真就作为了,就出门买了瓶水而已。

杨超越也作为了,就为了两千块钱参加了个比赛。

真的有命运这回事。你们别不信。

如果你命够好,天上馅饼真的会砸中你,只需要你出个门。

user avatar

反着来的都推不倒,命不好还玩命努力的,最后从事实上没见着有好结果的。


user avatar

你知道命好啥意思吗?

那真的是天地皆同力的感觉,那感觉真的是好处就那样猝不及防砸到手了,砸到手的方式匪夷所思,但是再次复盘,会发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都有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自己也知道再来一次这合理逻辑真不一定会再有。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各大企业各大商人各大高官的简历,你会发现有个共性,就是往往在某十年内,其财富地位呈爆炸式增长。

而以我自身举例。我虽然学习也不错,但较为惫懒,正常水平也就是一流211末流985的水平,但高考前迷迷糊糊看书,就是对一个很不起眼的化学小知识点突然有了兴趣,感觉有点薄弱就突击了一下。

结果第二天理综,一道大题正好是这个,因为知识点小,非常具备迷惑性,估分时候班里做对的寥寥。就靠着这十几分的大题,我理综分数位列全市前茅,于是上了个不错的985进了个不懂的专业。

入校还没意识到工科专业天坑,就是觉得不感兴趣,正巧吃饭碰到某学院招转系的,我随手领了漂亮学姐发的传单塞兜里,就望到脑后了。

因为人穷也做不到衣服一天一换(其实也懒),有次去找辅导员交东西掏兜就掏出这个传单了。

神一样的传单,正常我都是扔垃圾箱的,当时看着热情学姐不好意思转头扔,结果留到此时。

于是咨询了下辅导员后来我就折腾跨系的事情了。

然后跨系之后意识新的系和我一个高中很不错的同学专业相近,会学习很多同样的知识。我们本来就时常电话聊天,相互好感,于是聊的更多了,有时候专业不懂的东西她都电话问我。顺理成章地我们在一起了。

后来毕业我去了南方某一线城市,拿着还算可以的年薪,但这个时候,城市房价突然上涨了。我刚工作几个月哪里有时间上车?

这个时候对象打电话说要不去某某城市吧,她父亲想让我们快点结婚,支援一部分钱买房。

那还说啥,回去呗!我刚下决心,就从单位通知里面看到分部拓展,大家踊跃报名。我一个入职不到一年的菜鸟就升薪加职走人了。

我本打算辞职再找下家呢,结果一切都省了。

而就在我们买房后不到两个月,岳父大人的股票就暴跌了。原来我们买房的钱是岳父的炒股钱,我们计划结婚买房后,岳父大人迅速清了一大半股票,给我们凑了首付,自己全款弄了一套。虽然剩下的被套牢,但好歹本金和相当一部分盈利都换成房了。

更巧的是年底,我们的贷款房,岳父的全款房价格嗖嗖嗖暴涨,价格是之前的两倍还多..而我身处行业因为股灾,业绩越冷,听说留在南方的好多和我同一批人压力陡增,一些心态差的就辞职了。而我到了落后地方反而没什么压力...

之后几年就没有太大变化,我思考了下。

这种顺风事情就好比在人生的岔道口,每次遇到一个可有可不有的事情时,往往就开出了可有。我本身就有受益的可能,但这个受益可能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机会才会概率性得到。偏偏人的寿命有限,机会有限,如果开个三五次才开出想要的,一件件事情积累下来,黄花菜就凉了。

可如果连续开几次都开出不错的结果,这人生的发展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可能会因为有基础而高考不错,但偏偏偶然的一次复习正好压中题目。

我可能会毕业后发现行业不行而转行,可在校内我就因为兴趣不佳而提前转行。

我可能也会和人恋爱结婚,可正好就是和我那个相识已久心心相印爱我信我知我的人在一起。

我可能也会受不了一线的压力而逃离,可正好就在一线压力陡增,二线尚未启动的时候出走。

我可能也会安家置业,可正好就是在房价没暴涨前将其落地....

仔细回忆,对我现在生活影响巨大的事情也没几件,可就这几件正好搭上了运气,后来总是不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