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权力的游戏》S08E05 龙母为什么要屠城?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回答
《权力的游戏》S08E05 龙母的屠城:动机与评价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第五集“钟声”(The Bells)中,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在君临城投降后,却对无辜的平民进行了血腥屠杀,这一幕震惊了无数观众,也成为了该剧最受争议的时刻之一。龙母的这一行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年来一系列事件累积的爆发,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和深层的原因。

龙母屠城的动机:

理解龙母的动机,需要从她的人生经历、心理变化以及当时所处的绝境来分析:

1. 长期积累的创伤与失落:

失去忠诚的顾问和朋友: 丹妮莉丝一生都在失去中度过。从童年被哥哥韦赛里斯虐待,到流亡海外,再到先后失去乔拉·莫蒙特、弥桑黛、费雷戈(她的龙)等最亲近的人,每一次失去都加剧了她的痛苦和孤独。这些失去让她越来越依赖自己仅剩的力量和对复仇的渴望。
被背叛的经历: 坦格利安家族长期遭受血腥的清洗,丹妮莉丝深知被背叛的滋味。她在临死前,韦赛里斯的每一次背叛和利用,都让她对权力保持警惕,但也让她内心充满了不信任感。在君临,她同样经历了瑟曦的阴谋诡计,以及身边许多贵族的背叛和不信任。
童年的阴影和“疯王”的遗传: 虽然丹妮莉丝一直努力避免重蹈“疯王”伊里斯二世的覆辙,但她体内流淌着坦格利安家族的血液,而“疯王”的血脉一直被认为是疯狂和暴虐的象征。长时间的压力、失去和权力斗争,让她内心的黑暗面逐渐显露,最终压倒了理智。
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尽管她拥有龙和军队,但她从未真正得到过维斯特洛人民的理解和爱戴。人们更多的是因为恐惧她的龙和力量,而不是因为她作为解放者的形象。她在临走前对乔拉说:“他们不会爱我,除非我让他们害怕。”这句话道出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残酷性的认知。

2. 当时的具体情境与心理压迫:

投降信号的模糊和误导: 君临城在龙母的猛烈攻击下已经濒临城破,瑟曦也展现出了绝望的姿态。当城门打开,钟声响起时,最初的信号被解读为“投降”,这让丹妮莉丝的军队停止了攻击。然而,当她看到君临守军仍然在城墙上拼死抵抗,甚至向她的部队射箭时,她感到了一种被戏弄和欺骗的愤怒。
弥桑黛之死的刺激: 在第五集开始,丹妮莉丝最忠诚的朋友和顾问弥桑黛被瑟曦斩首。弥桑黛的死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极大地加剧了丹妮莉丝的愤怒和复仇欲望。在君临城墙下,她亲眼目睹了弥桑黛的死亡,这让她在攻城时情绪极不稳定。
看到瑟曦的“胜利”: 瑟曦躲在红堡中,利用自己的子民作为人质,享受着丹妮莉丝的痛苦。当丹妮莉丝发现自己无法直接杀死瑟曦,而瑟曦却能安然无恙地躲在背后时,她的愤怒达到了顶峰。她感觉自己无法通过正常的手段实现正义,只能通过毁灭性的力量来摧毁她认为的敌人。
对“解放者”身份的失望与转变: 丹妮莉丝一直以解放者自居,希望为人民带来自由。然而,她发现自己所解放的奴隶们对她并没有深厚的感情,甚至在瓦里斯死后,她的支持者也越来越少。在君临,她面对的是一个由瑟曦统治、压迫人民的城市,她认为这些平民也是“奴隶”,只不过是瑟曦的奴隶。当她试图解放他们时,他们却因为恐惧或某种原因而站在了她的对立面。这让她对自己的“解放者”身份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失望,认为他们不配被解放,甚至应该一同承担罪责。

3. 极端的决策和“以牙还牙”的逻辑:

对敌人的彻底摧毁: 丹妮莉丝认为,要彻底消灭瑟曦的势力,就必须摧毁君临城的整个体系,包括那些可能支持瑟曦的平民。她将君临城视为一个腐朽的、与她为敌的整体。
“疯王”的基因被触发: 在极度的压力和愤怒下,丹妮莉丝内心的“疯王”基因被触发,她不再顾及理性,而是诉诸于最原始、最残暴的复仇方式。她决定让君临城的所有人都为瑟曦的罪行付出代价。
对无辜者的惩罚: 她认为那些选择留在君临城,享受瑟曦带来的“稳定”的人,或者对瑟曦的统治默不作声的人,都是帮凶。她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惩罚那些她认为不值得拯救的人,并以此来表达她对整个体系的憎恨。

对龙母屠城事件的评价:

龙母的屠城事件是《权力的游戏》中极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一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1. 叙事上的失望与角色塑造的崩塌:

“疯王”化的仓促: 许多观众认为,丹妮莉丝“疯王化”的过程显得过于仓促和突兀。尽管前面有铺垫,但她在短短一集内从一个相对理智的领导者转变为一个毫无人性的屠夫,让一些观众感到难以接受,认为这是对她多年来建立的角色的背叛。
缺乏更细腻的心理描写: 观众希望看到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解释她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虽然有外部因素的刺激,但她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失控过程,如果能有更细腻的展现,可能会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尽管不认同。
为了剧情发展的工具: 一些评论认为,编剧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让龙母成为一个“反派”,以便让琼恩·雪诺最终登上王位,而牺牲了角色塑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 艺术与主题上的深刻探讨:

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这一事件深刻地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作用。丹妮莉丝拥有了绝对的权力(龙和军队),但她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包括同情心和理智。她越是想实现自己的正义,就越是陷入不义。
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屠城事件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战争对无辜者的伤害。即使是“解放者”,在战争中也可能成为施暴者。胜利者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平民永远是最大的受害者。
正义的模糊与主观性: 丹妮莉丝认为自己在追求正义,但她的正义却是建立在毁灭和杀戮之上的。这引发了对“正义”定义的思考:正义是否可以不顾过程,只追求结果?她的正义是否只是她的个人意志的延伸?
宗教与政治的结合的警示: 丹妮莉丝身上有着“被选中的人”和“救世主”的色彩,她将自己的信仰和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当这种结合走向极端时,就可能带来灾难。

3. 人物行为逻辑的解读:

悲剧英雄的终结: 可以将丹妮莉丝视为一个悲剧英雄。她本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解放者,但因为过去的创伤、持续的失落和权力带来的压力,最终走向了毁灭。她的结局是她一生悲剧的延续。
复仇的循环: 丹妮莉丝的复仇行为,实际上也在延续着维斯特洛大陆上绵延不绝的仇恨和暴力循环。她成为了她一直想要打败的那种压迫者。
选择与命运的博弈: 丹妮莉丝一直都在努力摆脱自己作为坦格利安家族成员的命运,但最终,她似乎无法逃脱家族遗传的疯狂和毁灭的宿命。

4. 观众的反应与道德评判:

震惊与愤怒: 大部分观众对龙母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这是对角色不负责任的处理。许多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多年来投入的情感被辜负了。
同情与理解: 也有部分观众对龙母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她的选择虽然极端,但有着一定的铺垫和原因。他们认为她是在绝望和孤独中做出的选择。
对道德评判的挑战: 这一事件也促使观众反思,在观看虚构作品时,我们是否应该用现实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角色。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解放者”和“征服者”界限的讨论。

总结而言, 龙母在S08E05的屠城事件,是她长期以来积累的心理创伤、失落、背叛和权力压力的爆发。虽然这一事件在叙事上存在争议,但它深刻地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战争的残酷以及正义的模糊性等主题。

从一个叙事角度来看,这个转折过于突然,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

从一个角色塑造角度来看,这是对丹妮莉丝这个角色复杂性的一个极具争议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对她深入刻画的升华,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她过往铺垫的背叛。

但从一个主题探讨角度来看,这个事件是成功的,它迫使观众思考关于权力、暴力、正义以及人性深处的黑暗面等一系列严肃的问题,并且让《权力的游戏》这部作品在现实世界中引发了持续的讨论和反思。它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有理想抱负的领导者,也可能在权力、复仇和压力面前走向失控,成为自己曾经想要打败的那个样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谓原子弹下无冤魂?

本季虽然硬伤多,但屠城还是不难理解嘛。

首先不接受投降是常规操作。多次耍诈,负隅顽抗,被飞龙骑脸,城破之后才想起要投降?按照解放军的标准这也是战犯级了吧。

而且手下部队都是些什么人呢?游牧民族,塞外野人,北方各路军阀私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能也就无垢者讲纪律,然而他们的老大女朋友刚死,心情并不是太好。

然后龙妈终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她还是想要绝对的权力,当女王不够,要做千古一帝。结果现在连女王位置都岌岌可危了,囧的身份揭示以后连身边太监都想搞事情,那么多领主能安分?剧中也铺垫了,龙妈说,她发现维斯特洛的人都不爱她,所以她让他们害怕。早该这么想了,亲民人设不适合,有人比她还亲民。索性抛掉偶像包袱吧。

毕竟这是中世纪,合法性来源就两种,一是血统,二是征服。现在血统危机了,龙妈肯定在想早知道一开始三条龙就先把君临屠了,天下跪拜惊呼坦格利安征服者又回来了,然后再去揍夜王。征服者有资格让合法二字重新写。

当然,合理归合理,还是感觉编剧是为了大结局强行主旋律而做的铺垫。龙妈这么可爱,你们怎么能吃兔兔?都快演完了,如果狗血编剧要把囧扶正,那龙妈只能赶紧变坏,君临百姓加急火化。

导演也知道龙妈眉毛会破坏屠城的严肃性,所以整场喷射一个特写都没有给她。赞

user avatar

有个成语叫做:心安理得,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做的不合乎情理,大家就难受。

就要问为什么屠城?

我来圆一下为什么屠城。

瓦里斯密谋拥立琼恩雪诺为王,遂在丹妮莉丝饮食中下了毒药,加上前几日的战事不利,于是丹妮莉丝性情大变一反常态,所以才会出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现象。

瓦里斯虽然死了,但是珊莎提里昂夫妇山姆夫妇继承瓦里斯遗志,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劝。

琼恩心想,凡是 有利于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

于是琼恩黄袍加身,挥泪斩丹妮。

丹妮临死前问:你为什么要和我抢铁王座?

琼恩告诉丹妮:不是我要坐铁王座,是百姓支持我登上铁王座,我对此毫不知情,什么都不知道。

评价

同样是攻打一座城池,电影《投名状》也有类似的场景,一方赢了,将士可以劫掠三天,也是屠城,杀俘虏。屠城一方面是有历史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不够。

《集结号》里也有 把枪捡起来,不接受投降,杀俘虏的段落。杀俘虏是因为指挥员被炸成两节了。

表现得都比这自然的多,

对比投名状里庞青云/琼恩杀劫掠妇女的士兵片段,权力的游戏处理的也是不太合理。

综上,编剧的锅。

为编剧准备好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1590111178887168

user avatar

剧已经失控了,奔着结局而去,少了很多铺垫。关于龙,进攻的时候是利用了巨弩逆光视野不清,以及侧面、下方等死角,但是镜头表现也太突兀,让人感觉是带了挂。关于为什么屠城,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1、与异鬼的战争,战前动员集结,为了救囧等人,龙母牺牲了一条龙,换来的是瑟曦的背叛。龙母牙齿掉了吞肚里,原谅了小恶魔,也赦免了詹姆。

2、与异鬼在临冬城大战,另一条龙受伤,大熊战死,多斯拉克骑兵、无垢者折损过半。付出如此大的牺牲,北境却将功劳首推到囧和艾丽娅身上。龙母忍住没发作,还是决定说服囧,获得他的支持。

3、龙母求囧,不要将他的身份泄露,否则会引起叛变,但是囧还是背叛了她。并且囧并没有告诉她,她对此一无所知,大军拔营南下。其实龙母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否则也不可能白手起家,拉起一支天下第一并且非常忠诚的队伍。如果囧告诉了她,她绝不会立即挥军南下。所谓军心不稳,不可入险地,本来立即南下,就是怕久留生变,但是一旦问题已经出现了,就必须先解决掉,就算去铁群岛,也不能去君临。

4、小恶魔背叛。得到囧的身份之后,没有先知会龙母,小恶魔其实并不知道龙母已经知情,于情于理,应该先告诉她。但是小恶魔没有,先与瓦里斯密谋,虽然最后选择了龙母,但是龙母已经对他严重起疑。这不是龙母第一次怀疑他的忠诚了,高庭覆没,铁群岛舰队折损,就是听了小恶魔的话,失了先机。

5、瓦里斯背叛。作为情报大臣,大战前瓦里斯背叛意味着龙母失去了整个维斯特洛大陆的情报;瓦里斯飞鸽通报天下,意味着龙母已经失去道统的支持。龙母此时已经陷入非常险恶的境地,一旦消息在军中传开,就是北境大军叛变。

6、与囧战前一谈,虽然没有说明白(编剧这点做得非常不好),但是她问囧“仅仅是女王吗?”已经暗示了,希望通过跟囧联姻,压下其它领主和大军叛变的苗头。但是囧推开了她,这意味着她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用恐惧来统治了。囧是很没有政治头脑的,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点倒是继承了他舅舅,见事极不明。

7、龙母不愧是白手起家的,面对如此险恶的情势,还是不动声色。她现在只剩下一个选择:尽快发动战争拿下君临城,否则就是九死一生。一旦瓦里斯散布的消息传到军中,大军将不战自溃,彼时腹背受敌,断然是全军覆没。当此时,越早攻城拿下君临城,就越能力挽狂澜。

龙母显示出真正的征服者本色,当机立断,立即攻城(编剧对这种十分紧迫的情势毫无铺垫,是非常大的败笔)。

但是发动战争,该怎么打,打到何种程度,她还没有拿定主意。

战前最后一刻,与小恶魔一谈,龙母决定最后给小恶魔一次机会,她告诉詹姆被俘了。在龙母看来,如果小恶魔能了断家族私情,完全与她站到一起,那么就不会试图救詹姆和瑟曦。很可惜小恶魔再一次背叛了她,没有禀报她,私自放了詹姆。

8、钟响的那一刻,守城军弃械投降,也意味着小恶魔彻底背叛了她,选择与兰尼斯特站到一起。投降的领主是不能杀的,他们是因为小恶魔的功劳而投降,龙母不但不能手刃瑟曦,而且还必须面对城破之后来自小恶魔、囧、瑟曦对其王位合法性威胁的隐患。

即使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条龙和过半的军队,除了她最忠诚的战士,所有人还是都背叛了她,她最忠诚的追随者死在她怀中,她最宠信的手下在她面前被砍头,她的敌人站在红堡上嘲笑她。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她的仁慈导致的,因此她选择了仁慈的对立面——恐怖。

那一刻,真龙盛怒,火烧君临。龙母选择用恐惧来结束这场战争,其实也是她内心的恐惧和愤怒支配了她。


龙母其实是一个很悲剧的人物,小恶魔、囧、瑟曦、瓦里斯等等,所有这些人,都有无数次机会与她站到一起,但是没有;甚至是知晓过去未来的三眼乌鸦布兰,在看尽一切世事之后,依然选择揭露囧的身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背叛了三眼乌鸦的使命而选择了布兰的家人。

注意一个细节,前一任三眼乌鸦一直阻止他上城堡去看那个秘密,但最终他还是看了,布兰对这个秘密有执念。史塔克家的尿性让他做出了跟他父亲完全一样的选择,他父亲艾德.史塔克怎么死的?就是为了揭露“谁是铁王座真正的继承人”死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变了三眼乌鸦还是没有吸取他的教训。前后呼应,细思极恐,马丁埋的线好长。

他们一次次背叛她,一次次得到原谅。他们都忽略了这个白手起家的征服者,有多么可怕,对政治有着多敏锐的嗅觉,对战争的时机选择有多在行。同时,他们也忽略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孩有多么渴望被爱,渴望被拥护,获得她的信任有多么容易。

民众战前蜂拥进入君临城“躲避”,那么民间应该是已经把丹妮莉丝妖巫化了,而且相信她必输。然而真正的妖巫是异鬼,丹妮莉丝和他的大军作出了巨大的的牺牲消灭了异鬼大军,却反而被躲在君临城不敢迎战异鬼的人妖巫化,可见其有多寒心,根本没法跟下面交代啊,人家都不是同一个大陆的。然而导演、编剧基本没有给基层戏份进行铺垫,没有给丹妮莉丝大军这边基层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视角,对面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视角。我觉得这点才是屠城的最主要因素,若不屠城,自家人也快压不住了。小恶魔的背叛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君临城化为灰烬的悲剧,是所有人一起促成的。

而且,君临城的士兵民众,也未必全都是无辜的,没有丹妮莉丝,他们早就死了。至少君临城所有士兵都不无辜。这大概是丹妮莉丝内心合理化屠城的理由,只是剧已崩坏,只用了一句话来表现。

user avatar

我看有人推测是瓦里斯下毒,还说这家伙只要看到你不配当王就会下毒,所以疯王也是他中了他的毒才发疯的。但我觉得这个就和当年的流浪儿一样,属于网友开的脑洞,结果盖过两个db,他们的能力编不出这个来。

最大的可能性是乔治马丁就是这么写的,或者说他就是这么跟两个db说的。

《权力的游戏》在获得大量粉丝之后,大家都是当漫威宇宙看的,这里边每家势力他们都当做超级英雄,各自粉不同的角色,爱他们的人设。前几季之所以崩得不成样了,粉丝还叫好,说真伟大,主要原因在于好人都没有死,还或多或少成长的,有的成了天下第一刺客,有的从傻白甜变成腹黑女王,有的把自己敌人一锅端全部炸死,有的手断了还能立下军功,有的死了还能复活。

只要没有结局,这些粉看不出好坏,还是跟风叫好。他们以为最后也会和《妇联4》一样,大家众志成城打灭霸,打完以后论功行赏,皆大欢喜,最后顶多也就死个瑟曦。

这里边粉龙妈的尤其多,因为她的剧情表面上看最玛丽苏。

可惜原作者是抱着把《魔戒》真实化,严肃化的目的创作的,人物的走向更像纯文学,而非通俗文学。。。。

两个db如果悬崖勒马,完全抛开原著,就按照粉丝的意愿瞎写,先打瑟曦再打衣柜,瑟曦最好投降,被流放,然后最后一集临冬城决战,就算君临决战也行,最后龙妈琼恩结婚,共治天下,七大王国的贵族们各有封赏。在粉丝眼里这就是神剧,是和《妇联4》一样的美好回忆。

可惜并没有。


在电视剧临冬城大战的宣传中,有一种说法是这类似《魔戒》的圣盔谷之战,那么网友自然而然想象,君临大战应该类似米纳斯提里斯的帕兰诺平原之战,还有谣言说黄金团带了大象,这就等于石锤了,因为帕兰诺平原之战也有猛犸象,网友甚至可以想象,类似莱戈拉斯一样凭借灵巧身手干掉一匹大象的就是二丫喽。

结果并没有帕兰诺平原之战,而是屠城了。所以人们直接疯了。


给两个db洗地的人能找出各种理由,如维斯特洛尤其是北境不服,如琼恩比她更合法更得民心,如弥桑黛惨死,无垢者和骑兵损失一半,三头龙仅剩一头。但大多数人要么觉得龙妈疯了,要么觉得两个db疯了。

这就是能力问题了。《房间》本来是让人看了哭的,没想到全场哄堂大笑,成为狂欢。


实际上,龙妈黑化符合了“追求权力使人疯狂”这个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金庸就特别喜欢写这个主题,最有名的是《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如果《天龙八部》刚连载的时候,慕容复还是翩翩公子的形象,乔峰和段誉喝酒觉得对方又帅又牛逼,就猜他是慕容复,丐帮一直以为慕容复杀了他们的人,乔峰作为敌人还为他辩解,惺惺相惜,慕容复虽然没有出现,但是他的家臣不但武功高,性格还特别好,连他的丫鬟都相貌美丽,多才多艺,最重要的,段誉贵为王子,文武全才,王语嫣看都不看他,一心想得就只有慕容复。

这么一个众星拱月的人,吸引了很多粉丝,有个资深粉问金庸,慕容复结局如何?金庸说,他疯了!那粉丝肯定崩溃了。

如果电视剧先拍起来,慕容复是当红男明星,一哥,吸粉更多了,电视剧拍的比小说快,你让编剧怎么写慕容复的疯狂?

他说,慕容复抛弃了王语嫣娶了西夏公主,引兵灭了大宋,忽然觉得对不起表妹,就疯了!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


金庸在《笑傲江湖》里,把权力对人的异化写成“自宫”,不男不女的诡异状态。而对于托尔金,权力则是至尊魔戒。

至尊魔戒使人的疯狂,最典型的就是博罗米尔,当然,《魔戒》里也进行了很多铺垫,例如博罗米尔迫切想要拯救自己的祖国,以及阿拉贡和刚铎摄政王一族的微妙关系,但魔戒的诱惑依然是博罗米尔黑化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例子是电影里的加拉德瑞尔(凯特布兰切特),在魔戒诱惑她时曾经短暂化身黑暗女王,虽然最终抵制了诱惑,但是变得虚弱。

而甘道夫根本连碰都不敢碰。

唯一可以长期携带魔戒的,是霍比特人,他们的精神比较坚韧,他们比较与世无争,那些“大人物”的争权夺势,他们不是很关心,最重要的,就算他们被腐蚀,因为太弱了,影响也不大——如果甘道夫拿到魔戒变成第二个萨茹曼,中土就完了。

《魔戒》本身的结局也是反传统的,按照套路,应该是佛罗多和山姆历尽千辛万苦,在关键时刻抵制魔戒的诱惑毁掉它,拯救人类,但是真正的结局是佛罗多在最后彻底黑化,被魔戒征服,想要据为己有,而反派咕噜过来抢夺魔戒,在争夺中魔戒掉入岩浆。

所以《魔戒》的结局如此忧伤。


《冰与火之歌》虽然决心在某种层面超过《魔戒》,但是仔细研究就可以看到它和《魔戒》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对应,乔治马丁不愁吃穿,名利双收,活到这个年纪,在文学上是有自己追求的,他当然也想把权力对人的腐蚀写到一个新高度,龙妈的黑化也就完全顺理成章了。

有人问,为啥一定是龙妈?

《黑暗骑士》里哈维登特问,为什么选了我?答案是,因为你是三个人里最好的(指蝙蝠侠,戈登和哈维登特)。

同样的道理,龙妈是所有人里最“好”的,龙妈的发迹非常玛丽苏,从一无所有到白手起家,面临逆境还能翻盘,龙妈是小说里最知名的预言“三之子”预言的当事人,让人感觉她是天选之人,龙妈是所有玩权力的游戏里最纯洁,最善良的人,解放奴隶,不忍杀戮。

同时龙妈也是对铁王座最渴望的人。

所以你问我主要人物里谁最有可能黑化,我也会回答龙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龙妈要屠城是因为编剧要往乔治马丁的结局上靠拢,乔治马丁要龙妈屠城是为了表现权力使人疯狂这一主题。

user avatar

维斯特洛某报纸新闻:

1、“至高无上的安达尔人和先民的合法女王今日风暴降生于自己忠实的龙石岛。”

2、“大草原上的卡丽熙接近多斯拉克。”

3、“打碎镣铐者丹妮莉丝解放了阿斯塔波。”

4、“卑鄙无耻的龙之母占领了弥林。”

5、“不可明说的不焚魔王向临冬城逼近。”

6、“来自疯王家的怪物在君临屠城。”

user avatar
  • 丹妮人比较疯,遗传的,基因问题,没办法
  • 大陆人不喜欢丹妮,这让丹妮非常恼怒,她估计和蒋委员长想的一样,“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她要把君临城杀光,把他们草原人弄过来续种,这也有点蒙古成吉思汗的做法。估计马丁老爷子参考成吉思汗来写丹妮了,也是有可能。反正都是草原过来的蛮族就对了。
  • 她是一个权力控,别人对她卑躬屈膝,她会很高兴,要是不鸟她,她就怒火中烧,杀杀杀。
user avatar

这城必须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一、龙母的信仰崩塌

龙母最初希望建立与以往不同的王国,但奴隶湾的改革试验最终失败。即使尝试过让渡权力和出嫁自己,却仍被提利昂的谈判带到了差点被俘或身死的境地。被自己的龙救起那一刻起,龙母已经开始相信,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何况那些被她拯救过的城邦,最终也抛弃了她。所以,登陆维斯特洛后,已不再干改革的事了,更多是复仇与征服。

而受囧恩一时蛊惑、暂不取王座转而以天下为重时,从长城到临冬城,军力损失过半、龙也死了一条,换来的是什么?囧恩说好的北境臣服呢?三傻非但不愿助力南下,还要求北境独立。在七王国女王面前谈独立,不就是背叛么。幸亏军队听囧恩的,囧恩不听三傻的,否则请问这想法与瑟曦背信不北上有何区别?

龙母得知自己的继承顺位排在囧恩之后,还相信囧恩不争、自己就仍然可以即位。然而,瓦里斯因这个而背叛自己,大陆也不知已有多少领主知晓,囧恩和提利昂都不能从龙母角度考虑问题。是的,政治中最危险的,就是感到孤独。如果没有可依仗的人,就意味着没有可行使的权力。

这三点,意味着龙母在政治上已经到了绝地,而提利昂还继续用仁慈忽悠观众。

更为危险的是,嫡系军队领导人灰虫子,目前龙母尚能依仗的唯一人,在龙母面前焚烧弥桑黛遗物的动作是什么意义呢?龙母的政治嗅觉并不迟钝,断然不敢冒着再失去无垢者的风险,去实施提利昂的仁慈。无垢者无情无欲时,不可能背叛;但现在的灰虫子已经与常人一样有杀妻之恨了。


二、龙母的情感崩塌

失去两条龙,失去弥桑黛,失去乔拉,可以使龙母痛苦。乔拉的背叛、奴隶主们的背叛、瓦里斯的背叛,可以使龙母愤怒。

但囧恩的背叛,才最终让龙母绝望。

是的,你没看错,聪明的龙母(和答主)这时已经预见了囧恩的背叛。

提前预警过不能声张,可囧恩的保密意识连山姆都不如;身为最大受益者的当事人,不去加倍的表忠诚(比如说服三傻臣服/北境盟誓不独立),反而为自己非要说的行为辩解(就你有家庭观,一生守秘的奈德就没有么)。

那么,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上来说,囧恩已经在实质意义上背叛了,即使他再说多少遍“she is my queen”。类似于龙母对提利昂泄密给瓦里斯的责问,将自己的君主置以危险之地,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忠。

最后,龙母的一句“只是你的女王吗”,囧恩的退缩与拒绝,便证明了他声称无数遍的“she is my queen”果然只是字面意义。我们可以理解囧恩对姑侄恋的抵触,但也应该理解龙母对囧恩拔吊无情的伤心。

而在这之前,龙母已经有多少次,是因为囧恩本人而不是什么大道理,才听从囧恩的安排的?

已经提前告诉你们了:Let it be fear.

回头看第七季囧恩到龙舌岛求援时,龙母阐述的一番心声即可知:经历那么多苦难和背叛,她从未低头是因为信念,不是对神明或传说的信念,而是对自己,只信丹妮莉丝·坦格利安。

三、最后屠城之必要

君临市民从奈德砍头/审判提利昂/瑟曦全裸游街等,从来都不是善男信女。君临市民只在乎自己而并不在乎王座上是谁,并无主动拥戴或揭杆反抗的传统(前者对于救了城池的提利昂,后者对于乔大帝),甚至自利到没有羞耻,批判羞辱过瑟曦但并不妨碍再乞求瑟曦的庇护而涌进红堡。经过龙火毁城墙的恐惧,再夹道欢呼解放军进城的场面不可能发生在君临。而对于龙母而言,经过奴隶湾和北境的背叛,不会再指望君临市民的主动拥护。兵锋所指时,君临市民居然都躲进红堡,虽是被利用当人质,但也是表明了你们站在哪一方啊。

龙母黑化并不算崩,那个后悔没让史坦尼斯屠尽君临的提利昂,现在却如此心疼地保护君临市民,才是最崩。

瑟曦剪短头发后,从烧毁教堂一锅端/用腹中孩子骗过了弟弟/亲见尸鬼却仍然背信不发兵/拒绝谈判砍头弥桑黛,从来都恶毒到极致,你能相信她的钟声和眼泪?

为何瑟曦一直成竹在胸的样子?除了招揽到部队、获取到人质、利用了弟弟的仁慈攻势外,瑟曦还留了最后的后手。果不其然,直到地火爆炸完之后,瑟曦才离开窗台的。钟声,就是陷阱啊。用君临全炸来换龙母部队的全灭,瑟曦是干得出来的,出于政治利益也出于对预言最后一项的恐惧。如果在上集让龙母被偷袭成功后,这集再天真地走进诈降圈套而全军覆没的话(囧也会死得不值),你们会比现在更生气。

杀降时,灰虫子最先投出一枪时兴奋的表情,我们不妨估计如果不给他复仇的机会,无垢者会不会发生哗变?然后再去踩上地火?而北境大军在屠城时的兴奋,也已经使囧恩无法控制。可以看到,复仇的愿望在这群部队中是多么的强烈。


钟声响起时,龙母在墙头上停顿的那一段时间,她在想什么?以龙母当时的表情变化,也许是按照我上面的内容,先是评估屠与不屠的现时战役风险,再是对自己政治上被孤立、仁慈还是铁血更能建立权威的考量,最后是对失去亲人的痛惜、囧恩背叛的伤心。

爆发前龙母的表情,伤心又痛恨,才是本季的题眼。




难道八季过去,你们已忘记了这剧的名字叫什么了吗?

提利昂已经不当自己在玩权力的游戏了,不要被他的圣母心或者智商下了降头而洗脑。最了解瑟曦恶毒的人,却最误会了瑟曦还会退让。虽以圣母心为由跟随的龙母,但权谋才是你的最大长处和立身之本。再正确的伟业也需要权谋,龙母是来夺权不是来传教。同时,人情练达时不可能预料不到瓦里斯的反应。总之本季最大的bug就是你了提利昂。哪怕囧恩都可以理解为know nothing的人设所致。

瓦里斯的圣母心与其说是铺垫不足,不如说是人设崩塌,虽以人民为借口,但他从始至终唯一做过的就是不断背叛自己的君主。不断背叛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背叛也从未给人民带来过什么。居然还以服侍过的君主数量很多而自豪。其情报能力也从来只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服务于君主(劳勃时期便没有上报龙母兄妹还在世),雷戈的被偷袭射杀也当归咎于瓦里斯即使知情也很可能不上报的倾向,甚于编剧忘记他的能力(攸伦出现之前瓦里斯便对龙母起了杀心)。

大部分观众被他俩给洗脑,如果没有的话,你才会发现龙母屠城是必须的,而不是基因性变疯了。除了疯王一代外,有任何证据表明统治过三百年的坦格利安家族有固定的疯狂基因吗?反而是有龙时征服了大陆、没有龙时被颠覆了政权。

最后提醒一次,这剧,叫权力的游戏,不叫出埃及记或耶稣受难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